|
每一个时期总是要有一个中心工作,是国家的一个特色。依次向前这么推过去,这样的“中心工作”还真不少。治理高房价、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医疗体制改革、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等等,现在又来了一个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改了三十年,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是这也不顺乎,那也不顺乎。总而言之,是富人得利,穷人倒霉。可不是吗?房价高,富人买得起;收入差距大,造就了富人阶层;看病难看病贵,有钱人不难也不贵;行政事业单位改革难产,改不动才好呐,特权阶层的即得利益保全了下来。
所有这些哪一项治理好了,解决了了?治理高房价,最终被定性为:抑治房价过快增长;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治理目标成了抑治收入差距括大的趋势;医院不改企业运作方式,实行了医保制度,实惠难到民众;事业单位的人若是能同工同酬了,所谓“编内人员”就住房公积金这一项都超过那些“聘用人员”工资的特权就没了,他们舍得放弃吗?
现在“中心”又到了文化建设上来了。批“拜金思想”。穷也好,富也好,大家都不要再往钱上想了。都来享受文化吧。这的确是和谐的一个好法子。美国政府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招呢?大家都不要想钱的事,富日子富过,穷日子穷过,没事都到影剧院去享受文化去,到歌舞厅跳舞去,要么就在家里当宅男宅女,也不至于发生占领这占领那的事情。
文化的确能弥补没钱的苦恼。欣赏一件书画作品,一段音乐作品,一部影视作品,也确实是一种享受。然而,象蔡痞子说的,一天的工资买不了一张电影票,享受文化生活还是受限。不知别人都怎么想,反正俺觉得,报纸贵可以不订,书贵可以不买,电影终究是要上到网上的,所以进不进影院也问题不大。最好是网络的价格要降下来。
现在电信部门是三分天下,中国电信是一家,移动是一家,联通是一家。三家都是高手,人家不竞争。他们知道一竞争必然“三败俱伤”,所以心照不宣地把这块市场“联合垄断”了。有兴趣的人找一下三家的宣传资料,你看他们宣传上绕来绕去,就是让你没便宜可占。
外国人都知道中国人喜欢发短信,他们哪里知道中国是有手机舍不得打电话的国度。让人纳闷的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打电话的人多,电信部门的效益应当是高的,电话费应当是比人家便宜的才是。事实却相反。
网络也是这样。我们的上网价格是发达国家的二到三倍。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称, “如果考虑到收入差距的话,2008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是我国的6.9倍,这意味着我国的宽带资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据说2011年2月4日,美国白宫发表“美国创新战略”报告,具体阐述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赢得未来”构想。报告提出5项新计划,其中发展无线网络计划,在未来5年内使美国高速无线网络接入率达到98%。美国是当今全球宽带接入用户最多的国家。同时长期目标要求至少1亿家庭实现下行大于100M,上行大于50M的宽带接入。
韩国的网络平均传输速度是20.4M,而我国只有1.774M,全球排名第71位。电信部门大约都是把网速拆开来卖钱的。例如我们这里2M网速是每月40元,4M网速要每月78元。我们是网速即慢价格又高。强烈要求,设备能提供多高的网速就给用户提供多高的网速,不要人为地限速。如果要加限制,那么你们就把那个四兆以下的速度免费提供给穷人用,全当是做慈善了。
想毕我们的电信行业不是不知道降价并不少挣钱的道理。他大约宁可高价少用户,落个清闲。在我们中国自从有了“特色”之说,就没法论是非了,不管是对是错,是好是坏,都可以被看成或说成“特色”。
俺也有自己的PC,就是不上网。为什么?因为划不来。白天上班,晚上还想看看电视,周日还想做做家里面的事务,就没有多少空闲时间上网。一个月花七八十元上网,实在是冤大头。如果是每月一二十元,不管用得多用得少,那网入也就入了。没必要计较什么上得多上得少的了。图个方便。家里的电脑入网了,休息在家时,总不需要想上网了,或有事要上网了,再往办公室跑。
因此,呼吁电信部门把电话资费降下来,把入网的资费降下来。响应党的号召,为繁荣文化生活做点好事。让更人买得起手机,也打得起电话;让更多的人买得起电脑,也上得起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