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865|回复: 4

岳飞《小重山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size="4">小重山 </font></p><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size="4">岳飞</font></p><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size="4">&nbsp;<br/>昨 夜 寒 蛩 不 住 鸣。<br/>惊 回 千 里 梦、<br/>已 三 更。<br/>起 来 独 自 绕&nbsp;阶 行。<br/>人 悄 悄,<br/>帘 外 月 胧 明。</font></p><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size="4">白 首 为 功 名。<br/>旧 山 松 竹 老、<br/>阻 归 程。 <br/>欲 将 心 事 付 瑶 筝。<br/>知 音 少,<br/>絃 断 有 谁 听?<br/>&nbsp;<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10:19:53编辑过]

发表于 2007-3-14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br/>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p>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怀激烈,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小重山》词,是用另一种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岳飞抗金的志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忌恨迫害,而同时其他的人,如大臣张浚,诸将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进行阻找,故岳飞有曲高和寡、知音难遇之叹。《小重山》诗第一首“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近。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看来,似乎有些消极情绪,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欲将”三句,用比兴含蓄的笔法点出“知音”难遇的一种凄怆情怀,甚为沉郁。</p><p>楼主的有两处错误.</p>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p>“街”应改为“阶”</p><p>“筝”字是否应改为“琴”字,应以何为据?</p>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简单+自然</i>在2007-3-13 18:26:50的发言:</b><br/>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br/>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p>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怀激烈,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小重山》词,是用另一种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岳飞抗金的志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忌恨迫害,而同时其他的人,如大臣张浚,诸将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进行阻找,故岳飞有曲高和寡、知音难遇之叹。《小重山》诗第一首“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近。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看来,似乎有些消极情绪,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欲将”三句,用比兴含蓄的笔法点出“知音”难遇的一种凄怆情怀,甚为沉郁。</p><p>楼主的有两处错误.</p></div><p></p><p>分析极佳</p><p>所指错误为何?标点吗?</p><p>错了就改</p><p>&nbsp;</p>[em03][em03][em03]
发表于 2007-3-21 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p>这个嘛,我也不敢太肯定.初步认为是.</p><p>1 从百度里面搜索.有11万多是关于"欲将心事付瑶琴"的,而只有一千多个网页是"欲将心事付瑶筝"的.</p><p>2 早些年的初中语文课本收录的是"瑶琴"一词.</p><p>3 在&lt;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gt;(延边出版社)中,也是"瑶琴"一词.</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