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一剑提出一个很好的动议:考查徐无山。为了表示对这一动议的支持,我把前几年写过的一 篇文章翻出来,略加修改和补充,贴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这篇文章不是结论,我的推断不一定正确,贴出此文的目的只是想为热心此举的网友提供一些资料。 静候考查队的佳音。 徐无山与田畴宅
旧县志记载:“徐无山,城东北二十里。汉末时,田畴避难于此。”又载:“田畴宅,县东北徐无山。”遗憾的是,清代编修的三部《玉田县志》均未描述徐无山与田畴宅的详细情况,使今人对它们的了解困难重重。 田畴(169~214),字子泰,无终(1)人,三国时期的知名人士,因为忠于幽州刺史刘虞,遭到大军阀公孙瓒的迫害。田畴虎口余生,带领族人跑到徐无山下,“躬耕以养老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把这片山区建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世外桃园”,这件事载于《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多部史书。 徐无山究竟是指哪座山头?“田畴宅”究竟是什么样子?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徐无山在玉田县境东北部
古往今来,许多具有权威性的地理、历史典籍,都说徐无山在玉田县。《明史》载:“玉田县,(蓟)州东南。东北有无终山,又有徐无山。”《大明一统志》说得更清楚,“徐无山在玉田东北二十里”。此外,清代编撰的《遵化州志》也是这样记载的:“徐无山,在(玉田)城东北二十里”。 把徐无山的地理位置标得最明确的是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他在《方舆纪要》一书中写道:“徐无山在(玉田)县东北二十里……《志》(指《玉田县志》)云:县东北二十五里有小泉山,泉源出石罅间,俗称为注泉。南流五里许,合大泉山之水,入白龙港。二山即徐无山之别阜矣。”把顾祖禹的话说得简明一点,徐无山就是玉田县东北部林头屯乡境内的群山,大泉山、小泉山乃是徐无山的两座山头。 有的学者认为徐无山在蓟县,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徐无山只能在徐无县内,不可能跑到徐无县之外的任何地点去;而古时的徐无县在今丰、玉、遵、迁等县交界处,蓟县的任何地域也没曾辖属于徐无县。因为上述种种原因,就连明代熊相编撰的《蓟州志》都把徐无山记在玉田县名下。
“徐无山下水涓涓”
徐无山在玉田县境内,可资佐证的还有清朝康熙大帝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就是《玉田》,全诗共四句:“徐无山下水涓涓,几道横流灌玉田。驱犊荷锄农事做,五风十雨卜丰年。”这首诗载于《畿辅通志·卷九十》,没有多高的艺术性,不过是路过玉田时的应景之作。但是,这位知天文、懂地理的一代明君,开宗明义便把徐无山定位于玉田县,对我们考证徐无山的具体位置显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几年前,编者按照古文献提供的线索,到林头屯、郭家屯两乡进行实地考察,见这里三面环山,当中是平原,既可育果木,又可种庄稼;古时,这里曾有多股自流泉,双城河、小泉河、唐水、黑牛峪水都从这里发源,人、兽与农田用水不成问题。总之,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好,足以供5000人家生产生活。巧得很,名噪一时的胭脂稻就是在这里培育而出、扬名华夏的。当年,田畴选择这一带营建“世外桃园”,实在是慧眼识珠之举。 1987年,唐山市以及玉田县文物主管部门对徐无山附近、双城河北岸的一座砖砌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铜灯、铜镜、陶壶等文物数十件。根据当地村民提供的多种信息推断,在这片依山傍水的开阔地上,有一处总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古墓群,其年代是东汉晚期。这至少可以说明,这一带恰好是在田畴隐居徐无山的年代得到开发的(2)。 古城遗址就是“田畴宅” 找到了徐无山,并不等于大功告成,因为《玉田县志》上所说的古迹“田畴宅”还是个未知数。“田畴宅”究竟在哪里?经过多方面的考查和分析,编者得出的结论是:林头屯乡土城子、栅楼王庄两村附近的古城遗址就是田畴宅遗址。 请看《玉田县地名志》关于“双城遗址”的记载:“亮甲店北土城子段,东西两岸紧靠河道,各发现古城遗址一处,两遗址隔河相望。一在河西栅楼王庄之南,基高约120——130厘米,面积有7000平方米左右,略呈长方形土丘,尚完好;一在河东土城子村之西,遗址每边长约300米,面积约70000平方米左右,西墙基石尚存。”在这一遗址发现的文物有:“战国到汉代的鱼骨盆,汉代的草袋纹饰砖、绳纹小筒瓦、兽面瓦当遗物殘件”。 从上面这段客观而又简略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两座古城始建于汉代,与田畴宅“躬耕徐无山”的年代完全吻合;古城遗址正好位于徐无山下,《方舆纪要》所说的“徐无山之别阜”——大泉山和小泉山,就在古城遗址西南部1~2公里处。反过来说,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坐落在三面环山、交通很不方便、附近又没有险关要隘的地方,任何官府都没有必要在这里建筑城池。因此我们可以作出以下推断:古城遗址就是“田畴宅”遗址。 田畴宅应该什么样 千百年来,人们没把土城子一带的古城遗址与田畴宅联系在一起,很可能出于对“田畴宅”的误解。一般人认为,田畴宅不过是个规模较大的宅院而已,而土城子附近的两座土城则是总面积将近8万平方米的城邑,怎么可能是田畴宅?这种思路大错特错。 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田畴躬耕于徐无山的动机。在徐无山下,田畴曾经郑重其事地对手下人讲:“今来在此,非苟安而已,将图大事,复怨雪耻”(引自《三国志·田畴传》)。大意是: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苟且偷生,而是为了图谋大事,报仇雪恨。后来,徐无山下聚集了5000多户,乡亲们推举田畴为首领。田畴制定了法律和礼仪制度,办起了市集和学校,使徐无山下出现了三国期间难得一见的祥和稳定的局面,连南面的割据势力袁绍和北面的游牧民族乌桓都对田畴刮目相看。袁绍几次要封他官职,乌桓族还曾派来使者,送来礼物。这些迹象表明:徐无山下的田畴宅,是普通大户人家的宅院远不能相比的。 仔细阅读《三国志·田畴传》,还可以清楚地看出,经过田畴的辛苦经营,徐无山下已经“众成都邑”。“都邑”的含意是城市,不是乡村。田畴的住宅肯定在这个城市之中,不可能在城市之外。另据黎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3)一文分析,田畴宅当属“大宅”“坞堡”一类,此类宅院,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四周建有栏栅甚至厚厚的墙垣,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每到农闲时,不但要“缮五兵,习战射”,还要制造各种兵器。这些分析使我们进一步相信,林头屯乡土城子附近的古城遗址就是田畴宅的遗址。
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 在对徐无山和田畴宅的考证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其一,在魏太祖曹操上奏朝廷的《表论田畴功》中,在其它一些古文献中,田畴创建世外桃源的地点不是徐无山,而是无终山,对这种差异应该怎样理解?笔者认为,这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无终山在玉田城东北三十里,而徐无山在玉田城东北二十里,这就意味着,古时的无终山和徐无山距离很近,甚至是连在一起的,没有清晰的界限。 其二,《玉田县地名志》认为:土城子附近的古城遗址是“双城遗址”,原因很简单,这里的古城一大一小,成双配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光绪志记载:“双城,在城东二十里,按《舆图》应在晾甲店(即亮甲店)。双城河经其左厢,因以得名,然不知建在何时。”另外,双城河从亮甲店镇流过,河上曾经建有一桥,名为“双桥”;桥旁曾有一个急递铺,铺名“双桥铺”。这些记载足以说明亮甲店镇的古城遗址才叫“双城”,双桥、双桥铺则是由双城衍生而来,而土城子、栅楼王庄一带的两座土城并非古人所说的双城。 【注释】
(1)无终:当时的无终县辖境辽阔,包括现在的蓟县、遵化、玉田、兴隆、三河等县(市区)。
(2)参看孟昭永等人撰写的《河北玉田县大李庄村汉墓群清理简报》,载于《唐山文物考古文集》)
(3)原载于《文史哲》2002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