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410|回复: 13

徐无山与田畴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东方一剑提出一个很好的动议:考查徐无山。为了表示对这一动议的支持,我把前几年写过的一 篇文章翻出来,略加修改和补充,贴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这篇文章不是结论,我的推断不一定正确,贴出此文的目的只是想为热心此举的网友提供一些资料。

静候考查队的佳音  

         

                    徐无山与田畴宅


旧县志记载:“徐无山,城东北二十里。汉末时,田畴避难于此。”又载:“田畴宅,县东北徐无山。”遗憾的是,清代编修的三部《玉田县志》均未描述徐无山与田畴宅的详细情况,使今人对它们的了解困难重重。

田畴(169~214),字子泰,无终(1)人,三国时期的知名人士,因为忠于幽州刺史刘虞,遭到大军阀公孙瓒的迫害。田畴虎口余生,带领族人跑到徐无山下,“躬耕以养老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把这片山区建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世外桃园”,这件事载于《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多部史书。

徐无山究竟是指哪座山头?“田畴宅”究竟是什么样子?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徐无山在玉田县境东北部

古往今来,许多具有权威性的地理、历史典籍,都说徐无山在玉田县。《明史》载:“玉田县,(蓟)州东南。东北有无终山,又有徐无山。”《大明一统志》说得更清楚,“徐无山在玉田东北二十里”。此外,清代编撰的《遵化州志》也是这样记载的:“徐无山,在(玉田)城东北二十里”。

把徐无山的地理位置标得最明确的是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他在《方舆纪要》一书中写道:“徐无山在(玉田)县东北二十里……《志》(指《玉田县志》)云:县东北二十五里有小泉山,泉源出石罅间,俗称为注泉。南流五里许,合大泉山之水,入白龙港。二山即徐无山之别阜矣。”把顾祖禹的话说得简明一点,徐无山就是玉田县东北部林头屯乡境内的群山,大泉山、小泉山乃是徐无山的两座山头。

有的学者认为徐无山在蓟县,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徐无山只能在徐无县内,不可能跑到徐无县之外的任何地点去;而古时的徐无县在今丰、玉、遵、迁等县交界处,蓟县的任何地域也没曾辖属于徐无县。因为上述种种原因,就连明代熊相编撰的《蓟州志》都把徐无山记在玉田县名下。



                           “徐无山下水涓涓”

徐无山在玉田县境内,可资佐证的还有清朝康熙大帝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就是《玉田》,全诗共四句:“徐无山下水涓涓,几道横流灌玉田。驱犊荷锄农事做,五风十雨卜丰年。”这首诗载于《畿辅通志·卷九十》,没有多高的艺术性,不过是路过玉田时的应景之作。但是,这位知天文、懂地理的一代明君,开宗明义便把徐无山定位于玉田县,对我们考证徐无山的具体位置显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几年前,编者按照古文献提供的线索,到林头屯、郭家屯两乡进行实地考察,见这里三面环山,当中是平原,既可育果木,又可种庄稼;古时,这里曾有多股自流泉,双城河、小泉河、唐水、黑牛峪水都从这里发源,人、兽与农田用水不成问题。总之,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好,足以供5000人家生产生活。巧得很,名噪一时的胭脂稻就是在这里培育而出、扬名华夏的。当年,田畴选择这一带营建“世外桃园”,实在是慧眼识珠之举。

1987年,唐山市以及玉田县文物主管部门对徐无山附近、双城河北岸的一座砖砌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铜灯、铜镜、陶壶等文物数十件。根据当地村民提供的多种信息推断,在这片依山傍水的开阔地上,有一处总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古墓群,其年代是东汉晚期。这至少可以说明,这一带恰好是在田畴隐居徐无山的年代得到开发的(2)

               

                      古城遗址就是“田畴宅”

找到了徐无山,并不等于大功告成,因为《玉田县志》上所说的古迹“田畴宅”还是个未知数。“田畴宅”究竟在哪里?经过多方面的考查和分析,编者得出的结论是:林头屯乡土城子、栅楼王庄两村附近的古城遗址就是田畴宅遗址。

请看《玉田县地名志》关于“双城遗址”的记载:“亮甲店北土城子段,东西两岸紧靠河道,各发现古城遗址一处,两遗址隔河相望。一在河西栅楼王庄之南,基高约120——130厘米,面积有7000平方米左右,略呈长方形土丘,尚完好;一在河东土城子村之西,遗址每边长约300,面积约70000平方米左右,西墙基石尚存。”在这一遗址发现的文物有:“战国到汉代的鱼骨盆,汉代的草袋纹饰砖、绳纹小筒瓦、兽面瓦当遗物殘件”。

从上面这段客观而又简略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两座古城始建于汉代,与田畴宅“躬耕徐无山”的年代完全吻合;古城遗址正好位于徐无山下,《方舆纪要》所说的“徐无山之别阜”——大泉山和小泉山,就在古城遗址西南部1~2公里处。反过来说,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坐落在三面环山、交通很不方便、附近又没有险关要隘的地方,任何官府都没有必要在这里建筑城池。因此我们可以作出以下推断:古城遗址就是“田畴宅”遗址。

                                                      

                                                            田畴宅应该什么样

千百年来,人们没把土城子一带的古城遗址与田畴宅联系在一起,很可能出于对“田畴宅”的误解。一般人认为,田畴宅不过是个规模较大的宅院而已,而土城子附近的两座土城则是总面积将近8万平方米的城邑,怎么可能是田畴宅?这种思路大错特错。

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田畴躬耕于徐无山的动机。在徐无山下,田畴曾经郑重其事地对手下人讲:“今来在此,非苟安而已,将图大事,复怨雪耻”(引自《三国志·田畴传》)。大意是: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苟且偷生,而是为了图谋大事,报仇雪恨。后来,徐无山下聚集了5000多户,乡亲们推举田畴为首领。田畴制定了法律和礼仪制度,办起了市集和学校,使徐无山下出现了三国期间难得一见的祥和稳定的局面,连南面的割据势力袁绍和北面的游牧民族乌桓都对田畴刮目相看。袁绍几次要封他官职,乌桓族还曾派来使者,送来礼物。这些迹象表明:徐无山下的田畴宅,是普通大户人家的宅院远不能相比的。

仔细阅读《三国志·田畴传》,还可以清楚地看出,经过田畴的辛苦经营,徐无山下已经“众成都邑”。“都邑”的含意是城市,不是乡村。田畴的住宅肯定在这个城市之中,不可能在城市之外。另据黎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3)一文分析,田畴宅当属“大宅”“坞堡”一类,此类宅院,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四周建有栏栅甚至厚厚的墙垣,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每到农闲时,不但要“缮五兵,习战射”,还要制造各种兵器。这些分析使我们进一步相信,林头屯乡土城子附近的古城遗址就是田畴宅的遗址。

                                             
                               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

在对徐无山和田畴宅的考证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其一,在魏太祖曹操上奏朝廷的《表论田畴功》中,在其它一些古文献中,田畴创建世外桃源的地点不是徐无山,而是无终山,对这种差异应该怎样理解?笔者认为,这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无终山在玉田城东北三十里,而徐无山在玉田城东北二十里,这就意味着,古时的无终山和徐无山距离很近,甚至是连在一起的,没有清晰的界限。

其二,《玉田县地名志》认为:土城子附近的古城遗址是“双城遗址”,原因很简单,这里的古城一大一小,成双配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光绪志记载:“双城,在城东二十里,按《舆图》应在晾甲店(即亮甲店)。双城河经其左厢,因以得名,然不知建在何时。”另外,双城河从亮甲店镇流过,河上曾经建有一桥,名为“双桥”;桥旁曾有一个急递铺,铺名“双桥铺”。这些记载足以说明亮甲店镇的古城遗址才叫“双城”,双桥、双桥铺则是由双城衍生而来,而土城子、栅楼王庄一带的两座土城并非古人所说的双城。

【注释】

(1)
无终:当时的无终县辖境辽阔,包括现在的蓟县、遵化、玉田、兴隆、三河等县(市区)。
(2)
参看孟昭永等人撰写的《河北玉田县大李庄村汉墓群清理简报》,载于《唐山文物考古文集》)
(3)
原载于《文史哲》2002年第3期。

发表于 2011-7-25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学习了。
发表于 2011-7-25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1-7-26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好文章好史料,弥足珍贵!
匿名  发表于 2011-7-30 18:56 | 来自河北
《玉田县志》中提到的“田畴宅”这个概念,既不科学,也缺少历史依据,是编纂者自纂的点金成铁的东西,建议各位网友不要让它牵着鼻子走。
匿名  发表于 2011-7-31 08:57 | 来自河北
回复 7# Guest from 110.243.249.x


      非常赞同朋友的见解,1楼楼主引康熙帝“徐无山下水涓涓,几道横流灌玉田。”句和自行推论“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坐落在三面环山、交通很不方便、附近又没有险关要隘的地方,任何官府都没有必要在这里建筑城池。”有相同的“硬伤”。
    康熙帝的诗句中,不是以今天的玉田来标定“徐无山”,而是以“徐无山”余脉来标注清代的“玉田”;“田畴宅”不是“交通很不方便”就可以定位,而是避开当时(东汉末年)的军事、政治纷争。
匿名  发表于 2011-8-2 11:15 | 来自河北
回复 8# Guest from 60.2.41.x


    还是尽量不用“硬伤”这个词为好,有啥问题说啥问题,平等探讨,互相启发,目的是将历史事实搞清楚。
匿名  发表于 2011-8-5 08:35 | 来自河北
回复 9# Guest from 110.243.211.x


    关键不在于那两个字,而在于那位楼主在大量跟贴中所表现出来的莫名其妙、缺少阳光的心态!
发表于 2011-8-5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1# Guest from 120.4.11.x


    我主张将讨论的范畴仅限于学术,不要转到人身攻击。有不同见解不怕,摆证据,讲道理,广大网友自会见仁见智。如果放弃学术之争转到人格指责,则是将讨论引入歧途。失去讨论意义不说,暴露的是参与者的修养与风度。到文史资料板块来的朋友都是关心玉田文化遗产的仁人,希望大家互谅互重!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Guest from 120.4.11.x


    我主张将讨论的范畴仅限于学术,不要转到人身攻击。有不同见解不怕 ...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1-8-5 10:32



    赞同东方一剑的意见,希望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
发表于 2011-8-7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很支持玉叟张老师的文章论述及观点。向张老师致敬!!有的人在讨论过程中跑题了,真的很不应该的。学术探讨本来就有争论,但对事不对人。呵呵
发表于 2011-8-7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回复 12# 东方一剑


    菜疙瘩赞同一剑兄的观点!咱们这个版块不是什么世外桃源,但也绝不允许乌烟瘴气存在!心平气和很重要。每位网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匿名  发表于 2011-8-9 16:19 | 来自天津
徐无山在中华徐氏的心目中占有特殊位置:徐无、徐吾、余无、余吾、余、涂、塗等都是徐的先字或异体字,是诸多专家主张的徐族起源地,只惜在徐无山还没有发现三四千年前的考古物证,致学术界和徐姓内部的主张还不得统一。
    如果玉田的乡亲们能偶提供一些证据,辨明徐无山就是徐族的起源地,那我们玉田的徐无山就会成为全球2000多万徐氏的神山,就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朝圣者。作为一个徐氏族人,作为一个出于玉田盘龙徐氏的老乡,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发表于 2011-9-17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支持玉叟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