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411|回复: 5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转帖链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2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



作者:振古如兹
  发表日期:2009-8-21     来源: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煮酒论史


开头话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如果不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历史现象,大概也可以算作最具中国特色的历史现象之一。近代以来,许多涉及中国历史的观点都与此有联系,尤其是那些认为古代中国社会长期停滞、循环、没有进步的,认为只有空间、没有时间、等于没有历史的,往往就是以此为主要根据的。但是,又似乎一直未曾见到对这一现象予以系统的、专门的研究。
  笔者抛砖引玉,试图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一现象。
  讨论的切入点,选择了宋太祖赵匡胤(927——976)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因为,宋皇朝取代后周皇朝的形式是此前常见的兵变,但宋以后却再没有出现过依靠兵变建立的皇朝;宋皇朝被元皇朝取代的形式是少数民族侵略战争,而宋以前虽然有少数民族入侵、又从来没有过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显然是君主社会朝代更迭模式的一个拐点。
  这也就是说,我国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不是只有农民起义、打倒皇帝做皇帝那一种模式,更不是那一种模式的简单循环。在君主社会的2132年历史、26次朝代更迭中,大概形成了三种模式、六个版本。这是本文的基本结论。
  讨论的方法——
  ——是政治技术层面的而不是政治主张层面的,是经验的而不是先验的。是从历史实际出发、就事论事,重在分析前人运用的方法、措施、手段及其相互关系、具体作用。不是从固定的社会发展理论出发、不讨论主义,尤其远离那种极端的、弄得人只会着急上火不会好好说话、只会当先生不会当学生的意识形态,不给历史贴标签。
  ——努力和现实保持客观距离而不是竭力和现实搅在一起,不搞借古喻今或借今喻古、以古非今或以今非古、将古作今或将今作古那一套老把戏。历史和现实本来存在客观距离,以功利的态度、急功近利地把前人硬拉到现实政治斗争中来做帮手,不仅强暴了前人,而且远离了历史,弄得历史和现实两不像、都看不清楚,只是浪费了社会资源。清人魏源有句话概括得极好,“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 。”
  ——努力以历史实践作为检验历史观点的唯一标准。不迷信古代人、外国人,不片面地套用古代人、外国人的观点看历史,不搞古代人、外国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是;但也不无端藐视古代人、外国人,不有意和古代人、外国人拉开距离,不专门标新立异。无论是谁说的,只要真有道理、真能把某一历史现象解释得通,就拿过来;解释不通的,就自己试一试;自己也解释不通的,就留待大家、留待后人。中国历史浩浩荡荡,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自然也横无际涯,我们这一代人并不一定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聪明的一代人,既不可能把前人认识中国历史过程中的所有错失统统纠正,也不可能代替后人完成认识中国历史的任务,更不可能终结炎黄子孙对自身历史的认识。
  ——将君主社会看作一个整体、一个过程而不是若干朝代的简单叠加,力求在整体上把握朝代更迭模式的发展变化。对于漫长的中国历史,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分段研究”方法如果不是唯一可行的、也是确实可行的。但也有短处,如同分段研究黄河,结果必然是一段东、一段西、一段不东不西,一段清、一段浊、一段不清不浊,还必须有整体的考察,才有可能把握整体。但也仅仅是可能,做了整体考察的工作,并不一定就能够有正确的整体把握。
  这样的讨论方法,客观上就是从朝代更迭这一个侧面纵向考察两千年君主社会。其长在于有利整体把握,避免分段研究可能导致的整体失真;其短在于这绝非一个人的精力所能完全顾及,遗漏、错失在所难免;所以,真诚欢迎指教、讨论。
  文中引用史料出于正史——《史记》、各朝代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的,一般不一一加注。
  全文大概分为60个小节,自今日起每天发一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1、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并非原创
  
  黄袍加身这件事情,是和宋太祖赵匡胤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而流传下来的。但其原创并非赵匡胤,而是他的老上司、五代时期最后一个朝代的开国君主、后周太祖郭威(904——954)。
  郭威,在五代、在整个君主社会,都可谓是一流的皇帝。他幼年丧父,投亲靠友长大,18岁在潞州投军,靠着军功逐步升迁,成为后汉皇朝的开国元勋、顾命大臣之一。公元950年11月,后汉小皇帝刘承佑开始剪除顾命大臣,郭威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抢先率兵清君侧、攻陷开封,在佯请太后择立新君的同时,导演了原版的黄袍加身:
  
  ……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告急,太后命帝(郭威) 北征。十二月一日,帝发离京师。四日,至滑州,驻马数日。会湘阴公(太后择立、准备登基的新君)遣使慰劳,诸将受宜之际,相顾不拜,皆窃言曰:“我辈陷京师,各各负罪,若刘氏复立,则无种矣。”或有以其言告帝者,帝愕然,即时进途。十六日,至澶州(今濮阳南)。是日旭旦,日边有紫气来,当帝之马首。十九日,下令诸军进发。二十日,诸军将士大噪趋驿,如墙而进,帝闭门拒之。军士登墙越屋而入,请帝为天子。乱军山积,登阶匝陛,扶抱拥迫,或有裂黄旗以被帝体,以代赭袍,山呼震地。
  
  第二天,郭威率军返回开封,次年登基称帝,史称后周太祖。
  郭威显然意识到了这种办法的巨大传染性,去世前连续采取了若干防范措施,传位于养子柴荣(921——959)。柴荣绝非纨绔之辈,是跟随郭威征战多年的高级将领,继位后雄心勃勃表示想要为君30年,“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当然,既然是皇帝,就不可能公开承认是百姓养自己,能够心存“养百姓”,就可谓天良未泯。可惜,只当了五年半。去世前,柴荣也调整了高级将领,提拔资历、名望较低的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禁军统帅,但仍无济于事。公元960年正月、距离柴荣去世刚刚半年、距离郭威黄袍加身不足十年,就是这个柴荣认为不会出问题的赵匡胤,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复制了郭威的故事:
  
  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通晓天文、能观天象)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赵匡胤亲信,后官至宋朝枢密副使)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赵匡义)入白,太祖(赵匡胤)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第二天,赵匡胤率军返回开封,取代幼主柴宗训登基称帝,史称宋太祖。
  这两位军爷都是有计划、有预谋的自导自演,这一点毫无疑问。
  郭威率兵出开封前,已经秘密派人前去截杀太后择立的新君、湘阴公刘赟。
  赵匡胤在行动之前,已经秘密派心腹小校潜回开封通知亲信石守信准备策应;在陈桥发生兵变的同时,石守信已经在开封城内率领手下将士“环列待旦”。
  具体过程更是几乎毫无二致:
  出兵理由一样——契丹入寇;
  行动地点一样——驿站;
  行动模式一样——兵变;
  行动方式一样——黄(旗、衣)加身;
  表面态度一样——或“闭门拒之”或“未及对”;
  最终结果一样——身不由己登基称帝;
  取代对象一样——孤儿寡母,刘承佑年十八,柴宗训年七岁。
  包括优待柴氏后人的办法,赵匡胤也是向郭威学来的。
  所不同的主要是:郭威的准备不大充分,是临时“裂黄旗以被帝体”;赵匡胤则是“以黄衣加太祖身”;黄衣不是可以随便有、更不是可以随便带在身边的东西,显然准备得更周到一些。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无疑涉嫌盗版,但却不能说是剽窃。他从来没有说过黄袍加身是自己的原创,只是后人选择性的宣传使得他无形之中掠人之美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2、黄袍加身的版权最少可以追溯到朱温、李克用
  
  就黄袍加身的核心技术而言,郭威也不是原创,是向他的老上司刘知远(895——948)学来的。
  刘知远是石敬瑭(892——942)手下亲信悍将,多次在战场上救过石敬瑭的命。石敬瑭的儿子石重贵继位后和辽人翻脸,他则拥兵自重,坐观晋辽大战。直到石重贵被辽人掳去,手下军士向他山呼万岁,仍命左右制止,经郭威等人再三劝进,才勉强登基称帝,但又“自言未忍改晋”,继续使用石敬瑭的国号和年号,四个月后才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高祖。
  刘知远则是向老上司石敬瑭学来的。石敬瑭是李嗣源(867——933)的女婿、心腹爱将,号称“竭忠建策兴复功臣”。李嗣源一死,他就把李的儿子、后唐闵帝李从厚关起来,向蓄谋称帝的李从珂邀功。李从珂继位后,他既拥兵自重又韬光养晦,不惜杀掉带头向他山呼万岁的36名手下部将,然后,以割让燕云十六州、岁输帛30万匹、父礼事契丹君主为代价换得辽邦支持,登基称帝,这便是大名鼎鼎、认贼作父的后晋高祖。
  石敬瑭又是向他的老上司李嗣源学来的。李嗣源是李克用(856——908)的养子、侍卫长,累功致太尉。李克用的儿子称帝后,派他去镇压兵变。行至兵变城外,他率领的军队也哗变了,并要求他进城和变兵联军。据说,他并无反心,甚至准备独自返回,但又苦于无法向皇帝表明心迹。犹豫之际,石敬瑭进了一言:“岂有军变于外,上将独无事者乎?且犹豫者兵家大忌,不如速行。”于是,他率领兵变队伍杀回洛阳,在李克用儿子灵前继位,是为后唐明宗。
  李嗣源的老师应该是唐末两大军阀朱温(852——912)、李克用。
  朱温本是黄巢义军将领,降唐后拥兵挟持唐昭宗(888——904)。昭宗赐他为“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并自明心迹说,“宗庙社稷是卿再造,朕及戚属是卿再生”。昭宗这已经不仅是惟命是从、不仅是甘当傀儡,而是将朱温和李渊、李世民置于同等地位了。但是,朱温仍然策划了兵变。或是交待不清,或是缺乏先例,反正将领们没有充分领会导演意图,戏演得不好。他们深更半夜闯进皇宫大院,手持刀枪、喧嚣鼓噪、追着赶着杀了皇帝,然后嫁祸于人,杀掉了替死鬼。这几场戏演过后,唯独缺了最关键的一场——黄袍加身一类动作。这就使得朱温很尴尬。他事先躲在外地,只见有人来报杀了皇帝,没有人来黄袍加身,只得大惊失色、自投于地说:“奴辈负我,令我受恶名于万代”。回到首都,仍然没有人来黄袍加身,且小皇帝已经继位,只得去灵前痛哭流涕,向小皇帝表白自己,然后寻机杀掉了那些等着领赏的兵变将领。
  唐朝的最后一批宰相柳璨等人虽然明白朱温的心思,但思想不够解放。他们认为:“魏、晋以来皆先封大国,加九锡,殊礼,然后受禅,当次第行之。”于是,按着老版本,一板一眼、又真心实意地为朱温做准备。这好似一个强盗已经把人家的果实强夺到手,又让他演出浇水、施肥等全部生长过程,然后才能吞下去。朱温自然等不及,责问道:“汝曹巧述闲事以沮我,借使我不受九锡,岂不能作天子邪?”并认为是有意拖延,便把他们全部杀了。柳璨临刑前自呼其名、仰天长叹曰:“负国贼柳璨,死其宜矣!” 不要以为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真正有理说不清的,可能是秀才当了兵。朱温的祖上世代为儒,父祖两代都以教授为业,是严格意义上的秀才出身。对于秀才,他是全副武装的兵;对于兵,他是满腹经纶的秀才,文来武挡,武来文挡,谁能和他讲清道理呢?是为正式结束了唐皇朝的后梁太祖。
  创新不易,朱温虽然演得漏洞百出,惟此才极可能是黄袍加身版兵变的核心技术之原创。
  李克用是李嗣源的老上司。这个突厥人、沙陀部首领,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注入了大量的强悍和野性——这一时期,先后发动兵变成为太祖的军爷们大都是他带出来的兵,或是他的兵带出来的兵。但其精明又不亚于司马昭——作为控制唐朝后期社会的两大军阀之一,朱温不称帝他也不称帝,朱温杀了皇帝称了帝他便名正言顺举兵讨伐。父子两人前赴后继灭了后梁,然后儿子登基称帝,但不改国号,以示他们是名正言顺继承唐皇朝的皇统。因此,尽管他儿子称帝的直接方式不是兵变,但一般仍将其列入兵变范围。史家称之为后唐,表示不承认他这个唐朝和原来那个唐朝是一回事。就是因为这两个军阀在斗心计、比耐力,都在等着对方当恶人,唐皇朝才多延续了十余年。黄袍加身版的兵变,本质上就是这种既想吃肉、又不想腥嘴的精明(当地民间俗称吃肉之后嘴唇上沾染的腥味和油腻为腥嘴)。所以,将其看作黄袍加身版兵变的核心技术之又一个原创。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3、黄袍加身版兵变是五代时期通用的朝代更迭方式
  
  为了明白,我们把五代时期朝代更迭情况列表如下:
  
   更迭关系 更迭方式 更迭领袖 更迭领袖在前朝政府身份 新朝存续年
  后梁代唐 兵变 朱温 诸道兵马副元帅、 控制朝政 16年
  后唐代后梁 兵变 李克用 节度使、割据一方 13年
  后晋代后唐 兵变 石敬瑭 节度使、北面马步军都总管 11年
  后汉代后晋 兵变+外敌入侵 刘知远 节度使、中书令 3年
  后周代汉统一北方 兵变+统一战争 郭威 节度使、枢密使、监国 9年
  宋代后周统一全国 兵变+统一战争 赵匡胤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 319年
  文中列表资料均依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五代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应该是六代。后唐明宗李嗣源率领兵变队伍攻下洛阳、推翻了后唐庄宗李存勗,事实上也是一代。没有在史书上成为一代的原因主要有四:
  一是功劳太大。后唐推翻后梁,李嗣源居功至伟。李存勗曾经公开表示:“吾有天下,由公之血战也,当与公共之。”
  二是身为李克用养子。统帅收养手下得力干将是五代的时尚,某种意义上等于是在战场上拿命换来的,社会能够接受。
  三是名义上没有改朝换代。李嗣源是在李存勗灵前继位,表示自己是合法继承而不是非法取代。
  四是政绩颇为后世肯定。称帝后,大量裁减宫人,只留下“后宫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百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全部从事皇宫事务管理服务的人员,一共200人。唐朝以来皇宫的奢靡之风,就是从这时开始改变的,直至宋朝都比较节俭。再是实实在在的轻徭薄赋。古代农民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明文规定的正项赋役。单看明文规定正项赋役,农民负担长期比较稳定,一般不能算高,真正使农民难以承受的在于规定之外、介乎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种种陋规盘剥,也是一种由基层官吏掌握的自由裁量权。有些所谓轻徭薄赋,往往绕开这些问题,只是围绕明文规定做些自欺欺人、甚至妄想欺骗后人、欺世盗名的官样文章。李嗣源比较注重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有了前三条,当时社会对李嗣源称帝相对能够接受。有了后一条,后世史家也有意回避,不愿意让这些堪称明君的政绩和兴兵篡位联系起来。从《旧五代史》开始,就淡化了李嗣源也是通过兵变取代前朝这一点。后人看到一个军爷、基本不识字、又出身“蛮夷”,政绩居然直逼汉家帝王,都比较欣赏甚至惊讶,也就没人较真。这也表明,世间自有公道。
  总体看,这一期间朝代更迭模式的特点很明显:
  更迭方式都是黄袍加身版的兵变;
  更迭领袖都是前朝统兵大将;
  更迭异常频繁,欧阳修在新《五代史记序》中概括为:“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赵匡胤曾经概括为:“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 所谓八姓,除上表中所列六位外,包括被朱温取代的李唐,还有事实上取代了后唐的李嗣源。
  新朝存续的时间都很短暂。共存续52年,以五个朝代算平均不到11年,以六个算平均不到9年。宋朝不应计算在内,虽然也是兵变开国,但享国长久恰恰是系统的、成功的对君主制度实施反兵变改造的结果。
  这一时期,大家都选择黄袍加身版的兵变来实现朝代更迭,表层原因是传染,深层原因是制度、是这一时期的社会适宜这种方式。
  传染,在郭威和赵匡胤之间表现得最明显。后汉乾佑元年(948年),22岁的赵匡胤应募投军来到郭威帐下,后周广顺元年(951年)补为禁军禁卫班直,任东西班行首。当郭威950年年底发动兵变的时候,赵匡胤的职务不会比这个更高。这样兵头将尾的小军官,一般不会有独立行动的机会。这也就是说,在澶州兵变的队伍中,在那些“登墙越屋而入,请帝为天子”的军士中,极可能就有年轻的赵匡胤。郭威的行动对于赵匡胤,等于是一堂真实的案例课。所以,赵匡胤后来的兵变,从策划到细节,都是原封不动复制郭威的兵变。
  在制度方面,黄袍加身版的兵变,为什么颇为集中地出现在隋唐以后、宋以前这一历史时期,随后用一个小节专门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4、黄袍加身版兵变并非一无是处
  
  由于直接威胁君主统治,后世对黄袍加身版兵变的评价一直不高,给人的感觉这一军阀割据的大分裂时期仿佛人间地狱一般。其实,这种感觉大多是站在君主那一面看或是受了君主观点的影响,如果全面、客观而论,就不会一无是处。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就不一定是坏事。
  
  就朝代更迭的社会成本而言,黄袍加身版兵变明显较低。此后的元代宋、明代元、清代明,都是大规模朝代更迭战争,成本极高,几乎将前朝的文明成果毁灭殆尽。五代的朝代更迭,前期多多少少也还会打一打,后期干脆一打也不打了,形成了客观上的和平更迭。例如后周带后汉、宋代后周,都是如此。宋皇朝后来迅速崛起、富甲全球,与此应该有很大关系。不同的权力更迭模式,形成不同的权力更迭成本。权力更迭的成本高低,又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并无意把这些军爷们评为“政治文明先进个人”,也不涉及他们的动机,只是就客观效果而言。再则,这一阶段无论好坏,都也还是古代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就对待老百姓而言,五代的开国君主们,包括历史评价委实不高的朱温在内,大都曾经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农业生产曾经有明显的恢复性增长。而轻徭薄赋,在某些曾经非常权威的历史书上,曾经是开明君主的主要标志。其中的后唐李嗣源统治期间,司马光曾经给予“粗为小康”的评价。意思是说,初步实现了小康、基本实现了小康。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在没有任何压力的前提下,这是极高的评价。
  
  就历史作用而言,中华民族从五代十国的大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就多亏了郭威和赵匡胤。当然,赵匡胤给出的统一理由很特殊: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与此前此后那些叱咤风云的君主们给出的伟大、神圣的理由相比,这算得上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理由,也是一句超级大实话。
  
  就前朝统治者的下场而言,也由五代前期惯性的斩尽杀绝、逐渐改为后期的优待。朱温称帝,把李唐皇室近亲杀光;李嗣源称帝,把李存勗诸子杀光;李从珂继位,又杀尽李嗣源诸子。从后汉开始逐步转向人道,郭威则将后汉皇太后继续尊为太后,赵匡胤则把优待柴氏后人作为三条祖训之一。简单分析这一变化,或许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更迭领袖都只是兵家而非政治家。兵家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许多曾经亲身穿过枪林弹雨、尸山血海的幸存者,老来引以自豪、喜欢向后人念叨的并不是哪一仗杀人最多,恰恰是哪一仗杀人最少,如果有哪一仗没有杀人、或者没有动刀枪,就会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无尚光荣。唯有某些政治家的目光才能超越普通人的生死。例如曾国藩,自诩为“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被当时民间呼为“曾剃头”。这倒不一定是曾国藩生性嗜杀,而是因为他的目光已经超越了普通人的生死,所关注的是远大的政治目标。相对于这个远大的政治目标,普通人的生死多也罢、少也罢,都仅仅是供奉在政治目标神主之前的牺牲。曾国藩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兄、为人师友、为人弟子,可能都不错,有的社会角色甚至扮演得相当精彩、令人折服,唯独不能算是善人。自他提出这样的观点以后,草菅人命的恶魔都可以说成是救人苦难的菩萨了。所幸,五代时还没有曾国藩这样的理论。
  
  二是朝代更迭速度太快。每个朝代都只能存在十年左右,有点像事实上的任期制,如何对待前人就是如何对待自己。所以,赳赳武夫们很快就学会了温情脉脉。制度也罢,惯例也罢,只有在可能适用于制定者的时候才会更人性、更合理、更进步。宋以后历代皇朝的“任期”都太长,长得君主们忘记了自己也会被取代,对前朝统治者就格外冷酷无情。宋、元、明的末代君主,下场都比较惨。而如何对待失败了的对手,也是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由此推测,军爷们轮流负责的五代时期,在政治文明的这一方面比后来历代皇朝或许还要强一些。
  
  黄袍加身版兵变主要的副作用,可能还是欧阳修所说的,“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从现代政治层面看,无非是以另一种方式废除了最高统治者的终身制、实行了特殊的任期制,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是极重要的政治进步;所差的只是如何规范化。但在当时,确实不好。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军爷们,弄个太祖当当成了很随便的事情。后汉高祖刘知远有个弟弟叫刘崇、也是手下大将,郭威代汉时派人杀掉的湘阴公刘赟就是他的儿子。两人从此成为世仇。郭威称帝成为后周太祖,刘崇便称帝成为北汉世祖。时间都是961年,郭威正月初五登基,刘崇正月十六登基。郭威在开封,刘崇在太原。考虑到两地的距离、交通条件、通讯手段,几乎就是同时。如此办事效率实在令人佩服。正月登基,二月就开打,在今天山西的临汾、隰县一带打了第一仗。从此,两朝之间的战争没完没了,从后周与北汉之间一直打到宋与北汉之间。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来泄私愤,近乎儿戏,又是其政治文明程度不高之处。
  
  黄袍加身版的兵变并非一无是处,黄袍加身版兵变的领袖也并非一无是处。其中有的甚至相当杰出,例如后周太祖郭威。随后,我们就用两个小节说说这个虽然是军爷出身、虽然是通过兵变上台、还是办了不少好事情、还是蛮不错的皇帝。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