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路军根据地自制的地图布包,长城抗战时29军戴过的英式钢盔……这是一间十几平米的民宅,地上摆满了历经岁月沧桑的抗战藏品,记者站在这些藏品中间就如同置身于那烽火连天的冀东战场,似乎这里的每样东西所散发的气息都能让你热血沸腾。民宅的主人名叫王建忠,既是一家建筑监理公司的负责人,又是一位有着十几年自制二战时期飞机模型经历的军事爱好者。可就在一年前,他却将心爱的飞机模型装箱入柜,一门心思搞起了冀东地区抗战历史研究,上网搜集冀东抗战遗留的红色物品,向专家请教冀东抗日时期的史实资料,联系冀东老革命的后代写父辈的回忆录,每天乐此不疲地搜寻冀东抗战历史的点点滴滴。2010年10月,他以自己的名字在网易博客频道开通了“建忠的冀东抗日纪念馆”,近一年时间内,“纪念馆”吸引了众多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及学者的关注,一些研究性文章还被“铁血军事网”转载,王建忠这个既不为名也不图利的生意人,以自己的方式在向冀东的抗日英雄们致敬!
“本人只是个草根,没有任何背景,酷爱走四方去旅行,却不爱写游记。喜欢摄影,但不专业。喜爱研究二战兵器史,但不精通,近期主要研究冀东抗战史。”这段话是王建忠在网上纪念馆的自我介绍。记者见到王建忠时,他正在家里的电脑前整理“纪念馆”上的文章,每天在面对繁杂的工作之余,他一坐到电脑前就去“纪念馆”察看网友的留言,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王建忠如此热衷关注冀东军民抗战历史,也是出于偶然的一次触网,一天,他不经意地点开了一家军事网站,发现登载的几篇关于冀东抗战胜利后部队出关东北,抢占战略要地,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的文章。于是,喜欢刨根问底儿的王建忠在网上不断搜索着进入东北地区的冀东部队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冀东抗战的艰辛程度不亚于冀中、冀南,而且很多英雄的抗日事迹,震撼着他的心灵,随着查找资料的详细,他在心中产生了一个问号,“这么光辉的历史,为什么很多在冀东大地生活的年轻人会知之甚少呢?”为表达对英烈们的敬仰和弘扬冀东抗战精神,王建忠下定决心要先凭一己之力将冀东抗战历史宣传出去,在他看来,英雄的名字不能成为无人问津的历史资料,而应成为一座永久的丰碑。
面对冀东抗战历史资料的局限性,王建忠有时也感到无奈。“由于冀东抗战的书籍资料较少,而且写冀东地区的书每种不超过6000册,网上更没有电子版。”王建忠为了研究冀东历史,他在网上一看到带“冀东”二字的相关书籍、文件或是藏品就会毫不犹豫地购入。尤其是发现了有价值的书籍、文件之后,他会将这些资料拿到单位,让员工录入成电子版,放到网上供网友免费浏览。“我希望有人查询冀东抗战相关资料时,进入我的网站能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就足够了。”王建忠开设博客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取点击率,他希望自己的“纪念馆”能成为义务查询冀东抗战历史的资料库,成为宣传冀东抗战历史的阵地。
“我这屋里的抗战物品,全部是从网上拍回来的。”王建忠随手拿起一件藏品,都能说出了一段与其相关的抗战故事。网络搜集收藏品也是真假难辨,不过王建忠为确保藏品的真实性,他有自己的办法,通过查找大量与之相关的资料来论证看到物品的真实性后,再将藏品图片传到网上抗战藏品讨论群内,网友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论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辨别真伪。现在,王建忠已收藏了200多件各式各样的红色藏品,面对着一件件“珍奇异宝”,他曾动过念头要创办一家私人性的冀东抗战博物馆,但由于自己工作忙,无暇顾及开馆所需的手续问题,他的想法只好搁浅了。“我那时把自己的别墅拿出来当场地,就连展柜都购买了。”回想起当初兴办纪念馆的兴奋劲儿,王建忠觉得虽然当时没能如愿,但他认为自己的功夫不会白费的,总有一天这些藏品都会找到一个温暖的家。
临别时,王建忠对记者说,希望自己的做法能带动更多人关注这段历史。如果政府要在唐山建立冀东抗战纪念馆,他会自愿将相关文物、物品无偿捐出。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王建忠就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把这些故事讲述给更多的人,不让冀东烈士们的鲜血被历史的长河淹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