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610|回复: 13

读书札记之《水浒》,英雄与屁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7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老话说:少不看水浒。大概是因为杀气太盛吧。而今的莽撞少年们实在该读读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书,盛世重礼教,何况和谐社会。
    坏人们嗜杀我们大都可以接受,不然何以成坏人。但英雄好汉的嗜杀却总让人耿耿于怀。比如一直被大众所喜爱的李逵和武松。
    水浒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李逵抡着大斧子不分青红皂白,不问官军百姓,杀的尸横遍地,血流成渠,推倒倾覆不计其数。如果说在城内遭围堵,兵民混杂,急于杀出去似乎还可以理解,可到城外追兵已远,这黑大汉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哪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这样的“激情杀人”实在连当年的日本鬼子或者如今的药加鑫都不如了,日本鬼子们毕竟非我族类。
如果用时下法学家们的理论,李逵在江洲城还属于“激情杀人”尚可以原谅的话,那么为了赚美髯公朱仝上山,把一个四岁孩子见头劈做两半个,则简直就是恶魔杀人狂是李昌奎了。纵观水浒,李逵其实不过是个蒙莽混沌人,虽偶有可爱处却至死都是宋江吴用手里的一杆枪,开化尚成问题,遑论英雄?
武松武二郎更是世人眼中的大英雄。可惜这个大英雄也并非一点儿污点没有。先是在快活林替人做了回打手马仔,后是在鸳鸯楼 “激情杀人”滥杀无辜。
血溅鸳鸯楼一场,我算了算无辜被杀的下人丫环大约有十一二个。第一个喂马的下人,武松问完了话杀掉他多少有点原由,为了防止他叫喊。厨房里的两个丫环却完全可以绕过去。报完仇后又杀了唱曲的玉兰和两个跟班的小女孩,又主动去搜寻了几个妇人都杀死,实在无法让人原谅。“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这里我们看到的武松分明是一个疯狂报复社会的恶魔变态者,连马家爵杨佳之流都不如,哪里有半点儿英雄的影子?在电视剧中把玉兰改成了坠楼殉情武二英雄则纵身相接,呵呵,难为了编剧导演们的一番苦心,奈何武二英雄原本不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
     其实在牢城营快活林我们就该对武松的英雄形象有所怀疑。 “我却不是说嘴,凭我胸中本事,平生只打天下硬汉,不明德的人。”这话说得响当当豪气干云,却不免大言欺世。施恩何许人也?他老子是肥得流油的监狱长,原被告通吃草菅人命的货色。看看那些不肯潜规则或者没钱打点的囚犯们的下场,不是“盆吊”就是“土布袋”,真不知经他老子的手送走了多少冤魂!贪欲是无限的,施恩还要仗老子的威风在快活林弄了个吃喝嫖赌一条街,外带放高利贷收保护费。明明是黑白两道,唯利是图,你看他的话却说得多么壮观:“非为贪财好利,实是壮观孟州增添豪侠气象。”搁现在的话是不是就该说:振兴地方经济,提升地方文化品位,为地方百姓做件好事?那么我们是不是该为各地的黑社会同志们送锦旗和表扬信或者颁发个中华脊梁奖?退一步说,在蒋门神同志领导之下如何就不是壮观孟州增添豪侠气象?明摆着狗咬狗的事,为了两块骨头,蒙谁呢?“自此施恩的买卖,比往常增加了三五分利息,各店里并个赌坊兑坊,加利倍送闲钱来与施恩。施恩得武松争了这口气,把武松似爷娘一般敬重。施恩自此重霸得孟州道快活林”那老监狱长同志就为了这么点儿事不止一次地摆饭局宴请自己治下的囚犯武二英雄,还让施恩拜了把子。可惜了武二英雄那番壮气豪言,不是黑社会的马仔打手一杆枪又是什么?
  武松外表英武,其实内心是脆弱并且有依赖感的,这也表现在他对他哥哥的感情上。作为一个乡镇平民的孩子,他有着底层的自卑与挣扎,有着对成功人生的渴望甚至是虚荣,有着极度的自怜自恋情结,而他的狂躁,恰恰是这些成分的逆反。偶然的打虎成功,对他的心灵和性格无疑是一次重塑,使他有了质的飞跃,使他有了更高的自我期许并积极行动着。仿佛社会成功人士的理想已然实现。然而命运再一次捉弄了他,社会再一次打击了他。这样的性格底色,这样的人生遭际,足以让武松原本脆弱冲动的心理扭曲,变成一个冷酷嗜血的人。这大概是他激情杀人的最好解释。然而,我无法因为他的个人不幸就能原谅他向那些比他更柔弱的人挥动屠刀,正如我无法原谅那些为报复社会而向孩子们下手的人。滥杀无辜之后自题名字的时候还忘不了打虎两个字,其自恋与虚荣可见一斑,其价值观人参观的扭曲可见一斑。这样的人,我们不妨想像一下,假定他一帆风顺爬到高位之后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务员。
水浒中的英雄好汉大抵如此,瑕瑜互生,人性兽性共存。更有甚者如矮脚虎王英之流,非但没有半点儿英雄气,还净干些流氓无赖贪财好色的勾当,简直就是下三滥的小混混。以宋江宋义士为首的梁山好汉,杀了人家扈三娘一门老幼,烧了人家的庄园,却把扈三娘像赏几两大烟土一样赏给了王英这样的小混混。“晁盖等人皆喜,都称颂宋公明真乃有德有义之士”,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替天行道。世上最可悲可怕的事,莫过于以权势武力霸道地推行自己所谓的正义。美国如此,宗教极端分子如此,掌握主流话语权的精英们也如此,梁山好汉们何尝不如此?还有那个智多星吴用,没看到他拿过多少高明的谋略,倒是为了赚朱仝上山,叫李逵劈死四岁小孩这一招实在够阴毒冷酷的。王安石说孟尝君不能成大事是因为胸襟识见不够,徒取鸡鸣狗盗之力。宋江吴用之流连鸡鸣狗盗之雄的孟尝君都比不上,水泊梁山的没落凄凉是理所当然的了。只可惜了鲁智深,林冲,杨志,呼延灼等一大批真正的英雄为人所误为人所累。
读水浒,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庆幸。遗憾的是年幼时在心里形成的许多英雄形象都被颠覆了;庆幸的是施耐庵的冷峻和深刻。事实世事本该如此,这也许才是真正草莽英雄的“原生态”形象。毕竟他们不是革命志士,少了些理想与理论,多了些愤怒和反抗。
当然,理想的英雄人物大有人在,施耐庵心中大概也有梦想的。第一当推鲁智深,第二当推林冲。恰恰两个人肝胆相照,朋友一生,这就是英雄惜英雄吧。我在与红笺小字的探讨文字《保卫花瓶》中说到过这两个人,不再重复。说他们是英雄,首先是因为他们不肯滥杀。林冲下山寻投名状三天下不了手,鲁智深平生只打恶人坏人。对比大言欺世却砍杀丫环的武松武二英雄,高下自见分晓。真正的英雄必须是悲悯者而非徒然的杀戮者。鲁智深闻潮而悟,圆寂前自作颂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蝉蜕红尘,自作盖棺之论,荡气回肠!佛家慈悲放达之外自有刚猛精进之气。鲁智深一生粗鲁莽撞,能由英雄而智者悟者,天性使然!璞玉浑浑,自然坦坦荡荡,不拘细处,恰恰正道而行。
中国人自古只求完美,英雄就更见不得瑕疵。所以无论评书电视剧都看不到梁山好汉杀人放火贪财好色,一律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正是这种心态才使得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死者要复生,恶者必遭天遣,然而事实是岳飞只活了三十九岁秦桧却安享天年。也正是这种心态,让国人习惯于为尊者讳,将圣人伟人推上神坛,顶礼膜拜。以至于政治家们也个个端庄肃穆仪态万方,就差了身后佛光普照。你肯拜他,他自然当自己是佛了。据说普京手痒非和日本相扑选手过招,让人家结结实实给摔了一回。德国世界杯,电视画面捕捉到了墨克尔站在看台上打手机,周围的人一脸漠然,似乎没注意她这个总理, 这在我们都是不可想象的。
水浒也算不得悲剧,但施耐庵够伟大。写出了本真的东西,为社会,为动物世界作传,为食物链之最高端作传。而我们却不过是被李逵的大斧子排头儿砍去的人,草民,甚至是食草动物们的草。这种身份,让我读书读史时,更关注的不是英雄人物的风云际会,而是无数夹在字缝里笼罩在英雄身影下的小人物,他们的悲欢故事喜怒哀乐,以及当此时的无可奈何与惊惧。
读前人书,我们都是先知者,故事尚在进程中,我们就提前预知了结局。当锤杀晋鄙的朱亥掩袖于信陵君身后,当奉诏诛杀程务挺的裴绍业一骑红尘驰近程的大营。。。我的心里满是悲凉。英雄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万千年来猥死沟壑的草民屁民,能进入统计数字就是我们的荣幸了,某年某月,某地大旱,地裂千里,粒绝,民易子而食析骨以炊,以饥死者万计。。。
                                                 2011717午后

发表于 2011-7-17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这样的事在这部书很多,如,双枪将董平先是杀了太守,又抢了人家的女儿。这个宋朝啊,让我爱的如醉如痴,又让我恨的无可奈何。
   “生逢乱世,必出怪事”啊。支持邵官屯的文章。
发表于 2011-7-17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大哥好新颖的观点,好有力的文字
发表于 2011-7-17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邵兄的文字,从古而来,却又不囿于古;诙谐却从不乏针砭时弊的锋芒。
发表于 2011-7-18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写出了我想说却表达不出来的,献花
发表于 2011-7-18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 邵官屯


    独辟蹊径,于常人不敢涉足之地生出一朵奇葩,赞叹!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谢过田版的精华。也谢过爱民,简单,歌悠,海,
读水浒这种感觉一直耿耿于怀,不吐不快。
发表于 2011-7-19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想起了几句话:1、英雄无罪,2、胜者王侯败者贼,3、窃钩者诛窃国者侯。4、事实往往没有字面那么好看,5、一百年后再看他。。。
另,其余三大名著我都很喜欢,现在对《西游记》差点事。对水浒,都是儿时读小人书的记忆,那时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大了却不如其他几部喜欢,特别看了电视剧后,说不出的别扭。说到做人,我只希望自己做个真实快乐、无怨无悔的人,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苦乐酸甜,把上天赐予的这份生的权利全程体验,至于英雄还是屁民,顺其自然了。
发表于 2011-7-20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回复 1# 邵官屯


    我读邵兄文字就是过瘾!痛快!

   心得有三:一是有思想,二是有力量,三是平常心。

   关于《水浒》,最近,记得十年砍柴出了一本书。

   不知邵兄是否读过王小波的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有何感想?
发表于 2011-7-22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一部《水浒》政治家可以读出“投降派”邵先生可读出“英雄与屁民”拜读了!
匿名  发表于 2011-7-23 12:09 | 来自广东
曾无一字匡时弊,漫有兴来诗数行。文洋洋洒洒,涉知识面广。但观点偏颇。有知少智。
发表于 2011-7-23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5# 歌声悠扬


    同感同感,给楼主献花,感谢楼主的精彩
发表于 2011-7-23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9# 槐子花


    说得好。说得好
发表于 2011-7-23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7# 海的温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