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3128|回复: 15

接触孔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7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记忆中有了对孔子的印象,是从初中开始,学他的《论语》六则。对他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课本比较单调的言论中,虽然单调,但那些东西足以让人记忆终生的。因为,确实他对人的学习和修养起了引领的作用,虽然那个时候也是单纯的记忆背诵,但当自己做了老师之后,对孔子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深度,觉得他所说的那些真的是至理名言。
    诸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等等等等。
    对孔子由衷地生出敬意还是前年暑假读《于丹的<论语>》,虽然于丹对《论语》解读是个性的,带上她个人的色彩,但我读过后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她所解读的孔子豁达,宽容,淡泊……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种人格,那个时候,既欣赏于丹的智慧,也非常钦佩孔子的人性魅力。
   其实对孔子的认识并未就此而停止。去年暑假,出于对余秋雨的钦佩,相继买了他的两本书《千年文化》和《文化苦旅》,想让自己受点文化名人的感染和熏陶。出人意料的在他的散文中又读到了孔子,一举两得啊。下面我就摘抄下相关的章节,与走过路过的你共享……
  摘自《千年文化》之“古道西风”之五
  “在我看来,连后人批评孔子保守、倒退都是多余的,这就像批评泰山,为什么南坡承受了那么多阳光,还要让北坡去承受那么多风雪。
   可期待的回答中只有一个:‘因为我是泰山’
   伟大的孔子自知伟大,因此从来没有对南坡的阳光感到得意,也没有对北坡的风雪感到得意。那次在郑国的新郑,孔子与学生走散了,独自栖栖惶惶地站在城门口,有人告诉还在寻找他的学生:‘有一个高个儿老头气喘吁吁地像一条丧家犬,站在东站外。’学生找到他后告诉他,他高兴地说:‘说我像一条丧家犬?真像’他的这种高兴,让人着迷。
    我同意黄克剑先生的说法,孔子对我们最大的吸引力,是一种迷人的‘生命情调’至善、宽厚、优雅、快乐,而且健康,他以自己的苦旅,让君子充满魅力。君子之道在中国历史难于实行,基于君子之道的治国之道更是坎坷重重,但是,远远望去,就在这个道、那个道的起点上,那个高个儿的真君子,却让我们永远地感到温暖和真切。
    然而,太阳总西沉,黄昏时刻的西风有点凄凉。
    孔子回到故乡时已经六十八岁,回家一看,妻子在一年前已经去世。孔子自从五十五岁那年开始远行再也没见到过妻子,这位在世间不断宣讲伦理之道的男子,此刻颤颤巍巍地肃立在妻子墓前,老夫不知何言,吾妻!
   七十岁时,独生子孔鲤又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悚然惊悸。他让中国人真正懂得了家,而他的家,却在自己脚下,碎了。
   此时老人的亲人,只剩下了学生。
   但是,学生啊学生,也是很难拉住。七十一岁时,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去世了。他终于老泪纵横,连声呼喊:‘天丧予!天丧予’(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
   七十岁时,他忠心耿耿的学生子路去世了。子路死得很英勇,很惨烈。几乎同时,另一位他很看重的学生冉耕也去世了。
   孔子在这不断死讯中,一直拼命般地忙碌。前来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他还在大规模地整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尤其是春秋,他耗力最多。这是一部编年休,从此确定了后代中国史学的一种重要编写模式。他在这部书表达了正名分、大一统、天命念经、尊王攘夷等一系列社会历史观念、深刻地塑造了千年中国精神
   一天,正在编《春秋》,听说有人在西边猎到了仁兽麟”。他立刻怦然心动。觉得似乎包含着一种‘天命’的信息,叹道:‘吾道穷矣!’随即在《春秋》中记下‘西狩获麟’四字,罢笔,不再修《春秋》。他的编年体,就此结束。以后的《春秋》文本,出版他弟子之手。
  ‘西狩获麟’又是西方!他又一次抬起头,看着西;这,天命仍然从那里过来,从盘庚远去的地方,从老子消失的地方。古道西风,西风古道。
  渐渐的,高高的躯体一天比一天疲软,疾病接踵而至,他知道大限已近。
  那天他想唱几句。开口一试,声音有点颤抖,但仍然浑厚,他拖着长长的尾音唱出三句: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唱过之后七天,这座泰山真的倒了。连同南坡的阳光,北坡的风雪,一起倒了。
  千里古道,万丈西风。顷刻凝缩到了他卧榻前那双麻履之下。此时的麻履,正漫润着弟子们滂沱泪雨。”
  
  这就是孔子,毋需多言,文字是最有力的佐证。这就是孔子,清代著名学者这样评价孔子“仲尼,一旅人也”,旅人,二字,读来容易,理解起来,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孔子以自己的经历做了最好的诠释。
发表于 2011-7-10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文章有历史的厚重感,有对现代人价值观的反思,可以想见作者是负责人的作者,谢谢你.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也谢谢楼上的评价,我的认识还很肤浅.
发表于 2011-7-16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这篇文章写的有新意。
发表于 2011-7-16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理解精辟,好文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8# 田雨hxh


    谢谢您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9# 志峰


    感谢您!
发表于 2011-7-16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上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书,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细细的读十遍《论语》,没资格批评孔子。当然了,这是那个年代的学术观点。时代发展了,这个观点很可能被废弃了。但是,如果有谁真的想了解孔子,你就去读《论语》的原著吧,不要受那些名家大家的观点的影响。读上十遍之后,你就会发现你对孔子的看法会跟原来不一样了。
      这是我跟别人的贴的话,也给你贴过来吧
发表于 2011-8-16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孔老夫子之所以被世世代代华夏儿女尊崇为圣人,因为他和老子与释迦牟尼一样,其学说是超越时间和空间障碍的。他所留下的四书五经及所有言论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升、推进中华古老文明作出了无可估量的伟大贡献。用他的话去教育我们的人民和后代,可以让人们的心灵与行为变得更加美好,走出狭隘与自私,有效抵制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的侵蚀,彻底摆脱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困扰,实现人生层次的升华。楼主这篇颂扬孔老夫子的文章与萧某咒骂古圣的文字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3# 燕石斋主


    每个人对孔子的精神实质的理解会不一样的,我更多的是受了于丹《论语》的影响,读过后总有一种淡定,彻悟的感受,再与余秋雨的文字相融合,所以对孔子更多的是敬佩!不一定求同,读后能有自己的思考理解,就足够了,您说呢?
发表于 2011-8-24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海的温柔网友通过对于历史的反思和自已冷静的思考 ,以及对无数哲人有关言论的反复鉴别终于形成了自己对于孔子的概念。这是很可贵的。今天,中华文化中的主流意识仍无不闪烁着以孔老夫子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光芒。如果否定孔圣的话,不就是否定了包括自已在内整个中华民族么?相信孔子,意味着民族自信!当我们正为民族复兴而努力的时候,当全世界的人民为中国人民具有的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叹不如的时候,我们又何必掉过脸去狠狠扯自已一咀巴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5# 燕石斋主


    再次表达我对您深深的谢意和敬意,您的鼓励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发表于 2011-8-2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很喜欢论语女人于丹,她的一些看法很是谬赞。再加上上次去丰南学习的先贤传统和文化,所以对孔子也有了进一步了解。可能对孔子了解得太多就越理性吧。
发表于 2011-8-29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以教师的角度理解孔子,有血有肉的孔子更让人钦敬。
发表于 2011-8-29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6# 经典女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