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517|回复: 6

[原创]七律·题曹鼎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七律·题曹鼎望
穷经究理自芬芳,都下闻名享帝彰。
三任官清出宦海,一生著述入明堂。
县志堪修丰碑树,塔阁雄巍史册扬。
仁义德行传千古,轻吟对月颂忠良。  

     
     曹鼎望(1618--1693)字冠五,号澹斋。丰润人,精通理学。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中举人,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考取徐元文榜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顺治皇帝多次在太和殿招对考究经史,皆获赏识,赐茶,恩遇优渥,人以为荣。 后授刑部山西司主事、陕西司员外郎。康熙五年(公元1667)任徽州府知府,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为江西广信府知府,十八年任陕西凤翔府知府加三级,康熙二十五年休致退归故里。后受丰润知县罗景泐委托,主修《丰润县志》,参与天宫寺塔、城内关帝阁等善举。
可在百度中输入曹鼎望三字后查寻。

仁义:丰润古城现存有“仁义胡同”。相传清朝时城内四大家族之曹、谷二家因打一墙发生纠纷,曹氏家族便给远在江西居官的曹鼎望写信要求他出面为家族出气,曹鼎望回信:“千里修书只一墙,让他一尺又何妨?眼见长城十万里,至今无有秦始皇。”于是家族人便将墙往自家里面让了一尺。谷家见此,也往自家让了一尺,于是,在丰润城内大仓便有了一条长约二百米,宽约一米的胡同,后人称此胡同为“仁义胡同。”至今仍存。而这种仁爱礼让、和谐共处的思想成为丰润人文精神之一。此诗载于《浭阳曹氏族谱》。
发表于 2011-7-1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1-7-2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1-7-2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千里修书只一墙,让他一尺又何妨?眼见长城十万里,至今无有秦始皇——这个听说过,亦曾生无限感慨,原来这等美谈竟出自家乡附近,呵呵,多一份亲切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4# 若水梅痕


    是啊,至今仍在,只是许多人们都没注意过它。也许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旧城改造,它会消失的历史长河中,但只要它的灵魂在,它便会永存于人们心中的。
发表于 2011-7-3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5# 田雨hxh


    ——其实应该保护起来,以作教化后人用,唉!只是这后人也没几个肯听教化的了
发表于 2011-7-24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安徽有六尺巷的故事,没想我们这里也有。呵呵,不过我们的似乎窄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