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552|回复: 1

我被"运气"撞了一下腰~~~朋友捡漏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6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至少有10年了,我所在的小城市的每次搞城市建设破土动工时,都会出土一些古玩,其中不乏辽白瓷立件、明代羊脂白玉蝉等精品,更多的是双鱼、双龙、采莲图等典型辽金铜镜。

出土最多泛的是古钱币,主要以宋钱为主。这些年我了解出土的精品钱币有靖康通、靖康元、西夏大安宝钱、阜昌通宝、得一元宝等等。有次出土一坛银币,全是一元的和半元的,且皆是吉林、浙江等局稀少品种,竟然没有一枚常见的,估计是民国或新中国早期的一位银币收藏者的遗物。

也难怪经常出土东西,我们这所号称“冀北严疆”、“幽州重镇”的小城市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远古的且不说,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曾在小城设立总兵府,至今仍保留他的点将台和御赐建立的功德牌坊。清太祖奴尔哈赤孩提时代曾经在这里给李成梁当童仆,在给李总兵洗脚时,发现脚底有七颗呈北斗状的黑痦子,就炫耀地说自己脚底有七颗红痦子,于是李成梁就开始追杀这个有“大福相”的孩子,以至于后来出现很多“乌鸦救驾”、“黄狗救主”等传说~~~~~

厚重的历史积淀给今人留下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土地中遗留的古钱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古钱币出土多,自然就增加了挖掘人和收藏者的队伍。有的收藏者同时也是挖掘者,多数收藏者则是当场买挖掘者挖掘出的钱币,按钱币品种给价钱,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我们这里出土钱币的形式很奇特,成坛成窖出的很罕见,基本都是散藏在城区的熟土层中。所以,只要在熟土层随意翻掘,都有可能挖出古钱币。出土钱币地点最多的是附件厂,这所废弃的厂址出土钱币达200多斤,都是一枚一枚从土中翻掘出来的。刚挖掘出的古钱币外表大都包着一层潮湿的泥土,看不见钱文,散发着一股股泥土芳香的气息,很是诱人。

由于出土钱币多包着泥土,所以,这里流行“卖蒙”。所谓“卖蒙”,就是钱币一出土,挖掘者看也不看,便卖给周围看热闹的收藏者,但价格自然要高一些,小平、折二的1块,折十的3块。其实这价格比网上疯狂买卖的“筒子”钱还贵,买家也是出于一种“开筒子”般的乐趣。但如果清除泥土后再卖,普通唐宋钱就不值钱了,一般在2毛左右。所以,很多挖掘者都是乐于“卖蒙”。如果碰到钱币“蕴藏”丰富的地方,每天可收入上百元!

我是不乐意买直接埋在土中的钱币的,因为玩宋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钱币的品相,而泥土包着的钱币,品相往往都不好。但还是经常爱在挖掘地呆着,抽烟、唠嗑、做着哪一天能捡个漏的梦~~~~~

这星期六,照例前往。挖掘这土坑的人我不认识,但我们有一沓无一沓地闲唠,他挖到一块青石板,石板下齐刷刷地码着两层古钱币,都是小平的,十分整齐地粘在石板上,品相是超乎想象地好,绿花花的。他问我,买吗?我心动了,说,数吧。没想能有什么好钱,就想体会下这其中的滋味。

到家后,两个粘在一起的钱币依次摔开,皇宋、祥符、开元、元丰~~~~~当我意欲再次一笑置之的时候,我发现我手里竟出现一枚我心目中的“大版”!

2002年开始玩宋版以来,过手的散钱也有好几千斤了,所以,根据经验和网上学来的,总结出我心目中的若干“大版”,这些大版有的我经手过,有的是我心仪良久的东西。对“大版”的渴望,于我来说,远远高于一些正统的名誉品。相信很多玩宋版者,都有我一样的心境。名誉品是有钱人的玩物,有财力一般即可得;而“大版”,是象我这样经常为米发愁的宋版爱好者的至高追求,花1元钱或很少的钱,买到一枚三编二或三编一的版别,不仅仅是兴奋,也掺杂着对自己眼光和水平的认可,那种得意和自负的感觉真的很惬意!

我简单总结我心仪的“大版”主要如下:1、淳化广穿;2、缩水淳化;3、明道大宝;4、皇宋背月;5、至和通接郭、6、至和通广穿;7、嘉佑细缘阔字(黄山泉友发的那种);8、嘉佑挑元(丁一版主发的那枚新版);9、治平大字内斜平;10、熙宁缩字阔缘(jiyi发的那种);11、元丰隶书大字篆书;12、元佑广穿肥郭;13、元佑广穿小字(吕波泉友那枚);14、绍圣宝连轮;15、绍圣大样;16、绍圣背星月;17、元符接郭大字;18、元符曲元对钱;19、元符长符宝;20、元符纤字对钱;21、元符仰元大字;22、圣宋瘦字广穿;23、圣宋直元;24、圣宋隶书对钱;25、圣宋通宝手;26、政和广穿手狭穿;27、政和狭穿退和;28、宣和阔和;29、宣和楷宣短宝;30、景德草元(李世民发那种)。这是有一定代表性的30种,另外,宣和巨头、圆贝、背肥郭、昂通等版不再一一赘述。粉墨登场了,谢谢大家!


图片:
发表于 2011-6-26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