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189|回复: 0

徐江伟:从商王亥说起【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从商王亥说起


来源:徐江伟的博客    2011-06-01

王亥为商人始祖之名号,在殷墟甲骨卜辞中被称为“高祖”,对此王国维先生在他的《殷卜辞先公先王考》中已以做过考证。现在已发现甲骨文中记有高祖“王亥”的卜辞有17处之多,商人对这个先王的祭祀非常隆重,杀牛献祭有用五牛,三十牛,四十牛,甚至三百牛的,由此可见这个“亥”在商人心目中的地位。

甲骨文亥象形,像一只卧躺着的野猪,金文亥字还有写成帝形的,有写成龙形的,足见其为尊贵名号。清代学者段玉裁已经指出过古文亥与豕原本是同一个字
甲骨文豕字:



   

金文亥字:



   

    笔者以为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亥”的原始读音,应当不会是今天“hai”。商先王“亥”甲骨卜辞有数处写作“该”,《楚辞·天问》中也写作“该”,因此笔者以为其原始读音就是gai,从满洲女直语猪的读音“噶哈”而来,之所以又加了一个“言”旁,意思是能说话之猪,也就是能发号施令的部族首领。

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中的“亥”旁常常加一“隹”,一个鸟图案,就是乌鸦,反映在商代青铜器上,众多的商猪鸟尊便是代表性器物。猪与乌的结合,两个文化符号在商人始祖名号上的重合,其实已经锁定了商人的民族背景和语言背景,他们不是女直先民又会是什么呢?

满洲女直流传着这样的古老谚语,曰:“在天为龙,在地为猪”,由此可见“猪”在女直文化中的含义,他们认为猪与龙互通,龙是猪的化身。如此观念不见于农耕民族之中,农耕汉人自古以猪为贱,绝不会把自己的祖先往猪上靠。

女直谚语已经把龙的起源反映出来,这种观念其实古已有之,《国语·楚语》有言:“日月会于龙豕”,猪与龙相提并论,并与“日月”相交,即与“天”相通,猪,何其尊贵之称号也!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曰:“少昊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少昊(金天氏)是黄帝的继位者,有一叔父名“该”!《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商王亥生活在“有易”之时,大约相当于帝舜时代。殷人高祖王亥是否就是黄帝的兄弟“该”不得而知,但从他们对黄帝的祭祀来看,王亥与黄帝为血缘同类,都有猪鸟崇拜习俗。

“高祖”之“高”原本特指人的等级地位,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高矮或者尺寸长短。甲骨文高字下面为一口,显然专指人,上面一个类似男性阴茎的符号,专指父系血缘祖先,且“祖”字形状也类似阴茎。
甲骨文高字:



甲骨文祖字:


   

阴茎崇拜在游牧文化中表现得很直接,遍布蒙古高原的阴茎状草原石人像是也!哈拉和林蒙元宫殿遗址上今有额尔德尼召,寺边至今还留存“石祖”,一个巨大的阴茎石雕,会使人想起甲骨文中的“祖”字,在殷墟甲骨中刻下“高祖”两字的古人与雕刻石祖的人应具有同样的文化背景!

女直先民认定乌鸦是自己的始祖和源出,他们认为能否战胜敌人全仗祖先神灵,甲骨文中有这样的卜辞:

“丙子卜,贞,父乙(商汤)戴,隹(鸟)败王(夏桀)。”(引自甲骨文合集2274

“隹败王”清楚地反映出商汤有乌鸦崇拜习俗,商人把战胜夏桀看成是他们的始祖鸟工作的结果。

王国维曾指出,商人从远祖帝喾到商帝“辛”,历45王,从成汤(乙,大乙)到帝辛,传1731世(商人习惯兄死弟继,故代少世多),历时640年,商王名号大都能从甲骨文卜辞中辨认出来。

王亥在甲骨卜辞中被称为“高祖”,是为商人始祖之名号,但《史记·殷本纪》记载的王亥却是商人七始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笔者以为这可能是由于“亥”本是一个通用名号,阿尔泰游牧民族习惯用祖先之名为名,没有“讳”名的习惯,造成许多重名,商人七始祖与他们的始祖同名是完全可能出现的情况。

女直先民的猪崇拜在汉字中留下了许多痕迹,只是我们一贯熟视无睹而已,笔者以为揭示这种痕迹有助于描述汉字的起源,现举燹,家为例说明之。

金文燹字:

xian,会意字,由两“豕”加一“火”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特指战火。问题是猪与战火又有什么关系呢?自然界中两只猪相斗是不会引起战火的,只是这个汉字中猪不是真猪,而是有猪称号的部族首领,如此两猪相斗就会产生战火。换言之,不了解女直先民奇特的猪文化,就无法真正看懂先秦文物,甚至无法真正读懂这些汉字!

甲骨文家字:



    金文家字:


家,象形会意字,古文中家与冢字形相似,里面都有一“豕”。家与冢原本都是权力概念,都以女直先民的猪崇拜为文化背景,“家”的历史背景则是具有严格人身依附关系的奴隶制社会。

“家”字里面一猪(豕),不是屋里养了一头猪,而是指有猪称号的人,就是奴隶主贵族。应知先秦时代没有今天那种“家”的概念,没有今天那种私有财产的观念,其时没有什么东西不被权力所隶属,奴隶们更不存在独立的人格和财产。

《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里的“家”和“国”对应,“家”专指大夫的封地和属民。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将在家。”

意思是大夫如果太过富有,可能超过诸侯王,大权将出现旁落和转移,也就是孔子所称的“礼崩乐坏”。

《史记·魏世家》:“大夫而骄人者则失其家。”

意思是骄傲而不自律的大夫终将被诸侯王剥夺其奴隶主贵族地位。

先秦时代的“大夫”是比诸侯低一级的奴隶主贵族,大夫统治的地区叫做“家”,诸侯统治的地区叫做“国”,家与国都是权力概念,只是权力辐射的范围有大小而已,奴隶主在其势力范围内享有对奴隶们的生杀予夺权利。

先秦时代完全没有今天“家”所包含的那种私有观念和独立意识,“家”与耕奴们无关,与此对应的汉字是“户”,奴隶们是只有“户”而没有“家”。

从家的本义中我们看到了先秦时代的社会形态,那确是一个“猪”的时代!

当猪变成龙之后,耕奴们就只有匍匐在它的脚下了,匍匐得久了再也认不出它的本来面目,有些甚至以“龙的传人”“礼仪之邦”沾沾自喜起来!悲乎!!

1986年辽宁凌海市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青铜连柄戈,据专家考证是商王武庚之权杖,此物通高80厘米,上头有一个弯钩状饰物,笔者以为,这个向上突起物就是猪獠牙造型,王权的象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