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336|回复: 3

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2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煮酒论史 我要发帖



代序


  当有人告诉你:你祭拜的黄帝不是汉民族,也不说汉语,而是五千年前的成吉思汗。
    当有人告诉你:夏商周秦的创建者们都不说汉语;汉民族是奴隶出身,为奴的历史超过五千年,他们原本不在黄土高原上。
    当有人告诉你:汉字起源于阿尔泰语,甲骨文原本是多音节读音。古汉语是一种洋泾滨式的阿尔泰语。
    蚩尤是金发碧眼的印欧人种,他可能是三星堆文明的主人。
    三皇五帝这个儒学描绘的农耕黄金时代全是虚妄。“伏羲”是“兀颜”的异写;“颛顼”的真名是“蠕蠕”;帝喾之父“娇极”是“女直”的异写;“神农”的真名是“赤那”(阿尔泰语“狼”的读音);“黄帝”的真名是“猃狁”;周文王是鲜卑族首领,三千多年前的“满柱汗”;夏后即是“回鹘”;大禹原名“药逻”。他们都是和匈奴、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一样的残暴和掠夺成性,并且是后者们的血缘祖先。
    华夏五千年历史中,真正由汉民族建立的王朝只有汉、宋、明。其他王朝都是由阿尔泰游牧民族建立的。
    而儒学、礼制的本质,是游牧民族的核心精神——血缘等级意识,它生来就是针对汉族耕奴的奴役体制。
    ……
    你可能因此震撼、不解甚至愤怒。但你看完一本书后,也可能会认同这些观点。
    
    这是一本触目惊心、完全颠覆你的华夏文明史观的著作,但仔细阅读后,在感叹作者思考的无所羁绊、下笔的雄略大胆之外,又会发现其披沙拣金、抽丝剥茧般的认真和细致。
    这是一部基础性的、开创性的、但并不怎么规范的学术著作,相信每一个认真读完它的朋友,都能够得到一种对华夏文明前所未有的启发和思考。
    这是一本“狂暴而美丽”的书,因为它试图还原并构勒一个真实的、大多数国人陌生的、狂暴而美丽的华夏文明史。
    这,就是《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
    
    默雷
    2010年5月7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 蝴蝶效应
    
    
    
    在描述华夏文明如何萌发之前,让我们首先上溯九百年,去考察“一只小小蝴蝶翅膀的扇动”:
    
    蒙古高原,时在十二世纪初年,斡难河畔(即今鄂嫩河,黑龙江上游一支流名),一个名叫也速该的蒙古人正躲藏在草原上的灌木丛中捕猎。忽然他发现一个蔑尔乞人骑马从远处而来,身后一辆勒勒车上坐着他的新娘。新娘娶自翁吉剌部,名叫额仑。也速该一眼就看出,这个新娘长得很美!人性中那个巨大的冲动已不可抑止,他飞奔回他家族的扎营之地,叫来两个兄弟,跃马提刀而去,他虽然已有一个妻子,但他要把那个新娘抢来据为己有。
    
    当新郎发现三个如虎似狼的人包抄上来时,要想保住自己的女人已经来不及了。额仑见此情景,急忙催夫婿赶快逃命:“你看到他们的面色了吗?他们要害你性命!你只要保住性命,何愁娶不到好女子?不要为我丢了性命,今后你娶到好女子后,把她改成我的名字,就算没有忘记我了,快逃啊!”新郎无奈地丢下勒勒车飞马逃走。也速该三人挥刀紧追不舍,不知越过了多少道山,也没有追上。三人回马来到战利品前,见新娘果然飘亮,自然为今天的围猎成果高兴。也速该的弟弟对哭泣的新娘说:“想抱你的人不知逃过多少道山岭了,不知越过多少重溪流了,你再也找不到他,他再也不会回来见你了,哭有什么用呢?”额仑慢慢止住哭泣,她顺命了,也速该成了她的夫婿。
    
    这就是《蒙古秘史》描写的成吉思汗父亲和母亲的故事。
    
    现代心理学指出,人的需要具有五个层次。首先是生理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描述道,性意识是人类潜意识里的核心成份,性冲动常常是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因。
    
    这种掠夺女性的行为存在已经无比久远了,与远古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环境有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为避免近亲繁殖,保证繁衍质量,这种行为早已经变成了习俗,也速该的行为并不特别,风俗习惯的表现而已。也速该和额仑的情景,在蒙古高原上无数次发生过,那是无比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一只小小蝴蝶翅膀”一刹那的扇动而已。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首先描述出出来的一种自然现象:在亚马逊河热带雨林中,一只小小的蝴蝶翅膀不经意间的扇动,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这种极为微小的振动可以引发一连串的空气波动,能量在连锁传递中不断增强,最后竟在北半球的百慕大洋面中形成旋转气流,继而发展成为飓风,飓风随着地球自转的牵引向北移去,后果十分惊人:佛罗里达低地沼泽完全浸泡在海水之中,路易安娜州无数的屋顶被掀翻抛向空中……
    
    当我们考察十三世纪世界历史上的蒙古风暴的时候,其成因最终指向斡难河畔那一次小小蝴蝶翅膀的扇动——
    
    也速该的抢亲成功,有了成吉思汗(铁木真)的降生。由于抢亲,也速该家族从此与蔑尔乞人结仇,被抢的人正是蔑尔乞部首领之弟,而蔑尔乞部是“蒙古七十二种”之一,蒙古高原上的一大强族。
    
    于是有了日后蔑尔乞人的报复:他们突袭铁木真营地,抢走铁木真新婚妻子孛儿帖。恩仇必报,以牙还牙是游牧民族的古老习俗和坚定信念,是草原民族的行为规则。孛儿帖和额仑一样都来自翁吉剌部,她们似乎将会有同样的命运。
    
    蔑尔乞人不但抢走孛儿帖还穷追不舍,他们要铲除铁木真,但铁木真侥幸逃进了不尔罕山(肯特山的一部分)。蔑尔乞人围困多日,断定铁木真已经死在山上的某个岩缝里了,于是撤离而去。
    
    不尔罕山给了铁木真以藏身之所,他嚼草根吃野果,从小练就的求生能力使他活着从不尔罕山走出来。铁木真解下腰带,跪倒在山下,他把手掌抚在胸前,对着山峰说道:
    
    “不尔罕山啊,
    
    你用密密的枝叶隐藏了我渺小的身躯。
    
    在你看来我就象跳蚤一样细小,
    
    高贵的不尔罕山啊,
    
    你使我逃过了仇敌的追杀,
    
    你的恩德如天!
    
    我要永远祭拜你,
    
    让我的子孙世世代代祭拜你!”
    
    于是不尔罕山成为蒙古人心中的圣地。成吉思汗铁木真认定此山是自己的福地,山上的神灵会保佑他和他的子孙们,于是他有了死后葬于此地遗愿,于是蒙古帝国的斡尔朵(首都,蒙古语本义是可汗的帐篷)就选址在山边。从此不尔罕山周围不许放牧、不许砍伐、不许测量和探矿。即使在苏联时期,作为主人的俄罗斯人也不敢去违反这一禁令。
    
    为夺回妻子孛儿帖,铁木真向义父王罕和义兄札木合求助。王罕念及过去与也速该的情谊,札木合念及与铁木真儿时结拜“安答”(兄弟)的誓言,答应了铁木真的请求。王罕是蒙古客列亦部汗王,札木合是蒙古泰亦赤部首领,蔑尔乞人也是他们称霸蒙古高原的共同敌手。
    
    铁木真的霸业就是从谋划夺妻开始的,夺妻之举促成了他的崛起。夺妻之前铁木真走过备受欺侮、死里逃生、困顿艰难的青少年时期,夺妻之举拉开了铁木真统一蒙古征服世界的序幕。
    
    他们兵分三路包抄蔑尔乞人营地,经过激战,蔑尔乞人被击溃,铁木真夺回孛儿帖,王罕和扎木合则掳掠到许多财物和畜口。此役之后铁木真身边聚集起愈来愈的多人,草原领袖的魅力开始显现,不过数年他就被推举为自己部族(乞颜部)的可汗,从此登上蒙古高原政治舞台。
    
    在推举铁木真为汗的“库里台”(贵族大会)上,拥戴者们对自己的新汗王充满了期盼,《蒙古秘史》以史诗般的语言深情颂唱道:
    
    “我们要掳来美女,献给可汗
    
    我们要征服外族百姓
    
    夺取他们的战马和妇女
    
    我们要为你围猎
    
    把野兽驱赶到你的面前,供你射杀
    
    把鹿儿追逐得精疲力竭
    
    让它倒在你的脚下气绝而亡……”
    
    游牧民族的信念明白无误,千万年以来他们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他们唱出来的是人类历史上无比悠久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华夏文明萌发之前已经在蒙古高原及其黄土高原上回响了千万年。
    
    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命大将速不台追剿蔑尔乞人残部,他们的新首领已逃至南俄草原。成吉思汗这样说:
    
    “彼等惨败之后,已是带套之野马,中箭之伤鹿。如彼等变为禽鸟飞上天,汝即变苍鹰上天捕之。如彼等已拟旱獭钻入地之下,汝即像锹凿将彼等全部挖出。我早已恨之入骨矣。彼尝逼我逃入不尔罕山,阻绝路口,意欲生擒,彼时我尚年幼,心中甚惧……当今之日,我誓擒彼等,纵需数年数月之久,也要穷追不止!”
    
    这就是成吉思汗蒙古人进入欧洲的起因和开始,铁木真青少年时期心灵深处烙下了对蔑尔乞人的仇恨,日后成了欧洲灾难的引子。当蔑尔乞人在西方被完全征服之后,欧洲便暴露在蒙古利箭的射程之内了,“上帝之鞭”将再次舞动起来。
    
    由此我们看到了斡难河畔那只小小蝴蝶翅膀的扇动,如何最终引起了13世纪世界历史上的蒙古飓风,飓风又一次改变了世界民族的分布格局。
    
    历史可能是一串偶然细微事件的演进,就是说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幽深浩渺的人类文明进程,仍然存在追根穷源的可能性。历史并不神秘,历史基于人性、源于人情,这正是历史研究者应该秉持的信念。
    
    蔑尔乞是一个古老的族名,《史记·夏本纪》中就出现了,但写作“密竹”。“蔑尔乞”是其蒙古语读音,蒙古语卷舌音特别重,蒙古语中族名发音总会在中间多出一个“儿”(尔)音,密竹就读作“密儿竹”(蔑尔乞),不过是选用了不同汉字来注音这个族名而已,因此不可从汉字的本义上去理解。
    
  
    徐江伟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37221574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2 黄土·黄河
    
    华夏文明萌发之前,中原的地理环境怎样?如果上溯一万年中原的地形地貌有什么变化?中原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已经有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改变!
    
    为了清晰地描述近万年来的地理演变,需要上溯250万年,回到青藏高原抬升之前的地质时期。抬升之前的青藏高原是有海有陆的热带地区,海是浅海,陆上遍布喀斯特地形,大约就象今天的广西桂林,气候温暖湿润。由于地壳的板块运动,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印度板块插入亚洲大陆板块之下,把青藏高原地块托顶起来,并越抬越高。喜马拉雅山脉是其外缘,隆起程度最大,向东北延伸则呈递减状态。青藏高原为第一台阶,黄土高原、蒙古高原是第二台阶。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之间落差很大。青藏高原上残留着大量喀斯特地貌和众多高盐度咸水湖泊,就是过去地貌的遗迹,很难想象那里曾是风景优美的热带地区。蒙古高原其实是黄土高原的延伸,从地理环境上看两者是浑然一体的自然延伸,其间没有截然分界线。
    
    青藏高原如此之高,阻挡了从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成为海洋气流难以逾越的屏障。中国的西北部地区因此越来越干旱,那里曾是远古地中海在亚洲的延伸部分,地中海残留下来的浅水湖泊也终于干涸,大面积的沙漠戈壁遍布了这一地区。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上,西北风随着高原的抬升变得越发强烈,干寒强劲的西北风常年不断地从西伯里亚方向吹来,沿青藏高原北缘向东流去,这种气流成为沙尘的搬运工。
    
    黄土高原表面的黄土由沙尘堆积出来。中国西北广大范围之内,由于气候干燥,温差又大,地表岩石在结冰和暴晒中热胀冷缩,岩石表面不断剥落,成为细沙粉尘,被强劲的西北风吹起,随风而去,飘落在黄土高原上,上百万年的堆积,终于在高原上堆积出厚厚的黄土层。“黄土高原风成说”已被大多数科学家采信。
    
    黄土高原现归属于青、甘、宁、内蒙、陕、晋、豫七省区,华夏文明指称的“中原”,大部份是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细软,适宜草木生长,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上古时代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貌。中国科学院1955年《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考察报告》指出:“从残存的原生植被来看,可以肯定,本区在农耕以前,原始植被是属于森林和森林草原。”
    
    华夏文明指称的黄土高原约有30万平方公里,现在的情形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干旱贫瘠,但今天的情形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结果。华夏文明萌发之时情况不会是这样的。
    
    黄土高原远古自然环境最适合游牧民族生存,最早出现在那里的人类便是阿尔泰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的生存状态,正是本书将要着重描述的对象。
    
    考察华夏文明必涉及黄河,华夏文明的形成与黄河如此紧密地联起,就象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一样难分难解,华夏文明折射着黄河的个性。
    
    从空间上看,黄河是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雪山下起程,从涓涓雪水发展成汪洋大河。从时间上看,黄河从远古时代断断续续的内陆河发展成奔腾入海之河。在黄河尚未形成之前的地质时期,黄河穿行在湖泊和盆地之间,并不连续,后来地壳变动,那里的高原湖泊形成向东泻泄的态势,于是黄河逐渐贯通起来,逐渐形成一条入海大河,时间不到一万年。黄河竟这样年轻!
    
    上面是一张示意图,如果南极冰山因气候变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中国沿海淹没的领土,其时中国的海岸线将出现重大改变。一万年前中国的海岸线可能就是这个样子:
    
    那时候黄海海岸线在太行山脉东侧,华北平原还不存在,黄淮平原还在海底。这些大平原是黄河一万年内沉积造陆的结果,只有少部份由长江沉积造陆而成。一万年前山东半岛还是海中孤岛,直到《夏本纪》,那里的人还被称作“岛夷”。这片土地竟如此年轻!黄河竟有如此惊人的填海造陆能力。
    
    黄河穿行在上游河段的高山峡谷中时,因河床是岩石构造,坚硬稳定,被冲刷下来的泥沙不多,河水也比较清。大量黄土是在中游阶段进入黄河,河水变得越来越浑浊。黄河中游处在松软的黄土高原上,长达 3000多公里,占到黄河总长的55%,有76条支流在中游汇入黄河,冲刷下来的黄土终于使黄河越来越黄,一半是水,一半是泥。
    
    黄河首先在宁夏谷地堆积出第一大平原,就是宁夏黄泛平原。之后北上进入原为湖泊的鄂尔多斯盆地,在盆地边缘成形成一个马蹄形大转弯,故称河套,遇太行山阻挡后黄河又沿山脉走向南下,并与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汇合后共同沉积出第二大平原渭河平原。渭河平原原是一个嵌入大陆的长条形海湾,海湾很快被黄土填平。由于伏牛山挡住了黄河向南的路,她于是急转东去,黄河的中游结束,进入下游那原本是大海的大平原。黄河中游结束时,河水含泥量已如此之大,黄河水不是在流,而是像泥浆一般沉沉地通体向前推涌,平原地带流速减缓,泥沙会快速沉淀,于是黄河有了惊人的造陆能力。
    
    黄河所造之陆不断向东推进,直到被泰山挡住,只能绕行侧畔而过。历史上黄河或南下或北上,在泰山南北两侧摆动不停。南下堆积出徐淮平原,北上堆积出华北平原。随着黄土高原生态的日益恶化,造陆速度不断加快,现在平均每年向海洋中延伸2公里。
    
    黄土高原由游牧向农耕转化的过程,这正是华夏文明孕育发展的过程,也是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过程。原始植被没有被农耕严重破坏之前,黄河之水相对清些。《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河”就是指黄河。直到五世纪北魏时期,太行山上还到处是大面积原始森林。今天站在太行山上,满眼是乱石丛生,人们已经无法想象这里曾是森林覆盖的地方。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便于开垦,使用木犁木锄也能耕种,但垦殖后黄土裸露,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原有的湖泊开始干涸。于是干旱越来越严重,并形成恶性循环。据史料记载,先秦时代黄土高原上的旱灾约144年一次,元代34年一次,明、清5年一次,到了民国则已是十年九旱。
    
    海退陆成之初,平原上遍布泻湖、沼泽和湿地。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南北朝时华北平原上还有130个湖泊,但今天只剩一个东平湖了。宋代山东南部还有“八百里梁山水泊”,如今已荡然无存。
    
    刚刚从海底冒出来的土地盐碱度很高,道路泥泞难行,不适合农耕。最先长出来的是耐碱性强的野草,树木在很长时间里不会出现。这些新土地需要通过千年的雨水冲淋才会逐渐退去盐碱,适宜农耕。最先来到这些新土地上的人必然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注定是这些新土地最早的主人。
    
    《魏书》记载他们的鲜卑拓跋祖先名叫“推寅”,他带领部众南迁,曰:“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如。”就是游牧民族进入黄河沉积平原的影子。
    
    黄河就这样为中华民族注定了“命”和“运”,游牧文明注定成为华夏文明的底色,游牧文化注定成为华夏文化的内核!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3 阿尔泰游牧民族
    
    原始人类从非洲出来后进入亚欧大陆,有一支向亚洲东部发展,逐渐演化成蒙古人种的祖先,黄皮肤、黑头发。人种特征的出现,可能与自然环境有关,也可能有近亲繁殖的原因。人类早期,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时候,人口数量少,近亲繁殖可能是难以逾越的阶段。
    
    后来,这些蒙古人种祖先又分为两支从不同路线向亚洲东部进发。一支沿青藏高原北缘来到亚洲大陆的东北部,一支沿青藏高原南缘,来到亚洲大陆东南部。走向北部的蒙古人种是阿尔泰语游牧民族的祖先,走向南部蒙古人种是说单音节语言的农耕汉民族祖先。这两支蒙古人种分开发展已经非常久远了,可能那时还是人类发展之初,因为他们说两种完全不同、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语言,他们分别之时可能是在人类刚刚开始说话的时候。
    
    走向亚洲北部的蒙古人种适应了亚洲北部森林草原的自然环境,他们为自己选择的生存方式是狩猎和游牧,我们称之为游牧民族。他们活动范围最为广阔,因为追逐猎物和放牧畜口会把人类播散至广大范围。人类早就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应该主要是人类游牧的结果。
    
    亚洲北部的游牧民族说多音节语言,这种语言带有卷舌音,被称为阿尔泰语。因为他们的语言中“金”都读作“阿尔泰”,故有此称谓。历史上他们自称姓“金”,以此称呼也就恰如其分了。
    
    阿尔泰游牧民族的活动范围如此广大,从波罗的海到日本海,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到黄河流域都是他们活动的范围。
    
    今天阿尔泰语有三个分支,一是突厥,二是满洲,三是蒙古,三个分支就是三大民族。
    
    突厥,土耳其turk其实是同名异写。突厥人分布在中亚广大范围内,他们是一个支系庞大的古老民族。中亚的突厥人与印欧人种民族交流接触多,由于民族融合,今天的土耳其人外貌上呈现印欧人种特点,但远古时候,更多地呈现蒙古人种特点,特别是活动于黄土高原上的时候,他们应该是纯粹的蒙古人种。
    
    狼是古代突厥的图腾,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由狼生养,他们是狼种,《隋书·突厥传》记载了突厥祖先的故事:
    
    “突厥之先,姓阿史那氏,与狼交,狼有孕焉,狼生十男,其中一姓阿史那氏,最贤,遂为君长,故建狼头纛”。
    
    狼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狼群里面等级森严,整个狼群行动与头狼保持一致。突厥先民崇拜狼,反映突厥在远古时代是一个具有狼性,极具攻击性的游牧民族。中国历史上的“犬戎”就是指古代突厥部族。古代突厥人在旗帜上画一个狼头,故称“犬戎”,这个称呼在五帝时代就出现了。“犬”不是狗,“犬”本义就是狼。“犬”是个象形字,这个汉字今天的读音就是从“赤那”缩音而来(“赤那”快读即成犬)。“犬”这个象形字刚造出来时,应读作“赤那”二个音节。突厥先民的另一个特征是崇拜火,认为火能通天与神,他们还有火葬习俗。
    
    满洲原来叫做“女直”,读作ju zhi,也称为“诸申”,史书又写作“女真”。但满洲人从来不自称女真,只称“女直”。
    
    “主儿扯”是蒙古语“女直”的读法,蒙古语发音总会在中间多一个卷舌音“儿”,而满洲语发音那个“儿”音微弱得难以分辨,这是两种语言在发音上的差异,故满洲语“阿尔泰”读作“按出”(《金史》都记作按出),“土耳其”就读作“突厥”。“满洲”是皇太极改民族旧称女直,重新命名后的称呼。
    
    女直先民的图腾是鸟,他们关于祖先的源出故事有多种版本,有吞鸟卵而生,或拾到大鸟卵带回家中,婴儿从卵中破壳而出等等,但总与鸟有关,是卵生。古书上的“鸟夷”,就是女直先民。女直的另一个特征是猪崇拜,他们认为猪是一种有神力附体的勇猛动物,只要借用猪的神力就可以征服敌人。与突厥狼崇拜不同,女直先民并不认为自己从猪而来,只是认为他们才是唯一可以借用其神力的人。
    
    考察赤峰红山文化会有这样的猜想:红山文化是女直先民遗存。红山文化中心墓葬中,那个等级身份最高的人,头骨枕有一个二十多公分大的绿色玉鸟,应该是其氏族之图腾。女直这个古老的阿尔泰游牧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关系最为密切了。
    
    蒙古民族是一个年轻的融合而成的民族,十三世纪成吉思汗蒙古人崛起,以成吉思汗“黄金氏族”为核心,滚雪球一般发展成一个庞大的民族体,原来分属突厥和女直的北方游牧部族都卷而进入蒙古大旗之下。
    
    古代波斯人拉施特在其著作《史集》中说:“由于成吉思汗及其宗族的兴隆,原来各种名称的突厥部落都自称蒙古人了。”拉施特曾是蒙古伊尔汗国宰相。其实拉施特的话还不够全面,不仅是突厥,还有女直,全都卷入“蒙古”之中,就是说蒙古兼有突厥和女直属性。《蒙古秘史》所称的“蒙古七十二种”,已经包括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阿尔泰游牧部族了。
    
    不过“蒙古”称呼早就存在,《汉书》中就出现了,晋代的“靺鞨”就是蒙古的异写,此外还有“盟骨”,也是异写。
    
    成吉思汗战旗“九足白旄纛”图案就是蒙古民族形成的缩影。这个战旗上有狼的形象,也有鸟的形象,反映民族的两个来源。蒙古核心氏族中有以“主儿扯”称呼的部族,该部原属札木合,战败后投向成吉思汗,以勇猛善战著称,每遇战事必为先锋,成吉思汗重要将领中有好几个名叫“主儿扯”。成吉思汗长子取名“术赤”juchi,即以“女直”为名,成吉思汗弟弟叫“拙赤juchi合撤儿”,成吉思汗叔父叫“主儿扯歹”(《元史》写作“答阿里台”)。 成吉思汗祖先有叫“阿勒坛”的(即“阿勒坛汗”),成吉思汗的女儿也叫“阿勒坛”。“阿勒坛”是“阿尔泰”的异写。成吉思汗氏族自称“黄金氏族”,明确地把自己归入金姓女直之中,显示出对女直民族的认同。他们又说自己是“苍狼和白鹿”的后代,狼是父亲,认定自己是狼种,这样他们又把自己完全地归入狼图腾的突厥民族之中。
    
    成吉思汗称自己的帝国为“呼和蒙古勒”,意思是“蓝色蒙古”,这是“蓝色蒙古高原”的来历。唐代《阙特勤碑》记载,六世纪出现的突厥汗国也自称蓝突厥,那是“呼和蒙古勒”的前身。其实殷商之时就有“蓝夷作寇”的记载,可见“蓝色蒙古”的历史已非常久远了。
    
    现在从地理上看,突厥分布在蒙古高原西部,蒙古在中部,满洲女直在东部,但这只是近代的分布状况,远古时代不一定如此分布。这三个民族由于生存方式、文化意识、心理特征上非常相似,他们之间极易产生民族认同感,历史上他们总是处在不断分化又不断吸纳的过程之中。三个民族就象三棵大树,地下盘根错节,地上枝叶交接。三棵大树以其巨大的身躯耸立在历史的高地上,可谓只可仰望不可小盱!
    
    今天我们所称的阿尔泰语有三大分支,就是突厥语,满洲语和蒙古语。三大支系语言存在明显的互通性,他们之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词汇读音相同,三分之一词汇读音相似,还有三分之一词汇则为各自所特有,他们之间能互相听懂,不存在交流障碍。三大支系语言的语法特征高度一致,显示他们应有共同的起源。
    
    在描述华夏文明起源的时候,已经在观念上把阿尔泰语的三个分支当作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看待了。一个古老原始的母语广泛分布之后,会产生许多方言不足为奇,就像同科植物在不同纬度性状出现很大变化一样。又如地质学家描述地层的历史以亿年为单位一样,天文学家描述天体间的距离以光年为单位一样,在描述如此悠久的人类文明史的时候,也需要更高程度的“抽象”思维,需要借用更大的尺度,因此本书在观念上已经把阿尔泰语分支间的不同点完全抹平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只对深入研究阿尔泰语的语言学家有意义,这里暂时用不上,这是首先要说明的问题。
    
    先秦古籍中,用以指称北方游牧民族还有“戎”“夷”和“胡”。“戎”是会意字,指拿着兵器、专事掠杀的人。“夷”常用来指称游牧民族,但“夷”意思是外国人,与“中国”相对应,不是专指游牧民族。“胡”这一称呼出现迟于“戎”,但用得最多。“东胡”用来指东北方向的游牧民族。“胡”之称呼从何而来?
    
    游牧军队出战,都是轻骑兵,一般不用锣鼓和号角,而是凭口中呼声和手中令旗来指挥作战。他们的呼叫发声“呼啰”,一声“呼啰”,骑兵潮水般突出,一声“呼啰”又瞬间退去,这就是“一声诡响”(明《黑鞑事略》)的意思。草原“库里台”大会上新汗即位,群情振奋,广阔的草原上全都是“呼啰”之声。出征前祈祷“长生天”保佑,也是一片“呼啰”之声,战场得胜之时,“呼啰”之声更是经久不息。“呼啰”而来“呼啰”而去的游牧军队,留给定居的汉民族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那可怕的“呼啰”之声,故用拟声字“胡”来指称他们,但游牧民族从来不用“胡”自称,可见那只是汉民族外加给他们的一个称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