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295|回复: 0

杨向奎:序《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2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序一        
   
    所有地名都是空间的座标,即使在太空中人们也给每一个星球起了名字;否则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将无从辨认,这会带来许多麻烦与不便。但时间在变,历史在发展中,与之相对应的空间在变,空间的座标自然随之而变,于是有所谓“历史地名”。中国是一个大国,历史长,人口多,随之时间而变化的地名更是复杂万端,“历史地名”遂成为一种颇有内含的学问。从事这历史地名辞典编纂者,都是专家学者,许多是历史地理学专家。
    我们现在还在使用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是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辞书,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当时在该书内注明之所谓“今地”,其实也是历史,社会上需要一种更新的、大型的、正确的历史地名大辞典。以史为乐同志为主编,邓自欣、朱玲玲为副主编的这部《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是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鉴于商务印书馆已经编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所以本辞典的时限截至1949年9月底为止,取名为《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和史为乐主编一起从事这部辞书的编纂者是专家学者,他们都有自己的专长,他们运用的是第一手资料,通过考据研究而得出结论,不是从现成的二手资料中引进不成熟的学说。
    不仅地名在变,水文地貌也在变。“沧海桑田”正好是这种变化的过程。清末显宦张佩纶,有日记名《涧于日记》,“涧于”之名少见,其实是他的家乡(丰润县)一个水名,如今只见于《水经注》。按诸今日丰润县之水文地貌言,千余年来,面目全非。《水经注》卷14《鲍丘水》条下有云:“鲍丘水又东,庚水注之。水出右北平徐无县北塞中,而南流历徐无山得黑牛谷水,又得沙谷水,并西出山,东流注庚水。昔田子泰避难居之,众至五千家。《开山图》曰,“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按注云,其木色黑似炭而无叶,有石赤色如丹,以二石相磨则火发,以然无灰之木,可以终身,今则无之。其水又径徐无县故城东……其水又西南与周庐溪水合,水出徐无山,东南流注庚水……庚水世亦谓之为柘水也。……庚水又南径北平城西,而南入鲍丘水,谓之柘口。……鲍丘水又东,巨梁水注之,水出土垠县北陈宫山。巨梁水又南,径土垠县故城西,左会寒渡水,水出县东北,西南流至县,右注梁河。梁河又南,涧于水注之,水出东北山,西南流径土垠县故城东,西南流入巨梁水。”
    上述水流在今京东丰润、玉田一带,土垠即今丰润,今丰润县内有陈宫山,说《红楼》者或以为“青埂峰”也。按今日之水文地貌,与《水经注》校,千余年来,面目全非矣!巨梁水已湮灭无闻,涧于水亦不知其所在;张佩纶之用以名其日记,亦发“思古之幽情”而已。更自鲍丘水谈起,我们参考清代雍正年间侍读学士陈仪所撰之《直隶河渠志》,在该水条下有云:“鲍丘河源出密云北山,……过林亭口,……又东由八门城入蓟运河。”而蓟运河一名潮河。……《宝坻县志》,潮河在县东二十里,自三河县流入。……又东南至县东九十里名丰台河。……又考蓟运河源出迁安县三台营……至白龙港入宝坻县界,……迤逦东南流至盛家庄,还乡河自南支自东北来入之”。此处见还乡河,《直隶河渠志》云,“还乡河即洹水,亦名环香河,源出迁安县泉庄黄山之麓,……南流径九丈窝丰台镇至江潢口入蓟运河。”
    比较以上两书,《水经注》比《直隶河渠志》早出约1200年,而《直隶河渠志》早于现在200余年,所以《直隶河渠志》的记载,近于现在,而亦有所不同。比如洹水,《水经注》云“鲍丘水又东庚水注之”。庚水即洹水,亦即还乡河。现在洹水不入鲍丘水,未分两岐,亦无入鲍丘水的可能。又《水经注》所云“水(庚水)出右北平徐无县北塞中。……《开山图》曰,“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有石赤色如丹,如二石相磨,则火发”。此说不见于《直隶河渠志》,但确系事实,余当儿时见祖父辈吸烟,即以火石相磨而生火,俗名打火石,则与现代洹水面貌完全不同,其中谓“至赵官屯分为二股”,今已不见。今日该水自丰润西流入玉田后,径鸦鸿桥,窝洛沽,迤逦西南行,径丰台,更南流七八里至江潢口入蓟运河。六十三年前自窝洛沽乘船可达卢台,换车至京。今日则水枯,不仅无船,河道亦将日渐湮没!
    自《水经注》成书以后,已经千余年,北方日趋干旱,许多河流不复存在,存者或改道或断流,与昔日之水文地貌,大不相同。如今丰润玉田界内,曾见于《水经注》之河流,三之二不见,即以“涧于”论,只能见诸张佩纶的日记,地方人士早忘其名,更不知有此水矣!
    沦海桑田之变,我国北方如此,西去甘肃新疆,变化更大,不仅是沧海桑田,已由桑田而沙漠。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的《蒙新考察日记》是记载他于1927—1930年间在蒙新一带作考古旅行的日程。在1929年10月20日的日记中有:“《西域水道记》称开都河自哈满沟西行三十余里出山,……又西南漾为苇荡,……又西径库尔楚军台而西,凡三百里,仍曰开都河。乃折而南行三百里,又折而东入塔里木河。按《水道记》所述,乃古时开都河流,(所述苇荡即博塔草滩)与今流不合。又《水经注》曰,敦薨之水,自西海经尉犁国,国治尉犁城,西去都护治所三百里,北去焉耆百里。其水又西出沙山铁谷关,又西南流,径连城别注,裂以为田。其水又屈而南,径渠犁国西。故史记云,西有大河。即斯水也。又东南流,径渠犁国,治渠犁城,西北去乌垒三百三十里。汉武帝通西域,屯渠犁,即此处也。又南流,注于河。按尉犁即今库尔勒也。库尔勒至四十里城市一百二十二里,至策特尔三百二十里,与《水经注》所述相合。所谓连城西古屯田地,今均变为沙漠,所谓霞尔克太克是也。渠犁在库尔楚之南,今亦没为戈壁沙漠。”
    桑田变为沙漠,黄先生所见多矣,都载于日记中。今日再去,六十年来的变化,与黄先生所见又异。此于丰润水道,民初异于清初,而清初大异于南北朝。今日而去丰润与民初又不同,可以类推。水道的变迁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的意志可以推迟或改变这种恶性变迁。我们要维持这水土之间的平衡,水土平衡,是保障人类生存的主要条件。人、水、土之间的平衡,也就是生态平衡。物理学界讲究宇称守衡,因为宇称守衡,维持着宇宙之间的和谐,这和谐是美!只存在美的宇宙,不存在破坏和谐的世界。人事间更需要和谐,更需要美!没有生态平衡,不会有人世间和谐,而和谐的自然基础是保护这生态平衡,人、水、土之间的自然平衡!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不仅是被动的使用工具书,通过地名的变迁,可以觉察水土的变迁,因而提醒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否则会自食苦果!


来源:http://www.newsmth.net/bbsanc.php?path=%2Fgroups%2Fsci.faq%2FGeography%2F11%2FGeneral%2F10%2FM.1147704098.m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