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即是菩提
石永刚
我记得在去年中秋时向朋友发出的祝福短信中有过这样的两句:“看破增长智慧,放下即是菩提。”
其实,这些话虽无可挑剔,但做起来却真的很不容易。差不多的地球人类都是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离开的时候,能带走的除了因果,便是业力。
可是,活着的时候,谁也不喜欢一无所有,家徒四壁。除非不吃不喝,否则,岂不太没价值,毫无意义?于是,对于生命,不同的人则有了不同的诠释,不同的人便为其注入了不同的含义。
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劳动,在于耕耘,在于付出,在于奉献他人,在于给予社会。广结善缘,力行善举。广仁博爱,力所能及。这是使命、是责任,责无旁贷,“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可也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在于占有,在于索取,在于财富,在于权力,在于富贵荣华,在于出人头地。弱肉强食,急功近利,蝇营狗苟,沽名钓誉。这是本能,是实际,攀缘贪婪,似乎成为天经地义。
前者是善良,是真诚,是本份,是正义。既使他平实无华,也会因为他所遵循的是宇宙自然法则而优秀,而高大,而卓越,而神奇,有道是无欲则刚,有容乃大。这样的人极富人格魅力,会赢得众望所归,青史永记。
后者,则渺小,则愚迷,则邪恶,则忤逆。既使他私欲盈满,也会因为他所奉行的是违背天意民心而可耻、而丑陋、而龌龊、而卑鄙,心私心恶,颠倒梦想,是一条不归之路,必定会导致天怒人怨,众叛亲离。
前者,无疑是功德,是仁义,是慈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生理念是支撑生命不断升华的阶梯。
后者,明显是功利,是狭隘,是自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腐朽意识是诱导人生堕落沉淪的润滑剂。
这样,截然相反的人生观,就产生了截然相反的人生追求,一个是功德,另一个便是功利。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必然会通向两个截然相反的目的地:一是觉,一是迷。如果地球人类存在根本差别的话,不是肤色、不是种族、不是国界、亦不是洲际,也不是民族信仰,更不是文化的差异,或区分在地球的南北东西,而是一曰觉,一曰迷。
觉,可以帮助人类获得圆满自在,幸福快乐,摆脱挂碍,让精神彻底解脱;迷,就会让身心缠缚无穷无尽的烦恼习气,徒生妄念,燃烧私欲,苦恼无尽,精竭神疲。诸如什么求不得,怨憎会、失荣乐、爱别离,……生生死死,出离无期。
我也曾在这样的歧路上着实折腾了五十余年,向往潇洒、向往体面、向往滋润、向往刺激、向往光宗耀祖、向往浮名虚利,但是良心还是让我选择了抱朴守真,安分守己。对权术、拜金、美色,虽然思想上不敢苟同,反而十分鄙夷,偶尔还借助文字,狠狠批判几笔。但是结果呢?对于当下的贿赂横行、物欲横流、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风潮非但没有起到丝毫遏制的作用,反而,招来某些既得利益者们的嗔恨,妒嫉。直到退休,一双“小鞋”把两只脚捂的与我实际年龄几乎不成比例。至于提职、提级,岂能轮到“爷们儿”头上!要是在解放前,不判咱流放发配就算便宜!不过,这样也好,无权无势属于弱势群体,两袖清风,淡泊清虚,起码捞得个清净的身子,没有机会沾染上如令官场那种贪污腐化的恶习。
假如是另外一种情形。鄙人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也转而官运亨通,弄了个一官半职,谁又能保证我不是贪官污吏?因为没有几个人能真的讨厌送上门的“便宜”。可是,一旦与“贪”为伍,再加上一发不可收拾,那么,说不定哪一天被“三规”“五戒”,“尔曹身与名俱灭”的命运就会轮到自己。更可怕的是,黑白无常随时都会把命犯锁走,送到那阴曹地府的无间地狱里,休想出离。到了那时节,你就是忏悔、发誓、说上一千遍一万遍“下不为例”,也早已经晚矣。
虽然如此,我还是曾经拥有过许许多多,尽管那并非是别人慷慨馈赠的“厚礼”。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有价的、无价的。诸如住房、车子、古玩、书籍,加上文房四宝、家具电器等等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器具,以及可供学习、研究、观赏之类的东西。
也同样拥有阳光、蓝天、青山、碧水,以及园林、街道、沃野大地……当然这些自然界的东西只能有我自在分享的权力,却并非所有权属于自己。
除此外,我还拥有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有价与无价经常相互转换交替的财富,信手拈来,无需商议。
譬如,我想写书法,首先选定了要写的内容,进行一番构思后,随即提起笔来饱蘸了墨汁,在书案予先铺好的宣纸上刷刷刷大墨淋漓,一鼓作气。字写好了,然后盖好印章,一幅完整的作品完成了。无形转化成了有形、精神转化成为了物质,就是这么简单,转瞬间完成了两者间交替转换的程序。
再譬如,一家房地产商欲要按照城镇规划,在一片空地上建造住宅新区。在向地产部门办理好征地手绪后,便开始设计:住宅楼、商业中心、休闲广场、娱乐场所和芳草绿地,公共设施,以及各占多少面积……待报到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接下来造资金予算方案,再通过招标确定施工承包商,规定建筑周期。建筑商按照规划设计要求,从购置建材到工程竣工经过验收,交付客户入住,又是精神变物质、无形变有形、无价变有价的转换程序。
类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试想,人世间哪一件发明创造不是阴阳转换,由量变到质变,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原理?这里既有一分为二,又有合二为一。请问:唯心与唯物,孰先孰后,孰对孰错,孰是孰非,孰重孰轻,你肯定或否定哪一方,都是片面或偏激。
老子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精神与物质,只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根本不存在矛盾对立。共产主义社会在没有实现以前,只是存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其所代表的许许多多无产者的心里,是理想,是希望,是愿景,是向往,是亳不含乎、不折不扣的唯心主义。如果说不对或者错误的话,那其实就是否定了共产党自己。
无复有,有复无;近复远,远复近;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这便是宇宙大千世界的自然法则,这便是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从不以任何人的后天意识为转移。该来的迟早要来,该去的迟早会去。该来的时候谁也避免不了,该去的时候谁也无能为力。
世界上的事情有时看起来很复杂,其实,机缘到了的时候,往往又非常简单、容易。可是,有些人偏偏都是那么执著,自己喜欢的便要心生占有。一颗贪恋的心永远不肯满足。不肯止息。如果手长口大的话,恨不能将整个世界揽进自己的腹里。可是,一但到了“煞时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的时候,该放下的必须全部放下,一件东西也不会跟了他去。
人哪!何苦要痴迷?何苦要痴迷?何苦要痴迷?贪得无厌的人,活着的时候挨累,死了以后挨骂。没有一个会例外,因为这就是逻辑。有过贪婪经历的人,还是不要再冒傻气!
佛祖释迦牟尼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曾经对我们一针见血地教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亦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今天,当这个世界被贪欲破坏得已经伤痕累累、满目疮痍;地球负荷不了越来越重的压力,偏离了轨道,正在不住地颤栗和哭泣;气象灾害、气候灾害、地质灾害、生态灾害、环境灾害等等正加快频率向地球人类轮番袭击;霸权主义势力打着反恐旗号,披着维护人权的外衣,对其他主权国家擅自动用武力,塗炭生灵,公然挑战和平发展的主题;巴勒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也门、利比亚等国家的人民每天生活在炮火硝烟中,惶惶不可终日,朝不保夕……。中华民族可否从中悟出这样的道理:“多行不义必自毙。”
贪婪是无明、贪婪是愚昧、贪婪是坟墓、贪婪是魔鬼、贪婪是世界的公害、贪婪违天逆道、越规逾矩,贪婪是地球人类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在为别人制造灾难的同时,也是在毁灭自己。
贪婪催生野蛮,使人丧失理智;贪婪会改变-切美好的传统的道德倫理,使一个国家或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归于缺失;甚至会埋葬整个世界,連同这世界上所有的东西。而执著于贪婪的人们也必然会与这个被埋葬的世界-起同归于尽,绝不可能再有别的生存余地。
贪婪是业障,贪婪是罪孽,贪婪是生发杀、盗、淫、妄等一切恶行与灾难的温床或根据地。
与其让贪婪毀灭人类自己,何如改变一种活法:让“功德”替代“功利”。由心私心恶改为心公心善,由索取改为布施,因为全人类原本一体。只有“爱”才能穿越时空,只有“德行”才能让生命闪光,成为恆久的美丽。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个人、团体就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会在宇宙间民心中永远牢固地矗立。
假如地球上哪一天没有了贪婪,我们的世界就不会再有贫困、饥饿、病苦、瘟疫、灾害、抢掠、聚敛、囤积、歧视、敌意以及动荡不安和分崩离析。相反,而会变成一片平安、祥和、丰饶、瑞丽,到处是金妆银饰、老幼无欺、鸟语花香、姹紫嫣红、人人礼让、春风和煦,大同文明的曙光将会为全球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福气。
让大家从当下开始,从我做起,为了世界的安宁,为了地球家园的安宁,共同携起手来,在大乘佛法的光辉照耀下,彻底消灭所有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贪欲,直到它无影无踪、消形匿迹。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因色而有受,因受而有想,因想而有行,行之不得,则识于心而不忘。五者相因诸法空相者谓真性,有而非有,无而非无,是诸法之空相也。” 既然“五蕴”皆空,那么,贪婪“功利”还有何意义?对于世世代代、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人们屡屡鉴证的道理,为什么警醒不了众生的愚迷?那些浸泡在五欲六尘中的心灵为什么对五蕴皆空的事实真相置若罔闻,宁愿把自己命运的缆绳系在功利主义的车子上奔波驰驱、空劳心力?难道南阎浮提的众生刚强难化的习性真的固执到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这步天地?
看破吧!看破增长智慧;放下吧!放下即是菩提。
只有大乘佛法会为苦海迷路的众生点亮智慧的心灯,从而看清宇宙人生的真谛;只有大乘佛法能启迪愚暝蛮昧的心灵走上断恶修善的正觉之路,盈满法喜。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公无私、服务社会、乐于奉献、拒绝索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只要人人都释放出浓浓爱意,那么,和谐、圆满、自在、幸福就会与人类相伴-起。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既使海角天涯,也会到处是无烦恼、无分别、无嗔恨、无争端、无杀戮、亲同一家的极乐天地。愿佛陀慈悲的法音驱散所有私欲的阴霾,全世界人民便能共同分享般若波罗蜜多的阳光普照,以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雨的洗礼。
完稿于2011年5月26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