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楼主: 老城

[桃李花开] 趵突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6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想饮甘醇吗
愿品香茗吗
请先享用第一小节吧
啊 好诗也醉人
   
名句更诱人
  
发表于 2011-5-16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趵突泉名列济南众泉之冠,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
凡游济南府必游此也——好景致之一。
其特点是水自泉涌,模形拟声乃趵突也。
此景致乃水做也——开篇首句 既点题扣题又引题 想象奇特 斧痕不漏 词语移用 切中肯綮也。

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3543年。
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文集《漱玉集》与此有渊源。
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大门上的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一点也不为过。
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
多少美丽的故事
从这里涌出——
一个涌字 突出故事之多 之久 之美…… 呼之即出并急于向游人倾诉  
又模形绘态 那气势 那神态 那心境
有实有虚 虚实相生
虚虚实实 交相辉映
称“涌”为诗眼实不为过也


流出的城
是的
流出的不仅仅是水  是泉
泉为城增光 城因泉增色
有水就有了灵气 活气 喜气……
就有了“泉城”  就有了千佛山 大明湖等三大名胜 就有了《济南的冬天》……
一个流字 境界全出 动感十足 使本诗活了
使泉活了 使水活了 使城活了  
大自然都活跃着 流光异彩 气象万千啊
堪称又一个诗眼

一首诗有两个诗眼 可也
一双漂亮的诗眼 明亮 清彻 深邃   透着灵气 秀气 英雄气 ……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7# ziminxinyi


    非常感谢您对《趵突泉》的评论。实际上小诗没有方家评论的那样好、那样美,过誉了。权作对老同志的一种鼓励、一种鞭策,更是以后创作的目标,我当努力,争取不负文中所望。
    不知是哪位朋友,直觉此君对诗论很有研究,见解独到,分析鞭辟入里,文字也很精到,此乃高人也。盼望有机缘当面求教。
发表于 2011-5-18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诗家前辈  虚怀若谷
晚生崇拜  班门弄斧  
多有讨扰  乞请见谅
拜您灵犀  悉心聆听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9# ziminxinyi


      枉有经历,不堪回首。谢谢,实不敢当。实际上有时这种经历形成的风格还是一种窠臼,一旦形成就很难突破,而年轻人在这方面就占有优势。我帖的三首诗只是表明一个曾经的文学爱好者,对创作的钟情和回眸,是一个落伍者追赶你等大家印下的足迹。快乐便在朋友的鼓励中,便在这不断的追赶中。
发表于 2011-5-19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20# 老城


    您谦逊又客气 平易近人 长者风范 吾侪敬仰
    您不仅仅是诗人 而是以诗人的瑰丽想象,学者的缜密思维与官员的务实精神水乳交融般的完美结合,造就了一个独特的程云瑞,使程云瑞成为唐山独特的文化现象。
       ------”

  
您就是一首诗 一本专著 值得我们敬仰 学习
  
发表于 2011-5-19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20# 老城


    著名作家、红学家王家惠先生在《唐山文学》2010年第3期发表《创意与资政》书评,请链接http://blog.sina.com.cn/s/profile_1623361623.html——评程云瑞新著《创意与资政》(2010-08-27 16:10:27) 转载

一 个 重 要 的 文 化 现 象




   我一直以为,在唐山,程云瑞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值得深入而持续的研究,读了他的新著《创意与资政》,这个信念就更加坚定。
    程云瑞年轻时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三十年前,他的那些热情澎湃如大海波涛一样的诗句曾使我神往。后来他成为文化官员,潜心研究文化在新的发展机遇中的作用,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经营论,出版专著《文化经营管理论》,被中国文化管理学会评价为“文化管理学科的先驱和学术带头人”,中国文化管理学会还曾在2006年专门纪念“程云瑞提出文化经营观二十周年”。尔后他的另一部专著《文化产业经营学》又一次填补了我国文化管理学科的空白。后来,他调入唐山市政协,成为中层领导,在长期的议政、资政的过程中,他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现,不断有新的建议、新的文章、新的专著发表,这些东西收集到一起,就成了这一本《创意与资政》,可以说这是他二十年来心血的结晶,是又一部充分展示他的学术成果的重要著作。通过这部著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的瑰丽想象,学者的缜密思维与官员的务实精神水乳交融般的完美结合,造就了一个独特的程云瑞,使程云瑞成为唐山独特的文化现象。
       ------
        程云瑞致力于文化研究已经二十余年,其间他发表了论文300余篇,出版了5部专著,先后获得中共唐山市委“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献计献策十大金奖和“开放创新,富民强市,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建设”献计献策十大金奖,唐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河北省政府研究室征文一等奖,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文化管理研究优秀成果两连冠(全国只此一例),中国文化部科研成果金奖、银奖等60多个奖项。现为唐山市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唐山市首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唐山市“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咨询委员,唐山市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唐山市特约政策研究员;河北省提名首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河北省群众文化学会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文化经济首席专家,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文化经济专家委员会主任和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
    一系列的成果表明,他已经站在了唐山市思想文化界的最前列,成为排头兵,领军者。唐山市要在五到十年内建成文化大市,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发现自己的优秀文化人才,说它关键,因为它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建设文化大市没有自己的文化人才绝对不行,而任何文化建设的最终归趋,仍然是优秀文化人才的成长和成熟,程云瑞的出现无疑使我们看到了令人精神振奋的亮点。固然,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程云瑞出现,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像这样的人才不会在短期内出现,更不会大面积地出现,由此愈发凸显程云瑞的弥足珍贵。珍视他,爱护他,研究他,是我们今后的一个课题,因为他已经成为一种唐山重要的文化现象,他的言说是唐山市建设文化名城的嚆矢。
发表于 2011-5-1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20# 老城


    程云瑞简介



       程云瑞,19558月生于玉田县刘学庄。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文化经济首席专家、文化经济专家委员会主任和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河北省提名社会科学优秀专家,河北理
工大学轻工学院兼职教授。唐山市“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咨询委员,唐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唐山市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发表文章300余篇,出版专著6部。作品

荣获河北省社科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金银奖等60多项。


      学术研究方向为:

         一、文化经营管理:

《文化经营管理论》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论文《少儿文艺避免走入误区》获文化部“蒲公英”奖,《小康文化与社会文明》获文化部科研成果(群星奖)金奖。

    二、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经营学》填补我国文化管理学科空白,获第一届中国文化管理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省“五个一工程”奖。论文《文化产业亟须五种界定》、《文化产业面临发展机遇》发于《光明日报》,后者作为当日重点论文,列入第一版导读栏目,人大《文化研究》全文转载。《文化产业与四大经济支柱产业交融景观》发于《人民政协报》,获全国政协教科文委员会二等奖。

    三、文化经济

论文《环渤海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融通》获文化部银奖、省“五个一工程”奖,人大《中国地理》等12家媒体转载,受到国务院研究室等部门领导重视,在省四套班子领导中传阅,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立友做重要批示,全文转发省直和有关市,唐山市在12个部室委办局中传阅。论文《文化:世纪经济命题》被人大《体制改革》全文转载,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文章大赛二等奖,《经济运行中的文化作用》发于《人民日报》,《经济强省的文化含量》获省政府研究室一等奖。

    专著《交融时代》填补我国文化经济学科空白,九届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刘健生评价为“一部可以拓宽决策思维和视野的好书”,获第二届中国文化管理研究优秀成果惟一一等奖。《经济社会的文化法律求解》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四、网络文化:

论文《拓展网络文化国土》获文化部“网络文明工程”全国惟一一等奖,《确立先进文化的网络主导地位》在文化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与研究座谈会”上宣读,获中国经济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文化——网络的双刃剑》、《人机谁是主宰》发表于《光明日报》。《汉字的网络命运》、《如果孩子从网上来》发表于《经济参考报》。《网络文化面临挑战》发表于《中国文化报》等。

    五、管理咨询


《创意与资政》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合编《企业之歌》获唐山市社科节优秀成果一等奖。编写大专教材《企业文化教程》。唐山“文化大市”规划纲要统稿人之一,咨询论证唐山市“十一五”总体规划及外向型经济规划、物流规划、文化事业规划。策划企业发展战略与实务策略,编制文案。

    六、文艺创作:发表诗歌、歌词、评论、演唱作品等百余件。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23# ziminxinyi

i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何况咱本身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极平常的人。朋友的每每过誉都饱含真情、寄托、厚爱,都是我前行的动力,我将十分珍惜、铭记。王先生所述的“文化现象”,我理解是针对我30多年虽经几次工作变动,特别是如今远离文化界,却对文化钟情依旧,始终笔耕不辍而言。只有作品才是硬道理,只有平淡才是真实的,只有友谊才是长存的。
发表于 2011-5-19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24# 老城

           名副其实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25# ziminxinyi


    也就是搞文化管理研究的时间比较早而已,别的没有什么。谢谢您的抬爱。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4# 若水梅痕


   确实,诗里多处运用了数字,只是一种探索,不知是否破坏了诗意?
发表于 2011-5-21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26# 老城


    您的意见更见您的谦逊 我们非常尊重

    可能是对“文化现象”理解我们有偏颇   
    我们怎么觉得还应该宣传 光大 学习 实践呢
    这不仅仅是是您一个人的事情 而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代表着新时期一种潜能力量 是社会要进步
    不能用通常的眼光看待啊

    我们给您添乱了吧 敬请您宽恕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28# ziminxinyi



      过谦了,怎能说添乱呢?感谢还来不及呢。让更多的人关心、思考、研究、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为家乡发展尽心尽力,社会确实应该倡导,您说得很对站位也高,的确不是个人行为。
发表于 2011-5-22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美,回味无穷,享受。不减当年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