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乐,老有所为 ——记孟昭林老先生的书法艺术
【菜疙瘩不知此文是否为网络首发,但得到孟老本人的同意。文章转自《孟昭林楷书》】
杨健君
孟昭林老先生是家乡玉田的一位书法家。老先生八十多岁了,以书为伴,大概也有六七十年了吧,特别是在花甲之年,退休之后,老先生临池染翰,锲而不舍,以书为乐,老有所为。他积数十年的功力于此一艺,成就出如此得心应手、功深力厚的艺术造诣,深为家乡同道和父老的尊重和喜爱,也特别值得我这个后生不断学习。 唐代书论家孙过庭曾说学书“少而可勉,老乃愈妙”,说明年龄与阅历的积累,对书法是十分必要的。在如此之长的学书历程中。老先生涉猎非常广泛。对于这一点,家乡年龄稍长一些的书家们都很清楚。往年的新春书画展和其他的一些重要展览,他都会给人们一个惊喜,因为每次的书体都不尽相同。有时是丰满敦实的颜体体势,有时是飘逸挺拔的宋徽宗模样,有时又是乱石铺街的板桥路数,有时还是瘦健清雅的启功风格。老先生不为成法所囿,兴之所致,随心写去,却能形神兼得,逼真到位,表现出少有的艺术敏感程度和笔墨驾驭能力。广采多家,不仅锻炼了老先生的书法技巧,也开阔了老先生的艺术视野。视野的扩大,使得老先生更能比较准确的选择和把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最终,老先生确定了以欧阳询的楷书来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进而形成了孟氏欧楷的艺术面貌。 老先生最为人所称道的孟氏欧楷,是在借鉴多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面貌的。首先,老先生尽心研究欧阳询本身的楷书作品。欧阳询是唐代杰出书家,他的楷书被称为唐楷之冠,也是方方正正的中国字的典型模样,其流传至今的作品主要有《九成宫碑》、《化度寺碑》、《皇甫诞碑》和《虞恭公碑》等,都是楷书经典。学楷学欧,可谓取法乎上。老先生在这些楷书经典上都下过功夫,而且每每有自家的体会,可谓学之深矣。其次,老先生学欧还注意吸收今人的欧楷成果,也就是不仅上溯其源,而且下参其流。比如今人卢中南的楷书,欧体里又有了一些虞世南的东西,显得刚中带柔,老先生笔底的流美之气从此出。特别的,老先生还辗转向津门欧楷书家田蕴章先生请教。田先生是我的导师,其楷书领袖津门,影响全国。老先生多次向我致意要亲自登门拜访,终因年岁太大,未能成行。老先生复托其学生张双 带去作品,反馈意见。如此再三,书艺日臻完善。作为耄耋之年的老者,其学书之诚尚且如此,甚为令人感动。 老先生的孟氏欧楷,是其近二十年来的艺术总结,是其老有所为的创造成果。其出于欧:有欧的森严法度,有欧的挺拔风骨;而又不同于欧:去其方刚,化为妍美;去其险峻,化为平和。这是其博涉多家的结果,这是其执着于书的回报,这是其人书俱老的体现。至于人书俱老,老辣苍劲是为“老”,妍美平和亦为“老”。老先生的孟氏欧楷的妍美平和之中,他的平和显示的是一种“渐老渐熟,复归平淡”的人生境界;而他的妍美,则表明的是作为耄耋之年的老人永远乐观向上的年轻心态。以此观之,老先生之书不老,老先生不老! 孟昭林老先生和我的恩师方守谦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同契于书,交游颇多。因此,老先生不仅是我的前辈,也是我的老师。作为晚辈和学生,怎敢妄议师长的技艺。但是老先生嘱托再三,雅命难违,故而不揣拙陋,大胆地说上几句,还请老先生及家乡的同道们多多指教。 一一己丑岁 ,健君于天津美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