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玉思想•玉精神
○臧贵中
早在7000—10000年前,玉作为砍凿工具对先民生活的影响已初露端倪,玉的出现和使用,让先民从野蛮年代开始逐渐步入文明。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使玉文化成为中国独有的、世界最古老的玉文化。于是,玉有了历史文化价值。 玉,人类文化,思想,精神的物化。从古至今,玉是先民唯一没有抛弃的精神象征。从战国的和氏璧到如今数千年,玉依旧未改其孤寂而恒久的光芒。 玉田的玉令人动情之处,在于一个叫伯雍的男人。 玉田县城北十五里的麻山,又名古溪山,相传为阳伯雍种玉处。即玉田八景之一的“麻峰种玉”。山南腰有唐朝始建的寺庙,盛于明清,寺内有千年古槐。山脚下有麻山村。据旧县志记载:阳伯雍,也称雍伯、翁伯。周景王裔孙,进阳樊,以封邑命姓。春秋末,从父母避乱移徙无终子国定居。据《水经注》载:县西北有阳公坛社,即阳公之故居。 迄至唐万岁通天元年,古无终才根据麻峰种玉的故事由原无终县始改为玉田县。明万历二十八年,知县徐德昌在麻山顶上立碑,上刻有“古人种玉处”五个大字。清雍正五年碑毁,乾隆三年重立。此碑至今尚存。但寺庙仅存遗址。如今,正值政通人和,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志士仁人的解囊捐助下,2007年麻山得到重修庙宇,以昭后人。目前,峻工后的麻山寺主要有四殿、四楼、两亭一塔、八配殿。远看建筑金碧辉煌,近看建筑造型独特,极具明清风格又有时代风韵。在玉田八景中成为恢复重修古刹的唯一胜迹。清代顺治年间大名府教授昌黎县举人张元复有诗云:“策马探幽向碧岑,空余野草间疏林。而今断碣斜阳里,犹听西风戛玉音。” 我爱玉,正衍生于这样一个传说。阳公的精神还有希望,已融合在玉石里。因为远古,彰显其美。 据《尚书》、《竹书纪年》等古文献记载,西王母曾把玉环、玉块等玉器敬献黄帝和舜帝,无疑这是华夏民族初次触摸美玉。 在悠久的历史中,玉就是王,王就是玉(珏指的就是是两块玉)。“皇”字的结构由白、王两字组成,得天下者,则可称皇。1956年1月,国务院通过 《汉字简化方案》,并在全国分批推行,其中简化字表中就有“國”到“国”的简体字演化。这说明,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无玉不成国,玉有文化、精神和思想。有了文化、精神和思想的社会才能称为国。虽然玉是物质的,但更是非物质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是玉的精神。此后,与玉有关的王、皇、国这些字,代表了汉语中的最高美学和意识形态,也与地位、财富、神权有了默契的关联。 按上古神学上的说法,玉则沦作一种巫玉,成为神的物化和神的载体。人类在图腾崇拜中的用玉,以壁、圭、琮、琥、璃、碳六器为主体并赋诸以皮、帛、锦、绣等物使用。传统特有的吉祥寓意都涵盖在这些雕琢好的玉器的款式之中。玉器的佩戴和摆设具有了精神的寄托和祈福氛围,体现了人们长期的美好追求和对好运的期盼。 《山海经》上说,后世有道德的君子,只要随身佩戴玉,就能避凶获吉。在黄帝所在的年代,黄帝充当着巫师角色,令玉成为巫师集团的首席武器,成为祭祀和统治的双重道具,它既是在祭坛上向神明传达祈求、愿望的礼器,也是向先民昭示威权性的法器。这种上与下的双向征服,奠定了神学的强大根基。 在《史记》中司马迁向我们转述了和氏璧的传奇经历,秦昭王情愿用15座城池与赵惠文王交换和氏璧。赵国的使者蔺相如凭藉着超人的才智和胆识,设巧计“完璧归赵”,捍卫了玉璧的所有权。这是一场尊严、韬略、阴谋和权力的角逐,也是关于和氏璧的价值体现。使玉升华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和国威的象征。此后的一千多年里,中国任何一位作皇的人都要以“玉玺”为印,视为法统。 周朝的最大贡献是制定玉器的礼制,是玉器、鼎器并重的王朝。《周礼》记载了宫廷祭礼所用的圭、璋、璧、琮、琥、璜等六种玉器,使礼器有了精密分工。另外,周朝还为世人留下了隋侯珠、和氏璧和昆山之玉,这三件最著名的玉器在数量上只有九鼎的三分之一,体积和重量较为轻微,但它的神性是无限广阔的。并真正把玉镶嵌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之中,赋予了玉的权力本性。 玉在唐朝,是皇室的象征,唐朝继承和改造了周朝的玉制,文武三品以上以金和玉带定为最高等级,只有皇上和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配用。有一个以玉试德的故事:唐皇太后召见各位皇孙,她端坐在大殿上,把玉环、钏、杯、盘等拿出来,摆放在前后左右,任孩子们随便拿取玩耍,以察看他们的各自志向。孩子们都高兴地争抢奔夺,各有所获,只有唐玄宗稳坐在一旁不动不惊。皇太后看他很不一般,抚摸着他的手说:“这孩子应该成为一个太平天子。”于是拿出“玉龙子”赐给他。 从汉至晚清。玉是华夏各王朝的权力守望者,诠释着皇帝及其臣子的德行,有着形而上的思想。随着儒、释、道的合流,玉,也成为了历代帝王,皇公贵族,文人墨客手中的玩物和摆件。 传承至今的佛教文化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也是与玉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佛教以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为基础,采玉之灵气,融佛之教文,使两种文化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以其博大的胸怀,把玉文化与佛文化交织在一起。 魏晋六朝时期,道教“贵生”、“贵术”的用玉思想悄然地继承了先秦玉文化的传统精髓。道教所说的天界为“玉京玉清”,从居住在玉清宫的“玉皇大帝”到“玉女玉郎”,和称之为书的 “玉简玉册”,以及封为“玉兔玉蟾”、“玉树玉花”的动植物。都与玉文化息息相关,道教思想认为:玉是自然界的精华,为阳物之精,有延年益寿和祥瑞之征,可远祸近福,除慝辟邪。因此道教文化体现了玉思想的文化功能。 玉的身世 玉的身世就是人的身世,当然也包含着人的思想。孔子认为,玉是圣水凝结后的精美造型,而曹雪芹则认为玉是土石的精华,《红楼梦》的人物——宝玉,是一名圣僧将一块女娲补天时的巨大弃石点化成小如扇坠的宝玉。因此说,玉如石头一样坚硬,充满着坚强的意志;它晶莹如水,纯情如血,流布着人的精气。随着玉的所指边界的扩张,由男体开始,转向女体,然后又返回到男体,成为玉树临风的美男象征。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贾宝玉与林黛玉被设计成对偶的情玉,他们分别代表了白玉和墨玉的两块阴阳玉。这是一次关于“情玉”的历史性演绎,确立了玉扮演爱情信物的非凡角色和玉的人间地位。 玉被孝子所用,成为道德的表征,并流露着男欢女爱的芬芳之情。据《搜神记》云:阳公伯雍,洛阳人,性孝,从父母至无终,父母殁,葬无终山①,遂家焉。山高无水,伯雍善于常年引水至路边供行人饮用。三年后,有人以石子一斗赠与他,并嘱咐他:“种在麻山峰顶,若种此石子可得美玉,亦得美妇。”数年后,果见玉生石上,得五双白璧于所种处。故以此玉璧作聘礼,遂娶北平徐氏女。天子闻知感到奇异,拜伯雍为大夫。就在种玉地四角立大石柱,各一丈,中央一顷,曰“玉田”。 因为阳公,玉便与玉田县发生了关系。 玉被世俗男女用来充当的名字,最早出现在东周。由各王国的贵族和公主们所命名。春秋时期吴国第25任国王有个女儿叫“紫玉”。比他在世更早的秦穆公女儿,有个更为生动的名字——“弄玉”,它隐喻着他人与自我的双重身份关系。 “弄与被弄”,这是玉的命运,因为它注定要伦为人股掌间的玩物。 在宫廷言情故事中,我们会发现玉的语义被剧烈地扩张了,至此,玉暗喻着所有漂亮女人:玉颜、玉唇、玉腮、玉颈、玉肩、玉腰、玉手、玉指、玉腿、玉足……这些自我生发的花言巧语,正是对人体和情欲的热烈而无限的赞美。过去,女人的裹脚称之为“玉足”, 居然延续十多个世纪。缠足成了女人缓慢而坚忍地打造的一种玉艺,在如玉一样小巧玲珑的女人底部的器官面前,令男人心旷神怡,这让他们的感官和触觉得到了性感上的满足,因此玉的温泽而细润的性情和清越舒远的声音,实践了玉的真理。 大自然造就了每一块玉,而且是唯一性的一次性的不重复的,玉的内容的份量,神秘的精神,凝重的气质是后现代或后后现代的艺术作品难以克隆的。 当今,与玉有关的玉田人的姓名,在全国最给力的大家有著名女画家王玉珏;著名诗人、书法家旭宇(学名:许玉堂)。还有本县文化知名人士张树云(号玉叟)等。 王玉珏,现任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5年至1964年的九年时间,王玉珏攻读于中南美专附中及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勤奋与深思,使她获得坚实的绘画基本功并显示了卓越的创造才能。她更看重“美”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陶冶,使“爱”与“美”相融合,产生更为普通的道德方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她画的人物作品有全国第六届美展《卖花姑娘》,少女和鲜花迎着扑面而来的春风,面向新的生活。王玉珏的画风,秀雅而不轻浮,严谨而不板滞,清新优美中含有一种纯朴亲切的情致,不但表现了她的造诣和修养,也显示了她的艺术的独特的性格。除去工笔人物花卉之外,王玉珏也擅作大写意的水仙、荷花、蝴蝶兰……充满现代艺术的新鲜意境,表现出她特有的开朗、乐观、纯厚的感情。 旭宇,学名许玉堂。大号白阳,字京东。1960年7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河北大学教育系,大学学历,编审,一级作家。1968年11月在解放军某部工厂劳动锻炼,1970年2月任内蒙古建设兵团报社记者、编辑,1976年3月任河北省文联秘书,1979年4月任河北省文联《长城》杂志社编辑组长,1983年11月任河北省文联民间文学研究会主席兼秘书长,1987年5月任河北省文联《诗神》杂志社主编,1996年10月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97年11月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主席兼秘书长,2000年至今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主席、中国书协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艺术开发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硬笔书法委员会主任、河北省书协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协会副主席、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高评委委员、白洋淀诗书画院名誉院长。著有诗集《军垦新曲》、《醒来的歌声》、《春鼓》,散文诗集《云•篝火•故土》、《与君同行》、《白阳吟草》等,民间故事《嘉庆猝死之迹》,书法作品集《宋词行书字帖》、《长恨歌》(日本出版)、《旭宇书法精品集》。诗集《春鼓》获河北省首届文艺振兴奖,《云•篝火•故土》获取1991年河北省文艺创新奖,长诗《阳光下的泥土》获1990年河北省党魂奖,电视片撰稿《诗书合譬话旭宇》(已录制播出)获1994年广电部电视专题片奖。 玉田的父老乡亲与玉有关的姓名诸如:×玉田、×玉芝、×玉梅、×玉兰、×玉珍、×玉春等等,举不胜举。大概是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玉田家园的缘故吧,才使这些带玉的名字与玉田的文化、思想和精神相合为一。 玉的儒家伦理道德 春秋儒家把玉推举到道德精神象征的高度。他们赞美玉的质地坚硬慎密,迷恋玉的皎洁冰莹,如果在沙漠里见到一块玉似乎割开可以取水喝。儒家用含蓄的修养,把“ 玉”界定为多种品格,春秋早期的思想家管仲,率先提出玉有仁、知、义、行等“九德”;孔子将其扩展为“十一德”, 要求人格高尚的君子的品德具备玉所特有的仁、义、礼、智、信、乐、忠、天、地、德、道。"君子比德于玉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温润而泽"、"温其如玉"、"温温恭人"等修养,成为做人的要求。许慎《说文解字》中,则简化为仁、义、智、勇、洁“五德”,让它们跟儒学的“仁、义、礼、智、信”互补。故玉含学士之风。 其次,玉所承载的世俗伦理语义是宏大的,令先秦的道德哲人无限欣慰和效法。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时,谦抑地拿着玉圭,好像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恭敬的像是在作揖,放在下面时谨慎的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中含有战栗的神色,很小的步子像是在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这不是出自对王权的畏俱,而是非同寻常的道德示范。玉不是神器,而是君子灵魂的凝结物,散发着士人知识分子德行的浓郁香气。玉,折射出人自身的形态和气质。这一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人格。 如果对玉的语义进行深度开发,则超越了其它所有的器物。不用担心氧化霉变或鼠啃虫咬,在所有收藏品中玉是最容易保存的珍宝。 陆机的话里有“心若怀冰”一句,唐人姚崇四朝为相,他的《冰壶赋》写得四平八稳:“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夫洞沏无瑕,澄空见底,是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玉之德也。” 李白说:“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清光洞毫发,皎洁照群情。赵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玉田人王清任,他的经历在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的《玉田县志》卷20有传,王清任(1768年-1831年),又名全任,字勋臣,玉田县还乡河畔鸦鸿桥河东村人。自幼习武,参加武科举,考取武秀才,纳粟得千总衔。在练就武艺的同时,也蕴积增华了他的豪爽磊落刚直不违的性格。他在任职期间兼学医术。当时玉田知县为谋取资财,拟把鸦鸿桥收为“官桥官渡”,向渡船百姓收索过桥费,王清任毅然站出,为民请愿。县官以此怀恨在心,唆使王清任曾经治过的患家构陷告状,迫使王清任只身离乡,游医于开滦、奉天(今沈阳),之后到北平行医。又在北平开设药铺“知一堂”,此“一”者,为《内经》“道在于一”,也是《老子》“道生一”之谓。他在知一堂行医,以其疗效卓著而名声大噪。他的行为并非苟同于尖傲的壶嘴。而是一种心若怀冰,清光洞毫发的硬玉精神。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格言,成为南北朝中晚期儒生的沉痛训诫。这是人的生命与石器生命之间的神秘对应。在所有的玉德之中,玉的这种秉性成为最具道德性的一种。 对玉石的描写,在《诗经》中可以看到,如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些诗表达了老百姓对玉的赞美。所以,玉不只是天子、士大夫和衣冠楚楚的君子们享用的专利,就是干活种田的老百姓,贫困的文士都可以佩玉而歌。哪怕只能用劣质的石器替代。但是,那些寒伧的石头,悬挂在衣衫褴褛之间,是一个不辱灵魂的坚硬写照,书写着不屈的自我人格。 玉文化函蓄,理想化,人们善于用玉表达精神修养的本质。用玉来形象思维和修心养性。 当你爱上玉的时候,你会发现她的瞳孔光华无比,犹如兰花在清晨不小心滴下的朝露,纯净可饮。在这美妙的时刻,玉温暖你,玉滋润你。 在现代色彩学中,白色是永远的流行色,从色泽上讲玉是很美的,质如羊脂,白得有底蕴、有内涵,其光泽不刺眼、不妖艳、不媚俗、不张扬,而是一种含蓄的美;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一种圣洁、高贵、静雅、纯真的美。这种美既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玉的那种柔美让人心静,安宁,耐摸,又暗示着温润、坚固、永恒,并隐喻美貌、青春、高洁和灵魂的永生。 要把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象,必须要有一个可承载文化的载体,那就是玉。玉作为文化的符号,也就不再空洞和苍白。就像任何品牌都要有载体一样,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和经济的腾飞,中国的玉文化、玉思想和玉精神将进入盛世,成为世界上最有强势的文化品牌之一。 ①无终山。《明史》载,玉田东北有无终山,又有徐无山。《一统志》云,无终山在玉田县东北三十里,二十里又有徐无山。大抵为邑志所本。因窃思山川无名,惟人名之;名本无定,惟人定之。若钦定则定之至矣。《明史》、《一统志》皆上禀圣裁,纶綍相承,片言千古,则非徐无而徐无,非无终而无终,一转移间耳。又况其当别有,本非浅学之所能识者乎! 传说中的“无终丹灶”座落在玉田县城东北三十里的范家坞一带的山头。山顶上曾建有阁楼,内设有炼丹炉。当时,有辽东道教创始人之一帛仲理,隐居此山炼丹。《水经注》记载:仲理合神丹于山,作金五百斤,以济贫民。清代康熙年间玉田知县河南新乡县进士王时泰有诗云:“丹灶阁向碧云边,九转何当灶冷然。山色遥看晴欲雨,至今朝暮尚含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