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作协2010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获奖名单
河北作家网发布时间:2011-03-31 http://www.hbzuojia.com/newsinfo.aspx?id=1672&classid=0001
近日,河北省作协组织专家进行2010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评选,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充分酝酿、商讨,以无计名投票方式评选出10部(篇)作品为省作协2010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获选作品名单及评语如下:
长篇小说《麦河》,作者关仁山:这部作品标志着关仁山在创作上有了新的突破。在对土地问题的书写中,将实与虚、全局视野与地域文化特色融为一体,涉及到当今乡村的多种矛盾和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比较深刻地揭示出土地问题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它关乎中国现代化的整体进程,更关乎几亿农民的命运。
长篇小说《如归旅店》,作者李浩:小说透过一家旅店的衰败透视一种文化形态和生存方式的式微与崩塌。展示出作者将现实场景与抽象哲理融合贯通的努力。小说的叙述方式是对传统长篇小说叙事策略的一次背叛,对于情节缓慢推进的自觉选择,使崩塌的过程变得更为惊心动魄。
中篇小说《宋庄史拾遗》,作者胡学文:小说以一个看不见的叙述人,追溯父亲和老条的行骗,父亲和母亲的生死恋,父亲和马芳的追逃。在这种叙述中,小说真正追问的是,是建立在老条的生存哲学基础上的现代宋庄发展史,是对遮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荒诞性的反思。
短篇小说《你看到张希兰了吗》,作者梅驿:作品以简洁、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不公的社会境遇施与一个普通家庭的深刻伤害,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对人物精神创伤、精神痛苦的专注,独特深入的表现增加了感染读者的力量。
短篇小说《地下室里的猫》,作者张玉清:一则冷酷现实的寓言。地下室,陷入困境的猫,小姑娘,妈妈以及医生,都被烙上了深深的现代文明的印迹,借助符号化的处理,充分挖掘与展示了人性如何被强大的世俗和习惯所泯灭。
组诗《张凡修的诗》,作者张凡修:张凡修的诗歌,始终不离燕赵大地的乡土气息和文化气息,他的作品,既保持了对本真的农业日常生活的忠直,又保持了对现代诗歌艺术技巧的倾心磨砺。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他的诗歌提炼出了有关土地的细节的纹理;而作为一个诗人,他同时为这些细节赋予了诗歌的灵韵。
报告文学《山生》,作者李春雷:这是一部直面现实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塑造了一位优秀的组织部长王彦生的生动形象。王彦生同志生前事迹的描写笔触细腻,情感真实,故事生动,感人肺腑,是一部融真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的报告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百年中国的朝鲜叙事》,作者常彬、杨义:本文以宏阔的视野总揽百年中朝文学叙事论题,从近代朝鲜的亡国镜鉴,反省危机四伏的中国现状,从引朝鲜人民为休戚与共的战友,到“华风”与“韩流”的互动,全面论述分析了百年来中国文学对朝鲜的认知和想象,凸显出中国人民对朝鲜半岛民族国家的特殊的文化情感和命运体悟。
散文集《倾城记》,作者雪小禅:轻灵曼妙的文字将昆曲的声韵、山水画的色调和诗歌的意境融合为一体,悄悄地绽放着唯美的迷醉气息。当这些精灵样的文字和婉约的苏州相遇,苏州便也具有了一样的唯美和迷醉。灵动、曼妙、轻盈和质感是她的文章,执着、坚定、痴迷和沉醉的是她的内心。
获得青年创作奖的是长篇小说《重点中学》,作者何天白:这部长篇涉及到了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年仅十七岁的作者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对重点中学师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实际状况进行了真实不虚的描绘,特别是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危害性以及治标不治本的所谓改革,进行了批判性的揭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