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草案扩大了适用范围,认定范围,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标准, 亮点一、扩大了适用范围:先行企业、个体。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事业单位。以前事业单位没上时,按政策办理。扩大了适用范围。 亮点二:上下班途中,机动车伤害,受到了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伤害,地铁、轮船、轨道车。过去对机动车没有界定。有了明确的界定。北京和天津出现了交通事故。适应异地工作。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非机动车也可以。电动车,无责、次要、同等可以认定。机动车事故无论责任的非主要责任的限制。不负主责,仍可以认定工伤。将会使更多的人呢收益。 三、对事实清楚,要在15天内认定,过去60天,方便了。劳动能力鉴定首次60日,不服可以加30日,再次鉴定。一年后复查鉴定需要先做出认定。认定工伤缩短到了十五天,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确定劳动关系,认定工伤, 如果没有合同,可以先行赔付,工伤认定是以劳动关系为前提的。同时对鉴定时间做出了认定,原来复议前置,主体、被告,取消复议前置,不服,可以不复议,直接可以提起诉讼。劳动者有更多的选择权。60日作出决定,缩短了时间。亮点四,一次性工亡,提高了一次性:原来按照上一年度48——56个月乘以平均工资,改成了上一年度收入的1775乘以20万,地区不平衡,原来是48——60个月,现在按20倍,体现了公平。工伤领域,无论城乡,统一按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伤残,补助金增加了一到三个月。不同地区每个月工资不同。1——4级,6——24个月。 亮点五,对工伤保险待遇,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10级伤残,和伤残就业补助金。鼓励单位参加保险。离职时还要交钱。这次加大财政补贴。基金解决。对职工保障。 住院伙食补助费,如果到统筹地区之外的,减轻单位压力。 缺乏支付能力,执行是个问题。基金支付一些,是好事。即使拿到了裁定,基金是有支付能力的。得到一个基本的报销。单位负担少了。根本宗旨是保护职工。 还有社会保险法里对工伤规定:不认定工伤的有:故意、醉酒,自杀自残。原来是不认定包括:犯罪和违反治安条例,缩小了不认定工伤。犯罪包括过失,故意是明知自己。比如:交通肇事罪,失火罪,重大责任事故罪。草案规定: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影响认定工伤,考虑是故意的过于追求。还要看主观恶性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