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收藏而学习的观点,受到好几个藏界人士的讽刺,他们认为看书与实际完全两码事,觉得我多少有些多余。可我不这样认为。只不过我并非像现在高智商低智能的书呆子那样看书学习,而是在看了书本知识后到处踅摸哪有这样的物件和特点。博物馆去了多少趟,但是真得要上手就太难了,所以大大小小的古玩店,甚至地摊都不放过。真假不论,看得多了,与商贩聊得多了,竟然开始明白了一些。而且也能看出一点点门道。
一次在一个小规模的旧货市场的一个单间里,虽然没有几件能过眼的物件,但是商家很随意的放在一个角落里的脏兮兮的带木盒的砚台,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当时我的心跳都加快了--疑似紫檀盒子!为了不让他看出来,我很随意的开始挑选了一些瓷器,两个宋到清早期的老磁州窑的大猫枕,一套有点伤残的最晚到民国的德化窑八仙人物一套,放弃了两对民国时期的民窑青花博古纹的花瓶等等,在那儿又讨价还价的折腾了一个小时,终于把商家惹烦了,他自己就说,嫌贵就在这屋里再挑上一件,不还价了。
哈哈!这时我指着那个砚台说,我喜欢画画和书法,把那个搭给我吧,我还有事该走了。我以为店主还要抬抬价格,没想到他立刻答应,打包叫我拿走了。
在路上我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端详着砚台和盒子。盒子一看包浆就知道最少清中期,在很像紫檀的盒子上精工细刻了荷叶和一个小乌龟,底部也是精美的出筋荷叶,完整无损。里面是一个包浆很好的但是不是很精美的老端砚,上面还有作砚商家的名号。用面巾纸轻轻擦拭,漂亮的木盒闪现着那样魅力,不用问,这个漏捡大发了!
后来我将它带到央视鉴宝论坛的藏友会,由专家肯定了是清中期的紫檀盒,只是砚台尽管不是后仿,但是认为是后期补作的。经过查询制作商号,的确是乾隆时期。
收藏是会给有准备的人机会的,这就要看自己怎麽去学习、学懂,然后再不失时机地把握好这个机会,运气就会属于您。
所以,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还需要好好学习,去争取更多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