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3111|回复: 1

陈一合:师爷王培生传我“蹲墙功” 讲松腰秘法 转载标签: 文化 分类: 太极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7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IMG title="陈一合:师爷王培生传我鈥湺浊焦︹ 讲松腰秘法" alt=图中坐者为王培生先生 src="http://photocdn.sohu.com/20100306/Img270621546.jpg" align=middle real_src="http://photocdn.sohu.com/20100306/Img270621546.jpg">
图中坐者为王培生先生


  青少年时代,笔者曾有幸跟着父亲陈惠良,向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师爷学拳。这些年来始终珍藏着一张他老人家督促我练功的照片,触景生情,思绪万千。照片上,王师爷正在指点我习练“蹲墙功”。
  那时,自己已经站过几年桩,练过几年拳,具备一定的基础,自认为腰腿已经不错了,但没想到,师爷却说:“桩还要继续站,身上还不够松。就好比一块刚搓揉成团的生面,既需要一定的时间醒发,更需要化时间不断搓揉”。他认为,“有人条件差,没办法。有人条件不错,要不严格要求,是误人子弟!”语气十分严峻。
  后来,他发现我练拳时,头顶容易歪斜而不自知。所以,有一段时间,让我私下里多练贴墙蹲身功。具体练法要求是:心静体松,面墙而立,立身中正站好。鼻尖,脚尖与墙璧相距一指距离,顶劲虚领,两肩头和两胯骨头略含淡淡的抱墙之意,身躯徐徐下落 (意想落座不要想屈膝下蹲),落到大腿与膝盖平行时,特别要注意尾闾前指与鼻尖对正,要溜臀不能撅臀。待继续降落到极限,再保持立身中正贴着墙慢慢起身,起时勿忘顶劲虚领,松解溪,脚底板向四面松开,涌泉落地。整个人的起落,犹如一盏折叠的灯笼(熟练后,也可背墙而立练习。身背后好似有个量天尺)。  师爷要求:“每次连续100下,中间只要有一次练得不到位,被墙橦出来,都不算数,必须从头来”。有专家认为,腰为主宰,“命意源头在腰隙”,蹲墙功主要是松腰秘法。我的体会是:师爷教我的这种贴墙蹲身的功法,不仅可以帮助松腰,而且在太极拳要求的诸多身法中,如顶头悬,松胯提膝,涵胸,抜背,松肩,溜臀……等等,大都涉及到了,特别是顶头悬,师爷生前曾说: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更是身法中的重中之重。” 此功法练到相当程度,有助于打通后三关(玉枕、夹脊、尾闾)开启前三田(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使任、督二脉行气滚滚。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2009 年9月3日,是王师爷逝世五周年纪念日,仅以此短文,献上心香一炷,以慰老人家在天之灵!

如何远离“太极操”?
来源:《武魂》
作者:陈惠良


  编者:此文为作者2009年7月20日在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军休干活动中心太极拳辅导站举办的“太极拳知识讲座”上的讲演稿,刊出时有所压缩。

  这次要讲的是张镜明站长给我出的题目——如何远离“太极操”(特别声明,这里所说的 “太极操”,是泛指那些缺少太极拳内涵的所谓“太极拳”)。

  如何远离“太极操”?关键是在明拳理。我师爷杨禹廷生前常说:“练拳就是练的一个理”。太极拳之所以取名太极拳,是由于太极哲理是编撰太极拳的理论根据。太极哲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太极图像。这是前人对宇宙生成认识的象形图示,天圆地方,方圆相生,所以,图像呈圆形,内含类似鱼形的阴、阳两个图案,义蕴着对立物共存于统一体中,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此消彼长,相互转化。而且阴鱼的小圆眼是阳,阳鱼的小圆眼是阴,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处不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无处不是太极。

  二、太极图说。用文字来阐述,就是王宗岳《太极拳论》开头提到的话:“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我的恩师王培生常说,为了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深入探讨太极哲理,譬如,什么是无极、太极?太极与无极是什么关系?什么是阴和阳?什么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的相互转化?什么是动,什么是静?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又是怎么回事?等等。

  总之,太极拳是圆的运动,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规律。引用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郝少如的话:“何谓太极拳?简单的说:太极,是由人体内在的物质所产生的辩证运动;拳,是肢体动作的外形运动;太极与拳,即内形与外形的运动辩证统一结合。必须以内形的运动变化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即用太极运动支配拳的运动,这便是太极拳。如果只有外形的运动,而没有内形(太极)的支配,只能称之为拳操。而不能谓之太极拳,所以练太极拳必须求达内外运动的统一,使之名副其实。”这段话,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远离“太极操”。

  太极拳家李琏先生(吴图南先生的嫡传徒孙)在他的《太极拳练架真诠》一书中说:“ ‘无极’是一种形式,而‘太极’是在这种形式中存在的物质能量。中国古代哲人认为气就是一种物质能量的体现,故曰,太极者,气也。”李琏在这里明确点出:人体内在物质就是气。而武学宗师孙禄堂先生,在他1924年出版的《太极拳学》里,更是早就说过: “以无极式为之根,以太极式为之体,斯二者,乃拳中万式之基础”。又云:“太极拳乃研求一气伸缩之道”。他具体说到:“人生天地间,本藏有先天之元气……,所谓中和之气也……,其气平时洋溢于四体之中,浸润与百骸之内,无处不有,无时不然,内外一气,川流不息….,于是,拳之开合动静,即根此气而生,放伸收缩之妙,即由此气而出…..,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时阳则阳,时阴则阴,阴而阳,阳而阴。一气活活泼泼,有无(并)不立,皆在当中一点子运用,即太极是也。”孙先生的这番精论,对太极拳练的是什么(气),有什么特点(由内达外,内外协调一致),怎么练才算正确(学拳需明理,明理才能得法,此外还需勇气,毅力,精神),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和精确的概述。

  为了加深印象,下面我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援引几则资料供大家进一步思考:

  2003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第十一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太极拳兴盛中潜藏着危机》的文章,文中谈到,现在的太极拳“失去了技击含义的把握,致使套路演练中的武术特征逐渐淡化,而套路动作的艺术化、体操化倾向势必不断的增强,因此有演变为套路体操的危险……可能经历10-20年的兴盛时期后,太极拳将踏上没落之路”。这是2003年全国武术科研论文报告会上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

  其实,类似观点,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见诸报刊。1992年《武当》双月刊,连续三期刊登了美国太极基金会会长周宗桦先生的文章,周先生写道: “我在台湾学练太极拳垂10年,来美国后免费授拳15年,直至最近才悟出我自己练的的都是有太极拳之名,而无太极拳之实的‘太极拳’。为了宽广视野,我曾多次专程前往台湾、香港、中国大陆寻师访友。到过很多地方,会见过很多人……但说来令人失望……,只有现已过世,那时已102岁的吴图南先生依然身轻体健,精神矍烁,为太极后学提供人证。”这位周先生在文中呼吁: “您要延年益寿吗?就学吴图南的虚领顶劲吧”。他还发出以下惊人之语: “现在再不追根寻底,穷本溯源,太极拳必将名存实亡,沦为如旁人所批评的,老人拳、健身操了。”

  无独有偶,就在周文发表的这一年2月,《武术健身》杂志上,有一篇张义敬的《太极拳的沉思》,文章中说: “近几十年来,我们在太极拳上的成就之一,就是有学不完的套路,初学者就成天昏天昏地的跟着套路转,只看见形式,不知其内容,”文章最后担心今日之太极拳 “只强调外形动作的规范化,而不考虑怎样以太极内功内容作为规范化的标准”,会“只有太极拳的躯壳,并无太极拳的灵魂”。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援引了这么多资料,目的只是想说,张镜明站长提出“如何远离太极操”,不是无事生非,张站长心存高远,看到了当前太极拳兴盛中潜藏着的危机。

  以上是我今天想说的第一部分内容——说理的部分,下面,再谈谈远离太极操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我要借花献佛,向大家推荐陈氏太极拳名家冯志强老师新编的《陈氏太极拳入门》这本书。此书说的道理并不局限于陈氏拳,而是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当然其他门派前辈专家也有类似的专著和言论)。冯老师在书中说, “练拳需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不入无极圈,难成太极图”等等,主张习拳必须先从站好无极桩入手;要在站好“无极桩”的基础上,进而把 “阴阳开合的认真求索”落到实处。冯老师的《入门指引》和《入门说要》作为解决远离太极操的可行方法,易懂好记,学起来方便,盼大家结合实践,仔细研读体悟。

  再下来,我想联系几个大家日常锻练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一下怎么练才是“太极拳”,怎么练就是“太极操”,共同体悟一下“拳”与“操”的区别:

  先谈一谈,大家盘拳时,有些式子虚实不分。比如打左右搂膝拗步时,右掌、左掌前按,随着重心逐渐转换,后腿应该由实变虚,逐渐舒展,可是不少同志后腿没有舒展到位,也就是说没有松开松净,还有一些力量在支撑着,结果两腿虚实不分,双重了。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说十要》中提到:“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武式太极拳》一书“身法要点第13 条”中也谈到两腿虚实必须分清,而且虚中要有实,实中要有虚。书中还说“如虚实不分,便成双重”。说起双重之病,实乃习练太极拳者必需解决的大问题。从练体而言,本身双重,必然导致“滞”,不灵活了;从应敌对待而言,彼此双重必然导致“顶”。只能是力大胜力小,也失去太极拳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意薀了!因此《拳经》要求,“虚实宜分清楚”。

  那么,虚实是什么呢? 虚实即阴阳,打太极拳时,阴阳虚实无处不在,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两手之间,两脚之间,手脚之间,两手两脚之间等等,所谓周身处处皆虚实。虽然周身各处虚实反应的形式极为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如上虚则下实,前虚则后实;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以两腿间的关系而论,若左腿为虚则右腿为实,右腿为虚则左腿为实;以两手两脚之间的关系而论,则“三虚抱一实”……等等。

    太极拳运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以搂膝拗步第5动“左掌下按”和第6动“右掌前按”为例,我的老师王培生在传授时提示:设对方用右脚向我踢来,我左掌下按,不是左掌着意往前下使力,而是以左掌食指为引导,于别处作功,左掌自然产生一种既松且沉的下按劲,对准其膝盖骨往前下按去(这里特别说明,这个所谓的“别处作功”,即右腕松力,向上提至右耳旁,意想右虎口要贴上右耳门,接着松右肩坠右肘,两眼注视左食指指尖,重心在右腿,意在左肩)。此动是左掌顺势去下按对方的膝盖,待机而发,而第6动右掌前按,则是在前动左掌下按的基础上,因对方一脚踢空,必向其前下落步,落在我下按手的侧旁,我则趁势进左步,用左阳陵紧贴其右阴陵,并迅即抬头看着对方身后,发右掌进击其面或胸(王老师特别强调:眼往那里看,掌往那里发;掌往那里推,不是想推对方的动作,而是想外三合,肩、肘、手与胯、膝、足,一一相合)。

  此动所发之右掌,既不要用力也不要软,以无名指引导好似穿针引线,向前够针眼(俗称打闪纫针。形容用时之快速。这就是虚中有实)。这时下面体重已由右腿逐渐移到左腿。当右掌沾上对方后,立掌,凸掌心,中指朝天,右大指与食指朝右上的第一节横纹线成水平,右臂外旋,此时意在左掌心;接着意想左掌食指往前指,中指欲与左肘尖成水平,略含向后耙搂之意。实际上是松肩坠肘,手臂一曲,左肘向侧后虚空处一沉,身子也随之下沉,同时右腿从胯到膝到足,节节舒展蹬右脚,开后脚跟,到右脚将要离开又不离开地面时为度。这时前面的右手已完全由虚变实了。

  对上述右腿从胯到膝到足的变化,王培生老师以“用秤秤物,要把秤砣不断往后挪,挪到与柀秤之物均衡时打住”来比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须均衡,秤砣要想压住秤,必须是虚悬着并搁在适当的地方,方能起作用,所以后足也必需松开虚悬。这就是后腿由实变虚,虚中有实的由来。

  先贤说,以拳证道,即势明理。上述这些,无一不体现着太极拳“重意不重力”、“有前有后,有上有下,有左有右”、”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此消彼长,同生共灭”和“视静犹动,动中求静”、“一动无有不动”等道理。你要想远离太极操,练好太极拳,悟得太极之道,就必须在这方面做有心人!

  下面再谈一谈盘拳中,形与意脱节的问题。

  太极拳强调“重意不重力”,要求“先在心,后在身”,“意气君来骨肉臣”。也就是盘拳时,先由意动,继而内动,接着气动,最后形动,由内达外,内外协调一致。所谓“意”,就是“想“,清代中医巨著《医宗金鉴》中说:“意者,心神之机,动而未形之谓也。”打太极拳,一招一式无不是用意节节贯串循环往复,直到整趟架子结束,所以有人说,“拳”是“有形的意”,“意”是“无形的拳”。

  当然,练拳时意动形随,形随意动是高级阶段,初学者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要达到“先意后形”,需要有一个过程。初学时,大家想的是努力要记住每个姿势,包括动作,顺序,要领等等,而这个 “记住”的过程,就已经是“以意导体”,用意的第一步了。以后的要努力的,就是时时注意拳意够不够浓,到不到到位,长期坚持,必有进步。

  再如盘拳时,每一式比比划划动作都做了,但对业余爱好者来说,不在步子迈多大,蹲身有多低,关键是在意,在精神贯注到位了没有?建议大家目前还是首先把姿势动作做对,掌握好每个式子的要领,努力体悟由内达外,内外协调一致,也就是,用内形来来支配外形,借无形来支配(影响,感应)有形。近期看到解守德先生的专著《太极内功心法》,书中提出一个 “太极思维假修真”的概念。解先生说的这个“假”,指“假想”,我的理解即“想像”。按太极思维,练到一定的阶段,必须要借助内形(无形的东西)来“支配”( “影响”,感应”)有形的肢体。由此想起,当年吴图南老先生传授太极拳练架定势的第一式“太极势”(即一般叫太极起势),练到一定的阶段,就要增加“蓄外意”,站“六面劲”等的意念活动。有一天在公园,有一位同志跟我说,她练“合太极”这个动作时,两手从头维左右两侧合抱到头顶上空,徐俆往下落时,胸口既不逼闷也不难受,只是胸口有些发紧。我说,你太介意肢体这个有形的东西了。应忘掉有形的双手,借助无形的假想来“支配”(感应)有形的肢体。我建议她实作时,想像两手谨小慎微地捧着一个大气球,劲儿大了气球会炸掉,劲儿小了气球会飞了,要似挨非挨专心捧着气球,从头顶上方徐徐落下,整个过程中,不想手,就想着手内无形的气球。她按我的话一练,果然顿时心口既松快又舒服。这个例子虽小但理儿不小,如果从“操”与“拳”的区别来说,原先的练法有一点类似 “操”,而后来按要求一丝不不苟地做了,应该说练的是“拳”。

  在本文最后,我借用吴图南老师的话来作结束,吴老师认为:太极拳的奥妙就是一切以“意”为之。能如是,则将体会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瀰六合,卷之藏于密”;“大小由之”之乐趣。其变化就如孙悟空的金箍棒,说大可以是定海神针,说小可以比绣花针还小能放进耳朵眼里去。这些无形无象地地道道的真功夫,是通过看不见摸不着无形的“假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刻苦修炼出来的。
发表于 2011-2-18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好文章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