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350|回复: 2

董悭:读书杂谈【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9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读书杂谈


董悭


【按语】这篇讲稿本来是应一位朋友的嘱托写的,但是没有用到,干脆贴出来吧,也算是作为自己对到目前为止关于读书这个问题一些看法的总结,这个问题太复杂,每个人也太不同,希望对有的朋友有帮助,也希望也起一些朋友的批评和补充。谢谢!


开场白


我再来这里之前曾经考虑过,如果是我自己,会不会愿意去听一个完全没有世俗所追慕的名气的人讲读书的话题。我想多半是不愿意,很可能这就是一个不三不四的闲人,来讲些不痛不痒的闲话,无聊且无益。所以看到还有人来这里捧场,我很有喜出望外的惊讶。


大家不读书


为什么我对读书这个话题这么缺乏信心呢?我总听到各种各样的呼吁,设立阅读节呀、提倡学习型社会呀、倡导终身学习呀,尤其有了一定的声望、地位和权势以后,读书似乎更迫切了。但事实是有了这些外在的包装,读书就更难挤进他们的生活了,很多人偶尔需要做的与书有关的事儿是买书。我就不止一次在书店里面遇到这样的情形,几位顾客大喇喇的走进来,问有没有成套的书,不管是什么书,主要是量要大,摆在一起好看。然后经过一番细致的挑选,搬走了一套中华书局点校出版的繁体版二十四史(241册)外加《清史稿》(48册)。说实话,我看着他们买书都眼晕,我的工资水平(每个月实得2700块钱)不吃不喝一个月不够用。可怜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就跑到一间房子里面做大型的吸尘器去了。我还替人家操闲心呢,哦,或者将来这家的孩子能喜欢上读书。多好的愿望啊!忒不容易!


读书的三无难题


人们怎么就不喜欢读书了呢?我想原因很清楚的。一个是没时间。社会更方面的压力很大,进入社会关系网,各种各样的应酬应接不暇,工作上和人事上的事情几乎分掉一个人80%以上的精力,剩下来在家里休息、出门娱乐又占了很大一块。这样一来能留给读书的时间就少了很多。一个是没意思。现在的娱乐方式、甚至是学习方式很多元化,选择多的时候难免就有所侧重、有所偏好,而直接的、快餐式的方式大受好评,不需要怎么动脑子,声音、影像的手段使得大量的信息很集中的一下子涌过去。我们就像大浪退去的沙滩,留下什么是什么。比读书都好玩得多。第三是没用。现在的知识更新很快,我们很多年前就开始知识爆炸来形容新知识出现的速度的强度。人们觉得再怎么读书也不能跟得上社会的变化,即使要学习,也干脆在生活的历练里面学,边用边学,边学边用。另外一个没用是,早些年比如我读中学的那时候,我家在农村,社会的风气是逃离农村为荣,种地谋生为耻,大家都争抢着躲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都希望进入城市,拿铁饭碗。无权、无钱的人还可以通过读书考大学来实现梦想。现在不同了,有人说“知识改变不了命运了”,大学毕业常常就等于失业,你念个本科,回头还要补个专科职业才能找到工作。读书的热情又受到一种层面的打击。


书有很多种


这些理由都有它的道理在,我们无法否认。好在我们都会经历一段在学校里受教育的时间,时间上不太成问题。关键就在于趣味和价值了。从趣味来说,书的存在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原来只是纸书,现在增加了电书(钱钟书先生命名它为tele-book,也有人称之为E-book),可以通过电脑或者阅读器来使用,还有有声书,有人把那些著作朗读出来,有的时候是作者,有的时候是专业的播音工作者,我们可以把看书、读书改为听书,增加了一些阅读的乐趣和便利。我想这种阅读方式也应该算作“读书”的范畴的。


读书怎么才有用


其实最严重的问题是读书要有用。所谓有用,个人有个人的不同理解,一般来说就是我既然要读书,那么读完以后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好处,而现在大多数人把这种读书能够带来的好处理解为具体的或物质的好处,比如读书可以改变我的地位,改善我的生活,提高我的收入,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讲,读书的用处是很有限的,甚至是无能为力的。除非是个别纯技术性的读书,比如读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书,读完以后你就知道怎么用微波炉烹饪出好吃的料理,怎么连接电视和机顶盒接收数字信号。而我们在讨论读书的时候恰恰很少把这些阅读也计算在里面,因为这太微不足道了,而且也不能促成实质性的改善,你按使用说明和菜谱在微波炉里烧烤不见得味道好,你安装了机顶盒不见得看到值得看的节目,也许只是看到更多的无聊的广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呢?我个人的看法是大家忽视了一个环节,一个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我,读书的那个主体,从一本书到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中间是要经过“我”的,我要把书上的知识接受下来,建立自己的理解,根据具体的问题,创造相应的条件,积极的努力,排除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扰,进行若干次的尝试,最后才解决问题。所谓一个人的能力,就是他利用自己所学所知,处理实际问题的熟练程度,而这样的能力才是你所追求的一系列变化的基础,所以读书培养的是能力、能力创造的新生活。

这样一来,我们终于可以聊一聊正题了,怎样读书。刚刚我提到,我对于读书有用的要求持肯定的态度,没用的话当真是不用读的,问题在于怎样才算有用。为了让读书有用,我们必须有两个重要的意识:目的意识、方法意识。


读书要有意识


什么叫目的意识呢?就是你为什么读书。什么叫方法意识呢?就是你怎样读书。这是彼此之间深刻关联的两个方面,其实就是读书的自觉的问题。为什么读书,或者是解决工作或生活中实际的问题,这是迫在眉睫的,或者纯粹是为了休闲娱乐,这就可以是随心所欲的。当然有的朋友是乐于读书的,他甚至可以从专业的书籍里面得到快感,他看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或者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也会很沉迷,有的人甚至以解答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的数学题作为消遣,这是一种境界,可以欣赏,难以学习。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时候,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少的交叉。


读书有方法


确定下来读书的目的,接下来一切的问题就是方法。读书的方法,古往今来的先哲们讲得很多,南宋理学宗师、儒家思想划时代的集大成者朱熹有《读书法》两卷,是弟子们精心整理的朱子关于如何读书的开示,很有启发。从网上搜一下的话,你还会看到很多人的建议,梁任公、胡适之、周树人、钱穆先生,等等,我的看法,贡献给大家,你不妨尝试,我们说读书有方法,实际上很灵活,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法。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聪明人用笨办法。

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民国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主任、持文化保守主义的学衡派学者吴宓教授曾有一段评价,他说: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他所推崇备至的两位可是说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两座高峰,他们都可以算做聪明人用笨办法的典范。


重视词典


钱钟书先生。邹文海回忆钱先生的一段记述中说,抗战初期他们同行从上海到宁波,交通工具不够,异常拥挤,且途中经常耽搁,过站延误三五天是常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别人真是不堪其忧,但是钱先生“依旧怡然自得,手不释卷。我走近去查究他看的是什么书,方知他翻的是英文字典。咦!一本索然寡味的字典,竟可捧在手中一月。他看到我惊奇之色,正色告诉我说:字典是旅途中的良伴,上次去英国时,轮船上惟以约翰生博士的字典自随,深得读字典的乐趣,现在已养成习惯。我说我最厌字典,看书时宁肯望文生义地胡猜,不愿废时失业地查字典。他说我不求其解的态度不能用之于精读,而且旅途中不能作有系统的研究,惟有随翻随玩,遇到生冷的字,固然可以多记几个字的用法。更可喜者,前人所著字典,常常记载旧时口语,表现旧时的习俗,趣味之深,有不足为外人道者。我那时才知道锺书君真是博闻强志,积学之深。”钱钟书的学问自然不用我来评价,洋洋数十万言的《管锥编》《谈艺录》俱在,其中思辨之深、见闻之广、文辞之富丽,令人叹为观止。他的聪慧固然难得,而读书的功夫的深密由此也可见一般。读词典,或者说使用词典一般在小学三年级就学过了,但大多数人都是急来抱佛脚的态度,遇到困难了临时查阅,不会在上面下专门的功夫,大家希望的是捷径。走捷径的人当然多,可是成就淡然的就更多了。因为我们常把字典词典之类单纯看做工具书,而因此忽略了它的价值,所以我特别提出来希望大家注意。


要重视做笔记


    陈寅恪先生。去年刚刚过世的季羡林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从学习笔记本看陈寅恪先生的治学范围和途径》,据季先生的统计,陈先生留下来的笔记本共有64本,其中涉及藏文、蒙文、突厥回鹘文、吐火罗文(印欧语系早已消亡的流行于焉耆、龟兹一代的语言)、西夏文、满文、朝鲜文、中亚新疆文字、佉卢文(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的文字)、梵文、巴利文(古代印度佛陀时代的语言)、耆那教、摩尼教、印地文、俄文、伊朗、希伯来文、算学、东土耳其文、算学、《法华经》、天台梵本、《佛所行赞》等等。他的侄子陈封雄《回忆录》曾说:“寅恪叔到底学了多少种文字,我也不清楚。一般说来,他能读懂14种文字,能说4、5国语言,能听懂7、8种语言,是大致不差的。这些成绩基本上是他在36岁以前取得的。”三联书店有《陈寅恪文集》十三种十四册,其中很多文章都是陈先生在大量笔记的基础上整理形成的。这种扎实的工作,使得他的文章不拘长短都有创见,他给清华大学的学生讲课曾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所以陈先生在他涉足过的领域都建立其极重要的影响,他的学生陈哲三在《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记录了一件轶事:“俄人在外蒙发掘到了三个突厥碑文,学者纷纷研究,但均莫衷一是,不懂不通,陈先生之翻译解释,各国学者毫无异辞,同声叹服。唐德宗与吐蕃之唐蕃会盟碑,许多学者,如法国之沙畹、伯希和等人均无法解决,陈先生之翻译也使国际学者满意。”这样的成就自然与他对笔记的重视有密切关系。

    从这两位学术大师的经历来看,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得益于最基础的工作,查字典、做笔记,人人都知道,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到,都能坚持。从这里引申开来,我还想给大家另外两个提醒。


    读书须先识字


一个是文字功夫,语言基础。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读书须先识字。无论是钱先生的查字典,还是陈先生的语言学笔记,都说明了识字的重要性。这个要求当然不是现代汉语的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的问题,普通的读书看报有着3500字的基础勉强够用,做研究就相差太悬殊了。至少应该熟悉《说文解字》(包括段注)、《尔雅》(也包括注疏)等字书的使用,也就是具备一般小学的底子,音韵、文字、训诂的基本知识,这才算得上认字。


    读书须拣择


    另外一个我提的人物多是大师级人物,这是我个人读书的一个标准,书是不能随便读的,要经过仔细的拣择,标准有两条,作者是一流学者,版本取善本。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流作者的善本出版物,可信的程度要高得多,而且一本有一本的收获,不管是见闻上的增广,还是方法上的借鉴,每读一本都觉得如入宝山,满载而归。当然一流的作者也可能有糟糕的作品,比如大家熟悉的郭沫若先生,他在文学(诗集《女神》、话剧《屈原》《棠棣之花》)、历史学(《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考古学(《卜辞通纂》)等领域都属重镇,但是建国后受政治影响太深,客观、冷静而有价值的著作就不多,我们在看的时候如果是研究郭先生的学术历程,就非看不可,借以了解其人其时的想法认识,如果是想借鉴他的研究以为参考,恐怕就要尤其耐心的仔细辨识,认真分析了。

    而善本指的是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其后含义渐广,但一般来说时间下限定在辛亥革命,再往后的书都不能算善本书了。张之洞《书目答问》:“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不讹不误之本也。善本之义有三:一曰足本〔无阙卷、无删削〕,二曰精本〔精校注〕,三曰旧本〔旧刻旧抄〕。”现在我用这个概念的时候,更扩大了范围,包括了新出版的书籍,现在的实际情况呢是无错不成书,一来社会风气浮躁,校勘不精,二来校书如扫落叶,随校随生。一般来说大出版社的问题小些,在拣选的时候可以首先考虑,比如文史类书籍的中华书局、上海古籍,文学类的人民文学,思想学术类的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其中各有交叉,但这几家的质量相对是比较有保证的。其他也有值得考虑的新星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等等,大家可以慢慢留意。


    为己之学


    谈读书呢,是总也谈不完的,但我们的时间有限,不能面面面俱到,我仅就我所了解的一般人在读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提了些自己的看法。其实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体会,也就是要有自觉,有目的的自觉,也有方法的自觉。读书最重要的就是独立的思考。前面我说得那么多话,都可以归结到这一点上。你不能等着别人替你做,别人既不能替你选择,又不能替你判断,当然更不能替你代劳读书了。荀子就说过这样的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后来王安石也有同样的感慨。读书不是给别人看的,不管是为了你工作的需要,还是生活的需要,最终受益的都是你自己。因此要你自己去尝试,去感悟。


    学贵坚持


过程中间一定会有挫折、愁闷,但是越是挫折、愁闷,越说明你的学问做到了可能要实现质的飞跃的时候了。王国维讲做学问的三重境界大家都熟悉,初中的时候就学到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人间词话》)第二重境界就是说的读书求学过程中最危险的时候,可能会令你沮丧、彷徨犹豫,这就更需要冷静的面对、理性的思考,争取及早实现“突破”。陶渊明《桃花源记》里面的渔人不就经历过从“初极狭”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吗?读书治学均是如此。此间最重要的便是坚持。学贵有恒,《易经•坤卦》:履霜,坚冰至。能做出这样准确的判断,所需要的不就是一点点的耐心和坚持了吗?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会不止一次的出现,南宋诗人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就是极好的提示。但是朱熹的《观书有感》却说“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要想达到“中流自在行”的美好结果,毕竟还是要“春水生”的,如果因为“向来枉费推移力”便干脆弃舟登岸,行与不行还如何说起呢?


苦中作乐


其实说了这么多,还有一句最要紧的实话。读书也可能是真的苦的,不能进步的痛苦,不能停顿的辛苦,都会带给我们不好的感受,有时也许就会萌发放弃的念头。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生活就是如此,要么是苦尽甘来,要么是苦中作乐,都是以苦开始,以乐开始的也有,是乐极生悲。我个人来说,从读大学的时候,才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打定主意努力的过一种值得过的人生,不求多富有,多有权势,只要能满足温饱,略有结余,可以买书沽酒就好了,要能够承担一些社会的责任,谈不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只是说没给堕落的世界助纣为虐就行了。即便这样有一段时间读的也辛苦,甚至到凡有书的地方就触目难安的程度。于是我默默地回到老家乐亭,每天和父母一起下地做农活,调养身心。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的情怀,田园生活最能够颐养性情了,甚至闻到农家肥的味道都感觉亲切。心情平静以后,回到学校继续读书。我曾认真的反思这一段经历,也和几位朋友分享过,回家燕居的这几天我到底有怎样的收获?我想并不是农村生活的辛苦重新鼓舞了我的士气,那个时候我还并不觉得农村苦,实际上更多对农村生活的认识是政府宣传城市化的影响,包括农民工进城都是这种潮流盲动的后果。对我而言,这段时间形成了一种认识,人生就是这样,当你面对一些事情,无论如何,逃避是没有用的,应当直面,能够凭自己的智慧度过沟沟坎坎,这是人生的丰富,而不是负担。读书这样为人生打基础的挫折尚且不能克服、应对,真正的打拼创业又从何谈起呢?所以从那时候起,我不但开始认真的过自己的人生,让它变得更值得过一点,而且确定下来,读书就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为了生活而读书,而是读书就是生活。


跨时空对话


因此读书于我就没有时间、兴趣或用处的困扰,与不同的作者跨越时间、空间的交流生命的与生活的心得,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真像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远方不也包含了时间上的久远了吗?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古往今来的先贤圣哲们都可能与我们有心灵的交汇、沟通,甚至知音般的理解,你会欣慰的告诉自己:我不寂寞。

谢谢你们来听我的演讲,接下来我愿意有一点时间听听各位的高见,欢迎您的批评和指教,我相信善意的看待批评才有可能引起深刻的对话。谢谢!


来源:半缘堂http://blog.sina.com.cn/tsgeming

匿名  发表于 2011-1-19 17:15 | 来自河北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菜疙瘩原来还以为自己已经是个读书人了呢,看来还差得远呢!
那就让菜疙瘩以成为真正的读书人为一生的奋斗目标,笨人就更要用笨方法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