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基础篇——黄金分割构图

Moment
在你的画面中,起着最主导的地位的是什么?没错就是构图!直接关系着作品呈现出来效果的主要因素。撇开模特的情绪表情不说,光线不好可以用后期,色彩不好可以转黑白,调色调,但是构图不理想,那就只能说抱歉了,拍回来,也是占内存。而本教程主要为了告诉你一种在你以后拍摄任何题材都能用得上的构图手法,学会这一招,你也可以牛气哄哄的和别人说:“我这片子,用的就是黄金分割构图法。”
我们平时面对拍摄主体,啪,就是一个大头放在正中央!这样的构图确实饱满震撼,但是看多了也就免疫了,觉得呆板缺乏新意,而黄金分割构图法正是为了避免画面的平淡,左右对称,无疑是拍摄有意境有灵气的片子必备的“武功”秘笈。
为了各位读者比较直观的理解,我们先用三三法则以及图例来分析怎么样运用黄金分割法来拍摄图片,而如果你想了解黄金分割法的具体原理,请翻阅到本专题的最后一页会有相关介绍。
其实说起来非常的简单,无论你是横构图还是竖构图,只要将你的画面横竖分别平均的用两条线画下来,这四条线交接的点大概的位置就是我们所说的黄金分割点,而你要做的,更简单,就是将你要表现的物体,置于交接的四个点的其中一个点就可以了。

“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多年来很多艺术家,学者都是根据这一伟大规则,创作了一幅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当然我们的摄影师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运用了黄金分割构图的优秀作品解析,让大家加深对这一规则的理解。

Missing someone
上图主要表现模特的脸部,作者将这一部分置于左上的黄金点使得观众的视觉自然而然的凝聚到人物脸部。大量画面中的留空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在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拍摄人物运用这类构图手法,模特的视觉最好望向留空的位置,平衡整幅画面。

别处的忧伤
同样作者故意的留空,给画面添加了剧情感,仿佛画面中的女孩儿,正在等待某个迟到的男孩。以上是关于人像拍摄中,黄金分割作品的应用,在风光生态作品中,这类构图方式将赋予他们新的意境。

黄金海岸
风光片中,运用好黄金分割构图,也可以为你的画面加色不少。试想,如同上图,如果将两个人物置于中间,海水沙滩对半分开,画面就会显得直接,对称,缺乏想象空间。所以作者将人物置于画面的右切割点,表现了大面积的海水令人仿佛听到了海潮声,海风呼呼的吹,男女主人翁携手漫步其中,浪漫温馨。同样主体还是第一个抓住你的视觉的,然而意境却大不相同。

夏蛙
黄金分割构图法,同样也能为你的片子加入拟人化的效果,单纯的记录影像,现在连教科书都不这么做了,为你拍摄的小生物注入表情和思想,带来的乐趣更加大。如上图的青蛙,机灵可爱,置于画面右方,左边空置的大面积为画面留下了悬念“这八卦的小家伙,到底在关注什么。看得眼睛都快掉出来了。”
讲了这么多关于不同题材黄金分割构图法的意境表现,现在我们再来说说,这一理论到底是从何而来。
黄金分割线构图

如图1:“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5︰8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 A︰C = B︰A = 5︰8。幸运的是,35MM胶片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5︰8的比率(24︰36 = 5︰7.5)

如图2:通过上述推导我们得到了一个被认为很完美的矩形,连接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作对角线,然后从右上角向Y’点(黄金分割点,见图)作一线段交于对角线,这样就把矩形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现在,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黄金分割,下一步就可以将你所要拍摄的景物大致按照这三个区域去安排,也可以将示意图翻转180度或旋转90度来进行对照。
趣味中心
当我们对一朵花、一只鸟、一栋民居、一个人感兴趣,要拍下来时,这些主体就是趣味中心。那么,它们应该放在画面的什么位置上呢?怎样能让观赏者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呢?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在画面上的黄金分割点。西方国家将任一长方型画面连接对角线,再从角点向对角线做一垂线,交点即名为:黄金点。这样,画面上有四个黄金点。中国自古以来用的是九宫法,即将画面平均分成九份,也有四个交点,称黄金点。和西方大致相仿。

当我们将趣味中心放在这任一点上时,(或接近任一点时)最能引起观赏者的注意力。看看下图小船的位置。


再看看下面的雪景图:趣味中心红衣人在画面中心,如果移到接近趣味点时,是否好看一点?

除了点,我们还要考虑到线,即画面的分配比例,最重要的是地平线,切不可将地平线在画面上居中,将画面一切两半,而是要么下1/3、要么上1/3。




为了突出趣味中心,我们常用的手法有:对比。即色彩对比、虚实对比、动静对比、大小对比、明暗对比等。。。。
1。色彩对比:

2。虚实对比:



3。动静对比。静的一定要实,方可更显动。

4。大小对比、明暗对比。


再看一幅经典构图

我们再以彩云的“连心锁”为例,原片构思好,连心锁有很浓的人情味,这里作者的趣味中心是锁,她想暗示读者去想:什么人挂的?为什么挂的?什么时候挂的?。。。。带有许多的悬念,如果说纯粹的流水是一首小诗,那“连心锁”就是一篇带哲理的散文。可原片整体都清楚,互相抢夺读者的视线,而水占了优势,它最亮,又有动感,而锁的颜色又混在石头的同一色中,主题被埋没了。。。。原片:

下面我们对原素材进行编辑,忍痛割爱,突出主题,虚化抢眼的副题,这样读者一看到这幅画,目光马上会集聚到锁上去,然后目光才会由锁逐渐向四边扩散,最后又回到主题--“连心锁”,完成了作者预期的效果。如图:

风光摄影怎样确定画面的趣味中心
风光摄影画面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结构。而且还要安排一个兴趣中心。这个兴趣中心可以是一座大山,也可以是一颗小树苗。从内容上看,兴趣中心应是画面上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而从形式上看,兴趣中心一般占据着最重要的构图位置。总之,兴趣中心就是画面上应重点表现的部分。
在风光摄影中,画面的兴趣中心,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只有一个,只有这样,画面上的内容才会主次分明,也只有如此,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形状等构图的形式要素才会显得井然有序。
画面的趣味中心同取景范围的大小直接有关,当框取一幅有山、有树、有瀑布的自然景观时,可能前景上的树会成为画面的兴趣中心,而将镜头拉近,将焦点对在瀑布上,这时前景上的树和背景的山就会虚化,那么,瀑布就会成为画面的兴趣中心。
其次,画面的兴趣中心也同构图中的影调、色彩、形状和线条的对比直接相关。一般而言,画面中这些对比强烈的部分,更能吸引观众的视线,因此,也就越容易成为画面的兴趣中心。
另外,将画面的兴趣中心安排在画面的特殊位置,更有利于主体表现。一般来说,将兴趣中心安排在画面井字线的四个交叉点上,更显得突出、醒目,因为这种形式更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