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9-1 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p>王玉珏 (1937.12—) 女,河北玉田人。 擅长中国画。 1964年广州 美术学院国画系 毕业后留校任教,1972年任广东省文艺创作室美术组创作员,1977年后历 任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副院长、代理院长、院长,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 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广州美术学院兼职教授,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作品《演出之前 》、《山村医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学雷锋小组》入选全国美展,《烈焰燎原》入选 庆祝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祖国》入选中国画研究院首届中国画展并被收藏,《果果》入 选全国美展,《卖花姑娘》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冉冉》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出版 有作品专辑和新作系列画册。 ?<br/>王玉珏艺术传略 </p><p> 女画家王玉珏现任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5年至1964年的九年时间。王玉珏攻读于中南美专附中及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勤奋与深思,使她获得坚实的绘画基本功并已显示了卓越的创造才能。学生时代所作的《山村医生》(1963)及《农场新兵》(1964)即引起全国瞩目和多方赞誉。尤其是《山村医生》在日本、美国、印度……等地展出,特别受到国外观众的重视。他们看到了传统的中国人物画获得了全新的面貌。</p><p> 学习过程中,王玉珏不仅借鉴了海派、岭南派以及张大千、徐悲鸿等名家的经验,尤其对敦煌、永乐宫以及唐宋人物画的伟大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明清以来,青年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汲取了西洋及东洋艺术的某些因素,使这一绘画样式日渐繁荣且显出新的面貌。而王玉珏实为先行者之一。</p><p> 作为艺术家,王玉珏从未置身于历史的潮流之外。她热爱祖国乡野间的花草树木,熟知普通人民的欢乐和艰辛。虽然她从未由于赶潮流画过场面热闹的所谓宏篇钜制,从未表述过经世济国的“豪言壮语”,但她的作品却能使人明显地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气息。</p><p> 七十年代以前,她的作品常于平凡质朴的形象中蕴含有道德的意义,(《山村医生》中的敬业精神,《农场新兵》中的献身建设)。运用的线条富于转折顿挫的粗细变化,(所谓“莼菜条”的笔意)。色彩倾向于浅淡。八十年代开始,王玉珏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她更看重“美”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陶冶,使“爱”与“美”相融合,产生更为普遍的道德方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她喜欢的题材是少女与鲜花,丰盈的果实和健硕的婴儿。她画中的人物有时如迎着扑面而来的春风一样,迎接着新的生活,(《卖花姑娘》)。与此同时,画家对于艺术的形式美和艺术技巧,进行了更为精深的探讨,从而把工笔重彩的人物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p><p> 王玉珏虽然具备本文素描的写实基础,但她并不采用明暗阴影的皴擦以造成“逼真”的立体感。她完全借助于线、色的变化和微妙的渲染,以取得人物的传神和适度的空间效果。因而保持了东方艺术的“假定性”和装饰性。以及典雅、纯净的神韵。</p><p> 在用线方面,她有很深的功力;不仅达到了古人所谓“笔迹周密”“紧劲联绵”“神完气足”的境地,而且依据不同的意境情趣,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线条风格。或婉转飞舞(《淡淡的小花》)或坚直轻灵(《绿色的苹果》)或墨线、色线、色勒与没骨穿插并用(《卖花姑娘》)。</p><p> 王玉珏的工笔重彩充分发挥了色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她借鉴了西文绘画中优良的色彩技巧,依据情感和境界的需要,使每幅画具有不同的“主调”。《美花》和《苗族姑娘》都是以绿色为主调,但前者偏暖,后者偏冷,因而产生了活跃与幽静的不同意趣。《卖花姑娘》中的淡紫的主调中置以响亮黄色的小块和天蓝,构成一片活泼而又温暖的情调。表现出画家精深的艺术技巧。</p><p> 王玉珏的画风,秀雅而不轻浮,严谨而不板滞,清新优美中含有一种纯朴亲切的情致。不但表现了她的造诣和修养,也显示了她的艺术的独特的性格。除去了笔人物花卉之外,王玉珏也擅作大写的遗风,却充满现代艺术的新鲜意境,表现出她特有的开朗、乐观纯厚的感情。</p><p> 她的作品不少均为国内美术馆收藏,并多次到国外展出获得赞誉。近年所作《卖花姑娘》(1984)和《冉冉》(1987),在第六第七届全国美展中连续获得银奖;《淡淡的小花》(1985)在“阿尔及尔——世界文化荟萃”活动中获造型艺术集体特别奖(金牌奖)。</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