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565|回复: 1

唐山的古县城【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8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唐山的古县城


来源:tsxuzf的博客


http://tsxuzf.blog.163.com/blog/static/52273281200802124248365/





在冷兵器时代,城墙是阻挡外敌入侵的重要屏障。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把“高筑墙,广积粮”作为巩固政权的两项基础工作。当时,不仅都城有坚固的城墙和完善的防御措施,各州、府、县及边防关隘也都建有或大或小的城池。现唐山辖区的六个老县(玉田、遵化、丰润、迁安、滦县、乐亭)明清时期都曾有完备的城防设施。

玉田唐代设县以后就筑有土城。明朝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改建砖石结构城墙。建成后,四周总长3里140步,城墙高3丈。建有东、南、西三个城门。城墙外有深1丈宽1.2丈的护城河。明清两代对城墙和护城河又进行过多次增修补修。

遵化县城也始建于唐代,原为土城。明朝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遵化卫指挥使周宝主持修筑砖城。砖城在土城的基础上向北扩70丈,向西扩120丈,建成后周长1351丈。城墙高3.6丈,墙上有垛口1341个。建有四座城门,城门上方有雄伟壮观的城楼。其中,东、南、西三座城楼为二层,北城楼为三层,楼上曾挂有匾额“畿东第一楼”。城外的护城河深2丈,宽3 丈,并设三个水门,供城内雨水外泄。

丰润县城建于金代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原为土城。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至成化年间(1465——1487)改以砖石砌城墙。丰润城周长4里,城墙高2.5丈,墙基宽2丈,建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护城河深2 丈,宽2 丈。明清两代多次增修。

迁安县城建于辽代,原为土城,城墙高2.1丈,周长5里。明朝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巡抚邹来学奉皇帝令以砖砌城。明朝成化四年(1468年),宪宗皇帝又下令拓城,在原老城的基础上又拓建了东城。当时的城墙高3丈,墙外护城河深2丈,宽3丈。在以后的一百年中又六次增修,先后修建了城楼、瓮城和垛口。

滦县县城建于契丹天赞二年(公元923年),原为土城。明朝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巡抚邹来学令同知杨雄为土城砌砖。建成后,城墙高2.9丈,周长5里260步。有垛口1158个。建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门洞高2.1丈,宽1.75丈,门外有瓮城,半径9丈。后又增建了敌楼、角楼。

乐亭明朝初年建有土城垣,周长3里。明朝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开始建砖城,成化十七年(1481年)建成,后又多次增修。明代乐亭城周长997丈,墙基宽2.2丈,顶宽1.5丈,墙高2.85丈。有城门4个。瓮城4 座,敌台10个,垛口1360个。城楼为2层3间,角楼为1层1间,护城河深1.4丈,宽3.5丈,池外有堤。

这些古城多毁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后仅剩断壁残垣。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为拓宽道路,改善交通条件,把古城门和城墙全部拆除,有的在原城墙基础上修建了环城路,故城的痕迹已全部消失。



发表于 2010-10-23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