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记录片《红楼梦与丰润曹》,大胆地介入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并试图以学者论述与实地考察的资料相结合,来解决这一争议,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可贵的尝试。
曹雪芹祖籍“丰润说”由来已久,而且基本上得到肯定,国内权威性的辞书《辞源》与《辞海》均取此说。后来冯其庸先生根据新发现的《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写出《曹雪芹家世新考》一书,倡导“辽东说”,否定“丰润说”,于是出现了两说并存的局面。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新的争论,两说都说自己已成“定论。”但据我看来,这一问题仍需探讨。比如在“丰润说”中,从丰润入辽的曹端广到曹雪芹上五世曹世选之间的联系,尚无文献资料可考;而在“辽东说” 中,冯其庸先生认为它的“致命弱点”是“这个辽东曹与上代的灵寿曹也断了线,联接不起来”,【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77页】于是冯先生以《丰润曹氏族谱》为据,试图把宋武惠王灵寿曹彬的后世、迁到南昌新建县武阳渡的曹孝庆之孙、“卜居山东”的曹子田,看成是“五庆堂”曹族入辽前的祖先,但这一说法了无所据。在《红楼梦与丰润曹》一片中,向冯先生提供《五庆堂谱》的曹仪简现身说法,否定了冯先生的“山东定陶”说。原来,在“五庆”兄弟中,曹积庆、曹荣庆二人由北京迁往山东定陶,曹仪简所讲的“定陶曹谱”,乃是此“二庆”兄弟延续《五庆堂谱》之曹谱,而不是如冯先生所理解的“由定陶到辽阳发展了一大支”成为“五庆曹族”的曹谱。这样,“辽东说”的“致命弱点”就依然存在。由于存在着这样一个“致命弱点,所以《五庆堂谱》作为依据的“辽东说”就很难确立,更不用说“已成定论”了。不仅如此,《五庆堂谱》所记该曹族祖籍为扬州仪真,甚至把强拉入谱的始祖、安徽安丰的明初名臣曹良臣也硬改作仪真人,这就使得“五庆堂”曹族不仅不能与灵寿曹联系起来,而且无法摆脱该曹族与真正的仪真人、丰润伯曹义的联系。尽管据冯先生考证,曹义与曹良臣一样,并非“五庆堂谱”曹族之真正的始祖,其真正的始祖是与曹良臣和曹义均无关系的曹俊,但“五庆堂”曹族与曹义的联系,直至《五庆堂谱》所记之第十一世,即《五庆堂谱》所据之《辽东曹氏宗谱》的主修者曹士琦,仍然还割不断。他在《宗谱叙言》中,说他家宗谱因“失遗 兵火中,从前世系宗支,茫然莫记,犹幸丰润伯处全谱尚存,不意未及缮录,又催‘闯逆’之变,叔丰润伯匡治及兄勋卫、鼎盛,俱尽忠死难,而家乘益无征焉。”这就是说,所谓并非丰润伯曹义之后;而实为曹俊之后的曹士琦,却把曹义的第九代孙曹匡治和第十代孙曹勋卫、曹鼎盛仍称为“叔”与“兄”,且仍将曹义后世的族谱认作自已的宗谱,这又作何解释呢?我认为,这足以说明,“五庆堂”曹族实为曹义之后,只不过曹俊一支,并未承袭“丰润伯”的封号,而《五庆堂谱》所记之祖籍仪真,实际也并无差错。而这一曹族,目前还找不到与灵寿曹的联系,可见其并非有意要回避“宋武惠王曹彬之后”这一光辉世家的历史,而是因为他们确实并非“宋武惠王裔”,因而它也并非曹雪芹上世所属之曹族。因为,曹雪芹上世乃为“宋武惠王曹彬之后”,这在雪芹曾祖父曹玺的传记中是明确记载着的,而《五 庆堂谱》中对此却只字未提。《五庆堂谱》把曹雪芹上五世曹世选支隔五代之后安插迈斤谓四房“曹智”系下,实际上与该谱记入曹邦一支以及把曹良臣记为始祖一样,都属强拉入谱,不足征信。更何况,属于曹俊之后的异、仁、礼、智、信五兄弟是否真的存在就很值得怀疑:一,把尽人皆知的中国传统礼教“五常”——仁、义、礼、智信变为“异、仁、礼、智、信”的兄弟排名违反常理;二,如果不是因伯父名“义”,则五兄弟排名应是“仁、义、礼、智、信”,如果伯父确实名为“义”,则子侄辈焉有排名为“仁、礼、智、信”的道理!三,《五庆堂谱》的老谱即《曹氏谱系全图》,尽管也是错乱不堪,不足为据(比如把曹寅、曹玺列为平辈,把曹义之后第九代曹匡治列为第三代,即曹匡治成了曹义之孙,等等),但其中的二世泰和兴,三世的义、俊、鼎,在《五庆堂谱》中却成为二世的泰、义、俊,而“老谱”中的四世却变成《五庆堂谱》中的三世,可见这个“家乘益无征焉”的“五庆堂”曹族的上世第一、二、三代都还理不清头绪,至于有没有曹世选以上隔五世的所谓四房“曹智”的存在,也颇成问题。总之,冯先生据这样一部疑点甚多,连祖籍与第一、二、三代始祖的姓名尚不可靠之《五庆堂谱》,来考证曹雪芹祖籍,且以之作为“辽东说”的根据,实难令人信服。至于其中有曹寅称之为“表兄”的甘鸿舒(国基),因其同族长辈甘体垣与“五庆堂”曹族人有姻亲关系,于是被冯先生认定:这是说明曹雪芹上世曹寅至曹世选一支属“五庆堂”曹族的有力证据。其实,细查甘氏家谱,可知配妻曹氏的甘体垣,与甘国基已为出“五服”之同族。甘国基父甘文媲,祖父甘英魁,曾祖父甘崇贤,太祖父甘九官。而与甘国基父平辈的甘体垣,系出自与甘九官平辈的甘九叙之后,可见曹寅与甘国基以表兄弟相称,即使确因甘氏族人中的甘体垣娶了曹姓女子为妻,但并无必然的理由认为此曹姓女子一定与曹寅为同族,这种“表亲”的论列关系我认为倒完全可能是“同姓联宗”的原因所致。这一点在此无暇细论了。
当然,正如《红楼梦与丰润曹》一片中听考察的那样,曹雪芹祖先至少在上五世曹世选之前已籍辽东,这是无可争议的,所以如果说曹雪芹的近世祖籍为辽东(或辽阳),这个“辽东说”也是无可争议的。关键是曹雪芹的辽东祖先是由何地入辽,“丰润说”有《便阳曹氏族谱》中关于曹端明之弟曹端广于明永乐初自丰润“卜居于辽东之铁岭卫”及“至辽阳一籍,闻焉未修,尚属憾事”的记载,而山东定陶说则只是冯其庸先生的一种设想。“丰润说”与“辽东说”,作为曹雪芹上世的远世祖籍和近世祖籍,其实并无矛盾。在“丰润说”中,已包括曹端广自明永乐初入辽后,直至明末满清入主中原前,丰润曹族这一支寄籍辽东的这一阶段,即“丰润说”中包括着曹雪芹近世祖籍的“辽东说”。目前,“丰润说”与“辽东说”虽然存在争论,但二说争论的实质,在于曹雪芹远祖究竟是从丰润入辽,还是从山东定陶或其他什么地方入辽。接照冯先生之“辽东说”的考证,曹雪芹祖籍的贯穿线应为:“灵寿——南昌——定陶——辽阳”,而按照“丰润说”,则这一贯穿线就为灵寿——南昌——丰润——辽东。电视记录片《红楼梦与丰润曹》摄制组不仅到了丰润,而且也到了灵寿、南昌新建县武阳渡、辽宁铁岭和辽阳等地作了考察,并以其考察结果和一些学者的论证相结合,从而倾向于“丰润说”,这对于揭开曹雪芹祖籍之谜是颇有价值的。虽然如此,我却不认为,这部记录片提供给人们的东西就已是什么“定论”。关于曹雪芹祖籍问题的争论,此前已进行了六十多年,在近来这场新的论争中,借助于具有许多优长的电视手段,这是很有意义的。遵照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电视片《红楼梦与丰润曹》的探讨,也许曹雪芹祖籍问题快到接近解决的时候了。
来源:http://www.hebsky.gov.cn:82/zjxz/tlj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