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442|回复: 1

曹雪芹祖籍史料考证【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7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曹雪芹祖籍史料考证


  一、始祖源流考证     始祖渊源 在曹雪芹一家,许多资料表述得十分鲜明:清初朴学大师闫若璩题赠给曹雪芹祖父曹寅的诗句"汉代数元功,平阳十八中。传来凡几叶,世职少司空",讲明汉代始祖是曹参。曹参是汉代开国名将,在元功十八人中仅次萧何。萧何死后被招为汉相,食邑平阳,封为列侯,其子孙八人封为平阳侯。至于宋代始祖,曹雪芹曾祖曹玺在清康熙版《江宁府志》、《上元县志》的传中,分别称为 "宋枢密武惠王裔也"和 "其先出自宋枢密武惠王彬后"。曹彬是宋代开国元勋,史称"清慎仁恕",官至枢密院上柱国,封济阳郡王,谥武惠。曹彬子七人,其中二子曹玮官至彰武军节度使,御辽功高,卒谥武穆。曹雪芹一支就是曹玮之后。所以古燕袁瑝在为曹雪芹家《楝亭图卷》题写的词中特以"惠穆流徽,朝野重,芳名循誉",指明系出彬之三子曹玮。丰润曹氏对于汉、宋始祖,在《浭阳曹氏族谱》载述中更为昭明。其《高辛氏以来年表》先以"平阳显于汉,济阳显于宋"标明是汉代曹参和宋代曹彬,之后又在《武阳曹氏源流宗谱序》中指出他们的武阳一世曹孝庆"盖彰武节度使武穆公之五世孙也。"对于这段先世光辉历史,丰润曹氏还以每年书写张贴的楹联"汉拜相宋封王,三千年皇猷黻黼 ……"世代传延。据从丰润迁往辽宁铁岭的曹氏后人曹泰东介绍,他们族人至今过年也都贴"汉拜相宋封王"的楹联,人们都知道汉代始祖是曹参,宋代始祖是曹彬的历史。除此之外,这支族人的远祖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魏武帝曹操。曹操除了具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外,还登高必赋,皆出乐章,与儿子曹植、曹丕成为中华民族诗的三个成型"源头"之一,誉为"邺下三曹"。曹寅写给丰润曹鋡的诗句"吾宗自古占骚坛"、"吾宗诗渊源,大率归清腴";曹雪芹好友敦诚诗句"少陵(唐代诗人杜甫自称少陵野老)昔赠曹将军(唐代将军曹霸还是画家),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篙村"都点明了这个历史渊源。丰润曹氏的始祖渊源是其诗礼簪缨的家世基础,也是曹雪芹祖籍丰润的力证之一。辽东曹武穆一支,唯丰润曹迁铁岭、后被掳为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的曹雪芹一支,余者皆无法联结。     氏族迁徙 丰润曹氏得姓起于公元前11世纪,据《浭阳曹氏族谱》载:"……高辛氏湮祀上帝,元妃生后稷,遂肇封有邰,十五世而叔振铎封于曹(山东定陶和曹县一带),子孙因以为姓"后一支迁安徽沛地,出了汉之开国元勋曹参,封平阳侯。西晋末年避战乱,中山恭王曹衮和常山真定王曹嘉的后代一支迁到河北灵寿(今城北岗头村)。在宋初统一全国战争中,这支曹氏出了武功盖世的曹彬,封济阳郡王。曹彬六世孙曹孝庆咸淳元年官隆兴府(驻南昌)知府,携家迁到江西豫章武阳渡。明永乐年间,曹孝庆曾孙曹端明(字伯亮)协弟曹端广北迁丰润咸宁里,具体之地是城内西街,并于城北还乡河西岸建立祖茔(后称小陈庄曹家坝祖茔)。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考证,明正统初年弟弟曹端广随丰润伯曹义(辽东副总兵,正统三年升总兵)赴辽东落居铁岭卫南郊40里腰堡村。《浭阳曹氏族谱》曹鼎望所撰序文称"盖自明永乐间,始祖伯亮公协弟端广从豫章武阳渡溯江而北,一卜居于丰润之咸宁里,一卜居于辽东铁岭卫"即指此事。后铁岭曹氏代代相传迁自河北丰润,也可为证。公元1619后金满洲努尔哈赤取开原、铁岭,七月毁城掠物,人尽为掳。曹端广七世孙曹世选及子振彦被掳,成了正白旗包衣,转战沈阳、辽阳。所以曹鼎望的《<浭阳曹氏族谱>序》又有"至辽阳一籍阙焉未修,实属憾事"的说法。实则指明当时在辽阳一带征战驻守的曹雪芹上世即明正统初丰润曹氏迁往铁岭卫的曹端广一系后人。     二、族谊亲情考证     亲族联系 丰润曹氏族谊重,亲情浓。曹端广后人入辽200年间,与祖籍的往来虽未见直接记载。但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颖异好学、智虑过人的丰润曹邦被清兵掳往辽东,《浭阳曹氏族谱》记其"因彼地族人引荐,加入正红旗,授职他赤哈哈番"。这个彼地族人就是早已在辽东的曹雪芹高祖曹振彦等人。他们在十年前就已被清之前身后金掳掠为奴,取得满籍身份,有了根基,有条件向上司引荐,使曹邦加入正红旗。曹邦与曹振彦同辈,曹邦的哥哥曹桢又名曹邦彦,与曹振彦只差一字。曹振彦父亲曹世选与曹邦父亲曹士淳一辈名字中间之"世"、"士"二字同音异体,本为书写之误。曹振彦之孙曹寅与曹邦孙辈曹鋡,取名均为单字,称为兄弟,对应十分齐整。这些情况皆可成为两支人族亲系近,支脉同根的佐证。     祖籍情深 曹雪芹一支入关后,丰润祖籍族人多成朝廷显贵,而且文风特盛,他们往来更密。从曹雪芹祖父曹寅《楝亭诗钞》中写给祖籍弟兄的21首诗看,他称丰润曹鋡(字冲谷、松茨)为"冲谷四兄"、"松茨四兄",他们相互在对方家中久居,对彼此景物情况十分熟悉,有深厚情感。曹寅成年后写给曹鋡的诗句"浭水不可钓,松茨闻欲荒;春风苦楝树,夜雨读书床。骨肉论文少,公私拂纸长;频频达声口,努力学农桑"及"再报东皋一尺书,哦诗松下晚凉如";"况从丱角游,弄兹莲叶碧,风堂说旧诗,列客展前席";"连枝成漂萍,丛筱冒高笴";"蘋婆花卸看青果,浭水鱼枯好掷竿";"争似蘋婆双院里,挥毫日日度春风";"香凝画省眠饥凤,梦隔寒云数断鸿"。因为"浭水"、"松茨"、"蘋婆"、"楝树"都是两家的标志物,所以这些诗句透射出他们之间近密热烈的聚晤与往来。诗句中还以"骨肉"、"同胞"、"连枝"、"断鸿"这些表示亲兄弟的词汇,称丰润的曹鋡兄弟。以"亡兄"称谓丰润早逝的曹钊与曹鈖,表明他们间骨肉至亲的关系。他还在曹钊、曹鈖去世后,以"平生盛涕泪,蒿里几凄怆",表达对祖籍故里这些连续不幸的凄苦与哀伤。曹寅还请文学家尤侗为丰润曹鋡《松茨诗稿》作序,这是曹雪芹祖籍丰润的又一重要佐证。由于当时加入旗籍的汉人都极力回避原籍与族根,尤侗在序中以"乃兄冲谷"、"信乎兄弟擅场,皆邺下之后劲"、"盍以避阿奴火攻"等表明兄弟关系的词语典故,用或隐或现的手法,标示出曹寅祖籍丰润的历史真实。曹寅在致曹鋡的诗中还以 "敝庐"、"蒿里"这些表示家乡故里的典型词汇,称呼祖籍丰润。以"终期辟地无离别,竟欲逃禅绝喜悲";"沄沄大江流,烟霞相与期";"长城近日无坚垒,末路相看有敝庐"等诗句,表达他盼望晚年回归丰润祖籍的强烈心情。     三、祖籍家酒考证     明末清初,丰润曹氏在白云岭山庄别业的还乡河东岸建酒作坊,取沙石过滤的河水酿酒,称为浭酒。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的陈廷敬长诗《浭酒歌--因玉田孟君寄曹冠五使君》开宗明义地写道:"离筳尝遍京东酒,浭酒淋漓最有情。东流浭水行相饯,近海清波净于练。谁将浭水化春醅,曹家兄弟成欢宴……"表明浭酒系曹鼎望等丰润曹氏族人所酿。曹氏族人对提高酒质极重视,许多风雅俊杰之士皆参与其中。著有《松茨诗稿》的十三世曹鋡诗句"自泼新醅呼少妇"可兹说明,因而酒质特高。韩慕卢宗伯督学京畿,饮之而甘,品为燕酒第一。"清翰林院检讨、日讲起居官朱彝尊诗句"浭酒冻春碧,莱鸡蒸栗黄","渔阳松馓宝坻鱼,浭酒吴船味不如",皆可为证。曹雪芹祖父曹寅青少时惯饮浭酒,对浭酒怀有深厚情感。后来祖籍亲人到他任上送去浭酒,他当晚以浭酒款待宾朋,并即兴作《饮浭酒》长诗,诗中"眷言酌昆友,陶然知水奇。曲蘖岂一端,醇酎毋乃滋。沉湎滑稽内,适俗恒浇漓。今夕数帆健,满引谁当之。寒泉伏百里,忆出孤竹时……" 之中:眷言,谓回顾貌;酌,谓宴饮,饮酒;昆,谓兄长;陶然,谓舒畅快乐的样子;曲蘖,亦谓酒;醇酎,谓反复酿制的、质地淳厚的酒;滑稽,谓古代流酒器,腹大如壶,尽日盛酒;浇漓,谓外地薄而不纯的酒;帆,古代以酒船喻饮酒器,故又以帆船代饮酒器;满引,谓举杯而长饮。该诗怀想与祖籍弟兄畅饮浭酒的亲切情景,称赞浭酒的水质和酒质,对祖籍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油然生出深深敬意。曹寅还有与丰润曹鋡在白云岭山庄别业家酒作坊中听着漉酒的滴嗒声恬静入睡的生活,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晚年所作七律《病中冲谷四兄弟寄诗相慰,信笔奉答,兼感两亡兄四首》中"何日对床听漉酒,疏花零叶绕东篱",就表明他盼望回归祖籍,与丰润曹鋡重温这种生活的情感。浭酒含蕴着曹雪芹一家与祖籍血乳交融的亲情,是他们与祖籍骨肉关系的见证。     四、祖籍奇缘考证     在300多年的历史中,种种特定的因素使得祖籍丰润与曹雪芹家、曹雪芹本人、曹雪芹著作,生出许多耐人寻味的奇缘。     张见阳绘制传世画作《楝亭夜话》图 张见阳,丰登坞镇张庄人,官庐江郡太守(丰润曹鋡为其画像题诗款称"老表弟"),善书画金石。其父张自德(清顺治间工部尚书)明崇祯二年与丰润曹邦一起被清兵掳往辽东,与曹邦一起受到曹雪芹先人曹振彦等的引荐,加入正红旗,受到朝廷的重用。以后张见阳与曹雪芹祖父曹寅诗文书画交往密切。康熙三十四年(1695)秋,见阳至江宁织造府访曹寅,恰值江宁知府施世纶在,三人秉烛夜话于府中楝亭。见阳兴起,作"楝亭夜话"图。画面绘楝树、丛竹、房舍、文石、苍凉月夜、岑寂庭院、屋舍烛台,三人共话,小童侧侍,意境尤深。张见阳、施世纶、曹寅等在上面题诗,更具丰富内涵。该图成为曹雪芹家世交游的一件重要文物,存于吉林省博物馆。     沈赤然作《〈红楼梦〉题诗四首》 沈赤然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至乾隆末任丰润县令。他好书法、善诗词、重视地方文化,任上主持重修浭阳书院,撰写《重修浭阳书院碑记》,乾隆六十年(当时或在丰润任上,或离任不久)作《曹雪芹〈红楼梦〉题诗四首》,表现了对《红楼梦》思想艺术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作者、作品的笃厚情感。这四首七律诗在后世红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收入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出版、贺新辉主编的《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     丰润传流手抄本《石头记》 住城内西街的丰润曹氏21世曹兆丰,曾有一部手抄本《石头记》,共3个函套,每套10多本。函套外贴蓝布面儿,正中上部贴一白纸签,上书楷体"石头记"三字。函套内各册长如现在的16开,宽比16开窄。纸似毛头纸,但较薄。各册封面无字,里边的字是行书抄写,字长宽约0.6cm,好多页上有圈、勾、添、抹的痕迹,字均为墨书。手抄本《石头记》是他家老辈传下来的,不知传了多少代。1962年春一位自称北京文化馆的人先后两次来与交涉,1963年春花90元钱买走。     "浭阳孙温"精绘《全本〈红楼梦〉》 十九世纪中叶,丰润孙温耗时十余年绘制了《全本〈红楼梦〉》(共24册,230幅)。纵观全书,作者以独特视角,将不同的红楼人物置身于特定环境中,用生动直观的艺术形式描绘出一幅幅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的画面,将一部洋洋大观的《红楼梦》表现得雅俗共赏,回味无穷。画作情节之详尽、笔法之精细、构图之精美、场面之宏大,绝世仅有。该画册藏于旅顺博物馆,2004年由作家出版社印行。刊印时收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特为各页画面的题诗,计238首,成为21世纪初红学界的一大盛事。     张爱玲"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 张爱玲是享誉海内外的女作家,祖籍丰润县新军屯镇大齐坨村,祖父是清末左副都御史张佩纶。她与曹雪芹及《红楼梦》有奇缘,八岁开读,每隔三四年读一次。她研红别具慧心,十二、三岁时看到八十回以下,只觉得"天日无光,百般无味",辩出高鹗伪续的鄙劣。十四五岁便开笔创写章回小说《摩登红楼梦》,以后又经十年考据研究,写出红学名著《红楼梦魇》。《红楼梦魇》1977年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内收《红楼梦末完》、《红楼梦插曲之一》及五详《红楼梦》等篇目,主要是对版本的考证。考证中,她谨慎格致,对考证所得进行胆大放恣的发挥与延伸,提出许多独道精辟的见解。《红楼梦魇》成了红学极珍贵的考研成果,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赋诗"扫眉才子女相如,梦里红楼景色殊。早辨名貂联狗尾,渐疑颦黛幻仙姝。云垂海立惊真本,鲥骨棠香恨佚书。夺取狱神五六稿,鸿蒙重起复还初。"对张爱玲及所著《红楼梦魇》表示了由衷的倾慕与赞赏。     五、"红楼"蕴含     曹雪芹在丰润祖籍生活的经历尚无文字记载,但是他对丰润祖籍很熟悉,感情深厚,因此著作《红楼梦》蕴含了丰润祖籍的大量内容。     祖籍旧居的影子 丰润城内西街路南的曹氏旧居分东西两个建筑群落,这两个群落北邻的大道东西通达,南临的街巷闭塞狭窄。但一家开北门,一家开南门,与《红楼梦》中荣宁二府居所相邻、往来却要绕行很远的情形出奇地相似。西街路北是曹家的一般住宅区。一般住宅区北边是个1.5万平方米的大花园。他们的方位布局与《红楼梦》中荣宁二府和大观园的方位也较相近。     丰润附近的传说典故 《红楼梦》三十七回史湘云咏白海棠诗句"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这个蓝田就是丰润西邻的玉田。玉田北部山中有个蓝泉,南流成溪,称蓝泉河,玉田土地得其灌溉之利,因而别称蓝田,玉田旧志多有记载。其文苑收录曹雪芹先祖曹鼎望七律《游楸子峪(玉田北部一山--编者注)》就有"曲径盘山脚,携手出蓝田"的诗句。蓝泉附近麻山古有杨雍伯得神仙种玉种子,种出一双洁白美玉的传说,至今清乾隆三年刻制的 "古人种玉处"碑仍立山巅。玉田西距京都二百里,正是"都门"之地。     丰润曹家人物 《红楼梦》第七回醉骂王熙凤、贾蓉"不是我焦大一个人,你们作官享荣华富贵"的仆人焦大,府中女仆老嬷嬷说他"随老主子出了三四回征,从死人堆里把主子背回来"。在曹雪芹家找不出这样一个人物。据《浭阳曹氏族谱》记载,丰润曹家有个"悍仆陈良",清初随曹继参、曹云望父子参加山西平定姜壤叛乱之战,在敌人重围、形势危急之时,他"发三矢殪三冠,贼却走",转危为安。他才有资格、有胆气和小主子们说出这些争强斗气的话。书中焦大与生活中陈良姓氏的变化联系,还有《春秋经》"楚代陈而取焦"的典故所据。     丰润附近的特产 《红楼梦》五十三回宁国府庄头乌进孝向主子进献年贡的货物单中有"御田胭脂米二石",有正书局石印本和王府本《石头记》竟直书为"玉田胭脂米"。玉田小泉所产水稻色粉红,称胭脂稻。关于"玉田"改书"御田"之缘由,是因为这种水稻种子又植于皇宫丰泽园中。《顺天府志·圣祖御制御稻米》记载"丰泽园中有水田数区,布玉田种……"可兹一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玉田人氏赵光贤撰有专篇考证《红楼梦》的有关内容演变过程,忆述他在家乡看见小泉胭脂米,他母亲(一位书香女眷)向他讲述,这是《红楼梦》中的胭脂米的经过。     丰润地名形胜 《红楼梦》七十六回众儿孙陪贾母登凸碧山庄赏月。史湘云所言:"……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凹晶……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与丰润曹氏白云岭山庄别业凹凸村,背靠飞青舞翠、樵径入云的白云岭,前临波碧潭深的还乡河的地形地貌,还有凹凸二字之名称,都极相似。就连史湘云特别指出的"凹凸"二字说成"洼拱"的读音,也与丰润凹凸村俗称洼头出奇的相近。     丰润方言 初步查检极典型的就有二百余处,其中第十四回把"日常生活开支"说成的"嚼用",第二十四回表"临时差借"之意的"倒扁儿",第四十三回说"把好处白给别人"的"填还",第二十四回表示"漂亮"意思的"干净"等等,都是非丰润而绝少的特有方言。
    始祖渊源这个族考标志性的史证,氏族迁徙这个反映脉系族根的历史轨迹,族谊亲情这些揭示亲支近缘的实景真相,祖籍家酒这个祖籍历史的精彩聚焦,祖籍奇缘与红楼蕴含这些绝无仅有的特定史实内容,全面深刻的显现出曹雪芹祖籍丰润的历史。

来源:http://www.he.xinhuanet.com/zfwq/2009-01/09/content_15408300.htm
发表于 2010-10-17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