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561|回复: 6

<转载>走进京东第一寺—净觉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实际上净觉寺还是值得一看的,只是寺庙规模有点小;不过去之前最好先对净觉寺有个初步了解,之后再去,就能看出点东西了...(有去净觉寺打算的可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初夏,我带着我的恩师——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孟先生参观了京东第一寺——净觉寺。
  净觉寺始建于唐,重修于清,是一座规模较大,布局严谨,结构精巧,主次有序的古寺院。素有“京东第一寺”之称,其主体建筑为三殿、三楼。此外还有东西配殿、龙凤门楼和智然墓碑亭等等。威武庄严的无梁门殿,砖雕斗拱,巧夺天工;富丽堂皇的香阜宫,彩绘繁多,色调娇艳;石碑、雕刻技艺精湛,罕见于世;殿内供奉佛像达百余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既具寺庙之精华,又展宫殿之靓丽。
  如今,净觉寺正以崭新的姿态喜迎八方朋友的到来,它以自己独特的美丽和神奇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到此游览!
  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层殿是门殿,门殿前檐正中刻有“净觉寺”三个大字的扁额,已被《中华名匾》一书收录,翻开此书第一页,就可以看到这三个遒劲的大字。此殿为无梁殿,堪称净觉寺第一奇观,它不仅无梁,而且无檩无柱,内壁外壁都是磨砖对缝,全殿除去门窗,没有任何木结构,它的椽、飞、昂、拱均用青砖精工雕琢而成,昂嘴间还刻有96尊神态各异的佛像。
  殿内中间供奉着弥勒佛。大肚弥勒佛在历史上就是中国的布袋和尚,他心胸坦荡,办事耿直,吃的饱,睡的着。这幅对联就是对他真实的写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弥勒佛两侧是“哼哈二将”。在印度,相传佛祖身旁有500名卫士,但不可能都塑下来,于是就把叫做密迹金刚的队长塑了下来。这位队长的首要职责是守卫寺庙第一道大门,与门神并无两样,但中国的门神大多数是两位,于是密迹金刚便一分为二,一左一右对称地站立在山门两侧。二位金刚化作哼哈二将,哼将叫郑伦,哈将叫陈奇。骑的是火眼金睛独角兽,手持金刚杵。哼将郑伦后来被周将擒获。投降了周武王。他主要绝活就是碰到敌人鼻子一哼,便响若供钟,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
  据说,日本的田忠首相抗日战争时曾在山门殿里避过难,说来也很奇怪,当时八路军竟然没搜到他。1972年,他访华时对周总理提要求一定要来净觉寺看看,因为他认为是佛仙保佑他才有了第二次生命。
  净觉寺的三楼更是风姿绰约,各具特色。我们看到的是矗立在门殿后的碑楼,碑楼又称藏经阁楼,原来是和尚藏经书的地方,这座建筑从前后看象是一个楼阁式的石牌坊,具有南方干栏式的建筑特点,它的木结构最精最细,具有六跳斗拱,而且每个斗拱中间都有木雕的小佛像,总共为144个。
  碑楼下竖立着四统大碑,两统小碑。这些石碑为研究净觉寺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且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引人注目的是一统草书碑,是清代书法家玉田县人王敬德所写,不但字写的好,而且雕刻的也好,知道草书在石雕里相当少,既不好写,也不好认。这统草书碑为了让大家都能认识,每个草书上都刻有正楷,为研究草书提供了方便。另外,这里的草书把王羲之的草书特点反映出来了,王羲之讲究在一篇文章里同一个字都不是一种写法。这个碑文中有十四个“之”字,但各有不同的写法。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看后都是赞不绝口、留连忘返。
  毛主席长征时的秘书李文放听说这里有统草书碑,在2001年还特意专程来净觉寺参观。
  位于东西配殿南侧的这两座楼为钟鼓楼,东为钟、西为鼓。钟、鼓楼四面全是歇山,上边是十字脊,刻有四龙戏珠。据古建专家介绍,象这样的建筑内地很少见,具有西藏庙宇的特点,也就是藏传风格。
  寺院有晨钟暮鼓之规,击钟有免除灾祸,祈求和平,祝爱情圆满成功的意义。本寺钟楼上的这口铁钟重达1200斤,是道光八年铸造的。第二层殿为中殿,也叫香阜宫。
  中殿前有宽敞的抱厦,抱厦由八根石柱支撑,前檐上部伸出12个斗拱,每个斗拱的端头雕琢成龙、虎、鼠、兔等十二生肖的模样。雀替上镶嵌着红木精雕而成的佛门八宝,轮、罗、伞、盖、花、罐、鱼、长。
  走进中殿,发现净觉寺的第二奇观——悬梁吊柱,大梁和明柱好像是悬吊在殿顶,实际上一个东西真正的空中悬着是不可能的,它巧妙的利用了力分解杠杆原理,把房子的支撑力转移到四周,整个建筑是木结构,而且没用一根钉子,全部刻卯。2002年冬季北京清华大学古建系的学生还专程来净觉寺考察这座建筑。
  殿正中供奉着千手观音,也叫准提观音,千手观音大多为二十四臂,本殿中的千手观音就是二十四臂。您看这只手(第二手)名为持日手,它的意义就是撑救一切眼暗无光者;这只手(第五手)名为宝剑手,可以让挚友早相遇;这只手(第十一只)名为白莲花手,能够成就种种功德。总之,千手观音的每一只手都有一种说法,这位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神通广大,威力无比。
  位于千手观音两侧的是十八罗汉,这叫十八罗汉请观音。罗汉的造型是比丘的形象:圆顶、跣足或僧鞋,身披袈沙,没有象菩萨那样有许多佩饰,但要表现出家人的气质,以增加宗教气氛。罗汉的造形十分丰富,有“瘦罗汉”、“胖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等。
  我们看到造型十分生动的图像,一位罗汉自己的宠物狗到另一位罗汉身上玩,并撒了一泡尿在他身上,这位手拿宝珠,想要弹击那只小狗,那位养狗的罗汉则一手护住狗,一手摆动像似对那个罗汉说:“别打,那是我的狗,你怎么能和小动物一般见识呢?”又像是在对他赔不是。
  位于千手观音后方的是观音菩萨的化身——青衣观音和红衣观音,前边两位站将是护法师,右边这位是夜叉,左边这位是韦驮,韦驮既是护法师,也属于菩萨,他是四大天王南天增长天王八大将之首,因为他保护如来有功劳,所以一般寺庙里都有韦驮像。
  在配殿与中殿连接处,东西两方各有一座小巧玲珑的门楼,东为龙,西为凤,龙门上边雕有二龙戏珠,凤门上为七凤朝阳,更为奇妙的是:这两座门楼从南看见石不见木,从北看见木不见石,所以称之为里不露砖,外不露木,一步一景。
  穿过龙凤门楼,我们看到的这座殿堂为后殿,这里有净觉寺又一道奇观,那就是——盘龙石柱。
  2001年,国家佛教主席赵朴初的秘书张林来到此处感到很惊讶,他说在全国两千多个寺庙里带有盘龙石柱的十分少见,在净觉寺后殿里出竟然出现了盘龙石柱,并且是用一块石料雕下来的,这充分说明净觉寺就是一座皇家庙宇。因为在我国封建时代,龙的图案只能作为皇家的专用品。
  后殿规模与中殿大致相同,此殿中供奉着三尊,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正中坐的一尊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两旁胁侍是二位大第子阿难和迦叶。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曾经是印度释迦族的一位王子。但优越的特质条件和高贵的王位都不能使他动心。他总想在精神上找到一条解脱之路,终于在十九岁那年,抛家离室,出家修行,三十岁成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并且创立了佛教,后人就称他为释迦牟尼佛。
  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这个位于东方的净琉璃世界,是佛教理想中的净土乐园。药师佛曾立下十二大愿,使净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无病无灾,丰衣足食,解脱苦难。
  药师佛与其旁边的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药师三尊”。
  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修行前也是一个国王,学佛法之后觉得佛法有种种好处,在世上做人,有种种苦恼,因此他抛弃了王位,出家去修行,最后成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佛祖。
  两位胁侍为大势至和观世音,此三尊称为“西方三圣”。
  净觉寺是座佛寺,和其他的寺庙相比,它有许多的独到之处。首先,“三大奇观”堪称一绝,还有净觉寺的石雕、木雕、砖雕又是一绝,山门殿的砖雕,技艺精湛;中殿的红木精雕和栏板石雕更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石雕中有鲤鱼卧莲、凤系牡丹、喜在眉稍,还有妙趣横生的猴捅马蜂窝。
中央美院的蒲松年教授专程到这里照了几幅浮雕,他赞赏说净觉寺的雕刻代表了整个河北省的杰作,并把这些照片录入《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一书。所以说净觉寺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彩绘雕刻,都有许多不同凡响之处,称之为“京东第一寺”是当之无愧的。
  东配殿共有四个分殿,分别为娘娘殿、菩萨殿、财神殿、老爷殿。
娘娘殿里供奉的有九天娘娘,碧霞元君,送子娘娘。
  九天娘娘又叫九天玄女,是位颇谙军事的女神仙。传说她是王母娘娘的神女,在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就有描写她的片断,相传她曾两次救宋江,送给他三卷天书,并教会他破阵之法,使其打败辽军。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娘娘,泰字在“易经”中表示“天地交而万物通”所以人们领会为妇女生子之意,说她滋生万物,民间视其为送子娘娘。
  这位送子娘娘,原来以吃小孩为主,所以叫暴恶母,她出生在王舍城中,发誓要吃光人间的小孩。后来她生了500个儿子,释迦如来知情后,便藏起她一个孩子,她十分想念,整天哭泣,后来得知实情,就去求佛祖还她孩子,如来说你有500个孩子还心疼,你想想被你吃掉的人家只有一两个孩子呢,听了佛祖的教诲后,她便把抢来的孩子送回去,并皈依佛门,民间传说她是个多产母亲,常常把她做为送子娘娘。
  若是您盼子心切,可以拜拜这位送子娘娘,如果您有一颗虔诚的心,就能实现愿望。
  菩萨殿里供奉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
  骑青狮的是文殊菩萨,他常侍奉释迦如来左右,在各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称为“大智文殊菩萨,”骑狮子是威猛的象征。
  观世音菩萨骑朝天吼,他的任务就是普渡众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所以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据说,唐朝的李世民忌会“世”字,就把“世”字省略,叫做观音菩萨,一直到今天,观音菩萨在人们心目中威望最高。
  旁边的两胁侍一个是善财童子,一个是龙女。
  善财童子是印度祸城王的小儿子,在他出生时满地冒金银财宝,但他不爱财,把金银视做粪土,自己立志出家,于是就有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始成佛的典故。
  另一个是胁侍是龙女,龙女特别聪明,八岁在龙宫听到文殊菩萨讲经,就立志将来一定修炼成佛,最后终于以龙身成就佛道。
  财神殿里供奉着两位文财神,一位武财神。
  武财神赵公明武艺高强,并有黑虎、铁鞭和百发百中的定海珠、缚龙索等法宝,他的画像周围常有招财童子,聚宝盆,大元宝和珍珠等,以显示财源茂盛。如果您是一位生意之人,不要把钱看得太重,可以拜一拜财神,定能保佑您买卖兴隆,财源广进。
  文财神比干是纣王的叔父,为人忠耿正直,常常直言劝谏纣王,但纣王整日沉迷于酒色,根本不理朝政,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因为他没了心,也就无偏无向,办事公道,深受人们爱戴。把他供奉为财神也是理所应当的。
  文财神范蠡是战国越王勾践手下的大臣,足智多谋,帮助越王出谋划策,使越王勾践掌握了霸业。但范蠡有远见,他认为越王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所以他隐姓埋名,逃到别国作买卖去了,范蠡不但会做官,还会作买卖,能挣来大钱,但挣的钱自己不装起来,给亲戚,朋友贫困户一散,所以在人们心目中影响很大,现在作生意的都要供奉他。
  老爷殿正中为关羽,左为护刀战将周仓,右为圣卯将关平,关平是关羽的义子。
  关羽为三国时蜀国大将,唐朝以前,他在民间影响并不大,宋朝以后才声威大震。老爷殿在过去全国来讲是最多的,因为无论是上层人物还是老百姓都崇拜关公,上层人物崇拜他忠心保国,老百姓崇拜他讲义气重情意。
  西配殿分别是达摩殿、师祖殿,地藏殿、魁星殿。
  达摩殿主要供奉达摩祖师和他在中国收的几个弟子,达摩是印度人,佛教的创始人之一,他是禅宗的初祖,在河南嵩山少林里面壁九年,石头上都印出他的像形成了影石,同时他也是少林拳的发明者。
  师祖殿正中供奉着智然禅师。净觉寺虽说始建于唐,但唐朝只是一个小庙,只有几亩香火地,盛期是清朝,有两千多亩地,那么是谁做的贡献最大呢?就是这位智然禅师。据说当时附近的老百姓,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天天都进钱,年年要置地,穷庙变富庙,智然创奇迹。道光三十年,也就是1850年智然圆寂。享年101岁,后来新任住持和他的弟子们在寺院西北角为他建造了六角碑亭。
  地藏殿里供奉有地藏王菩萨、十阎王和六位判官。
  地藏王曾在佛前立下誓愿: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所以说,地藏王菩萨堪称“大愿”。地藏王两边是他的两个弟子——道明和闽公。
  十阎王是地藏王的下属,十殿阎王各司一殿,分期审理死者的亡魂在人世间的罪恶,分别给判处各种惩罚。
  判官是阎王的主要帮手,判官到底有多少说不清楚,但主要判官有六位,有掌刑的、掌善的、掌恶的、掌人生死的、还有掌转生人的、掌转生畜的。
  魁星殿里供奉魁星、文昌和土地神。
  魁星被古人附会为主官运之神,备受读书人崇拜,它的形象为一赤发蓝面之鬼,立于鳌头之上,一脚向上翘,一手捧斗,另一手执笔,意思是用笔点定科举中试人的名字,就叫你榜上有名,作头名状元。
  文昌是文章学问之神,主管人间的功名利禄。
  您若是想求取功名,或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以拜一拜魁星和文昌,保佑您实现心中的愿望。
  这位是土地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亲近它,崇敬它,感谢他,因为它的作用最大,没有它,我们一天也不能生存。
  净觉寺始建于唐朝,传说有寺就有了这口井,所以说蛇仙井也有千年的历史了。相传,这口井里有一条蛇,她的身体可大可小、有时尾在井里,身子可以搭在三个大殿上,头部可以伸到还乡河里去喝水。由于净觉寺里长期居住着蛇仙,所以在过去最干旱的年头,这口蛇仙井也未曾干过。
蛇仙井位于三殿的后边,井深有10米,井壁用厚石板砌成六棱形,从上至下全都刻口形成一体。
  这口蛇仙井在过去不仅能满足寺里的僧人们食用和浇园子,还是远近闻名的圣水发源地,方圆几百里的老百姓如果是患了疑难杂症,久医无效,到这里取几瓶圣水回家医治,还真的能起到“水到病除”的功效!所以说,此井也被人们称作“圣水井!”
那么,蛇仙井里的蛇仙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据说,在2000年2月19日,也就是观世音诞生日那天,有几个游人无意中来到井边,突然发现井底水中有一只比碗口还粗的大蛇,只看到身子的一部分,他们几个就马上跪下磕头,可是等起来一看,井里就什么也没有了!可能这就是那位神秘的蛇仙吧!
  净觉寺已成为京东地区的旅游靓点,每一位到这里来的游客在欣赏完雄伟的建筑之后,都忘不了后院的这口蛇仙井,并在此烧香许愿,祈求得到蛇仙的保佑。
  智然墓位于寺院的西北角,碑亭为六角形,是典型的欧式建筑,内竖“智然禅师墓碑”一统,墓碑上铭刻着智然禅师的生平业迹。智然法名为理慧,公元1749年生于寺东田家庄,幼年体弱多病,父母怕他活不长,刚满9岁,就让他到净觉寺里当了和尚,智然年满20岁时,成为净觉寺的住持。他以身作则,不辞劳苦,四处化缘,用攒下来的钱置买好地使净觉寺的土地由原来的二百亩逐步增加到二千多亩,并且修建了钟楼和鼓楼,拓展了两旁的房舍,增高了四面的围墙,使净觉寺由原来的穷庙变成了富庙。可以说,在净觉寺的发展史上,智然禅师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公元1850年,智然圆寂,享年101岁。后来,净觉寺新任住持和智然的徒弟们为了永远的纪念他,在寺院的西北角为他建造了这座智然禅师墓碑亭。
  我们参观了净觉寺,此时此刻,憾慨良多,已无需再用更多的语言去赞美……
  愿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及那些真实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都深深的留在记忆中。永远铭记在燕山脚下有一座古禅林,那就是京东第一寺——净觉寺。
  作者:王东宇,系河北省玉田县文体局副局长
发表于 2010-10-13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有看点,不错
发表于 2010-10-13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写得好有品位。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看完相关资料再去看净觉寺,收获不少...

如果盲目的去看,会觉得净觉寺太小了,也没什么看的。

实际上,净觉寺的很多建筑特色,还有各种雕刻手法,在国内都是少见的。
发表于 2010-10-13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4# 水手7594


    感谢水手兄转帖!
    欢迎您参与文史资料版块的建设工作!

    王东宇先生文名如雷贯耳!也跟王老师有过一面之缘。但第一次在论坛里读到王老师的文字,果然不同凡响!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谢谢版主,小弟家就住在净觉寺门口...
发表于 2010-10-14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