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763|回复: 2

雪芹曹氏与玉田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西
红学家周汝昌、霍国玲等经反复考证得出,《红楼梦》诗中的“种玉”之地在玉田。 书中第三十七回,史湘云在《咏白海棠》诗中写道:“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诗中的都门,即指京城的大门,玉田县在北京之东,且很近,恰似北京的大门。所谓神仙降世种玉,即指麻山种玉的故事。诗中的蓝田,非指产玉的陕西省蓝田县,而是种玉的玉田县。陕西省的蓝田玉与诗中的蓝田玉,完全是两回事。据本县江玉儒保存的《江氏家谱*序言》中写道:“江氏,蓝田望族也......”文中的蓝田即指玉田。只有把“蓝田”理解成“玉田”,才能使“都门”、“种玉”、“蓝田”三者合为一体,才能将前面两句诗解释得通。(另,据周汝昌考证,诗中的“蓝田”非指陕西省的蓝田,而是指河北省的蓝田,主要依据是:因玉田境内有蓝泉河,在麻山种玉地不远处即为蓝泉河的发源地。) 《江氏家谱*序言》中同时写道:“玉邑地近京畿,膏腴尽属旗产。”其意是玉田县离京城很近,肥沃田均属八旗所有,即玉田境内有清皇族庄园。据考证:曹雪芹之母的康熙公主,当然享有庄园的特殊待遇,其所得收入,便是玉田农奴上缴的租赋,包括书中提出的“玉田胭脂米”。从两句诗和这些事实看,曹雪芹对玉田情况是清楚的,,也很可能到过玉田。 (霍国玲等著《红楼解梦》)





来源:南风讲坛:《红楼梦》与《红楼解梦》
http://www.jie-meng.com/n/view/id-3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红楼解梦——霍国玲


01.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有五个书名,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风月宝鉴》,书中还有一面镜子,也叫“风月宝鉴”,和书名是一字不差的。对此,脂砚斋有批语:“观者纪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

正面:美人,温柔富贵、儿女情长的小说
反面:骷髅,刀光剑影、血泪淋漓的历史

02.脂砚斋是曹雪芹和他的妻子两个人共用的。脂,就是脂粉;砚,隐“石” 字,即“石兄”;斋,是房子,是他们两个人住的地方。

03.脂斋批语:“只看此书背面,方是会看”,“痴子弟正照风月鉴”,看反面需“龙象之力”,若把此书“当小说鼓词来看,则大罪过”,曹雪芹是“滴泪为水,研血为墨,哭成此书”“书未尽,芹为泪尽而逝”,“一字 一泪,一泪化一血珠”,若是只看正面温柔富贵、儿女情长的小说,“则大罪过”,那是对作者的犯罪。

04.《红楼梦》背后隐着一段故事,作者说得很清晰了。第一回里面有个甄士隐,就是说“隐有真事”;还有一个贾雨村,就是说“存在假语”。要说这背后隐着的故事,还得从曹家的家事说起……

05.曹家祖籍河北丰润,为宋武惠王曹彬的后裔,曹家从江西迁到北方,分为两支,一支在丰润,另一支在铁岭,后为清军所俘,随清军进关,到达北京,后来又到南京、大同等地。

雪芹祖父曹寅,她的母亲孙氏是康熙的奶母,因此康熙和曹家的关系特别好,从雪芹的曾祖父起,便作了江宁织造。

雪芹为曹颙的遗腹子,曹颙死后,康熙将曹寅的侄儿曹?#092;过继给曹寅,仍任江宁织造一职。

06.曹雪芹的生日,据我们考定是1715年6月4日。 宝玉,就是曹雪芹。雪芹行二,有一个兄长夭折了,人称“曹二爷”。所以宝玉称“二爷”。

雪芹生于南京,他们家可釉说是南京首富,雪芹又是独根独苗,祖母非常宠爱,就像凤凰儿一样。

07.雪芹九岁时,雍正继位。雍正六年,曹家被抄,是年雪芹14岁。

曹家进京领罪时,住在蒜市口十七间半房,但不是现在广安大道的那个,那个后院还有几间房子。据我们考证,北京另有两处十七间半房,到底是哪一个,就不得而知了。

08.雪芹七岁时,曹家买了一个戏班,里面有一个龄官,也就是书中林黛玉的原型。戏班解散后,雪芹向祖母讨了龄官作伴读丫头。这件事隐写在甄宝玉身上:必须找两个女孩陪我读书,否则我糊涂纪不住。

这里要说一下甄宝玉和贾宝玉。宝玉谐音保佑,甄宝玉住在南方,贾宝玉住在北方,就是说在南方的时候是“真保佑”,到了北方就成了“假保佑”了。

09.龄官是非常聪明的,原本就是吹拉弹唱无所不会,入了学以后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再加上人又长的极端漂亮,雪芹对她是极其崇拜的。

10.曹家入都领罪的时候,可釉带三对奴仆,其中有两个伴读丫头,其中就有这个龄官,她的真名是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原型,另一个叫柳惠兰,是花袭人的原型。

11.竺香玉后来进宫,有十二幅画像,每月一幅,是为金陵十二钗。也就是说,金陵十二钗其实都是一个人,她们每一个人身上都隐写着竺香玉的一部分。这些画像一米宽、两米高,真人大小,现在还在故宫。

这些画像中,每一幅都有竹子,有的是竹子做成的工艺品,有的是画在工艺品上的竹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幅“喜鹊登竹”图,我们平常见到的一般是“喜鹊登梅”,因为喜鹊比较肥重,而竹的侧枝并不是像梅那么发 达,很难承受喜鹊的重量。喜鹊是报喜的鸟儿,这幅图上还有一张佰寿图,所以我们知道,这是庆祝她二十寿辰的。这张图按时间排是二月份,我们知道,林黛玉的生日就是在二月份。

为什么都画着竹子呢,就是因为香玉皇后姓竺,但因为她是冒名进宫的,是曹香玉,这是不能说出来的,所以她叫人在每幅画上都画了竹子。

12.画面的背景是圆明园。竺香玉是以曹家小姐的身份进宫的,后来被封为皇贵妃、皇后,这就是为什么起社的时候黛玉号“潇湘妃子”,否则那有管一个姑娘家叫妃子的?

13.曹家抄家的时候,抄出了三佰多张当票,雍正原来以为曹家贪污的,现在知道抄错了,但是皇帝哪有认错的理儿?因此他拿出皇上可釉自由支配的银两,为那些从龙入关又犯的是经济罪的补齐亏空,赦免了他们。

14.雍正八年,政敌杀的杀圈的圈,地位稳固了,即开始选妃。选了一个十七岁的刘贵人,刘嫔。还要选一批人,做公主的伴读。

圆明园有两处书院,其中一个叫“汇芳书院”,就是公主们读书的地方。

15.于是竺香玉被曹?#092;认作女儿,顶替是湘云的原型,也就是李煦的孙女,李香玉进宫伴读。本来是要湘云去的,但是湘云一心“爱哥哥”,只喜欢雪芹,死活不肯。

这年香玉刚十五岁,考试的时候中了女状元。在惜春和智能儿刚出场的时候,就有说到女状元云云。

16.雍正十年,香玉一十七岁。这年九月,雍正的正宫死了,香玉被选为皇贵妃。那时候一个皇后,一个皇贵妃,两个贵妃,等等。没有皇后时,皇贵妃就是最大的,代行皇后职权。选妃一事隐写在元春身上。那时候全家欢 天喜地的,独宝玉一个人高兴不起来,因为秦钟死了,实际上是恋人被皇帝抢走了。

太虚幻境有一幅对联“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皇帝就是天,就是最大的,雪芹无可奈何了。

17.贾雨村这个人,其实就是隐写着雍正。雨村做官那年,正好是雍正元年。雨村娶了娇杏,这娇杏就是竺香玉,是甄家的丫头,作了二房,而皇贵妃不就是皇帝的二房么?过了一年,生了一子,据查,雍正十一年正好得了 皇十子。后来扶正,作了皇后,省亲。

18.元妃省亲,那个省亲别墅,据我们考证,就是现在的北大。那里说的“面西而站”等等,就是现在的西门。那个八抬大轿、黄金伞等等,那是皇后才能享用的规格啊。

周氏《爽秋楼歌句》《八声甘州·蓟门登眺凭弔雪芹》(见《红楼梦新证》 610页)里面有“回首红蕖铺海,傍清溪老柳,桥迹都湮”,那就是未名湖。还有里面堤到的“碧瓦”等等,都是北大写照。

19.还有恭王府,也是曹家府第。曹雪芹其实是公主的儿子,恭王府中的那个“福”字,就是康熙送给女儿的。曹家有两个女儿被指婚给王子,又把公主嫁给了曹颙,这个是十六公主,名“桥”,现在的名册里是把她删去了, 后面的往前错了一位。这位公主是养在汉姓大臣家里,马姓。恭王府就是这位公主成婚时的封府。

20.康熙为什么要对曹家这么好呢?原来康熙小的时候出天花,就是由孙夫人陪着在府右寺避天花。当时出天花是佰分之九十九要死的,在孙夫人悉心照料下,居然好了,后来顺治死后,康熙就是因为出过天花,有了免疫力,才被选做皇帝。因此对孙夫人一家感恩不尽,要改变他们家后代的身份。

曹家原是包衣奴才,现在公主的孩子,还会是奴才么?这是隐写在赖尚荣身上:一落娘胎胞就被主子放出来;凭你老子娘……,注意这个“娘”字, 真正凭的不是老子,是娘。

21.曹家免罪后,又把恭王府还给了曹家。恭王府有一个天香庭院,是一个单独的院落。这个是竺香玉的省亲别院,里面种满了竹子。

书中写到了天香楼,这里秦可卿是隐写了死了的皇后。
秦可卿,算起来是贾家的第五代夫人;而雍正也是清朝的第五个皇帝。
可卿用的棺材那是檀木,送葬时候的王公大臣,也是只有皇后采用受用的。

天香庭詧ツ匾额是慎郡王题写的,而和绅生于乾隆十五年,慎君王死的时候,他才十几岁。曹雪芹的姑姑是平郡王妃,很有可能慎君王和雪芹相熟,并为他题写了这块匾额。

22.书中的宁国府隐写的是皇宫。

宁,就是宁古塔,是清朝的发祥地。宁国府算起来一共有九进,隐写故宫的九道大门。而只有皇帝才能有九进,王爷是七进。

23.贾敬也是隐写着雍正。雍正死后,乾隆给他上的谥号是“敬天昌运……”打头的就是这个“敬”字,贾敬,就是说“敬天昌运……”这一串好词都是假的。雍正之死和贾敬之死我们一共找出了十五点相同的地方。

24.雍正死后,香玉皇后出家当了尼姑,这个隐写在妙玉身上。凹晶馆联诗里面的“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这个“嫠妇”就是寡妇。“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这个“金鼎”和“玉盆”,都是皇后享用的东西。后 面的“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凤”和“鸳”都是雄鸟,就是说香玉和雪芹有私情。

25.曹雪芹和竺香玉和谋杀死雍正,更多的是一场宫廷政变,曹雪芹是有其政治主张的。这个隐写在大观园里,是以家喻国。大观园里三个人里有宝钗,是外人,就是说领导班子要有皇族以外的人参与;还有,大观园里实行的那是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政治上,是要求解放奴隶的,这个 隐写在宝玉身上。

竺香玉从戏子变成皇后,这个让曹雪芹认识到,不论出身多么低贱,只要给她受教育的机会,都可能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

26.竺香玉后来出家于香山广慧庵。

香玉曾为雪芹生养一子,这个隐写在香菱身上。香菱是转了圈的像黛玉: 香菱和可卿相像,而可卿是身兼钗黛之美的。
两地生孤木,两个木就是“林”字。两地说的是香玉在宫里生了一子,宫外生了一子。
根并荷花一茎香,而荷花一直是指黛玉的。
香魂返故乡是因为尼姑生子。香玉因而悬梁自尽,后来被清宫查出她是戏子,曹家因而二次获罪。

27.曹家二次获罪后,恭王府被收回,雪芹逃禅,躲在一个庙里,回来以后把二人所著的《红楼梦》补全,即“增删五次”云云。

28.香玉葬于陶然亭公园,在湖心岛最高处,二佰年前有一个花神庙,里面有十二幅花神像,就是香玉。陶然亭公园有香冢、鹦鹉冢,便是竺香玉葬处。

29.红楼里面有好几个二爷,都是隐写曹雪芹。里面写到的好几对,都是隐写曹雪芹和竺香玉:比如柳湘莲,之前有一个柳敬亭柳二爷,其实姓曹,是曹二爷,尤三姐隐写竺香玉失身于皇帝这一点;有一个芸二爷,就有一个 和黛玉很像的林红玉;还有蒋玉菡,谐音是“将玉含”,除了宝玉还会是谁?所以这个袭人是“虽嫁未嫁”的。袭人这个案,是我们翻过来的。

30.女娲石高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这个是照应正副再幅三副四副六十金钗,60个合成踊块大石,这些人也是每人分得竺香玉的一点。

31.薛蟠也是隐写雍正,“蟠”字常和“龙”字连用,他的表字“文龙”更是直接说了出来。还有薛家是“皇商”,就是“皇上”的谐音。薛家有“八房分”,是隐写清八旗。

32.红楼梦里面的这种“分身法”是十分灵活的。贾敬服丹砂死了,隐的是雍正,贾珍隐的是乾隆。可卿之死隐的是死去的皇后,可卿悬梁自尽隐的是竺香玉悬梁自尽,这时候贾珍那么伤心,就是因为这时候贾珍隐的是雪芹。

33.带脂批的本子比较好,最好的是戚序本。比如贾政和元春一段,别的本子是“愿我君万寿千秋”,独戚序本是“愿我后万寿千秋”,而这“后”字,正点出元春不是贵妃,而是皇后。

很多证据都是来自脂批。

34.红楼梦只有八十回,曹雪芹自己毁掉了后三十回。这个隐写在智通寺的对联中“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就是说到了八十回就没有路了,你还得往回想。还有史湘云的猴儿谜,“后事终难续”,剁了尾巴去 的,就是隐写了雪芹毁去后三十回的。

35.金陵十二钗都是隐写的竺香玉,但是每人只有一部分,比如宝钗的候选秀女,元妃省亲等等。至于迎春,是说她嫁了一个“大丈夫”,雍正的年纪比她大很多;巧姐后来流落妓院,是雪芹把皇宫比做妓院,等等。

36.红楼梦里面的年龄混乱,是因为里面用了两种纪元一个是雍正的,一个是雪芹的。

37.十二回前面有一首回前诗“反正从来总一心,镜光至意两相寻。有朝敲破蒙头瓮,绿水青山任好春。”这个是写元磮ツ。注意这里的“甕”字的上半部分就是雍正的“雍”字,这个“蒙头甕”,就是指雍正,只有杀了雍 正,元春,也就是竺香玉,才能“绿水青山任好春”,得到自由。否则这首诗没法解释。


http://www.jie-meng.com/q/view/id-1263/s-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霍国玲


摘要
  霍国玲,“红楼解梦”派的领军人.到目前为止,霍国玲夫妇和姐弟写作并出版了6部9册著作,包括67篇论文,  霍国玲著作共计200多万字的红学著作。
编辑本段爱读《红楼梦》
  霍国玲1936年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青少年时代与张晖同住一个大院。1966年,两个有情人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那时他们已经大学毕业。霍国玲被分配到机电工业部所属的一家企业当包装设计员,张晖在外文局做波斯文翻译出版工作。   转眼到了80年代,由于当时工作不太紧张,霍国玲买了一套新出版的《红楼梦》,在空闲时间阅读。也许是从事多年技术工作养成的专业素质和习惯,她看《红楼梦》特别仔细,一些看似与故事情节没有多大关系的诗词、谜语,她也不放过,直到搞清它的真实含义为止。结果,她很快发现了书中许多“矛盾”和“疑点”,比如《红楼梦》第二回述说林黛玉离开江南进京,当时作者交待是6岁,可是到了京都进入荣府后,凤姐问她几岁,黛玉回答是13岁了。难道她在路上走了7年不成?   霍国玲把这些疑惑告诉丈夫,张晖也无法解答。看到妻子如此痴迷《红楼梦》,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张晖觉得自己应该帮帮她。他从外文局的图书馆借了一部《脂砚斋红楼梦辑评》回来,对霍国玲说:“《红楼梦》原来叫做《石头记》,上面都有脂砚斋的批语。带脂批的《红楼梦》才是真正的原著。看书就得看原著。”
编辑本段丈夫支持她的研究
  霍氏姐弟研究《红楼梦》早期,张晖还在忙自己的事业,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帮妻子借借书,查查资料,这也让霍国玲受益匪浅。有一天,霍国玲认定《红楼梦》里隐写了竺香玉为雍正生了一子,时间应该是雍正11年,便让丈夫去查一查清史。第二天,张晖下班回家,还没进门,他就兴奋地大声说:“国玲,查到了,查到了。你的发现完全正确,雍正11年生了皇子名叫弘!”霍国玲一听,高兴得眉开眼笑。   1989年,霍国玲和弟弟合著了《红楼解梦》(初版),开印就是两万八千册,打破了建国以来学术论著一次印数的最高记录。
编辑本段夫妻收获灿烂晚霞
  随着正统红学界对“红楼解梦”学说批判的扩大和升级,原来已经订了《红楼解梦》的书商和书店纷纷中断协议,已经印好的书大多压在了库房里。   “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能挺过去的!”张晖沉着地一次次给霍国玲打气,分担妻子的压力。平时,夫妻俩省吃俭用,把稿费和微薄的退休工资积攒下来,用于偿还债务和维持红学研究所需的基本开销。为了补贴红学研究,弟弟霍纪平也毅然下海经商。   困难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夫妇俩患难与共,相互扶持,心贴得更近了,合作研究也越来越默契。在性格和能力上,两个人各有所长,张晖思路敏捷,逻辑性强,打字速度也快;霍国玲心细,思维活跃,对《红楼梦》内容、诗词、脂批都很熟悉,善于联想,常常有奇妙发现,所以往往是霍国玲想出一个点子,由张晖写成文章,再由霍国玲修改,定稿。为了确立和修正某一个观点,夫妇俩有时也因为意见不一致而发生争论,但每次只要对方较真,另一方就赶快退让,等到心平气和时再讨论,最后总能相互谅解,达成一致。“争论归争论,我们不会因为学术争论而伤了夫妻感情。”霍国玲说。   进入21世纪后,霍国玲夫妇和霍氏姐弟的红学研究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他们先后出版了《红楼解梦》第四集和第五集。到现在已论证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问题:《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所隐写的就是圆明园;宁国府隐写清皇宫;原“恭王府”前身为曹雪芹在京城内的故居;原“燕京大学”前身系曹雪芹在西郊的故居;香山正白旗村39号院是曹雪芹家第二次被抄后的居住地;黛玉原型竺香玉葬于陶然亭公园……   “现在,红学研究已经成了我们两口子生活的一部分。” 霍国玲告诉笔者,他们的生活平淡而又充实,每天6点多钟起床,天气好就去爬香山,或者在院子里锻炼锻炼,白天其他活动很少,一般就在家里看看书,写写文章,晚上10点多准时睡觉。家务分工是霍国玲负责做饭,张晖负责打扫卫生。2005年9月张晖因腰椎柱狭窄动了手术,之后所有家务事都由霍国玲包了下来。他们的孩子在城里上班,只能在节假日回家看看父母。   到目前为止,霍国玲夫妇和姐弟写作并出版了6部9册著作,包括67篇论文,共计200多万字的红学著作。他们最新的红学研究成果——《红楼解梦》第六集、《脂砚斋全评石头》和《反读红楼梦》也将在2006年初出版。霍国玲淡然地说:“红学研究不但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名利,还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一些烦恼甚至困难,但我们还是从中得到了许多快乐,所以我们决不会放弃,而且只要有读者愿意看,我们还会继续把研究成果公之于众。我觉得我们有这个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