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5954|回复: 29

秋行冷口-白羊峪长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6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国庆节如果没有一次驴行是有点说不过去的,好在喜马大哥组织了徒步白羊峪长城。
    说是冷口-白羊峪,其实这次没有抵达目的地,不过我们是行走了这条线路中最经典的那段长城:冷口-错城-大龙庙。
    和每次一样,走之前依然是有点兴奋的一夜。早上五点起床,吃饭收拾行装,待出门的时候已经是快六点了。老地方集合,大家都到齐了,一路快乐行走,无话。
    顺利抵达起点北冷口,然后从那农家院中开始攀爬,对比了一下4月份的照片和这次的,发现还是那时候路线比较清楚,毕竟没有现在的树木和高草的遮挡。
    没走多远,后来开始有别的队伍的驴赶上来--原来又是秦的队伍,还是老山鹰带队,他们一路小跑很快超过了我们。而我们这一行人边走边玩,摘酸枣采野花,拍片子采蘑菇,悠闲得不亦乐乎,尤其是偶们这几个老驴,一直在队伍的最后面,呵呵,有点脸红。
    最佩服牧野,不声不响总是带给大家最大的惊喜--竟然又背到了长城上两个大西瓜!忘了是谁用相机记录照片了,反正我当时只顾了吃,没有拍片。
    杨羊走得也非常好,一直在队伍的最前面,我觉得可能是喜马大哥给她压力了,怕她第一次和我们徒步落后。兔子是可快可慢,总是在队伍前后跑动。可是不管怎么跑,小花总会大声呼叫兔子,要不是嫌他领队慢了,要不就是嫌他走得太快,这孩子,可咋好!
    错城是这段路线中最经典的一段,我喜欢这里。如果再晚些来,秋色会更浓郁了。喜马大哥和我说,如果是清晨,站在这里,晨光会线描绘出最美的长城的轮廓,(这时候我想起来一个网友的名字,大家猜猜是什么?)这时候,就不会有人说我们户外的摄影无艺术可言了。
    一路上大家感叹高高山脊上长城的伟岸和在当年修建的艰难,然后大家开始想象当年修建时的场景:也许有两个工匠,在小憩时抽上一袋旱烟,还谈论中午也许能吃上点什么?或许还有旁边村子里面的人来卖上碗大碗茶,也许还有茶叶蛋?会有西瓜么?长城上的大石头他们应该是用小车推上来的,碎石是用筐吧?也许大石头在砌的时候也要用上简单的杠杆......新修的长城一定很漂亮很雄伟,当戍守的将士站在这里,长城上垛口空隙处插满了五彩的旗子,这时候心中一定充满了骄傲和豪迈!可遗憾的是,草原上的骑士最终还是用铁蹄踏过了长城占领了中原。(嘿嘿,写的这的时候你就可以想象我们当时走长城的悠闲,以前自虐的时候是很少思考的,只会想如何走好自己脚下的路。 比较起来,还是悠闲些好。)
    过了最高的将军坟后,很快我们到达了南北错城交汇的地方,到这里大概1点左右,大家开始午餐。午餐很丰盛,最后还有饭后水果--大西瓜,竟然给大家撑得够呛。还有之后的路大部分都是下降,甚至是很大的下降。然后是插山间小路,终于来到了山下的小村子--大龙庙。
    山下村子里的民居数了数不过有三所,如果这时候拍张照片,就是我们课本上正讲的村子中的典型的“散村”了。这里的房前屋后有很多果树,苹果真红,遥遥的看上去都不敢相信是苹果。见一干活的老者问能否买些苹果,老人大声和我们说,买不行,吃可以!村里人真纯朴!
    山间的小路上转来转去,终于看到接我们的车了!欢呼、上车、返程,伴着美丽的夕阳余晖,我们在晚上7点抵达玉田,难忘的一天。如果挑一张图片描述这次驴行的记忆,我愿意用下面这张图:
100_9919.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20 收起 理由
笑语斜阳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长城承载着千年沧桑的历史信息

而它们的载体就是这一块块长城砖

21.jpg

可是山下的村子里,
长城砖到处可见,
有些小房子是的它们盖的,
甚至有些厕所也是用的它们。
20.jpg

网上搜了搜,竟然有这样的标题--河北长城砖遭贱卖 15元能买一拖拉机

“青铜器很珍贵,拿到博物馆藏起来就可以了;故宫很大,有院墙围起来也相对方便……但长城不行,它涉及区域广泛,保护也是长时间的,这些都注定了长城保护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事业,必须树立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否则,长城保护很难真正落实。”董耀会说,在长城保护这项事业中,“技术上的难点没有,难点还是在观念上。而且,现在破坏长城的成本极低,甚至不需要成本,甚至还能通过破坏长城的行为获取利益。”

发表于 2010-10-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喜欢车里的鲜花!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对了,喜马大哥还有白玉同学注意了,当时我们研究为什么垛口处的砖是三角形的,我找到了答案--

垒砌垛部的砖一般为一侧呈三角形,一侧为长方形,三角形的一侧位于垛口处,使垛口形成抹角以扩大视野,而不是方形的垛口,这类砖宽度为墙宽,约49厘米。因为垒筑的需要,墙体必须压缝,所以又烧制出将垛砖纵向一分为二的青砖,宽度为整块垛砖的一半。垛顶砖两侧呈坡形,中部成脊,表面光滑,底面粗糙,横断面呈三角形。

白玉同学回答正确,而且当时演示得也很生动。


另长城砖分以下几种--
砖是明代修建长城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长城砖均为青灰色,沙泥质。由于各窑口土质不同,个别砖含杂质量较大。长城砖按其形制和用途可分为长砖、方砖、垛口砖、望孔砖、射孔砖、旗杆砖以及城墙上截断流水使其排出墙体的流水砖槽,而在长砖和方砖中又有带文字砖和无文字砖两类。

长砖:这类砖是城墙及其附属建筑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在迁安县白羊峪附近的一座谎城,其城门砖属长砖。

方砖:泥质,青灰色,质地坚硬,正面较光滑,反面粗糙,长宽37厘米,厚9厘米。方砖大多用于城墙顶部的水漫铺地,有些敌台内部基座表面也用方砖铺地,如迁安县徐流口1号敌台内就是方砖。

垛口砖:可分为垛砖及垛顶砖两种。

旗杆砖:同旗杆石一样置于垛口处,起垛口基石的作用,形状也大体相同。在唐山境内长城调查中,仅在迁安县小官北段的长城城墙上发现过旗杆砖,而且所有的旗杆砖均在内侧城墙上,是与长城砖同样烧制的。总体为长方形,砖正面两侧呈坡形,中间成一脊,两侧凹进成三角形垒砌在墙体上。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12.jpg

13.jpg

11.jpg

16.jpg

17.jpg

15.jpg
发表于 2010-10-6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现占地再细看
发表于 2010-10-6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游的有收获,玩的有价值
发表于 2010-10-6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看片还能学知识,支持
发表于 2010-10-6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拔眼
发表于 2010-10-6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驴行不仅锻炼身体,还增长了知识,在长城上一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经飞絮老师这么一讲,明白了。这次走得太轻松了,体力上没啥感觉,但玩的心情却很好,这样的驴行很有趣。

西瓜我拍了。
发表于 2010-10-6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这次驴行很愉快,谢谢飞絮老师夸奖,发张照片给你 DSC01656.JPG
发表于 2010-10-6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好景好片,还有科普知识,当然,最爱还是飞絮姐拍的花。
飞絮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发表于 2010-10-6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0-10-6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0-10-6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