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993|回复: 2

春 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8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春点,又称「春典」或「唇典」,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讯号,江湖中人彼此联系的一种特殊手段。亦
称隐语、行话、市语、方语、切口、春点、黑话等,是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
体出于各自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制的一些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
的隐语。在三教九流社会中,礼节;行李包袱的捆扎和放置方位;茶具、餐具
的摆设;个人的行、止、坐、立姿态相互辅用,都表达着主、客双方一定的心
愿与意图。但这些还很不够,最终仍需要透过隐语来彻底表达双方的意思。

  春点的产生,大致出于下列三种情形。一是由禁忌、避讳所形成的市井隐
语,如在船上说话,讳说「住」、「翻」等,而用其它字语代替。二是出于回
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而形成的隐语行话。如旧时东北的响马称姓「杨」为「
犀角灵蔓」,称姓「何」为「九江八蔓」,称姓「冷」为「西北风蔓」;当代
香港黑社会以「四八九」称「大路元帅」,以「四三八」称「二路元帅」亦即
「副堂主」等。三是语言游戏类隐语。
春点的内容很广泛,从人体部位到职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礼节、交往
等,应有尽有,几乎可以成为第二语言系统。如人体器官名称:头为瓢把子,
眼为招子或湖,手为抓子,耳为顺风子,口为海子或江子或樱桃子(女),腿
为金杠子,肚为南子,脚为踢杞,心为蚕子或定盘子等。武侠小说所描述的江
湖社会中一般江湖人士常常使用一些春点,这些春点多沿用明、清小说中已
有的用法。在民国时期的旧派武侠小说中,以姚民哀、郑证因对江湖春点最为
稔熟,作品中这类语言也最为丰富。新派武侠小说家大多相沿习用在自己的作
品中。 此处摘录一些言语类的唇典,至于非言语唇典的部份,如「茶阵」、「路
符」与「符征」请参考《神奇的武术》一书,有详尽说明。

  一、人物类

  人:丁。
鹰爪孙:官府。

  糕:老人。
翅子顶罗:官帽子。

  豆儿:姑娘。
托线孙:保镖人。

  芽儿:小伙子。
并肩子:即朋友之意。

  老宽/空(倥)子:外行。
点子:对象、敌人。

  捏班:尼姑。

  线上:以某个地域为势力地盘,该地域即称「线」。简单的说,「线上的朋

  友」就是「地头蛇」。如:西路川陜这趟线上、衡山这趟线。

  合(黑)字/老合:贼。通常非称呼在帮者,而纯粹指称一般盗贼。

  吃飘子钱的老合:水贼。

  总瓢把子:在江湖上指称首脑、老大。瓢(把子)原为头、脑袋之意,此处

  为引申意。

  马眼子:专门四下探访名马的人。凭着一双饱具经验的眼睛,再加上一张油

  滑善辩的嘴,无往而不利。「马眼子」周江曾企图说服寇英杰将宝马黑水仙

  卖给玉观音郭彩绫,却碰了一鼻子灰。(见萧逸《长剑相思》)

  二、数字类

  流月汪则中,神心张爱足(北省名「青」):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干:千。

  百:百。


发表于 2010-9-1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0-9-18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