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菜一碟

张树云:玉田县传统村名解析【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6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谢谢网友的参与!正视玉田历史,还历史以公正,是每一个玉田文史爱好者的责任。揭穿似是而非的东西,搞清似非而是的东西,是文史工作者的使命。而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最要不得,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以讹传讹、谬种流传。我很推崇玉叟老师的名言:“不要让旧县志牵着鼻子走”。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玉田文史园地会有更加丰厚的收获!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8 威望 +1 魅力 +8 收起 理由
小菜一碟 + 8 + 1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6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再向各位网友透漏几个好消息:
1、孟昭林老先生25万字的大作《玉田百年文化纪事》一书正在最后校对中,预计春节前后即将面世。{:soso_e163:}
2、李作仁老师收有400首玉田古诗的研究专著《玉田古诗辑注》一书文稿已经杀青,年内可望出版。{:soso_e163:}
3、关于玉田韩氏研究又有新进展:迁安市辽史研究者瞰东逝水先生最近将有论文发表。该文将推出新发现的3位玉田韩氏成员。{:soso_e163:}
让我们向他们三位表示热烈祝贺!{:soso_e179:}{:soso_e142:}{: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点评

真的是特大好消息!一同祝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6 11:19
发表于 2012-1-6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学习了{:soso_e163:}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2-1-6 08:07
再向各位网友透漏几个好消息:
1、孟昭林老先生25万字的大作《玉田文化百年纪事》一书正在最后校对中,预计 ...

真的是特大好消息!一同祝贺!{: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42:}
匿名  发表于 2012-1-8 09:45 | 来自河北
游客 124.239.210.x 发表于 2012-1-4 11:18
我认为:目前所显示的证据足以证实:玉田韩昌墓并不存在,而是依据传说杜撰的产物。旧县志的错误记载应当否 ...

我也坚持这个观点!随着证据的逐渐发现,历史真相终究会大白于天下。
验证与否定都是成果,都是对历史负责。
《玉田县志》中还有不少谜团待解,希望各位网友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12-2-4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南部的“沽”字不知准确由来。
窝洛沽、柳沽、托床沽、高沽子、还曾有个自然村云彩沽等等
发表于 2012-2-9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古人在修县志时,见到玉田村落多以“林”名之,惑曰:境内无林,何多以“林”名之?今有人从语音嬗变的角度分析,认为“林”乃“埨”之变(详见好玉田信息导航网“玉田方言”栏目的相关文章),不知你对此有何见解?

点评

关于带“林”字的村名,其来历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林西和林东,是因为两村之间确曾有过狭长的林带,原名偏林,金大定十八年改名为御林。又如枣林庄,地名志载:这个村名是因村北曾有一片枣林而得名,这个说法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2-10 10:41
发表于 2012-2-10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知而智 发表于 2012-2-9 12:51
古人在修县志时,见到玉田村落多以“林”名之,惑曰:境内无林,何多以“林”名之?今有人从语音嬗变的角 ...


     关于带“林”字的村名,其来历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林西和林东,是因为两村之间确曾有过狭长的林带,原名偏林,金大定十八年改名为御林。又如枣林庄,地名志载:这个村名是因村北曾有一片枣林而得名,这个说法也是可信的。还有韩家林、茨榆林等村名,都属此类。
     原曾有过的树林为什么早已不见了?原因主要是人为砍伐,最突出的是明代在遵化建立铁厂,需要大量木炭,玉田是木炭供应地之一。这一史实是写入《明史》的,不可置疑。遵化铁厂存在了近200年,为烧制木炭砍伐的树木不可数计。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4 威望 +1 魅力 +4 收起 理由
小菜一碟 + 4 + 1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10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玉叟 发表于 2012-2-10 10:41
关于带“林”字的村名,其来历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林西和林东,是因为两村之间确曾有过狭长的林带, ...


铁厂伐林,估计主要在遵化境内,丰润、玉田北部可能也会殃及。
另,偏林改为御林似在大定20年。
发表于 2012-2-1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2-13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游客 60.2.41.x 发表于 2012-1-3 09:35
妙文!楼主严谨治学令人起敬。

彩亭桥应该是隋代所建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