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敬亚评东篱的诗
读东篱的诗,使我想起聂鲁达的开阔与刚健,也想起普希金的忧郁。他的抒情诗,有想象的情绪宽度,有语言的击打强度。最引人共鸣的是其中饱含着的内心忧伤。那是我们整整一个时代破败的心情。
我愿意强调地表示,东篱诗歌中有“赤子之心”般的平民语感。它真切、朴实。像日记般自语和朋友间倾诉,毫无扭怩作态,那是北方大平原的性格。
我说不清的,是东篱的诗意方式。上述诗歌亮点,恰恰可能隐藏着另一种缺少,即感觉的细腻精妙,诗意的临界模糊……
从“元诗”意义上说,诗是不清晰的直觉产物。而中国北方诗一般过于理性直白。中国南方诗歌则细弱、纷繁、诡秘、不知所云……
一位诗人的诗意方式,一生都难改变。那是一个人对生存的最基本体验格式与渠道,那是由全部生命内存暗中决定。任何一位诗人都不能同时站在金银盾牌两边,这正如不能要求一个诗人既这样又那样。
东篱的诗意方式可能更适合长诗写作。我说过“三百条小鱼拼在一起也不是一条大鱼”。已经具备了足够情绪宽度与强度的诗人,可以扩大感知视野,加重诗的生命力度,写得更重些,更长些。很多浓重、宏大的诗意,在小操作中浪费了。 ——徐敬亚 2010-8-10
来源:东篱新浪博客 油葫芦泊http://blog.sina.com.cn/dongli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