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志 敬探平型关 公元2010年8月12号中午前后,独自驾车经过蔚县、广灵,来到赫赫有名的平型关,看看这个雄伟的关口,地形地貌是如何分布的?八路军是如何在这样的地形中把强势与人的日本鬼子消灭的?看看这个战场的分布情况。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解放前属繁峙县管辖,解放后划分为灵丘的一部分,成为了灵丘同繁峙的分界线(并把岭北原属繁峙县的东跑池等几个村也划归灵丘县)的平型岭上。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现在叫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门额现收藏在平型关村某村民家中),真谓峻岭雄关。 1937年9月上旬,根据晋军拟定的平型关作战计划,八路军115师开赴平型关附近。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23日,115师决心抓住日军骄横、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歼敌,并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24日深夜,115师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进入白崖台等预置好的战斗阵地。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沿灵丘——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开进。7时许,该部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阵地。第115师抓住战机,立即命令全线开火,并乘敌陷于混乱之际,适时发起冲击。115师一部歼敌先头,阻其沿公路南窜之路;一部分割包围日军后尾部队,断其退路;一部冲过公路迅速抢占老爷庙及其以北高地;一部阻断先期占领东跑池的日军回援;一部阻断日军第五师团派出的增援部队。经过激烈战斗,全歼被围日军,大获全胜。 此战,取得重大战果。八路军115师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一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大捷在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节节后退的形势下,有力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从而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消息传开,全国各界莫不欢欣鼓舞,纷纷发来贺信贺电,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同时在整个战略上,为忻口作战赢得了准备时间,有效地钳制了日军第5师的行动,并且从侧翼支援了平汉路的作战。 平型关战役在平型关口北部5华里的“乔沟—老爷庙”一带,是一个南北走向的一条10里长沟,东西都有大山,适合“埋伏”!这个沟,实际上是蔚县盆地西边包括广灵一部分的西南边缘山区的一条沟!(与蔚县和广灵是一个盆地,蔚县占据面积大一点,广灵占地面积小一点,15日我车走在广灵县城西部与当时在蔚县金河口景区的宣化BG3PNO在438.500频率用“车台”通联了。 具体的平型关战役的地形地貌还是看照片吧!
BD3MV
2010、8月17日写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