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107|回复: 1

和田玉的假之惑与假之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6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和田玉又被称为和田美玉,足见人们的喜爱程度。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和田玉的价格扶摇直上,涨升到了“须仰视才见”的地步。在资源日渐短缺以及暴利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人开始了“人造籽料”甚至“人造和田玉”的探索,和田玉市场乱象丛生……
  除非你是一个熟门熟路的人,否则要买到和田玉的山料还确实不太容易,即使山料的产量比籽料高出不止10倍。何以至此?知情人士会告诉你,很多山料都拿去“滚”了。
  滚,也就是将山料磨成卵石形状,然后上色,冒充籽料出售。在同等品质下,籽料的价格是山料的数倍至数十倍,虽然滚染需要一定的成本,但相对于可能的暴利则属微不足道。当然,此类染色料相对低级,稍有经验的买家是不会受骗上当的。于是,高级一些的来了。

  毛孔,是人们鉴别是否籽料的重要依据之一。普通的滚料当然没有毛孔,但用喷砂机一通狂喷,情况又会如何呢?如果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说实话有时候还真可能上当。并且不光籽料可以由喷砂“造”出来,同样是玩家们所喜爱的戈壁料也可以用较粗的砂子“喷”成,一不留神就可能打眼。
  如果喷砂料还不算高级,那么,还有更高级的招数等着你。

  这就是行内所说的“二上”,也就是在真正的籽料的基础上再加色。加色的原因有二:一是原先的皮色不够鲜艳,难卖高价;二是玉质不够好,一旦加重皮色,瑕疵就被掩盖了。尤其是其中形状、白度均比较好的籽料,一旦加上喜人的皮色,其市场价格也就不止翻一番两番,而是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一个至数个零的问题了。现在染色技术突飞猛进,不法商人也舍得在原本比较好的料子上下工夫花本钱,以至于行内老手、专家也有打眼的时候,更何况普通消费者?

  再一个就是广义狭义和田玉之乱。根据2003年颁布的新国标,只要透闪石或阳起石达到一定比例,均可鉴定为和田玉,和田玉也因此不再具有产地意义。有了标准本是好事,但麻烦也跟着来了:我国青海、邻国俄罗斯、韩国也都出产软玉,加拿大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出产品质不错的碧玉,“广义和田玉”于是乎满天飞,甚至风头早已盖过真正的和田玉。据笔者观察,现在电视购物里售卖的和田玉基本上都是广义和田玉,其中大多数还都是市场价格最低的韩国春川出产的软玉,即业界所称的韩料。

  更有甚者,在暴利的驱使下,一些假得离谱的“和田玉”也纷纷出笼了——

  在网店里搜一搜“羊脂玉牌”,会跳出来数千个搜索结果。有价格数万甚至更高的,有几百上千的,甚至还有几十件“一口价”在百元以内。一块号称“工艺精湛的和田羊脂玉”,甚至还在后面加括号注明“包真”,售价仅85元,并且还包快递。笔者曾“有幸”见到过一块类似的东东,告诉持有者这只是一块脱玻化玻璃(有的又叫高筋玻璃)制品,但他将信将疑,直到后来亲自送检,结论确实是“玻璃”,这才不得不承认“又上当了”。实际上,很多玩了几十年和田玉的玩家,都可能没有见识过真正意义上的羊脂玉,而不到100元即可买到“羊脂玉”牌子,其真实性可想而知。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鉴定证书上确实注明是“羊脂玉”,也仍不可轻信。因为羊脂玉没有一个明确的理化标准,一些鉴定机构为利益所驱使,只要白度稍好一些的软玉,且不管是和田料还是俄料青海料甚至韩料,均可出具羊脂玉报告,于是出现了“真羊脂难得一见,证书羊脂满天飞”的乱象。

  除了玻璃,现在还有一种树脂加玉石粉的产品也在市场中混水摸鱼。玉石加工肯定会产生很多粉末和没有商业价值的边角料,不法商人就将这些东西磨成粉,然后加上树脂压制成玉件模样,有的还装模作样地在上面“动动刀”,给人以人工雕刻的迹象,蒙骗消费者。

  假冒伪劣充斥市场的恶果正在逐渐显现:一些原本青睐和田玉的爱好者因为反复“吃药”而选择“回避”;同时,为避免买到假货或者广义和田玉,人们更加狂热地追逐籽料,以至于出现了和田玉“只重外表(皮色),不重内涵(玉质)”的怪现象,而这反过来又促使造假者更加疯狂地造“籽”,形成恶性循环……
发表于 2010-8-20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