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村之

2010年8月15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2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 村之


     
借怀念那位老奶奶
这一特定典型物象
饱含深意
强烈地抒发了对灾区人民无比痛惜的关爱之情
在这特定的时间和场合
充分表达了华夏赤子的
博爱 痛悼
和满腔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从而很好地完成了本诗从物象到意象的升华
      

时代仍然需要田间 臧克家 贺敬之 郭小川 李瑛……这样的诗人



当然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前进
需要豪放 需要婉约
需要诗词 需要曲赋……
需要十七八女郎 执红牙板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也需要关西大汉 铜琵琶 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
或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或明哲析理 究天探地 直抒胸臆……
以最佳载体 巧妙结合 完美表达 妥帖文字
借助赋 比 兴……
完成写景 抒情 言志 达意
——信 达 雅乃追求之理想境界

百花齐放 争奇斗艳
千姿百态 斑斓烂漫
这样的文学艺术园地
才生机勃勃 无限春光

同样
由于每个人的阅历不同 经验不同
积淀不同 价值取向不同……
欣赏角度有异
审美情趣不一
对作品的选择 欣赏 关注 诠释
及作品作用于读者
所产生的心理意识 情感美感 激发的效应……
也不尽相同
这也许就是常说的阅读小说时
“一百个读者眼里就有一百个汉姆雷特”吧
对新版红楼剧饰者人物的臧否
可能又是一个佐证

读诗 品诗
恐怕亦如此
形象思维中总是闪耀着
理性思考的光辉

不过  对于
卡西摩多 卫队长
焦大  林妹妹
……
看法基本还是趋于一致的
作品中的真善美永存
——超越民族 跨越国界 穿越时空
发表于 2010-8-22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感动。。
发表于 2010-8-2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回复 1# 村之


    村之老师又一真情力作!
    这的确是一首充满大爱的作品,因为她是诗歌,运用了诗歌的语言。
    比如“捞起她遗失在淤泥里的心愿”,“那些幸存着的 倾斜的楼房和草木的影子\仍被凶猛的泥石流惊吓得没有醒来”。
    不由得让人回到了激动人心的1980年代。那是梦想的年代,诗人的年代。我就是吮吸当年朦胧诗(其实准确的称呼应该是今天派现代诗)的乳汁长大的。
    而且该诗紧紧抓住“老奶奶”这一诗化了的人物,酣畅淋漓地抒发胸臆,颇能打动读者,内心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真情实感是诗歌的动人的肌肤,写作技巧是诗歌的强健的血肉,思想深度是诗歌的不朽的骨头 。
发表于 2010-8-2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9# 小菜一碟


    评价中肯 深刻       

    的确
   “真情实感”是一切作品的肌肤
    一切景语皆情语
    亦是“灵魂”
发表于 2010-8-24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回复 20# ziminxinyi


    菜疙瘩深致谢意!您过奖了!脸红啊


借怀念那位老奶奶
这一特定典型物象
饱含深意
强烈地抒发了对灾区人民无比痛惜的关爱之情
在这特定的时间和场合
充分表达了华夏赤子的
博爱 痛悼
和满腔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从而很好地完成了本诗从物象到意象的升华

您的评价也很到位呀!学习!
发表于 2010-8-25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好诗,耐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