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3450|回复: 17

(散文原创)山下是我的家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4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我的家族人丁兴旺。寻根问祖,只能追溯到我的曾祖父。是他老人家第一次迁徙,落户到燕山脚下的小山村。从此繁衍了我们的生命,一代代传承,才有了今天的我。至于我的先人从哪里来,是如何的迁徙。我是不能考证了。

我的家乡三面环山,依山筑房。山上有洞,洞口有乳白水浆流出,传说是有名叫六九的年轻人,在洞里做豆腐。一日他离开洞穴,去了南方,而他的母亲妻子,至今还在等待他回来。山上有茂密的松林,郁郁葱葱。山下有弯弯的河流。村南有坡坎纵横,有起伏错落的片片平地,春天耕耘播种,秋天收获玉米和大豆。村西有座庙。县志记载;明代早期建筑,金代风格。大殿原为单檐庑殿顶,面阔三间,斗拱据称用如意拱,内部梁架遍施珍贵的明代彩绘,内壁有壁画,后部带清代加建悬山卷棚抱厦一间。

家乡的风水引来了有钱人的青睐,有明代大将军,葬在这里,而我们的祖先,只是看坟人。一般坟冢远离村庄。我们最先是靠租种他家的空地,逐渐发展成为一家族式的村落。

我的曾祖,我记忆的也只是传说。

我准确的记忆是家族第二次迁徙。代表人物是我的大爷爷的儿子,我的大伯。是他第二次把靠农耕为生的家人,带到了城市,父辈起靠出卖劳动,做产业工人,开始了都市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见过大伯。是白胡子老人,清瘦,嘴里没有牙。挖了一辈子煤,身体不是很好。城市有房子。退休后,又回到了农村家乡。他的房子很大。房子后面有园子,比我看到的鲁迅家的百草园还要宽阔。园子里有水井,有种植的梨树,有蔬菜,有石桌石凳。院墙是石头码起来了,有荆棘挂在石头上,不能攀扶。
我喜欢夜晚在园子里藏猫猫,那如水的月亮,洒落的树影,和那醉人的花香,让我不知道是在天上人间。我大伯有俩儿子,四女儿。老人有退休金,日子过得殷实。
大伯爱骂人,比他小的同辈,晚辈他都敢骂。去那家都是最高礼仪接待他。做显著位置,吃最好的饭。一次和他同桌吃饭,我夹到的菜有肉,他就骂人。
后来他把房子给了他弟弟,一家人去了湖北,找他当空军的儿子去了。
几年后,他和我伯母一起又回到了农村老家,可他的家房子已经给了别人,是不能回去住了,只能住到距离故乡几里路的他女儿家。老人风烛残年了,颤巍巍的蹒跚走路,生命没有几日了。后来死在女儿家。落叶归根,老人还是埋在在了故乡的土地。他的葬礼,我没有参加,那是我还小,我在读书,我的爸爸妈妈去送老人最后一程。
后来我回到故乡。在大伯的对门是我三奶奶家,门前有石凳。我三奶奶告诉我,那日清晨,我的大伯走了一夜的路,来到了自己居住的房前,只是为了再看看自己的房子。那时候的大伯,说话都困难了。走了一夜路,坐在石凳,谁也拉不走,就是守护在自己房前,坐了整整一天。多年后,我坐在了那石凳,抚摸冰凉的石沿,努力寻找找大伯的影子。
大伯的儿子,现在分别在湖北,北京居住的,女儿散居各地。
如今那家乡村庄还在,只是没有了我们家族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没有驾驭文字能力,不能史诗一样记载我的家族历史。可我想留些文字,让后人知道我们的祖先。

原本不想在系列人物中,开始就写我的爷爷。我怕文字冒犯爷爷。如果说我的爸爸是一座山,是我们家人的依靠,需仰视,让我们终生敬重,我的爷爷侧是神,需要我们晚辈的敬畏.敬仰。
我看到过爷爷.老人精瘦矍铄,雪白胡子,仙风道骨。走路轻盈,不失稳健。如不是雨雪天气,黎明即起。老人背拾粪的筐,沿街西行出村庄,迂回山脚回村东。老人每天要迎接初升的太阳。而后早饭,再去大山深处。
我至今不甚明了,我爷爷所干得活,终极目的和作用。他要爬涉到峻岭险处,山谷深地,在半山腰处,堆砌山石,筑起石埝,石坝,阻碍山洪爆发,洪水倾泻。防止泥石流冲毁土地,及家人居住的村庄。那简单重复的劳动,是要把长短厚薄的石头,巧妙组合,无缝隙连接,堆砌成垂直平行的围墙,围堤,围坝。整个工程,不能用水泥,不能用泥土粘合,就地取石。没有他人帮助,没有他人陪伴,默默一人,从事着繁琐,简单,重复的劳动。筑好的围坝非常坚固,日久可与山石凝聚一体。岁月久了坝埝缠满枝蔓,缝隙滋生野草,暗处有苔藓,下山的人可以停留歇息。
一场山洪冲来,经常撕裂开堤坝的口子。我的爷爷,就重新修补。一年年,从春到冬,从来没有间断过。
我的爷爷是有文化的人,能读书,能写毛笔字,可以拨打珠算。我的爷爷,不抽烟,不喝酒。一生律己律家人。他允许我的奶奶,不下地干活。可以串门聊天,抽烟,玩牌,但是必须把早饭,午饭,晚饭做好,还不能晚,迟了他要摔碗,摔盆,他要骂人。我的奶奶是在上午,下午,我的爷爷走后,就迈开颤巍巍的小脚,扣好院落外变形,龟裂的木门,也走了。她要赶在我爷爷到家前回来。
我的爷爷生在大山,长在大山,葬在大山。准确的说也曾经走出大山三次。
第一次出山,是和我二爷一起闯关东,是为淘金而去。去多久,挖回来多少金子,没有准确记录。但确有其事。我只听爷爷说过,是一路步行,走当时的国道。相当于现在的京沈,京哈高速路线?那时候的国道是凹与地面,在沟谷中行走。看不到日出日落。我问什么这样。爷爷说是为了安全,可以防土匪劫路劫财。
同行二爷,没有回来,不知道因为什么死在了关东。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把尸骨焚烧。我的爷爷把二爷的骨灰,原路背回来了,葬在了家乡。回家的路,爷爷的褡裢,前面是他兄长的骨灰,后面是金子。那是多么沉甸甸的负重啊。具体细节,家族人从来没有说过。我看电视剧《闯关东》,在猜想我的二爷,我的爷爷,那日月,是怎样的艰难啊。
因此,我大爷有六个儿子,二爷没有儿子,三爷有一个儿子,我爷爷,有我爸爸和我大伯。有几个姑姑,我至今也不说清楚。在我记事前,姑姑都远离她乡嫁人了
发表于 2010-8-15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楼主又成熟了不少.文字平实却不平淡.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爷爷第二次出山,是蹊跷的事情,绝对是家庭机密,绝对隐私。是我母亲说的,有可信度。那是动乱的日子。那是风高夜黑的深夜,一路兵家,思乡心切。败退到深山。犬吠,惊醒了村里人。我的母亲隐约听到,兵家脱去军装,把几杆大枪,扔给我爷爷。要换回家的盘缠。
次日。另一路兵家来了,要我爷爷把枪交出来。否侧,就要我爷爷的命。我爷爷说没有。兵家说,村里有人看到,听到了。要我爷爷带路,去丛林深处寻找。我爷爷见机跑掉了。一口气,跑了一百里,跑到城市里,找我的大伯,我的父亲避难。
后来我问爸爸有这样事情吗,我爸爸说没有。
静好日子,我爷爷又回到故乡。我的哥哥,我的堂兄下乡回到家乡,和爷爷在一起生活。
爷爷从来不担任村里职务,与世无争。上山干活,下山读书。村里人说我爷爷是神仙。一次队里分粮食。我哥哥称重量。我爷爷,把称星低低的。有多事人怀疑。从新称。结果我爷爷的分到玉米,比应得到的还少。让大家心服口服。
第三次出山,爷爷都九十高龄了。是因为感觉身体不适。是村里人送爷爷到了城里医院。爷爷知道自己日子到了尽头,执意回家。爷爷第一次在我们家过冬天。
冬日暖阳,爷爷闭目养身。我用笔素描爷爷,爷爷看到了自己画象,温情的说,等爷爷好了,给爷爷画不睡觉的。夜晚,爷爷翻看日历,屈指算几日过年。我的爷爷,耄耋之龄,耳聪目明。


春节前夕,大雪满天飞舞。我的爷爷,做在一辆马车上,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而后三天三夜没有睡觉,和我的奶奶,我的爸爸,我的的大伯,叔叔,说尽了话,评点是非恩怨,无疾无痛而终。享年90岁。
葬礼隆重。村里人,把吃饭的碗抢劫一空。说;为这样老人送行,是福气。留老人葬礼用过碗,可以驱灾避邪,可以延长自己的生命。
发表于 2010-8-15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很有传奇色彩!
错过 发表于 2010-8-15 13:35



    同感,同感。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五.
穿越时间隧道,和先人对话,是悲怆,劳苦的过程。可一旦打开尘封酒坛陈酿,醉醺我迷乱了黑夜与白昼,让我亢奋,我的心潮,在家族历史河流中涌动。我想写我家大伯。
我对大伯记忆印象不是十分深刻,可我不能忘记我的大伯的家。我童年许多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我在那里学到了知识,阅读了人间大学。
大伯读过书,是矿山干部。我不知道大伯负责什么,是什么职务。大伯是父辈中唯一智力劳动者。大伯手背后走路,步履散乱,好像没有章法。大伯身体比较胖,方正的头,头发比我爸爸多,有白发,络腮胡子,很大很大的眼睛。大伯喜欢举大碗喝粥。
大伯性格开朗。从来没有看到大伯发火动怒,大伯也不打骂孩子,也没有看到与伯母吵架。天天弥勒佛一样笑哈哈得。大伯有六男一女七个孩子。大伯家是父辈.晚辈逗留中心。从早晨开始,他们家人还没有起床,一直到深夜,我们都可以随便出入。老少男女都可以去。在他家有玩扑克的,下棋的,聊天的。来他家的人有大伯的兄弟们,有大伯孩子的同学,有伯母的邻居。春夏冬秋,天天络绎不绝,人声鼎沸。
那是我还幼小。大伯的中间屋子有一面墙,大家随便用粉笔画。我画过雷锋,王杰。一次大人聊天,出智力题。我回答的准确精彩。老叔夸我,说我有发展前途。遗憾我辜负了先人希望,碌碌无为。
大伯孩子众多,生活拮据。可是没有忧愁,天天快乐。大伯日子稍微好点,动土动工,把房子顶更换了,(没有动房子内四周的墙,)从新用苇子制成莲子,椽子做木框架,上面再盖泥土,房顶浇筑。还把院子向外扩展,围了院墙,按了院门。院门对屋门。
一日夜晚,那是春节的前夕,大伯胸闷胸堵,去看了大夫。大夫玩笑的说;快过年了,没有病啊,快回家吃肉去吧。

早晨,我们一家还没有起床。大伯家孩子猛力敲门,哭喊告诉我们,大伯死了,死在黎明前的家里。那年大伯五十一岁。
我大哥骑自行车,先去故乡,向我爷爷奶奶渗透,说我大伯,身体出了问题,可能不能治愈了。在灵车低达故乡山口,我大哥听到了汽车马达轰鸣声,才告诉我才告诉了爷爷奶奶;大伯不在了。
伯母怀疑问题出在院门上,把院门向西移了五米。
一场地震,那新换的苇子帘和坍塌的房子,压住了伯母,三堂兄,侄女。三口人窒息而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家族中最快乐的人,最身体强壮的人,最先离开了我们。
    大伯是父辈中,最早再回到大山的人。
     再写我的三伯。然后不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家族文化的矿藏, 我不敢掠夺性开采,况且我还要为五斗米折腰。最近几日几夜,我睡眠很少,可我还要写的三伯。他的一生让我叹为观止,我还要写我那疯疯癫癫的三伯母,



他们没有留下有血缘的孩子,我要给他们留下生命的轨迹。

我再见到三伯时,他已经退休了。三伯是铁路工人,一生转战东西南北,是筑桥工人。三伯驼背,走路缓慢,像斯大林一样,抽大烟斗,吞云吐雾。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抽烟,晚上也抽到尽兴了才睡觉。被褥经常有烟头引燃的洞。三伯话很少,经常闭目靠在避风的墙根,一袋袋的抽烟。但是,哪家需要盖房子,磊墙,三伯很早就到位。三伯在职可能是瓦工技师级别,每次干活,三伯是负责最重要的最权威部位。他要砌房子的拐角,是难度相当大的活,墙要两面对称垂直。我家地震前房子的改造,就是老人颤巍巍给砌的墙,他经手砌的部位,没有倒塌的。地震后简易房子的墙,也是出自他的手。

三伯的屋子我很少去,室内物品放的杂乱。睡觉的被褥,从不叠起来,就堆在炕上。吃饭用过的碗、筷子,也不收拾,也不洗刷,还放在小桌子上,再吃饭再用。中间公用的厨房,也没有当时家家都有的大灶、大锅、风箱···室内炕上,有俩双醒目的女式皮鞋,有几双白色袜子,那是三伯母穿用的鞋和袜子。

三伯母的脸上,已经没有昔日妇女会会长那般的清秀了,没有了系在腰上的皮带和别着的小手枪,没有了往日的飒爽英姿。

我的三伯母,最早和区小队长,在战火洗礼中,约定百年和好。洞房后的三天,新郎就离开家乡参军了。再回家乡新郎身后多了几名团长的警卫员,他们在县里,一纸文书,结束了他们夫妻关系,从此她就疯了。再后来就成了我的三伯母。

我记忆中的伯母,经常穿亮晶晶的皮鞋,露出白袜子。天天半夜唱歌,是解放区的歌,是冀东调子。有时无端的骂街,发怒时候,摔盆摔碗,甚至掐打我的伯父。

三伯的窗户对我们家窗户。

童年我们孩子都惧怕伯母。现在回想起来,伯母从来没有打小孩子,是骂人不打人的疯子。

他们有养女,病怏怏的,对他们很孝顺,经常送饭给他们吃。

记得地震那天晚上,我和伯母一起顶一块塑料布避雨。我们挤在一起。那夜晚,雨不停的下,远方还有火光,和疯伯母挤在一起,及其恐惧,然而那几日伯母安静许多,好久不骂街不唱歌。

我们粮食埋在了废墟里。是伯母从自己家挖出大米,煮了一锅粥,让大家一起喝。让饥渴的我们,琼浆玉液一样受用。

三伯更老了,背更驮了,走路举步维艰,颤巍巍。老人经常背一大袋子,拄拐杖拾荒。他对养女说过,我死了,就没有退休金了,我想卖破烂攒点钱,给你们留下,你要照顾好你妈。

三伯先离开的三伯母,活了八十三岁。我们把三伯,送到了故乡,送到了他出生地方。

后来我们搬家了,离开就那条街。我结婚后,就更少看到伯母了。

一次坐车外出,远远看到了伯母在路边,我下车问候老人。她看我亲却的笑了,说,你不好看了,不是小时那样子了,我心酸楚。那年月,一家族人居住在一条街的日月,一去不复返了。穷日子过去了,穷日子我们很快乐,富日子我们幷不都是快乐

三伯母脸上洋溢着满足,快乐,没有苦恼和忧愁。几年后,我的三伯母魂随我伯父而且去,终年八十三岁。

三伯母没有和三伯父葬在一起,没有回到我的故乡。
发表于 2010-8-20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喜欢看,继续
发表于 2010-8-20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南
很平谈,真实,平平谈谈才是真。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家族有新人结婚,让我在离别家乡十三年后的晚秋季节,有机会再次踏上回家的路。
新人是老叔家的孙女,我没有一点印象,就连她的母亲什么时候到了我们家族,我也没有记忆。我们这一辈男性有二十二人,其中老家有三堂兄弟六人,他们娶得媳妇都很朴实,模样还端正,只是都很胖。平时来往甚少,我不能区别谁是谁家的老婆。每当家族聚会,都要从新介绍一番,如今他们也迁入都市,是距离家乡很近的城市。但我们兄弟相见,都要感慨蹉跎岁月,情到深处,大杯子喝酒,不醉不哭不罢休。分不清是酒的热量,还是浓浓亲情,一起在我胸臆间滚烫.燃烧.升腾。
婚庆席间,我看到了老婶。老人红润的脸,洋溢着幸福。还看到了老婶家的三个女儿,他们一个个风姿绰约,衣服得体,再也找不到童年割草,喂猪的影子了,如今他们已经是担任法院院长,医院院长,宣传部部长职务的人了。都是正处级。
我的老叔,养育了四个女儿,三个儿子,其中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大学毕业。一家出来五个大学生。如今他们都有不错的工作。他们一家人,是小山村里骄傲,也是家族的骄傲。
我记忆老叔,精瘦,头很小,短头发,皮肤很黑。抽旱烟,用很细长的烟袋锅吸,是细弱的吸烟,没有抽大烟斗吞云吐雾般浓烈。老叔对我们很温顺,但也骂街,也打自己的孩子。
老叔是他们同辈人中,唯一没有入党,没有担任任何职务的自由人,那怕是队里了小队长,仓库保管那样微小的职务。老叔经常为生产队孵化雏鸡,娴熟掌控雏鸡存活技巧。是全村没有对手养鸡能人。技能让他抵挡了当时许多祸端。也让他在村子里,顶天立地,站得脚,不被人欺负。
老叔也孵化自己家的鸭子。破壳成活的鸭子,老叔要用自行车驮着大筐,行驶一百多理路,去城里卖。老叔后来亲口对我说,他卖鸭子对购买者有承诺:春天买去鸭子,到明年如果的不是母鸭,他负责更换。我不解。老叔说,城里人有几人可以把鸭子养活啊,这就是虚晃一枪,让别人卖一样鸭子同行,没有咱们卖得多买得快。谈话间,我眼前晃动看的老叔,戴着草帽,眨动狡计小眼睛,在树荫下,向城里妇人兜售他哪分不清楚雌雄的鸭子。
老叔是我们家族最早的下海人,我至今不能明白,他可以把当时粮票,通过买卖生成差价,行成收益,那是当时政策不允许的“投机倒把”行为。
老叔还种植果树,春播种下黑枣核,待发芽吐绿,有枝叶生长,再和柿子树枝嫁接,就改变枣树原来身份,是柿子树苗了。然后卖给城里人。老叔要早晨驮树苗出去,骑自行车运行,晚上回来。他说,一次爬到山口,困到熟睡在山崖前,一震山风吹醒,深夜回家。明天早晨再去城里卖树苗。
那时的山口,是进入家乡必须经过的山坳,隘口两边是陡峭悬崖,及其险恶。老叔一天两百里地的负重往返,是需要多大体力.耐力.毅力,及生存能力啊。老叔还是高度智商人,老叔不是一般的人。
老叔不喝酒,重感情,重情义。对我父母尊重。我们什么时候回家,老叔都要陪我们父母聊天,我们去那里他跟到那里,还在月色中送我们回爷爷奶奶家。我们结束探亲,还送我们出庄,一送送到山口处。
这次回故乡,我去了山口,如今汽车可以自如出入了。我看到了路边的酸枣树,想起来哪一年,我带三岁的女儿回家,老叔看我女儿喜欢酸枣,早晨就爬山摘取,哄我女儿高兴。哪一夜我睡在温暖炙热的土炕上,早晨听到了拉动风箱,是老婶为我们熬玉米粥。中午吃到了老婶用铁锅,炖的猪肉。
那次,老叔也送我和女儿到山口,也是挥手告别。没有想到的是,那次挥手,从此阴阳两隔。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老叔。
老叔是在孩子们都成家立业,儿女事业如日中天的日子里死去的,那一日,老叔自己在家,感觉胸口发闷,把手伸到胸前放速效救心丸的衣兜内,可再也没有力量抽出手来,痛苦地到在地上,心肌猝死。老叔那年六十多岁。
葬礼是在村庄举行,儿女要用隆重的仪式送老人一程。晚辈人,穿重孝,戴孝帽子。那是夏日季节。我们跪在灵柩前,为老人守灵三天三夜。
出殡的日子,全庄人为老人送行。老叔的三女婿是副市长,村子了来了好多小车,大多是三女婿的同事及部下。灵车中午就开始启动,在不长的村街道路旁,有老人生前好友摆路祭,设香烛纸钱以及供品祭奠、祭拜,表达对老叔的敬意。每到一家门前,我们都要停下来,跪拜答谢。
全村有三大姓氏,家家都摆路祭。我们从中午,一直到黄昏才驶出村子。
坟地是在山下村南,是一片耕地。坟茔隆起,没有坟头。一般老人死去,都是由老叔参照某物体,徒步丈准确丈量出坟墓下的老人的位置,在按辈分画出各家坟墓区域。老叔是三爷家的人,埋在了三爷爷奶奶身边。
生者与死者并不是完全隔绝。在坟地里,家族人也都各自为死去的人,焚香烧纸,送去生着对故去人的思念。偌大的坟地一片火海,一片哭声。哪哭声惊天地去,撕心裂肺。这里的先人,都是和我们骨肉相连人,那里也有我敬重的爷爷奶奶,有我的叔叔伯伯们,他们都长眠在这里。我也焚烧纸钱,送去对老人思念,敬仰。
老叔安息吧,先人们,安息吧。
一别十三年了。村子里已经没有我们的房子了。有老叔家的房子。房子盖得高大,没有装修,没有人住。我们的根在那里,我们后人已经远去他乡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写得牵强,太乱,想表达的内容拥挤,瓶颈在我的笔端
发表于 2010-10-15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很朴实,很生动的文字,令我们想到自己的家,自己的家族。一份思念,一段不朽的爱。
发表于 2010-10-1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喜欢这文字,悠远而绵长,像醇醇的酒。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谢谢鼓励,我本不想写下去,基于两点我还要写,第一我读这样文字 常眼睛湿润,如我醇厚的酒,回味无穷,第二,感谢大家鼓励 一部分人想读这样真实的文字 ,索性写下去,我家人很多 ,故事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