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什么好寻找的?我们现在的中国地图不是很清楚吗?但是历史上的“中国”可能并不清楚也不统一。哪些地方曾经被称呼为中国,哪些地方很晚才进入中国的版图,哪些地区可以代表中国哪些地区不能代表中国?那些地区的中国历史文化深哪些浅?这些或许都是个问题。当我们说中国文明多少多少年时,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可以理直气壮?中国有着世界上最为漫长的封建史,这个国家最终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醒,中国的文化历史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悲剧角色?而为什么中国会如此独特或别扭?中国人常自诩中华文化是一系传承从未中断,这是事实吗?那么中华文明是如何传承的,甚至是如何断裂的?断裂于何处何时,又继承于何种模式?这些话题既怪异又纠缠不清,但他们同时又引无数学者深思。我期望解答这些问题,但我没有十分的把握。我知道我不能圆满回复全部的问题,但是可以回答部分问题,更多的问题需要读者自己去判断思考。但起码我可以提供一条历史科学的思路给中国人来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解释自我、研究自我。以下就是我开始这个思考的粗浅开端。
地理上的“中国”起源肯定在目前的中原,毫无疑问,不仅因为中国的第一批文字就出现于河南安阳的殷墟,而且“中国”的命名地就是河南洛阳的偃师。论逻辑“中国文明”时间自商晚期始,至今3300年左右,论实际地域则从西周的洛阳始。但是,周王朝实际都于关中的镐京(西安市西部),所以中原与关中如同一只哑铃成为之后两千年的中国文明重地,毫无疑问这两地一直承担着中国文明延续与发展的重任。但事情却并不那么简单。
西周在镐京完成使命,于洛邑开辟东周,至公元前256年周朝完结。
公元前221年有秦,重新定都于关中咸阳。中国真正有规模的版图恐怕要从秦始,之前的王朝无论名声多大,与后来的王朝相比都是巴掌大的想象空间,其实际上控制区域向南很少越过长江。到秦就完全不同了。不过要注意到秦的疆界比今天的“中国”小得多,北不过长城,西不过恰好涵盖了兰州、成都与昆明,南边海南岛与台湾岛都未纳入,最东北角的边陲就在沈阳。所以,在此版图之外的地域里的民众在豪称其“中国文明”长度的时候,起码要知道截止秦朝“中国”其实皆与汝无关,汝为高贵的国际友人。
汉朝不小,只是加入了“西域”,打通了河西走廊。作为远东内地的居民,与世界最发达的西亚没有太多直接交往,刚刚换了一幅合适的近视镜睁开眼睛看到完整的西方,他们大吃一惊,所以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司马迁在严谨的《史记》中误认为张骞“凿通”。中国历史在西汉完成第一次飞跃,汉人产生,“中国”与“汉人”几乎成为同名词。汉朝再一次定都关中咸阳。
我原是认为许慎的“文字”论未必正确,可是后来我认为他的说法很可能是正确的,因为后来我发现也有其他民族步"文而字"的后尘,如契丹文字——先象形,后形声。初步看法,商时象形,周时形声,至秦时灭六国统一文字,文体则从篆到隶进入汉时。假如不是文字的维系和继承,考虑到这些王朝的来源差别极大,这些最初的“中国人”本来就是不同势力拧成的一根绳,他们未必同根同源。不过,毕竟这些不同时代的人们都的确参与了最初“中国文明”的建设,所以暂且可以看做他们皆为“中国文明”的起始力量,可以不用分那么清,只看建设,不分你我。
“三国”的意义是将“中国文明”直接推至长江流域。魏依然以洛阳为核心活动,蜀以长江上游为根据地,碧眼紫髯人种可疑的孙权领导下的吴居下游。至西晋,中国文化的核心没有离开过黄河流域。但是情况在公元4世纪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西晋变东晋,中国正统文化的继承者晋人被驱赶至淮河与长江以南,定都健康(南京)。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五胡乱华”,“中原沦陷”。“五胡”一般认为是匈奴、鲜卑、羯、羌(粟特人)、氐等北方游牧民族。正统的中国文明中心因受冲击转移至长江入海口附近。从吴文化到东晋,“长三角”开始显示出中国文明继承人的神秘身影。
至公元5世纪,来自东北的游牧民族鲜卑人于公元439年占据北方,完全囊括了黄河流域,史称北魏。假如用欧洲人的语言,他们会习惯性地称呼为“蛮族”冲击了固有文明,鲜卑人是个连文字都没有的游牧民族。大约以北纬32°为界,南边易主为宋。是为“南北朝”。
南朝的宋武帝刘裕自称刘邦后裔,也算是保留了中国根脉,不过刘裕之残暴却是闻名天下。似乎此时中国文明亦不再“文明”。北方战乱频仍,民风凶暴,如石虎等这样以草菅人命著称的野蛮皇帝驻守北方,南方恐怕也“文明”不得,民风就是一种传染病。此时北方吃人案例屡屡记载于史,北方的“野蛮化”不言而喻。所以,“五胡乱华”这一百年间对于中国正统文化的冲击,可能是致命的。一是中国文明大规模南下,另外时间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动荡不安,中国文明受到重创,可谓命悬一线,岌岌可危。
公元479年汉人萧道成受宋禅,为齐。公元502年萧衍受齐禅,有梁。公元557年再传于陈。这是中国文明正统尚存的南朝情况。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冲破长江中游,直逼北部湾,汉人在梁前后迫进海南岛,这是西南方的中国版图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
公元589年陈被隋灭。中国文明开始了第二个阶段。
中国正统文明从商晚期到隋大约1800年,受北方草原民族逼压,实质上接近灭亡。假如说,中国的历史悠久,但文明层次较低,甚至到最近几百年受到殖民统治的屈辱,或许应该从这一事件中重新寻找深层次的原因。因为到隋朝为止,中国固有的正统文明实际上近乎被打回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的中国汉文明实际上已经被追逼到海而亡。
隋文帝杨坚身份不详,为北周重臣,长女嫁北周武帝鲜卑宇文氏,自己则妻鲜卑女独孤氏,其子杨广杀父为帝,血统必有一半为鲜卑。而鲜卑人是“五胡”中间最为野蛮的,因为他们是唯一一个没有文字,而且唯一一个来自文明之光淡薄的最东方,当时人类的最高文明在中国的西方。我无意歧视少数民族,没准我本人体内就流淌着鲜卑人的血液,因为北魏鲜卑王朝就定都于我生长的家乡洛阳。本文不避嫌疑为的是探讨中国文明的真相为何,历史上文明与野蛮的较量一定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有必要清理过往的一切来了解今天与明天逻辑根源。我们来判断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明是否冲断也是以民族而论的,所以中国也必须是同样的标准,而我们认同中国的正统文明代表就是汉人。这里只是就事论事说野蛮与文明,没有歧视的成分。
隋统一中国,定都洛阳。此举是正统的全面陷落,还是与北方民族的胜利融合?我觉得很难定义,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可以做出不同的考量。随后的唐朝崛起,尽管看起来文明发达,竟至于为“盛唐”,但是我对于这样的判断却远没有一般中国人那么乐观。
我在07年有一篇读书札记《猛回首怨唐朝》,讲述了中国文明的腐朽,因为看似到唐朝这里繁荣昌盛,但除了只有中国人读得懂的唐诗是个收获之外,给世界上所做文明贡献从政治学到经济、科学意义都不大,所以我甚至认为在中国悠久历史的坐标下来观照唐朝那不过是一颗硕大脓疮显示的红艳似桃,根本不值得炫耀。现在看,“怨”唐朝可能是怨错了,问题出在唐前的“五胡乱华”,或者说当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时,该怨的不是唐朝。到唐这里实际上是人心思稳,开放交流后马上获得了经济大繁荣。但这种繁荣是简单的繁荣,没有构成实质性的文明飞跃,所以没有多大的文明价值。但或许这个繁荣也是与蛮族的结合有关,只是提供了勃勃野气生机,却并未对于中国文明没有起到应有的提升作用。
唐朝又一次选择关中的咸阳为都,而且长达几百年的时间。汉唐两朝选择此地,为关中文明积淀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在这里或许我所一直期盼或潜在对比的是西方文化的一次又一次提升与发展。那么就直接来看看西方的发展吧。
西方文明明确其根源来自西亚,从希腊这里延伸到罗马,然后再通过殖民扩展到欧洲的最西,达到英国。欧洲也经历过多次蛮族入侵,他们曾经将欧洲带进黑暗,但是欧洲经历过一次“文艺复兴”之后,发现了老祖宗的文明之后,局面马上得到了改变,从此走上新教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一路高歌踏进新时代。在与西方文明对比时我们发现,中国没有重新发现中国的老古董这么一个重拾传统的过程——就这一点而言,或许我们说,我们的“中国文明”消失得更为彻底?还是出现了其他因素?我认为2个方面的因素都有。
与欧洲社会近乎畸形地重视贵族作风与绅士风度的同时,中国在隋、唐却开始了颇具平等意识的科举制度——今天重新来考察这一行为时,不知道它是真正的先进产物,还是不合时宜的蛮族不得已,因为中国传统贵族意识可能在“五胡乱华"时已经断绝。在唐时尽管同样重视等级,但这些权贵其实多是没多少根基的暴发户而已。而文明是需要积累的,在封建时代文明的传承实际上主要就依靠贵族来发展推动。“五胡乱华”之后多大程度上“中国文明”已经被新陈代谢,我们并不真的知道,甚至没有人对唐文明做出排异反应,一股脑地就争着抢着去做唐人了。或许蛮族可以真的带来勃勃生机,但文明沉淀自有其特别的意义。太多的思考应该放在这里,我就像一个满腹狐疑的怨妇长久地站在远处一次又一次地遥远咸阳,那里还有我太多的疑惑。
中西方文明在这个时段里发生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同变化:从印度传而来的佛教在中国开始达到鼎盛,儒教则早已盛行;西方人同时皈依了来自西亚的基督教,政教分离使西方成为事实上的两个政权并立,此期的中国式绝对专制没有出现于西方。政治思想上的大分歧开始在两个地区走向分化。而佛教的大规模进入中国,其实也可以看做中国文明的根本变色。
618年李渊称帝,到公元907年唐亡,在近三百年时间里我认为唐朝是一个“只开花不结果”的时代。无论多少中国人愿意生活在唐朝,一想到杜甫的一首首凄苦歌谣就不能下定决心走入这个年代。
但之后的年代更不好,甚至是雪上加霜,几乎又一次的“五胡乱华”开始,大多与突厥人结缘的“五代十国”开始了——曾经有札记《恰似一江“胡”水向东流》记述,在短短54年时间里,“五代十国”走马灯一样在战乱中分治中国。此时应该再次看看中国历史地图询问:中国在哪里?文明谁继承?谁能代表之?
一棵大树遭两次电击雷劈,那会是什么摸样?那就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中国文明吧,它是残破的,虚弱的;但是许多人误解了它,将之理解为一棵健壮的参天大树,其实至此它已经无力抽新枝了。不过我隐约感觉到另外一个方向的问题,中国的问题不全在中国,不全在中国的历史,这与他距离全球文明核心的距离有莫大的关系。但这篇短文将不涉及那个问题,重新回到我们寻找中国正统文明的轨道上去。
其实北宋即是第“六”代,只不过在宋这里打住了而已。宋的位置与区域让人想到1千年前的秦,所以毫无疑问宋成为中国文化的正宗。这一次它定都于河南开放,称东京。但北宋没有当初汉人的荣幸,契丹之辽已经在东北茁壮成长,如黑云压顶一般逼来,西夏、回纥、吐蕃使宋四面楚歌,任何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做了宋徽宗都不会有更好的选择。很快北方失守,岳飞喋血,南宋退守江南,临安于钱塘江畔——这是中国正统文明最南端的一个首都。中国勉强接续的第二茬文明再次面临岌岌可危的局面。
公元1271年刚刚创建文字不久的北方游牧民族占领了全中国,宋灭亡,中国正统文明第N次灭亡,东亚几乎重回石器时代。是为短暂元代。
但至少在这个时期,欧洲人一般还承认中国的文明强盛于欧洲,先进于欧洲。这里我不想再多解释些什么,或许我的这个思维可以表达我的部分看法《大即是小》(文明解析 P16)。从另外一个角度,西方假如真是从1千年前突然飞奔进今天的发达社会,这岂不是说我们碰上了文明神童?事情不应该如此简单。
十四世纪中期起兵于安徽的朱元璋终于获得了政权,建都应天府于长江口上,之后明朝移都于今天的北京,这里曾经是辽人的京城。这个首都北移似乎是一种文化象征,大明朝的版图扩展到几乎与唐朝同等大小的局面,尤其是荒无人烟的东北也被明朝开拓,这或许是被他们赶跑的契丹人给汉人的一个“灵感”吧。不过,平民出身的洪武皇帝大字不识几个,文人雅士所擅长的文体他也不懂,所以颁布文书皆以农民大哥的口气而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欧洲的贵族精神正在达到一种顶峰,比如以“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精神(克制)、公正”为核心的骑士精神已经确立,与远东的农民皇帝形成巨大的差异。精神,还是非精神,文明还是非文明,东西方再次拉开了距离。
很少人关注到欧洲的骑士精神发展而来的绅士精神,我却特别注意这个现象,我甚至说没有绅士精神就没有西方文明,没有绅士精神就没有现代西方政治。而中国却恰恰缺乏这样一种文化与精神。当无数人夸赞中国北方人的豪爽时,我没有爽快地予以赞同,就因为我还认识一种更全面的西人品质叫“绅士风度”。直至今天这个社会依然是男人主导的社会,所以是否有“绅士风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假如让我说中国与西方历史的最大分野,我就指出在这个时期与这个事件。我没有见过比“绅士风度”更配被称呼为文明硕果的东西。文明人与野蛮人的区别有很多,“绅士风度”算其中一个。中国的“君子”或许可以相当于西方“绅士”,但是无论刚柔“绅士”都比“君子”要更有尺度,“绅士风度”可以说支撑了之后的整个西方社会。
其实到明这里,明显可以看出,“中国文明”被一再冲垮之后的弥补无力,没有向上发展的势头,只是被动地跟着外部世界的推动在前行。明朝是个无力的出现,即便是宋也已然呈现文明颓势。中国文明已经没有了自我更新的能力,它的内分泌与内循环出现了问题,或者甚至是坏死、绝症。到清这里中国正统文明几乎摧枯拉朽地被清除了。
东亚地区的特殊性在于大一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如此,是地理结构还是民性中缺乏血性?还是相反,每一次的统治者都太过血腥暴力,所以才能轻易地获得“天下”?答案可能有很多。
清王室是个本来连文字都没有的东北蛮族。1636年有“清”,1644年灭明,满清统治中国地区达260多年。
很少人会注意到清王朝是稳定统治中国时间最长的一个胡人蛮族。所以孙中山当初提出“驱除鞑虏”时并非没有他的思考,他要恢复正统。可是经过几百年后哪里还有正统?而许多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则自鸣得意地说,我们汉文化同化了所有的外来文化,岂不知你的汉文化早不是当初的文明。
这就是中国人所谓的“5千年没有中断的文明”真相。实际上不仅中国文明没有吹捧的那么长,而且它像一袭破旧不堪的衣衫,早已捉襟见肘。它在今天的种种不堪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这样的历史中去寻找端倪。同时在这样一个时间与地域的架构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奇特的话题(留待以后讨论吧)。
比如第一个话题就是,中国的文化积淀假如还有的话,还存放在何方?或者说哪里还有一些地道的中国文化呢?
根据以上的历史状况,我提出的第一级中国文明存放地应有4个:他们是渭河平原以宝鸡-西安为中心的关中文明,第二个是以洛阳-安阳-开封为代表的河南板块,第三个是长三角平原,最后一个是以成都为核心的四川盆地。之所以选择这些地区,首先是因为他们都曾经做过正统中国文明之都,但做过都城的中国城市很多,所以还要拣选;第二个原因是观察受到冲击的大小,从这个角度看,成都平原与长三角可能是最方便入选的。尤其是长三角,这里的不同城市长时间做过中国文明之都,受北方蛮族冲击最小,所以,我认为中国地区最多保留了中国文明因子的地方不是其他三处,而是长三角地区。不过,今天长三角的文明发达,不全是因为受到中国文明积淀的滋润,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在今天这个蓝色时代里他们靠近大海,但这只是如虎添翼而已,并不能掩盖其历史文明的熠熠光彩。
1911年之后,中国的政局很乱,军阀混战,甚至包含了外国入侵,但毫无疑问自1949年中国重新回到汉人的统治,而且巧合的是,自毛泽东、邓小平到江、胡四代,全部都是长江流域的人,甚至连蒋介石、孙中山也都是南方人,这个现象很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