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434|回复: 4

《孽缘》人物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4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又以人物为主,塑造人物的手法多以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为主要手段。下面就小说《孽缘》主人公形象塑造谈几点看法: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对主人公的塑造主要采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先看外貌描写,原文是这样的:“瘦小的身躯”“倒是修长”“瓜子脸煞是好看”“不是特别白,是黑里透红的那种”。从这些文字里读者看到的是一个身材瘦小修长面容好看且有劳动人民本色的一个主人公形象;再看第二处外貌描写:“刚才正面看她时,她凸出的胸部是那样惹眼,现在你再看看她的屁股,腰那么细,屁股怎么那么大呢?”在这里读者看到的主人公是一个胸部凸出、细腰、大屁股的女子。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作者的第一次外貌描写与这一次的外貌描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个凸胸大屁股的女人怎么可能是一个瘦小修长的美女呢?再说了,你写的这个主人公凸胸细腰大屁股即使腰细了一点也不可能“修长”到哪里去。塑造人物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外貌描写来显示的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表现主题思想。例如《孔乙己》中“花白的胡子”是写年龄,“乱蓬蓬”是写他懒惰。而本文作者的这个外貌描写要告诉读者什么呢?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呢?真的不知道。
  再看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是怎样塑造人物的:当主人公考上一中,无知的父亲不让读的时候她说:“我知道家里困难,也没想去。我就是想告诉你,我比他们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是一个要强的人,不过这个要强最后还是屈服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式的屈服,对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多大的教育意义。再看:当“我”邀请主人公到学校,见面时的语言动作描写是:没有进屋的意思,“你们还有别的事情吧?那你把书和作业本给我-----”当得知我们没事时,甩下一句话:没事你自己做吧,转身走了。从这一个“甩下”和转身中读者很容易看到小说中的主人公对“我”并没有多深的感情。更没有值得“我”神魂颠倒的理由。如果硬说这里塑造了主人公什么性格特点的话,那似乎只有两个字“冷漠”。在小说第三四章中从两个人的谈婚论嫁的语言描写中似乎使人看到了人物关系的进展:“换个老师还行愿意”(行:应是兴,还兴,表推测语气)“那我就嫁给你啦?!”使主人公与“我”的关系又向前进了一步。一句“是真的,我早就想嫁给你了”把两个人的关系推向了高潮,才使“我”“把函子紧紧抱在怀里头”。这一连串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似乎把故事情节也推向了高潮。但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函子为什么放着条件好的不嫁非要嫁给“我”呢?是“我”的经济条件也好?作品中没有;是“我”小伙“长的帅呆了”?作品中也没有;是“我”书教的好,有人格魅力?(随便给学生布置一下作文,评课的老师一句好话也没说的老师,课教得怎么样是可想而知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函子非要嫁给“我”?并且还要“抱”住“我”?弄得人一头雾水。我在评价歌悠同志的散文时曾说过:你的第三段使一、二、四、五段都有了着落,这才使作品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这也是歌悠、果子、小娅等人文章拥有广泛读者的根本原因。而小说《孽缘》中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缺少的正是这个,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作品中的抒情与描写句都让人感到干瘪,就象儿媳哭婆婆“妈呀,妈呀”的直叫,眼角就是没泪,嘴角还带着点儿笑呢。
  由于本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手法,所以,在主人公塑造中没有心理描写,故不做评说,至于小说喧宾夺主式的松散结构,不在此分析之中,要不我也犯了文不对题的错误。
  以上分析纯是个人观点,只对作品不对人。如有不妥,还请多多批评。
匿名  发表于 2010-8-4 16:05 | 来自河北
我也认真读了小说《孽缘》,有和楼主一样的感觉。农村不让子女(特别是女儿)上高中和大学的现象,直到现在也还是很严重的,所以,作为农村学生的家长读一下,倒还是有教育意义的。对“我”邀请主人公到学校,子函的“冷漠”,我认为是因为她不愿意见玉山的原因,倒不奇怪。更说明她早对“我”有意。而对“我”有意,对玉山冷漠,更见子函不是嫌贫爱富,而是对比较熟悉的邻居产生真情的。对子函描写的矛盾,可能是因为作者对她的描写想达到“完美”的程度,所以出现错误。语言的口头化也算是败笔。
发表于 2010-8-4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司马老师的分析评论平实中肯,切中要处。也是论坛一道靓丽的风景呢。论坛需要这样的评论,写手更需要。
发表于 2010-8-5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这事还得简单版主来办,我等作陪.
发表于 2010-8-9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说的在理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