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355|回复: 5

那种疼痛,依然无法触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3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李升堂,1936年生于迁安彭店子乡,1963年到唐山空军机场任调度员。34年前的7.28大地震后,李升堂指挥开通了唐山通往外界的唯一空中生命通道,向党中央报信。在地面雷达等设施破坏殆尽的危难面前,他用眼看、耳听、大脑分析的办法,指挥3000多架次救灾飞机安全起降,最多的一天指挥356架次飞机起降,最短起飞间隔仅26秒,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从2006年起,已经年过古稀的老人开始伏案创作,用2年时间写出了28万字的回忆录《空中生命线》。该回忆录首次全面详尽整理了唐山大地震后空中大营救的历史全貌。

认识李爷爷是在去年环网读书时间线下聚会,老陶大哥竟然请动老人家与我们这些小辈人见面聊天。我心目中的英雄都是那么豪情万丈,虎啸龙吟,走路都要带着一阵风的,老人家看起来是普通,平凡但他温和,慈爱自有一种不寻常的气质在身上。

老陶与苦舟二位兄长操持22日汲古签售是一定要去的。前一天晚上联系信誓旦旦说一定要回来的老段。此位仁兄落跑已成习惯,他托我替他向老英雄问好,向诸位兄弟姐妹致歉,没赶上休息日,他又回不来了。我的习惯一向是八点前起床全当要命,紧张的上了两个闹钟,深怕晚了。结果我仍然迟到了,十点半到汲古时读者还是很多,但苦舟兄说错过了刚才的盛况。五十本书一抢而空。闻听此言,我不敢在与他闲聊,马上抢得两本去找李爷爷签名。

午饭又听老陶,交大人大姐说起当年事。我是震后出生的,家又是玉田相对于市里来说受灾要轻不少。自小听家里长辈说起也有铭心刻骨的痛,这些亲历者又当如何?大姐眼圈儿红的厉害,我能感觉出来她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但那种压抑更让人感受到这种平静下汹涌的情感。老陶大哥,举起酒杯仰脖儿就干了,我怀疑他也是借故掩饰自己的激动,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呢?不好意思让眼泪流出来,就假装照顾大姐家的小宝贝儿吃饭。

老陶对本书的编辑廉勇说,“我代表不了谁,谁也不代表,我就以一个普通唐山人的身份向你表示感谢。”这本书一波三折到终于面市实属不易,与编辑的努力争取是分不开的。说句俗话,廉勇典型的80后大男孩儿,一年来多方奔走不图名不图利的,他为的是什么?老陶又岂止是一个普通的唐山人呢?拿他话说,不过是有点社会责任感。在这个责任感缺失的年代这是多么可贵的品德。在我看来他们自然和老英雄李升堂一样都是值得崇拜的。

回来路上,我打开这本沉甸甸的书却发现,我很难看下去,或者说要看完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因为小小的片段就会让我泪流满面,那都是与我们血脉相连的亲人哪。33年过去了,那种疼痛依然在内心深处,无法触碰。

《空中生命线》老英雄李升堂回忆录更加真实、全面、深刻的反映了我们唐山人民英勇的抗震精神。难得的好书,汲古书店应该还有少量老英雄签名本,非常值得收藏。

1006282306014437b67d73bebc.jpg 精美封面

照片 211.jpg 李爷爷的字也很漂亮

1007221552c5bbd4fe3744dc58.jpg 签售会场景,当时我还在路上

10072216314974390f9bc4416a.jpg 中国小记者与李爷爷合影,这才是孩子们应该受的教育。真实的了解历史,而不是去看什么XX的什么XX电影。

发表于 2010-7-23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0-7-2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电影我也看过了,离开电影院不久,风雨大作。场面很大,广告很多。时间跨度大,政治意义蛮深刻的,重点凸显唐山的人文精神。演员的唐山话说的不是很好,但对于其他地区的观众,可能已经很好了。原著应该更精彩一些。小红推荐的这本书,有机会看看。怎么说咱也是废墟里爬出来的。
发表于 2010-7-23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谢谢小红推荐,这种书值得一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3# 北玉无终


    要知道老爷子当时其实已经办了复员手续,他是拼着身家性命在指挥飞机的。如果有个闪失,在职算是失误,不在职就是犯罪呀。
发表于 2010-7-24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一直在老家,没赶上,遗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