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3242|回复: 20

《悟》后记——也发篇古文凑热闹n多年前的东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4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悟》始于01、9、7 。 迄今几六年矣。 逝者如斯,浮生一梦,堪味者甚多而能记者甚少。抚卷追昔,亦不过雪泥鸿爪徒增怅悢尔。
      其时,窗外春意正浓。 柳色花光,相映争辉,穿帘度户催人欣欣然也,颇欲掷笔排闼一效年少轻狂,春衫扬扬,呼叫于花间垄上。奈二毛斑斑,老丑之状宁不惧人笑耶?  
      年来兴味都减,真成老翁矣。 忆儿时 听大母絮絮言:少年莫笑白头翁,花开花落几日红。 一笑而已。 今大母已然作古,仆亦皤然潘鬓, 味曩昔之言,对今时之景,宁不怅怅? 知挥戈系日皆痴妄,白驹不为我片刻留也, 惜之惜之! 是为后记。
                                                           ——丁亥春二月二十八日 听风楼主与唐山听风楼

和梅痕的爱花说一起凑个热闹。
发表于 2010-7-14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颇欲掷笔排闼一效年少轻狂,春衫扬扬,呼叫于花间垄上。——又有何不可?!
发表于 2010-7-14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121fa5abbc4g214[1].jpg

一直喜欢“叟”这个称呼。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何等闲逸、何等淡远、何等自在、何等洒脱的境界!

戴一只笠,披一领蓑 ,架一叶扁舟,在浩渺苍茫的寒江上悠然垂钓。远望,江畔重重叠叠的群山尽失了鸟影,静静地寥落成一幅泼墨山水;弯弯曲曲的小径断绝了人踪,寂寂地延伸成一痕苍凉古道。一切,那样静谧、那样清寂,只有漫天的飞雪,轻盈地自空中缓缓舞落。长竿起处,是一江飘零的落雪。游丝尽头,是沧桑。

戴一只笠,披一领蓑,架一根长竿,在春意盎然的西塞山前悠然垂钓。凝眸,一行白鹭漫展了白色的羽翼,盘桓在高低错落的绿树间。江畔,远远近近的几树桃花,正妖娆成一片烂漫的烟霞。微风拂过,有粉红的花瓣轻轻地坠落水面,就飘零了一个迷离的梦,又随即漾开成一声清浅的叹息,引得鱼儿争相唼喋。长竿起处,是一江低徊的细雨。游丝尽头,是悠闲。

好想,自己,就是那叟,有着极清癯矍铄的面,有着极瘦削挺拔的身,再留上那么几绺长髯,一个人,在湖光山色间,将自己,悠闲成太公望。待夕阳西下,提着那一只空空的鱼篓,任自己的影子在身后无限拉长。待走近自己的竹篱茅舍时,便朗声道:“老婆子,饭可得否?老夫回来啦!”······

直欲 ——扫空紫陌红尘梦,收得烟蓑雨笠身。

从此 ——相从不厌闲风月,只有梅花与钓矶。

注:一篇旧作,看一下,此乃我极向往的境界呢。老了又如何,一样可以活得很潇洒。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这可不是小女子应有的心态。哪跟哪呀。这应该是我们没出息男人的心态。
再说了即便你真老那一天,也只能叫个媪啊妪什么的。
不过这小品文写的太好了。单独发散文版去吧。
发表于 2010-7-1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这可不是小女子应有的心态。哪跟哪呀。这应该是我们没出息男人的心态。
再说了即便你真老那一天,也只能叫 ...
邵官屯 发表于 2010-7-14 16:55



    ——我可不喜欢什么妪啊媪的,翁父那名字的感觉多好 文章我没感觉好,那么短,又是跟“爱花说”一样属于一时心痒痒信马由缰的,恐人笑了去,还是不发吧 给你看看,是为你老皤然潘鬓的在那里慨叹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短?我喜欢短文。看明清小品,三言两语,思致悠然。
发表于 2010-7-14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三言两语,已见天心
发表于 2010-7-15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钓鱼.jpg 昔太公直钩渭水,严陵垂钓富江,皆志不在鱼者。今之钓徒,大志大隐者几稀,然志不在鱼者犹众。古今渔夫,浮家泛宅,驾舟撒网,靠水为生,是得鱼者也。而振臂甩线,静坐如雕,目注微波,心如止水,是得趣者也。今网友诸公,论坛垂纶,其趣远在独钓寒江之上矣。
 楼主| 发表于 2010-7-1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嘿嘿,索师的图片。真服了。
发表于 2010-7-16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读了若水梅痕的《叟》真的叫人好佩服,邵官先生的杂文在玉田论坛堪称最好,若水先生的抒情散文《叟》也同样叫人拍手。细读《叟》就好像槟榔在口,回味无穷。文中所表现的情感、情调、艺术手法越读越叫人心悦诚服,那里没有“孤舟蓑笠翁”的凄清;没有“莲动下渔舟”的喧嚣,更没有“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的戏说,有的只是“而无车马喧”似的田园生活,那生活叫人向往,叫人留连。就说到里吧(不再细评了),如果说的不对,还请邵官先生多多批评。一封《公开信》不知被谁给“置顶”了,真的对不起小娅,不知你能不能取消“置顶”,并通过你向小娅致欠。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司马老师,看过您在贴子中提到过董得森老师,那是我当年的数学老师,所以也得叫您老师。谢谢您不吝赞美之词,惶愧难当。这个贴子小娅同志应当看得到的。
发表于 2010-7-1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皆好!!
  斯以小文而雅其大,心境也,意境也!!悟而得境,叟而于其境,相得益彰耳。随心阅之,嫣其髓,染其腑,两文皆烟云流畅,质羽翩跹,可馨雅室,可悦广目。
发表于 2010-7-17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我是来欣赏滴。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呵呵,你装嫩,谁知一见面看起来还真嫩,那这嫩就没白装啊。我装老,就真的老气横秋。看来真不能瞎装啊。
发表于 2010-8-7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邵官文邹邹装老 ,相见方知温文尔雅一年少书生!也许是古文读得太多,建议今后多读洋文{ ...
错过 发表于 2010-7-22 16:57



    ——我啥时说过若水梅痕是我夫妻的共用名啦?!这又不是古代,我还是有自己的名字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