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3542|回复: 22

关于诗词评论的点滴体会——与妞妞探讨北玉版主若水梅痕请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我想我首先应该认领一个没有点名的批评。"可是目前论坛有一些现象让我不能理解。动不动就拿古人的标准和古韵去衡量," 这句话说得一定是我,我看了好多帖子,在诗词板块,拿这个标准并且坚持这样回帖的,就只有我了。至于后面的话,就与我无关了,我从未说过顺口溜之类的话,也没关心过别人的学习。我这样判断,我想妞妞和妞妞的家长(论年龄估计我应该叫哥哥嫂子)也是认同的。
    说实话,读到这个帖子,我有点伤心。伤心自己被误解。也因此才写这个回帖为自己辩解一下,同时也检讨一下自己。
    首先,我自认为在这个论坛,我的回帖是用心、用力,一丝不苟的。我很少用表情符号回帖。因为我觉得那样太率意了,有不珍视作者劳动成果的感觉,(我这样说也许伤众了,大家别怪,每个人有自己回不贴,怎样回帖的自由。)所以,我的回帖都是用了心的。比如我给妞妞回的贴:“寒在上平十四寒,间在上平十五删,天在下平一先”。十四寒、十五删、一先这三个韵部在现代读音中都是相同的,但古代却是必须分的,我也记不住,我是现找工具书察到后才贴上来的。其实,退一步说,用表情符号回帖,又省时省力又买好,鼠标一点,一朵红花 ,一个鼓掌 ,何乐而不为?但我想问一问,大家真的都需要这样的彩头吗?如果需要,我也可以只点鼠标,何苦认真地读诗,苦苦地分析,然后斟酌字句再辛苦地敲上来,最后,反倒背一身的埋怨。
    我也分析了一下自己,给自己下个评语吧,说得好听一点儿呢,胸无城府,口无遮拦,交浅言深,自作多情,好为人师,说的糙一点就是老爱拿热脸贴冷屁股。掌嘴!
    其次,我也该检讨一下,我的回帖也的确常常不讲方式语气,不爱被人接受。这个错在我,我得反思,以后也得注意。但有一点必须表白,我的出发点是好的。请妞妞及家长不要误解。举几个例子吧。我在丰润诗词协会一位女才子的博客上曾这样留言:“粗粗一过,总体感觉,咏物抒怀之作好于应景之作。七言律谋篇造句太过工稳圆熟,圆熟到感觉哪里都挑不出毛病,却少了那种生新嵚崎的质感。我读到了诗,却读不到诗后面那个人那颗心。”  “点拨不敢。我这个人在网上就是心直口快。其实心里面就是盼着大家都好,都能学习提高。都是爱好者嘛,这年头都成古董了。”  我前几天给若 水梅痕的回帖也贴上来:“重字无妨。倒是有合掌之嫌。再加上劲联也未展开,稍显诗意局促了。我一向放言无忌,莫快。”  “我倒是更喜欢下片。上片感觉密度大了点。有些字下得很用力,但感觉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痴字,媚字,细水柔波微潋滟,这句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许我的期待感过高,总觉得一读到它既就应该生动鲜活的画面在眼前动起来,可是没有。我一向眼高手低的,读古认诗也如此。”  “这个感觉不如你原来的风格应手,有一点扭的感觉。但变化是喜人的,我喜欢这种变,只是在假以时日。其实不看到这一篇我也想提个建议,不单单是和你,也是多年来我遇到每一个有此好的人都要提出的问题,古典诗词的现实性、鲜活感。努力拓展题材范围,关注现实与现代生活努力接近,让古典诗词这种形式变得鲜活生动,不要死气沉沉的。一些死去的意象、器物、词语,作为练笔和游戏偶一为之可也,但终当被眼前物身边事所替代。”  “嘿嘿,能多讨论,气氛才活跃,咱来论坛,一是爱好这个,二嘛,还是想互相学习讨教,提高自身不是?为这个,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多批评,也别来老师不老师的好不好?兄弟相称反倒省事。”还有妞妞家长提到的给粉色婵娟的回帖:“首句三平了。还是好诗,深情婉转”   “个人觉得这个题材不太适合作词。你还得在后面加注解,否则别人都不知道些什么。作为练笔可也。看古人的词,你差不多都能读懂他们在写什么想什么。我想,明白晓畅,应该是第一位的。”   “三句“疾”字入声,四句当救未救反成孤平。”    “索师所论极是。途径之一:多读古文。即便不能写,也要有古人说话的语感。更何况既长见识又长知识,何乐而不为?”    “别叫老师,我也仅仅爱好而已,业余的很。老师二字可当不起,否则就在不敢上来了。 序齿而论,或也虚长你几岁,若蒙不弃,一声邵兄可也。”妞妞家长还有大家都可以看一下,我的回帖基本如此,即便语气有问题,但绝无恶意。就像我在人家博客上说的“我这个人在网上就是心直口快。其实心里面就是盼着大家都好,都能学习提高。都是爱好者嘛,这年头都成古董了。”如果您还觉得“这样不好”“那种无关痛痒的话也就没有必要说了”那么,我可以保证闭嘴,您落得耳根清静,我也不如去多读几本书。我只是个普通会员,又不是版主,何苦来?
    第三点关于您所说的:“到目前为止,这些提出意见的人,也没有给我改出一字半句来。”我觉得您有些强求了。又或者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您的意思:既然你不肯也不曾修改过,那么大可以闭嘴。
    第四点,关于论坛回帖的问题,我想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虽然已经碰了一鼻子灰。论坛应该有讨论的气氛,有批评的气氛,但前提是互相包容理解,发心是为了大家好论坛好。这样一可以增加兴趣,二可以增长知识,三可以提高技艺。如果大家都不回帖,论坛就死气沉沉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了,如果大家都打酱油捧臭脚,今天天气哈哈哈,哈哈,不说也罢。当然,如果大家到这里来本着赚人气听吹捧得小红花。。。也不说了吧。
    最后简单探讨探讨古典诗词的问题,其实争论由来已久,也说不清的。大家都知道(因为诗词的一般格律、常识谁都懂一点。)古典诗词是讲规则的,诸如平仄、粘对、韵脚 、对仗、等等,每个字都得按规则来。我个人是支持遵守规则的,否则写古典诗词干嘛?不讲规则可以写现代诗嘛。打杵打麻将斗地主不也得按规则出牌吗?“如果按照诗词格律平仄对偶合辙合韵等等严格的标准来要求的话,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也就剩下那么几首诗。”这种说法,我觉得有点武断了,古人诗出律的有,但极少,如果是参加科举的话,直接就失格了。所以,古人诗,基本都是合律的。即便是现代人写的古诗,只要认可规则的,也基本合律。索笑散人老师的诗大家可以看一看。我自己写,也是努力遵守规则的。
    我本身抱着诚恳的态度与妞妞家长沟通,希望您能了解我的基本初衷是好的,这就够了。另外请北玉版主读此贴,如果认为我的回帖有恶意成分或者给论坛带来了不良影响,可以封帖。也请若水梅痕读贴,因为我同样批评了你的帖子,又不同意见希望直接提出来,省得我自作多情。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给妞妞的回帖:



寒在上平十四寒,间在上平十五删,天在下平一先。

藏头不是最重要的。古人玩回文、玩辘轳、玩集句都是一时之游戏。真正流传于世的作品哪个是这样的?真实自然,情绪饱满,字安意稳,我觉得这才是最基本的要求,然后才要求出彩,立意奇,出警句。

最好先读一读诗词格律。



妞妞的批评:
北玉无终版主的见识非同一般,说真心话,能到玉田论坛来的大部分都是业余,而非专业者。大部分人除了娱已,就是拿出来让大家乐一乐,如果运气好的话能有个老师帮着修改或指点一下,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可是目前论坛有一些现象让我不能理解。动不动就拿古人的标准和古韵去衡量,要么就扣个大帽子什么顺口溜啊,更有甚者,总是以关心别人闺女学习呀来说事,我觉得这样不好。到目前为止,这些提出意见的人,也没有给我改出一字半句来。据我所知,古人好诗也是经过很多文友相互切蹉的结果。包括毛主席许多诗词也是经过许多老先生相互交流推敲后才发表出来的。如果按照诗词格律平仄对偶合辙合韵等等严格的标准来要求的话,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也就剩下那么几首诗。唐朝的诗已经达到了顶峰,一千多年来能超越的寥寥无几。所以,能达到此标准的也不会到玉田论坛来。我认为既然大家都达不到此种标准,也没有几个愿意当大诗人,更不会去翻越唐朝诗人的顶峰去,所以玉田的诗坛多一分鼓励,多一分支持是必要的,因为我们都是业余爱好者。既然你不愿意改动更不愿意当一字之师或一句之师,我觉得那种无关痛痒的话也就没有必要说了,因为诗词的一般格律、常识谁都懂一点。我最敬重的就是索笑散人、还有香冢残泥为粉色婵娟一首小诗推敲了好多次,我需要的就是这种学习场面和研究精神。
发表于 2010-7-1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还好,先生,你总算知道我叫若水梅痕了
发表于 2010-7-11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哈。邵兄是玉田论坛在古诗词方面颇有研究的方家之一。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评论也一向中规中矩,学者风范。对邵兄的做法我是一直持支持态度的。我想诗词写作者如果想进一步提高水平,也需要您这样一位确实懂诗词的人来点拨一下。
发表于 2010-7-1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刚刚读了你在小娅诗歌里的回帖,我同意你的见解,况且我们在爽直这一点上应是一样的。至于我对你回帖的态度,你也应该看得出来呀。“也请若水梅痕读贴,因为我同样批评了你的帖子,又不同意见希望直接提出来,省得我自作多情。”——此一句,没了我求教的诚挚之心啊
发表于 2010-7-11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别说检讨,又没做错,看看回帖,大家都欢迎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其实,读每个人的帖子,尤其是回帖,大略可见性情,所谓同类相聚,理解认可你的人自会理解认可,不理解的人多说亦无益,所以又何必太过计较?梅痕散淡之人,此乃肺腑之言,若言过了,还请邵兄宽宥。
发表于 2010-7-1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那个所谓

无论是旧体诗还是新诗,玉田论坛诗词版块都不乏高手。但总的来看,与唐山市兄弟县区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遵化为此专门成立了“诗词楹联学会”,举办了两届“卧龙杯”文学作品大赛。遵化的“三月诗人”希国栋老师的作品,荣获唐山市咏南湖诗词大赛的一等奖。女诗人谢若梦潜心研究诗词格律三年,吟诗作对得心应手,不但在咏南湖诗词大赛上获了奖,还在“卧龙杯”文学大赛上荣获一等奖,获得奖金10000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玉田文学爱好者学习的。我个人认为诗词的写作乃至对文字的爱好和对文学作品的偏爱首先是个人的事情。而若有意提高自己的水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潜下心来,博采众长。正所谓:小可修身养性,大可指点江山。
“听得进,写得出,有见地,有胸怀。”
十二字,与各位共勉。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刚刚读了你在小娅诗歌里的回帖,我同意你的见解,况且我们在爽直这一点上应是一样的。至于我对你回帖的态度 ...
若水梅痕 发表于 2010-7-11 11:02



    梅痕请原谅,我是情绪激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谢谢北玉兄、简版。谢谢理解。其实我只是一句话: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没存恶心恶意。
北玉兄千万别叫先生,否则我就得称呼你领到了。
发表于 2010-7-11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无论是旧体诗还是新诗,玉田论坛诗词版块都不乏高手。但总的来看,与唐山市兄弟县区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 ...
北玉无终 发表于 2010-7-11 11:13



    ——赞成您的话,也谢谢您的教导,感觉我是应该先学习理论知识,亦学习众位的长处,否则只凭这一点浅显的领悟实难有多大发展  您与邵兄的诚挚提携之心,梅痕感怀,一并深谢
发表于 2010-7-1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就说呢,邵老师应该自己开个帖儿~~~

顶下哈~~

支持这种论调~~
发表于 2010-7-11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能遇到如此真诚的人予以点评,我觉得该是幸运。
发表于 2010-7-1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9# 邵官屯


    你也有情绪激动的时候,
严肃一下,我支持你的观点。万分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谢谢小娅,谢谢香冢残泥。
话说出来,心里也就没有什么了。诗歌以外的争论,我知道也毫无意义。要是在现实中,我不会这样的,最过激的反应也不过是蒙头而过。
在网上可以谈诗而已。如今这种东西真成古董了,肯留意的人少之又少,于是每每看到,都忍不住讨论讨论,就是希望大家都好都能提高。
发现标题改过了。还是北玉兄沉稳周到,心平气和是好事,避免意气之争。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