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983|回复: 3

旭宇艺术馆征文第十三篇:谈谈我对“伯雍种玉”的理解与感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8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谈谈我对“伯雍种玉”的理解与感悟

                                    

                                       张树云

众所周知,玉田这个县名来自阳伯雍种玉的传说。这段传说不仅是弥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玉田县区域文化的鲜明标志。深入研究这一传说,充分发挥它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功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当代玉田人的神圣职责。

第一,伯雍种玉的传说孕育了玉田县这个美丽的县名。

玉田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玉田县是无终国的一部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在原无终国的领土上设无终县,今日玉田县成为无终县的一部分。隋炀帝时期改无终县为渔阳县。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在渔阳县(县治在今天津蓟县)东部划出一县,名为无终县。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也就是公元696年,将无终县更名为玉田县。毫无疑问,这个县名来自阳伯雍种玉的传说。如果把玉田这个县名比作一个婴儿,那么,阳伯雍种玉的传说就是他的生身之母。

阳伯雍种玉的传说最早收录于晋代干宝编著的《搜神记》。《搜神记》开魏晋志怪小说之先河,也是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直到新中国建立后,仍有几家出版社先后出版这部著作。《搜神记》收录了不少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阳伯雍种玉就是其中的一段。

相传,坐落在玉田城北5公里的麻山山顶,乃是阳伯雍种玉之处。据《玉田县志》记载,这里曾有石柱,上刻“玉田”二字,乃是阳伯雍后裔所竖。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玉田知县徐德昌看到石柱已经毁坏,于是改竖石碑,上刻“古人种玉处”五个大字。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碑毁,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魏德茂重立。迄今,此碑仍然屹立于山顶。

1300多年来,每当提到玉田这个县名,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阳伯雍种玉的美丽传说;每当讲起阳伯雍种玉的传说,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种玉之田”——玉田县。一言以蔽之,阳伯雍种玉的传说已经跟玉田县融为一体,成为玉田县区域文化的鲜明标志。

第二,伯雍种玉的传说展示了中华传统玉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古代中国人认为玉是天与地灵气的结晶,人与神沟通的媒介。玉文化包含着“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如此等等。

关于玉文化的丰富内涵,我们从汉语成语中也可以窥见一斑。比如;夸奖一个人品德高尚,往往用“玉洁冰清”;赞美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廉洁奉公,从不沾染污七八糟的东西,常常用“守身如玉”;形容一个人道德完美、很难找到缺点,常常用“白璧无瑕”,或者“白璧微瑕”——璧也就是玉;视死如归,与凶恶卑劣的敌人同归于尽,常常用“玉石俱焚”;一个人宁为坚持正义而死,决不屈服邪恶势力而苟且偷生,那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总之,凡是带有“玉”字的汉语成语,都从一定侧面展示了中华传统玉文化的内涵。

    古人之所以在传诵阳伯雍的事迹时虚拟了“种石得玉”这一核心情节,我认为主要源于以下两种情结:一是表达对阳伯雍的赞美和崇敬。阳伯雍坚持不懈地做好事,向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无私地奉献爱心,他的精神境界随着他的善行义举而不断升华,以至于达到了白玉一般的境界——像白玉那样纯洁,那样美丽,那样崇高。从这个视角观察,“种石得玉”也就是“种石成玉”;二是寄托美好的期盼和祝愿。好心得好报,阳伯雍的心眼儿那么好,为解除他人的困苦付出那么多的辛劳,他应该得到珍贵的白玉,他应该娶一位美丽而又贤慧的“好妇”,应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第三,伯雍种玉的传说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认为,“百善孝为先”,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和长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否则,他就是良心泯灭,就是不仁不义。从《搜神记》的叙述以及有关史料中可以看出,为躲避战乱,阳伯雍扶持着年迈的父亲母亲,千里迢迢来到无终;父母死后,他不是远走高飞,去寻觅自己的幸福,而是在父母的墓旁搭建小屋,为父母守墓1。这些举动充分说明,阳伯雍是位名副其实的孝子。

最为感人的是,阳伯雍看到过往行人口渴难耐,就不辞辛苦地为行人提供“义浆”,这种善解人意、助人为乐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的古书在讲述伯雍种玉的故事时加入了这样的情节:阳伯雍不但为行人提供义浆,而且备有针线,免费为过路人补鞋,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他的“爱仁博施”。毫不夸张地说,阳伯雍乃是我国上古时期的杰出的道德模范,是感动了全中国的普普通通的玉田人。

曾经有人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阳伯雍不就是为过路人免费供水吗?这样的事迹并不惊人,何以把他拔得如此高大?解答这个问题,不能离开阳伯雍传说的历史背景。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阳伯雍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是春秋末期的阳翁伯,或名阳雍伯,这也就意味着,阳伯雍的故事发生在2500多年前。当时,各种诸侯为扩张自己的势力征战不休,黎民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人间最缺乏的就是关爱,就是真情。阳伯雍在这种背景下坚持为他人奉献爱心,是非常难得、非常宝贵的,把他比作乱石堆中的白玉并不为过。再说,那个时代是物质生活极端贫乏的时代,阳伯雍又是从洛阳逃难而来,他能够免费为行人供水已经倾尽全力了。

其四,伯雍种玉的传说对玉田人的精神风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往今来,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人登临麻山,瞻仰麻山顶上的古碑,追忆阳伯雍的事迹,写诗作文讴歌阳伯雍的精神。大概是在明代,“玉田八景”应运而生,“麻峰种玉”乃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富魅力的一景。麻山西南大约500米处有个村庄名叫刘典屯,据《玉田县地名志》记载,这个村名原来写作“留典屯”,其含意是:要把阳伯雍种玉这个典故永远保留在人们的心里。明清两代,玉田县教谕署(近似于现在的教育局)大门口刻写着一幅楹联:“阳雍伯种玉而后,士多怀瑾握瑜2;薛文清3毓秀以来,地可比邹望鲁4”。上联的大意是:自从阳伯雍种玉的传说广泛流传以来,玉田县的读书人大多具有美德高风。楹联中的这层含意,可以从旧县志记载的许多古代先贤的业绩中得到验证。

2006年春天,笔者协助玉田县电视台摄制了《走近麻山》专题。摄制过程中,我跟一位背着粪箕子的老农不期而遇。他在古碑前高声朗诵了一首诗:“雍正五年毁古碑,乾隆三年又重垂。世人景仰阳公德,时至今日众人愧。”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古碑发生的一次变故,毁坏后又重新竖立起来。第三句画龙点睛,点明了阳伯雍种石得玉故事的灵魂与核心,那就是“德”字,他的美德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第四句以古比今,激励人们对照阳伯雍找差距,进而向阳伯雍看齐。据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农说,这首诗是他爷爷教给他的,而他爷爷并不识字,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看得出来,这首诗的作者是位粗通文墨的草根诗人;它的这一作品没能登上文人墨客的大雅之堂,却在平民百姓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和谐玉田”,已经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目标;加强文化建设,凸显玉田区域文化的特色,已经纳入各界人士的视野。令人欣喜的是,玉田县有史以来第一座公园已被定名为伯雍公园,阳伯雍的塑像竖立在公园大门口,每天都有许多人前来瞻仰;玉田城内第二小学改名为伯雍小学,并以伯雍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相信,阳伯雍精神一定能在二十一世纪开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玉田县的干部群众一定能在种玉田上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奇迹!

注释: 1、守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俗称守墓。 2、怀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瑾”jǐn,“瑜”,均为美玉的别称。 3、薛文清:名瑄,山西河津(今属万荣县)人,明朝洪武年间出生于玉田县。他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缔造者。死后谥文清,自万历年间起陪祀孔子庙庭。 4、比邹望鲁:可以跟养育了孔子、孟子的鲁地、邹地相比。邹为孟子出生地,鲁指孔子出生地。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久闻张树云先生大名,今日得睹张先生大作,品读之果然不同凡响!先生的作品中,有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体精神的交融,有着紧密的逻辑性,有着玉田县历史知识的厚重感。张先生是我学习的典范!
发表于 2011-4-8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发表于 2011-4-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张老师知道玉田县民国时期劝学所的事吗,请赐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