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于商朝
中国商报:这本书相对于您以前的书有很大的跨度,您是如何实现这种跨越的?
苏三:前两天我做一个讲座,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能够转到文字上去,是不是因为你是女性?我说这个跟性别没有一点关系。尽管我不是专业研究文字的,但我在外语学院学了英语、日语两种语言,加上普通话和家乡话(我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也学过世界语和一点法语,所以我接触的文字层次比较多,对语言有很强的敏感性。
在学日语时,虽然当时我并不了解历史语言学的原理,但是我已经能够感受到语言之间是有联系的并且确定其中存在规律。这些经历都让我比普通人更有基础。另一方面,我一开始就是站在国际的平台上来看这些东西的,所以并不因为自己非专业而有思想感情的障碍。
从一开始研究文明起源我就感觉到,语言文字太关键了,它是打开文明起源研究的一把钥匙。我一直想研究文字起源,但没有胆量。这7、8年研究文明起源,我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对这个领域的各个方面都相对熟悉,这些给了我信心和勇气。另外,这本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著作,而是历史学和语言学的结合。
中国商报:这本书里哪些方面是与以前的研究相延续的?
苏三:这本书在宏观上与之前的书在一个大的体系里,基础都是全球文明同源说。不同的是,我从宏观的文明起源转到文字这个更为具体的分支上了。
中国商报:您在书中提出文字起源于商朝,是什么因素促使了文字的产生?
苏三:在这本书中,我的结论是,文字的起源大概在3200-3300年前,商晚期,水、青铜和商业这三个因素促使了汉字的产生。
这个推论遵循了全球文字发生学规律,即文字的产生是商业的需要。我这本书最有成果的一个新发现、新视点是围绕青铜贸易展开。人类早期最大规模的贸易就是围绕青铜。我还发现,全球的早期文字一定发生在当时的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恰好是在商朝,所以文字也发生在这个期间事合乎全球文字发生规律的。我们在当时商人的墓中看到了新疆产的玉器、只有印度洋才有的贝壳、青铜里还含有马来西亚产的稀有金属,这些都说明了中原地区当时跟外界是有贸易往来的。
水,跟青铜贸易关系很大。在三千多年前,交通很不发达,陆地的交通工具还没有开发出来,交通主要靠船,尤其是青铜贸易主要靠航行解决。所以,中国文字的起源与世界各地有大海大河的地区有关联是合乎逻辑的。
汉字的起源是甲骨文
中国商报:汉字的起源是甲骨文,您是依据什么做出这一判断的?
苏三:严格定义的文字必须是成句成篇的。我把文字的起源定义为甲骨文,是因为甲骨文是可识读的,成句成篇的,这在甲骨文之前没有。甲骨文经过长期的磨合,在短期内借鉴了各地成熟的文字,所以它一出现就很“成熟”。
甲骨文可能是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里中国独立创立的文字体系。每一种文字必须符合它的语言规律,它不可能完全照搬其他的文字体系。比如契丹文字学习汉字、西夏文字学习汉字,几乎没有一个字跟汉字相同,但你一看就知道它们和汉字是同样的造字方式,可是它们又是完全独立的另外的一套体系。独立发明和独立创立不是一回事。独立发明的前提是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这个地方跟外界彻底隔绝。东亚与外界并非完全隔绝。人类文字的发明只能是一个人或一批人。文字和文明一样,都是从西亚呈波纹状向四面扩散的。距离越远,时间差越大。我们的文字与西亚差两千年,印度与西亚很近,之间文字相差一千年。这种错落有致的分配规律,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一种传播的过程。同时人类学上有一种早期的传播规律,新生事物以每年四、五公里的速度向四周传播,东亚的文明恰好符合这个规律。
汉字的产生借鉴了国外文字
中国商报:您刚才提到,汉字是在借鉴了国外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您有什么依据?
苏三:在全球古文字体系里,在甲骨文产生之前,字母文字在大约近4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甲骨文在3300年使用了象形文字,这里面大有讲究。文字的发展与文明程度有很大联系。截止目前,人类有三种类型的文字:图画文字、简单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属于这一类,有一定的图画特征)和4000年前的字母文字。中国没有经过图画文字这个阶段,所以我认为它是直接借鉴了国外的文字。
陶文在甲骨文之前中国就有,里面一部分就是字母文字,证明了在甲骨文之前中国地区是知道外国文字的。半坡遗址在5、6千年前,在其中挖出了陶文,一看就知道有一些是属于西亚的字母文字。我举几个文字产生的例子,藏文是在唐朝出现的,松赞干布当时派出了几队人马出去西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寻找可以借鉴的文字,后来只有去印度的一队人马回来了。今天的藏文就是梵文改过来的。因为语言体系不一样,所以回来的人在家里闷头改了几年,然后创立了藏文体系。更晚一些的元朝,蒙古人起初是没有文字的,成吉思汗向维吾尔地区学习,然后自己创立文字。汉字也应是如此。如果用独立起源说根本解释不了甲骨文的诸多产生现象。
中国商报:那么,汉字主要借鉴了哪些文字?
苏三:文字语言属于文明的一个分支、一个因素、一个因子,所以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从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到第三部分,贯穿了一个思想,就是在熙来说的基础之上研究汉语、汉字起源。我以前一直很重视“西来说”的两河起源,我目前的研究结果是: 汉字吸收了众多甲骨文之前的古文字,最多最明显的是印度河文字(4600年)和地中海东北角文字(3500-4000年)。
在我这本书要成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国内还没有人研究的话题——古欧洲文字。我们一般的印象是欧洲文明很短,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现在找到的欧洲古文字在巴尔干半岛,以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为核心的一些地方。有人说这个文字的历史比两河流域还长。我还发现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印度河文字和地中海东北角文字与这个文字体系非常接近。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中国的文字是从印度河和地中海东北角的青铜商人那借鉴的,还是直接从欧洲来的?现在外国已经有学者在研究甲骨文和欧洲古文字的联系,中国学者很多都还不知道这个文字。目前学者基本认同旧大陆是一个语言体系,从欧洲到中国整个区域都属于欧亚语言体系。随着中国人眼界的开放,我相信在这方面会打开一个很大的新天地。
新角度研究汉字起源
中国商报:这本书与传统的语言文字研究有哪些不同?
苏三:汉字起源研究分为两块,一是纯用语言学技巧,另一种是用历史考古方法去做。我更偏重于第二种,其实这本书几乎可以叫做“寻找仓颉”,所以并非纯粹的语言学著作。
最大的差异是,以前的中国学术研究和国际没什么联系,眼界一般不超出国界,并且是建立在“独立起源说”之上。事实上,汉语和欧洲的联系在300年前就有人研究了,只是你承不承认、用什么角度来承认。我是在整个文明西来的基础之上来还原这个事件的,其他人不是。
中国商报:您认为这本书将对中国文字的研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苏三:这本书更偏重从历史、考古文化角度来研究,而不是纯语言学角度,所以可以让非专业的人了解到这个研究,同时为专业学者提供一个历史背景。
大约在5000年前,因为地球气候忽然变得干冷,人们大规模向南迁徙。在长达近1500年的南迁中,这些人将他们的青铜文明、驯马技术和语言文字传播到欧亚各地,以前从来没有中国人注意到这个历史与中国史前史的联系。东亚这一块被人给忽视了。其实中国黄河流域和北部草原地区都属于这个扩散的范围。我通过追踪青铜贸易把这个历史事件还原了,把之前学者的研究成果给联系起来了。
中国商报:这本书的新奇观点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您接下来还将继续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吗?
苏三:这本书出来之后人们的评价之高是我不能想象的,我认识的一个出版社社长和我儿子的语文老师看完书后都大为震撼,香港凤凰卫视新闻频道海给与特别报道推荐。这本书我做的相对严肃,能让人挑毛病的地方比较少。这本书将为我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画上一个句号,可能是我“西来说”的收官之作。下一步或许我会更着重于研究近现代中国史和中国社会。
(以上为我修改后交给报社的稿子,下面是真正发表的,稍有差异,作为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