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692|回复: 4

晋察冀边区抗日光荣证章和轰动全国各地的“黄奇南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1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天津
晋察冀边区颁发于1946年后.复员的抗日军人佩戴.
事件主人公为革命都是黄天秀.天秀本姓黄名逸之,字骐良,笔名黄奇南、勃生。岁次戊午年(1918)八月初一日生于揭阳渔湖广美村一户书香世家。1935年春,18岁的黄骐良,为求深造上进,离乡到北平他父亲的抽纱行住居,考进大同中学就读,并到著名小说家张恨水主办的北华美专学习国画。这年的12月9日,正好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思想进步的黄骐良,满怀激情参加这一反抗侵略的游行示威和罢课请愿等爱国活动,自此步上革命道路
他在华北大学学习期间,认识了一位从东北日伪区逃进关内北平就学的抗日进步学生袁健民,在袁的介绍下,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和“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从此,在认真学好学业的同时,进行抗日活动和学习一些革命读物。
大学毕业后,又考进北平古物陈列所(即故宫)的国画研究馆为馆员,学习古画,从师于张大千、黄宾鸿等名师门下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不久,北平沦陷。黄骐良在抗日进步同学袁健民的领导下,从事敌区的地下抗日活动工作。
黄骐良回北平后,又另与潮汕一位在北平参加革命的老前辈黄浩同志接上关系,在其领导下继续做抗日地下工作。因黄浩与骐良家是同宗乡亲又是其父之知交,骐良一向亲热地称他为伯伯。有这一关系,骐良经常负责代其与边区派来的交通人员接头传递消息,还曾先后介绍过一位原在北平参加抗日的29路军炮兵袁祥峰参加八路军,和他的老师李苦禅参加八路军做宣传工作。
一直至1943年冬,黄浩同志家中发往边区的电波不幸被日寇发觉,当夜突来抄家,幸得黄浩同志越墙逃跑,潜往边区。其家人惨遭毒打,家中物品全被日伪抄没。幸有众同乡暗中照应支援,渡过难关。黄浩到区后任晋察冀边区委员会参议员,嗣后派人通知骐良前去边区工作,他接通知后于1944年春化装越过保定敌伪封锁线,前往边区加入八路军抗日队伍,并从此改名天秀而没有用姓,直至1955年方兼用原姓名。他到边区入伍后,分配到八路军晋察冀画报社工作,当时的社长沙飞也是广东人。及后,又转到抗敌剧社担任画布景和到处写标语等宣传工作,直至抗日胜利。
抗日胜利,天秀所在的部队也解放了张家口,他被分配到张家口“北方美术供应社”当经理。在他当经理其间,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各地的“黄奇南事件 ”:1946年3月,他接受晋察冀边区委员会一项制作一大批抗日军人复员光荣证章的任务,当时张家口尚没有制造证章的厂家,须到北平去制作,而当时北平则是国民党政府统治区,他便用边币先在边区银行换成一百多万元国币,然后前往北平。时适有二位抗敌剧社的党员,一叫徐灵一叫靳夕的同志要回北平探亲,便帮他带钱同行。不意经过南口居庸关国共交界处,被国民党十六军驻军扣留,诬蔑他们要去破坏国统区,钱被搜去,人被抓入监牢。天秀在狱中极力掩护两位党员同志,把责任全揽在自己一人身上,说他们两人只是过路帮他带钱的。另方面想方设法向外通消息,机智地托一个将要出狱的人替他带信去北平给他父亲黄人强。他父亲接到信后,立即呈给正在北平参加国共谈判的共方华表叶剑英大帅。叶剑英大帅接得此信后,立即向国民党方面进行交涉,指责其十六军无理扣押我方人员。新华社也将这一事件登上报纸发布全国。在叶大帅的多方交涉和新华社的舆论评击下,国民党十六军不得不把人放了,把钱交还。
天秀回到张家口后,还在张家口国共谈判组控诉国民党十六军无理扣押他们的罪行。后来,这桩事便称为“黄奇南事件”,登载于各报纸上,并被收入地方革命史中。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1937年10月,聂荣臻率八路军一一五师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晋察冀根据地,后发展到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等省的广大地区。1946年,为了配合国共和谈,晋察冀边区进行精兵简政,将五万野战军转为地方武装,抗日光荣复员证奖章就是为这批人员颁发的,以表彰他们在抗日战争期间立下的不朽功勋。这是一枚见证抗战特殊岁月的复员证
1937年10月,聂荣臻率八路军一一五师部分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晋察冀根据地。11月成立晋察冀军区,1938年1月成立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后发展为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等省各一部的广大地区,有108县,人口2500余万。共作战32000多次,歼日伪军35万余人,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制度最早实施的地区之一。1938年1月10日-15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召开,大会选举了边区政府。国共内战爆发后,1946年国军占领张家口,晋察冀边区政府转移到阜平。1948年春,晋察冀边区政权与晋冀鲁豫边区政权合并,组成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晋察冀边区建制撤销。
    1946年3月1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发出《关于复原工作的决定》。据此,全军区复员转业约10万人,占全军区部队的三分之一。野战军由9个野战纵队26个旅81个团,缩编为4个纵队9个旅24个团(每个纵队由原9团缩编为6团),野战军由原来的20余万人缩减至共5.1万人。精简整编后,晋察冀军区部队由31余万人减少至20余万人
发表于 2011-5-25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楼主| 发表于 2011-8-2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937年10月,聂荣臻率八路军一一五晋察冀边区师部分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晋察冀根据地。11月成立晋察冀军区,1938年1月成立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后发展为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等省各一部的广大地区,有108县,人口2500余万。共作战32000多次,歼日伪军35万余人,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制度最早实施的地区之一 1938年1月10日-15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召开,大会选举了边区政府 国共内战爆发后,1946年国军占领张家口,晋察冀边区政府转移到阜平。1948年春,晋察冀边区政权与晋冀鲁豫边区政权合并,组成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晋察冀边区建制撤销。-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这次大会的旧址即在今阜平县中学院内

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的聂荣臻将军,在佛教圣地五台山的普济寺郑重宣告晋察冀军区正式成立。晋察冀军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在华北抗日前线创建的第一个军事指挥机构,也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最高军事领导核心。它在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军事作用,为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壮大乃至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