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135|回复: 2

咱庄—地北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咱庄—地北头
2009-03-16 14:00

讲讲咱庄儿今天的故事,
聊聊咱庄儿过去的历史,
唠唠咱庄的乡里乡亲。
走进咱庄儿,就到了咱家。
提起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洪麟阁,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这位杰出的抗日英雄至今在我市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英勇抗战的故事。今年恰逢洪麟阁诞辰100周年,深秋季节,寻着英烈的足迹,我们来到了他的家乡——遵化市地北头村。
咱庄的历史
地北头村位于遵化市境的南端,距县城三十公里,是满汉两族共同居住的村落,全村800多户人家,近3000口人,其中有五大家满族,分别为刘家、张家、洪家、罗家和秦家。为什么会有这样五个满族血统呢,这还要追溯到明、清年间。
      明末吴三桂把李自成打败了,那时吴三桂在山海关兵少,去沈阳向韩王借兵,韩王借给他1万多士兵,其中有一半是老百姓,韩王追随而来,文武大臣都说吴三桂没有帝王之像,咱大远的来了,要把北京做了,韩王说那不对,吴三桂打的天下,我不做,文武大臣再次劝他说吴三桂乃一届武夫,当不了帝王,韩王说现在日头都去西了,不是正晌午,他不做,正说着,日头倒过来了,移到正晌午,韩王一看,做就做吧,文武百官都呼百岁,韩王怕吴三桂回来不好办,在半路上护上防线,不让他回来,等吴三桂回来后,韩王说北六省我做了,咱分了,你去南七省,吴三桂想想借了一回兵,给你就给你,带兵就走了,据说我们死的家属,都当不上官,韩王说你们跑马占圈去吧,给你小旗,插哪占哪。有黄军正白旗,这旗那旗的,五王八旗。我们老张家就是黄军正白旗,我们祖宗叫张驹,到了今天的地北头。
岁月更替,时光流逝。如今的地北头村满汉两个家族的人们友好往来,邻里相亲,生活中看不出丝毫的隔阂。据村民张尚忠介绍,他们村如今满族与汉族的唯一不同点就是汉族人把家里哥哥的媳妇叫嫂子,而满族的村民却一直保留他们的传说,把嫂子称为姐姐。
今天,我们无法从资料上考证,“地北头村”名字的由来,据村党支部书记王金瑞说,“地北头村”原名为晋梁村。只有晋梁两个姓氏,由东北搬迁而来。20世纪的10、20年代,与我市相邻的玉田县、蓟县发生水灾,老百姓们纷纷向北搬迁,到了现在的地北头所处的位置,由于这个位置的北方是一座山,无法再继续往北走,所以逃亡的百姓就在如今的地北头村落户,晋梁村也就随之改为“地北头村”。王书记的说法虽然无资料可见证,但听起来颇具道理。然而村民张永旺关于“地北头村”西梁庄的说法也似乎有理有据。(录音:听说这村在这北边,后来搬过来的,有啥根据呢,过去挖坑子在庄北边挖出过锅,这是根据,咱西边这排房子挖出过锅,锅是带翅儿,翅儿有耘子头儿,从小我们叫它“西梁庄”,听说是老梁家来的占的庄,是元朝时来的,汉族最早,象他们都是满族,清朝来的,跑马占圈来的)
无论是晋梁庄的由来还是西梁庄的传说,于今天的地北头村来说这或许是一段历史,也或许是一个故事,我们今天无须也无法再去考证,但该村的老百姓对我们说,写他们地北头村一定要写一个人,他至今仍活在老百姓的记忆中,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个可歌可泣的人物,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追寻的英烈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洪麟阁。
唠唠咱庄的乡里乡亲
地北头村是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洪麟阁的家乡,也是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时他率部起义的基地。洪麟阁本名洪占勋,又名洪冲霄,字侨,满族人,1902年出生在地北头村东一所三开间、三进深的普通宅院里。
我身后的这所“三开间、三进深”的普通宅院就是洪麟阁的故居。1902年,他就诞生在这里。虽然一百年的沧桑变换,使得房屋瓦片缺损,满院杂草,但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感觉洪麟阁他老人家还活着,就在我的身边。不光是我,地北头村的老老少少每每走到这所房屋前都会不由驻足观看,对他老人家深切缅怀。
洪麟阁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三位兄长,都很支持他求学上进。洪麟阁不负所望从小就博览群书,立下“纾国难、解民忧”的大志。1921年至1924年期间,就读于直隶天津法政专科学校,经常和同事们一起畅谈国事,倾心敬慕李大钊同志,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勉。他学习刻苦,阅读进步书刊,初耕的心田上拨下了爱国的思想种子。这使他日后在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特殊时期走上了起义革命的道路。
1921年,洪麟阁去北京结识了原籍乐亭又是同学校友的李大钊,李大钊的思想和行为深深地感染着他。他开始接近工农大众,走向社会、深入到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结交了一大批工人、学生、农村青年和一些军政、文教界的爱国人士。
据村里老人们介绍,洪麟阁回到家乡后经常给他们讲革命故事、抗日故事,和他们一起下棋,谈论国家大事。说起对洪麟阁的印象,村里老人们激动的说:洪麟阁魁梧个高,嗓音洪亮,有大将风范。
洪麟阁的一生可以说是生无定所、劳苦奔波。1927年起,洪麟阁赴冯玉祥部任军法处长,参加革命斗争。1930年秋起任《唐山工商时报》总编辑,利用报纸作阵地大造抗日舆论。1935年到天津河北医学院任教,以所得工资济助贫苦孩子。“七七事变”后,洪麟阁与中共天津地下党取得联系,成为“天津各界民众抗日救国会”的主要领导成员。
1938年2月,洪麟阁为准备抗日暴动返回家乡,变卖了部分家产,动员亲友乡绅捐资,购买了枪支,以地北头村为大本营,组建了一支抗日武装。撑起了“铲除倭寇,还我山河”的大旗。队伍扩展到5000人。首先解放了玉田县城,后又连续拿下鸦鸿桥,鲁家峪等敌据点,光荣牺牲在穿芳峪山洼的草丛中。
曾任过洪麟阁司令秘书的张秀峰之子张尚忠和我们聊起了洪麟阁指挥的几次战役和壮烈牺牲的经过。
(洪麟阁在天津组织一群人,有迁安的杨十三,留学回来的,任政治处主任,洪麟阁的副司令,还有李运昌、还有高司令,组成冀东区合作,以后打窝洛沽、沙流河。我听我父亲说,在窝洛沽呆了三四个月,把窝洛沽拿了回来,日本集中三线兵力打他,一下子就退到了地北头)。地北头村是他的司令部。画外音:有受伤的人都在这儿,以后又召集乡团,地北头村民想去的都去了。当时,张永旺的机枪班那时侯都是老百姓,也不懂军事上的事,日本人一来在庄稼地藏着闹了个话掰儿,洪布龙就是他的亲侄子是机枪班的大队长。张永旺是机枪班在庄西埋伏着。日本人一来,不远时,就喊报告队长,机枪不响。洪布龙一看还保着保险呢。由于未受过训练,一着急,忘了。以后一开火,日本都是小钢炮,武器很棒,洪司令就命令撤到地北头村的二廊庙。以后就回来打遵化龙山附近的圪塔坨,日本在那修的炮楼子,那时赵振武是司令的第一大队长,他有勇无谋,带兵由底下向上摸,被打死,洪司令觉着失去了一个左膀右臂,感到不愉快,失利。听人说呀,那时是国共合作,想恢复政党要到京西去整编,去延安找毛主席去。于是洪司令他们就往西开,走到蓟县,听上岁数人说走到台头镇,与日本人相遇。头一次日本人少,打个漂亮仗,把汽车、面包、牛奶等给养劫了不少。政治处主任劝他们不该在这等,应该走。日本人把兵力都掉过来,会受不了。可洪司令说不行,等着他们。果然,过了两天,日本聚集蓟县的、宝坻的,聚集三线日本兵力都过来了,这时洪司令没大队长,在司令部办完公还要兼大队长,打仗去前线。那时侯他就有点身体发弱,靠抽几口大烟顶着。)也就在这场战斗中,洪麟阁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和日本一接火,日本的大钢炮、小钢炮的,咱这就有几顶机枪,连炮都没有,打不过别人。让日本人打的树光光倒。别人叫他撤,洪司令说有一口气也不撤。盯着盯着他的护兵王济仙大腿受伤了。在坑子里隐藏着。司令一看炮弹打的太激烈,让刘福山爬过去要王济仙的枪,也王济仙不给,正说着,洪司令受伤了。司令由于腿流血过多,走不了,就让小随从晋成仙快跑。听年纪人说,洪司令把证章都埋了起来,之后拿出枪自杀了。
洪麟阁牺牲时年仅36岁,他的遗体落葬在台头村北的一个陡峭的山崖上为了永久的纪念他,人们把那座山崖更名为“洪山岭”,解放后,他的墓地迁往唐山烈士陵园。
洪麟阁的一生虽然生命短暂,但他的爱国热情和时刻为老百姓谋幸福的激情,永远激励着后人。村民介绍:没有洪麟阁等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村干部我会永远以他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85年9月,地北头乡政府将洪麟阁烈士生前住宅加以修整,在门外右侧树了一面牌坊。上面写着:“冀东抗联副司令员洪麟阁烈士故居1938年,抗日大暴动地北头起义地址”用以表彰忠烈。
摆摆咱庄今天的龙门
    地北头村有两大特产,一个是磨盘柿子,一个是水果罐头。
   磨盘柿子在我市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市南部石灰岩山区一带,其中就包括地北头村。我们摄制组来到地北头村时正值磨盘柿子采摘时节,那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片片柿子林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就连农户的庭院及门前也都栽满了柿子树。那串串柿子如一个个灯笼高高挂,也成为了农家院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您也许不知道,这磨盘柿子浑身都是宝,不仅有很好的营养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据测定,磨盘柿子果肉中含丰富的糖分、蛋白质和粗纤维,而且维生素A、B、C的含量远高于苹果、梨、桃、杏。
地北头村磨盘柿子依靠特殊的地理位置,个大、色鲜、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很受人们的青睐。如今,磨盘柿子已销往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和京津唐等市,近两年已出口到俄罗斯打入了国际市场。
虽然今年由于自然原因地北头村的柿子受到一定影响,但柿子总产量也在1000吨以上,创产值300—400万元。磨盘柿子正逐渐成为地北头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除了磨盘柿子,地北头村的水果罐头是远近闻名的特产。该村的罐头加工业是由1998年发展起来的。最多时全村达到580多户从事这一产业。起初只是家庭作坊式生产。一家几口人,一天生产十几件。而且全村许多人共用一个品牌。随着这一产业不断壮大,该村罐头加工生产逐步走上正轨,实现了加工,不仅打出了兴达、晶海,产品还销往全国各地。如今地北头村每天有外村打工者4000多人,不仅给自己带来丰厚收入,也给别人带去了实惠。村民张连成就是多年从事罐头加工业的人。他的罐头除了自产自销外,还与他人合作从事单纯的加工制作,在全国各地的很多大超市都可看到他的产品。
如今,磨盘柿子和水果罐头加工业已经成为地北头村的经济支柱。这样的良好态势,得益于村两委班子专门成立的三个协会,即“林果协会”、“食品加工协会”和“养殖协会”。这三个协会由村领导分管,主要负责技术指导、管理和协调工作。
就拿罐头加工业来说,象地税、国税、卫生、工商、计量等费用都是由食品加工协会来负责统一征收,免去了业主的后顾之忧。同时协会还帮助联系产品销路,对客商以诚相待,用感情联络人,用感情留住人,从而使地北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罐头加工生产基地。
在林果业和罐头加工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今年村党支部书记兼养殖协会会长王金瑞到北京农科院了解到散养鸡绿色环保,很有前途,于是在巩固蛋鸡养殖的基础上,地北头村又搞起了树下散养鸡,今年已经达到2万多只。
今年,地北头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2900元,村民们日子过得幸福、快乐,如今,村两委班子正带领村民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发表于 2010-5-9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就知道那里的观头出名~~~~~~
匿名  发表于 2011-3-22 18:29 | 来自河北
真是好地方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