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991|回复: 2

韩永成:地名与历史文化研究【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6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地名与历史文化研究

作者:韩永成


  与友人谈及滦河文化研究,他说:要注意由地名发现研究线索,拓展研究思路。我亦有同感,遂将我们论及的主要观点奉于纸端,或许对有志于滦河文化研究的同仁有所补益。
  地名是人类用以联系、交换和对话赋予不同地域的称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语言文字表现。总体讲,地名在体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的同时,也指示着历史上的重大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民族迁徙、宗教信仰等状况,所以地名对理解历史文化现象、了解历史文化特征、体会历史文化活动、感悟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从一定意义讲,研究地名的由来、演进就是研究历史文化。
  一、地名——历史文化的原始标记
  地名的产生与变更往往与某一地区的地理生态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关系,而地物地貌的显著特征、经济活动的重大变故、人与人交往的动人情节以及名人要事,往往被人们用作地名,形成了当时当地的地名文化,成为特定时期、特定地域或特定事件的原始标记。乐亭县古河村就因其处于滦河故道而得名。史料证明:滦河入海口曾几次摆动,清道光22年即1846年滦河入海口东移,经乐亭县的汀流河、新寨、古河一带入海,古河村正处滦河入海处,即称“古河庄”,取意“古河道”。滦南县奔城以北地势低洼,积水成泡,人们便以“泡”命名村名,于是就有了姜泡、张泡、梁泡、高泡等十八个“泡”字庄,时称“滦州18泡”;以藏狼卧狐的荒沙坨为标识,便有了张狼坨、安狼坨、苏狼坨等村名;同在一块高地上建村,共称“台”,于是就有了张台、马台、田台等村名。相传唐贞观年间,大将军薛礼东征途中遇雨,天晴后在今滦县境内一沙坨上晾晒盔甲,坨下村庄便取名晒甲坨。虽然沙坨已不存在,但“晒甲坨”村名仍沿用至今。如此繁多的地名都是历史文化成因与湿渊源的原始标记。
  据《滦县地名志》载:明崇祯年间李姓在滦河边立庄,取名“李家闸”,但到清光绪年间,滦河发大水,“李家闸”毁于水灾中,灾后村民迁址重建,改名为“李兴庄”。滦南县的兴旺庄地处滦河边,原称“河沿庄”、“鬼王庄”,也因滦河泛滥被冲毁,迁址建村后又有移民来此,图吉利改名为“兴旺庄”。这种地名的更替与变化,真实地标示出历史文化的由来与演进,为我们研究和了解滦河的水利、水患以及河道的变迁提供了重要佐证。
  二、地名——历史文化扩散融汇的标示
  人类社会的文化是在扩散和融汇过程中形成的,所谓文化的扩散是文化现象的空间移动,文化源地是文化移动的起点,文化融汇是移动的结果,文化融汇将文化起源与分布联系在一起,便形成了某一地域特有的文化现象——一种新的社会文化。
  史学家认为:中国史前期存有两大文化区系:一是中原古文化,二是北方古文化。文化的扩散与融汇当是两大文化区系的人类活动。据考古和有关史料记载:滦河流域是汉民族与古代山戎、北狄、匈奴、东胡、乌垣、鲜卑、契丹、女真、满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相互融合之地,无疑亦是两大文化的融汇区。《史记》记载,公元前664年,“齐人伐山戎,次孤竹还”。孤竹国是北方古国,都城在黄洛,即今滦县境内;山戎国都在今承德境内。334年慕容〓为燕王,滦河中下游皆为鲜卑族政权管辖,以后魏孝文帝拓拔宏大规模倡导汉人政策;改汉姓,穿汉衣,说汉话,与汉民族通婚。应该说这是一次最大的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越过长城,攻城略地,滦河中下游皆为辽管;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几乎占领滦河流域,建立金国;1213年铁木真灭金国,占领原金国辖地,“变守军为民户”,赏西域军士“钞三锭,布两尺,粮两月”,这些西域军士当属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人。这次民族融合也是民族文化的扩散和融汇。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从江浙一带移民于滦河流域,明朝永乐初年又从山西迁民于滦河中下游。据滦县、滦南、乐亭县地名志中记载,现在许多村庄皆为山西移民建村时命名,这不仅是南北文化的一次大融汇,也是东西文化的典型交流。
  大规模的穷兵黩武和人员流动,对于休养生息的土著先民,无疑是巨大冲击,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不可逆转的社会、经济及文化方面的变革。而在这种变革过程中,地名往往做为表征和印记,真实地将文化扩散与合流记录下来。古冶区的卑家店,据说是鲜卑族占据滦河流域时所建,卢龙县的六百户村、滦县的二百户村很可能是元朝初年“变守军为民户”时形成的。这类地名做为文化扩散和融汇的印证,虽然不能全面反映当时文化扩散融汇的轨迹及其内涵,但给历史文化研究留下了必需的标示。
  三、地名——历史文化研究的标引
  地名来源于当地的自然景观、经济特征、交通运输、宗教、民族以及神话传说,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一个地名可能蕴含着一部地貌史、或一部家族史、或一部水陆交通史、或一部政治经济变革史。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人们的认识水平、文字记述能力所限,那些很有活气的文化内涵,随着岁月流逝成为历史的沉淀。历史文化研究,就是以地名做为标引,把那些文化积淀挖掘出来。
  地名积极的标引作用,在于对照地名寻找有关的人证、物证、书证,经过大量的分析比较工作,发现某一文化现象或某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围场”,现今人们只知其为承德市的围场县,亦知是清朝皇帝行围狩猎的地方,但清皇朝为什么在此设“围场”,在此干些什么,有什么意义,这种本质的东西并不了解。现在研究考证证实,自康熙20年到嘉庆25年近120年间,围场秋猎是清皇帝亲躬之事。远离京城,兴师动众,在于“习武绥远”,处理蒙藏民族问题,其实质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巩固国家的统一。可见一个简单的地名,其内涵是多么深刻、丰富。
  地名的标引作用还在于研究一个地名与多个地名联系,综合成为历史文化整体。即:通过相同和类似地名以及与其相关的其它地名,汇综某一历史文化现象。比如交通路线,自古以来任何一种交通制度都留下了地名印记,由于交通工具的更替和交通条件的变化,过去的交通要冲,今天已成为小道僻壤,这些地名就成为古代交通线路的遗迹。我国古代的“驿站制”在地名上反映是存在大量与“驿”有关的地名,而且至今这种地名为数不少,如山东的“利国驿”、河南的“白马驿”、滦河流域的“鸡鸣驿”、“沙河驿”等,除“驿”以外就是与交通有关的“店、铺、关、道、口”等也大量存在。这些地名古代是相互关联的,现今历史文化研究只要把它们综合分析,就可能发现一条或多条古代交通路线。
  综上所述,地名所能折射出的人物、史迹、故园、部族、方言、气候、地形和物产等自然、人文的意义,恰恰是历史文化内涵的全部内容,无论就文化的广义而言还是就其狭义而言,它对感悟历史文化确确实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历史文化研究的标引作用虽不是唯一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系唐山市滦河文化研究会理事)
发表于 2010-2-26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 小菜一碟


   
匿名  发表于 2012-8-9 11:11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