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555|回复: 4

[原创]银城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9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银城铺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每当听到这首深沉幽远荡气回肠的歌曲时,总会为远古那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残烈场面所恸容。是啊,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等到到时空变换之后,留给后人又是些什么呢?我想,除了记录在竹帛上的文字,就是捡拾先人们遗失在古战场上的几个早已锈迹斑斑的箭簇之外,更多的,还是凭吊古战场时发出的感慨和叹惜吧。


    不要以为那些惨烈的场面都发生在距我们很遥远的地方和年代,其实,只要你低下头看看,就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仿佛就是在昨天,曾经也是刀光剑影烽火硝烟的古战场,这就是城东的银城铺。


    银城铺,是可考证的、最早建筑在丰润唯一的一座城池,它的历史远比丰润县的历史还悠久。它也叫垠城铺,自古为边陲重地,俗称幽冀之门户,辽海之门户,神京肘腋。据清光绪版《丰润县志·仓储》记载:“板桥镇属二十七屯。垠城铺,距城十五里。”银城铺最早是丰润县的前身---汉时土垠县治、右北平郡治所在地。《丰润县志·建制沿革》记载:“虞分十有二州,丰润属幽州……汉为土垠县徐无县,属右北平郡……《方兴纪要》:庾水即庚水,考之,丰润为土垠徐无二县无疑也……后魏废郡治土垠徐无二县属渔阳郡……北齐废土垠县为永济务入无终县……无终县为玉田县,丰润仍为永济务属蓟州渔阳郡……金改永济务为永济县,后改为丰润县属蓟州。”《丰润县志·杂记》记载:“综读传志,垠城铺即古土垠县无疑也。旧志称土垠久废,北齐天保八年迁民聚堡为永济务,亿度耳,然理必有之。魏土地记,既在唐前土垠至齐而已废兵燹,丘墟因然矣。夫秦晋燕赵目见芜城,何限金墉之大地可方百里,室屋基址交错禾黍间,前明中立金墉镇,再经寇乱亦皆瓦砾,垠城幻市非知千百年郁勃之气所蒸耶。”这些史料说的十分明白,垠城铺本是土垠县的县治所在地,在没有丰润县时就已经存在了。据有关史料记载:土垠县始建于公元前325年,春秋时代建都邯郸的赵武灵王率军北伐至此所建,他在这里屯兵驻扎,建立城池,屯兵积粮,经过了26年之后,到公元前299年筑城完成,他驻于此城,土垠城成了其大本营。称“垠城”,取“广漠无垠”之意,并在城南十里许建立了花园,即现在的常庄乡花园村,城东板桥设有兵站,南面一里处为屯兵处,也就是现在的国持营村。后来由“垠”城演化为今天的“银”城。后来,到了秦汉时期,这里属右北平郡,右北平郡的郡治也移来这里。土垠县制先后经过了八个朝代745年的漫长岁月,历经南北朝长期战乱,到北齐时已被战火毁灭。郡治于土垠城毁灭前的公元220年移置今遵化城东的徐无县。清代康熙朝宰相陈廷敬的次子、山西籍著名文人、礼部员外郎陈豫朋曾路过此处曾作下《板桥雨寒》诗一首:“马头车岫失青苍,急雨轻雷草屋凉;凄厉较于秋气肃,板桥村似陇西羌。”清代湖南文人贺祥麟曾作《浭阳杂感诗》:“渔阳颦鼓旧兵屯,莽莽黄尘四野昏;边月夜悬萧氏塔,塞云秋锁令公村;沙河泥剥蚀牛鼎,俎豆馨香感象樽;莫向土垠寻幻事,蜃楼荒忽不堪论。”两首诗被收录于《丰润县志·文苑》内。



    银城铺,曾经是丰润境内一处神奇而又令人浮想浮想联翩的景观。自古以来,丰润民间一直流传着“丰润八景”之说,传说此地曾出现过海市蜃楼仙境。尽管对八景相关内容说法不一,但几种说法中几乎都含有“银城晓市”之说。“银城晓市”也叫“垠城幻市”,即在银城铺这一带的上空,每当晓雾之时,由北向南望便会有一座一望无迹的城池,敌楼堞口林立,甚是壮观:“云生海市影翩跹,隐隐城街车马喧。天上人间曾有路,仙凡相会土垠巅。”《丰润县志·古迹》记载:“花园村,《名胜志》:在县东二十里……土垠废县,《名胜志》:南关城即古垠城,相传赵武灵王所筑,旧志在县东十五里,今名银城铺其故址也,土人相传,时有城堞楼橹之形缥缈,仿佛自北而南远而无,极若不止数里之城者。”这就是丰润民间传说的“垠城蜃景”之说。关于“海市蜃楼”,一种解释是成语,用来形容虚无飘渺事物;二是自然界的一种神奇怪异而美丽迷人的天气现象,是光线在密度差异很大的大气中发生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在沙漠里或者在广大的陆地和水域上空,有时可以看见远处景物的倒立或直立,在垂直方向扩大或缩小的晃动的映像,称为海市蜃楼。据说,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海上或是沙漠上的时机较多。可这神奇的景观发生在丰润境内,便更加让人倍感惊叹了,在远古那个科学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往往把大自然中的奇怪的现象神化演变,以为是天上的神仙显圣到了人间,在人间幻化成诸多精美的传说,成了丰润境内一大神奇的景观。其实,这种景观出现在丰润城东并不奇怪,上世纪的唐山大地震以前,丰润城东、银城铺以北地带曾经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滩,白家沟、二道沟、三道沟等诸多雨裂沟壑弯曲错落,自北而南来的还乡河在东马庄村南西折而去,所以,在这里形成丰润八景之“平沙落雁”和“银城晓市”景观再正常不过了。《丰润县志·文苑》收录了元代诗人王士熙曾作诗:“玉海云生贝阙高,骑鲸人去采芝邀;滦江一夕秋风到,瑟瑟珊瑚涌翠涛。”可见此仙境的迷人。清代诗人谢九义经过丰润时曾作《再过丰润感怀》:“沙碛烟横汉将营,银城春悄隐千旌;款阶石发油油动,照水云芽汩汩明;白雁羽书传瀚海,青萍霜锷愧儒生;六年曾握巡边檄,谁识长孺欲请缨。”赞美此处秀美迷人的风光。后来随着震后唐山新区的建设和环境的改变,昔日的荒沙滩变成了今日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垠城幻市”景观也随之消失,不过在近年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陆续发现过许多汉代文物,直至今年上半年,因国家要在此处修建铁路,唐山和丰润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还在附近村庄进行过考古发挖工作。


    银城铺,曾经有先贤给我们留下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关于垠城铺因何改称为银城铺,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这里曾经是丰润县的存放库银的地方,官府一直派兵把守着。可在清乾隆年间,由于这里是沙滩,吃水问题一度成为了当地人们生活的主要问题,时任丰润知县的四川夹江进士吴慎便号召此地居民集资在这里凿了一眼井,井水清冽甘甜。《丰润县志·山川》记载:“银城井,在县东十五里,银城铺大路之北,乾隆十九年知县吴慎建,有碑铭入《文苑》。”是说知县吴慎见到凿井出水,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大事,欣慰异常,高兴之余,作下凿井碑文记之:“丰治十五里银城铺,为汉土垠县旧址,适当孔道,丛沙为壤,不可以井。汲饮者率走十数里外,居与行皆苦之。予惟民非水火不生活,必远而致,不劳且病哉?爰审方度,向于道北穿沙为井,深七十尺,其泉甘冽,郭以垒石,费工二千余,捐俸银三万,士民资助者书之碑阴。始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七月十三日,邑尉白世禄、董之越三旬而井成,铭曰:天一之精,孰为沥泊;一八五八,穴此沙漠;隧磝不籍,胡易而渴;而烦我涤,我心则悦。”贤明的县令看到当地人们能吃上清冽的井水而安居乐业,而倍感欣喜异常之情尽付诸于碑文之中。这口井后来为人们沿用并留下一段人间佳话。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人们喝着这口井里甘甜的泉水,更是怀念那位贤达的县令。清代诗人谢九义曾作《晚发榛子镇过丰润途次远眺》诗:“辽鹤春飞远,滦河夕渡移;柳烟偏倚郭,花雨况当时;海旷群仙岛,山高二子祠;向来敛衿袂,益重古人思。”


      而今,银城铺早已并入丰润城区,那个丰润八景之一的“银城晓市”也被繁华的闹市区所取代。但后世的人们,还是应当记住这处曾经的人间仙境和那口救助了诸多当地人的甜水井。关于发起号召的县令吴慎,据清光绪版的《丰润县志·职官》记载:“吴慎,四川夹江人,乾隆丙辰(公元1736年)进士,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任,关心民瘼,百废俱兴,延矜绅纂缉县志,一邑掌故昭然若揭,惜在任未久,士民系去后思焉。”他在丰润任职时做了诸多有益丰润发展并让后怀念的事。《丰润县志·城池》记载:“(城角楼)今东易迎旭,西易瞻天,南易朝宗,北易望化,城门楼额东曰‘龙山春色’;西曰‘浭水朝宗’;南曰‘平台堆玉’,北曰‘古冶流金’,匾额久废,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知县吴慎复大书榜之。”吴慎在《银城井记事碑文》中提及的“邑尉白世禄”,他本是乾隆时期丰润县的典史官,县志记载:“白世禄,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任,和不伤雅,勤不惮劳,助修邑志,士民德之。”


    看来,人生一世,不管身处何地何时何位,只要多行善事,多有义举,人们必定会思念他,青史上必定会留名的。正如那首歌中唱的:“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发表于 2009-11-29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这种文章从县志上引用的太多了吧.
发表于 2009-12-1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写这类文不仅仅需要文化底蕴 还要史实考证 着实难得 欣赏了
发表于 2009-12-11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