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唐山诗人【转发玉田病人兄旧帖】
丰润军旅老诗人李瑛
河北丰润人,1926年生于辽宁锦州。1943年开始练习写作,所写诗歌收入1944年与同学合编自费印刷的诗集《石城底青苗》。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边读书边从事进步本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南下,任新华社部队总分社记者。1950年底回北京,参加抗美援朝,后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1955年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做编辑,历任副总编、总编、社长、总政文化部部长等职。
解放后,多次深入边防部队,创作了许多反映海边防军民生活的优秀诗篇。到1963年共出版10本诗集,并编选出第一本选集《红柳集》。在诗中他歌颂战士的情怀,赞美祖国壮丽山河和英雄的人民。60年代后创作了不少反映反映国际斗争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的政治抒情诗。1976年1月创作长诗《一月的哀思》,抒发了诗人和全国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对本人的愤恨,长诗细腻、刚健,感情真挚,1977年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后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近年来多次深入生活,陆续创作反映了人民建设新生活、讴歌祖国山河的诗篇,并在艺术手法上进行了新探索,取得成功。他的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充满激情,受到读者喜爱。诗集《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获1984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另一本诗集《春的笑容》1986年再次获奖。他的诗作已被译为多种外文出版。
现任中国文联、国际笔会中国中心理事等多种职务。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丰润人张学梦火爆中国诗坛
作者简介(一)
河北丰润人。1940年生。1957年毕业于唐山第五中学。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唐山市冶金矿山机器厂、唐山市劳动局生产服务队、机铁铸造厂工人,唐山市文联创作部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河北省作家协会第五届本人及第六、七届政协委员。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现代化和我们自己》、《爱的格言》(合作)、《爱情箴言》(合作)、《人生妙言》(合作)等。长诗《现代化和我们自己》获全国1979年-1980年中青年优秀诗歌奖、全国1983年-1984年优秀新诗集奖,《祖国振兴的时刻》、《胚芽骚动的城市》分别获1982年、1987年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作者简介(二)
张学梦(1940-- ),出生于河北丰润县。1958年参加工作,1978年底开始写作,1979年5月发表**作(现代化和我们自己》。已出版的诗集有《现代化和我们自己》等。他的主要作品,着重表现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要求与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现代化和我们自己》这首诗的副题是“写给和我一样对‘四化’无知的人们”。在历史性的伟大任务面前,他敏锐地察觉到成为实现这一伟业的障碍的,主要来自“人”自身:“我突然感到/精神的苍白/肺腑的空虚/仿佛我是腰佩青铜剑的武士/瞅着春笋般的导弹发呆/仿佛我是刚刚脱掉尾巴的/森林古猿/茫然无知地/翻看四化的图集。”当然,作者指出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水准的问题,还有意识、观念、习惯等障碍。因此,他提出了“人的现代化”问题,人——劳动者的自我意识、价值和尊严,合乎逻辑地成为他诗歌思考的范围:“而这一刻/我重新发现了自己/从庄严的汉白玉石的裂罅中/走出我——/一个脑系健全的个体。/我的双脚/刚离开故宫的台阶/身后是圣洁的地毯/和神的殿宇。”(《我重新发现了自己》)。此后,他的《休息吧,形而上学》、《致经济学家》、《啊,经济规律》、《前进,二万万》等,也都直接抨击了阻碍社会改革的落后现象和陈腐观念,热情地呼唤政治、经济和观念的现代化。
张学梦的诗风粗犷,趋向理性化。对抽象命题的思考,是他的诗的构思的出发点。他的作品惯于以形象手段阐释抽象逻辑的路线,也有意识地将大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辞汇、术语运用到诗中。他要人们“沿着我缆绳似的琴弦/走向步履和车轮交响的公路/走向原子、机械、果实、矿山……徒向思想交锋的街垒/走向现实生活的广阔的前沿。”(《前进,二万万》)。这些让激情与政论结合的“钢丝般”的诗,为那个充满矛盾、同时也充满热烈希望的年代所孕育,也为那个年代的广大读者所青睐。张学梦诗歌创作的不足之处是激情有余而意境开拓缺乏,有些作品显得比较粗糙,但这并不影响其总的成就。
80年代中期《他们》主将第三代诗歌发起者之一唐山人小君
小君,唐山人(具体区县不详),本名叶梓(叶欣?),1962年生。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在校期间是云帆诗社的重要成员,策划参与“过圣诞节事件”,并写出《给流浪的诗人》,《我要这样》等著名诗篇。参加工作后,成为以韩东,丁当,于坚为首的《他们》诗群的骨干,诗艺更上层楼。1989年加入南京市作协。曾与韩东结为伉俪。1989年旅居美国。有10首作品被收入《苹果上的豹——女性诗卷》(当代诗歌潮流回顾 写作艺术借鉴丛书)。《他们十年诗歌选》(小海杨克编)选7首。 一位网友评论道: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最大的差别莫过于男女性别的差别。女人就是女人;男人就是男人。写诗也一样,女人把诗写得像张飞在长板坡的三吼一样也不怎么让人感到舒服,就像一个女人的长相像鲁智深一样,这至少是一种悲哀。女人是语言的感情的直觉的动物,而不全是性的桀骜不逊的反叛的怪里怪气的动物。女人是天生的诗人。杨黎说吉木小安是真正的天才,我要说小君也是,而我们对小君相对要陌生一些,她的作品也只有在前期《他们》《他们十年诗选》上才能看得到。她的《草原》《去青青的麦田》《马兰花》《平静的日子》,在我所能看到的范围里是最好的,而我最喜欢的是《草原》。这首诗有两节,第一节写一个女人的担忧,第二节写一个男人的无所谓。全诗都以一个女人的口气写来,第一节有爱,第二节有被爱,整首诗恩恩爱爱,又有一点隐藏的淡淡的忧伤。我不知道这种忧伤来此何方,也许小君和韩东的感情纠葛在这首诗里有所兆示。整首诗也迷漫一种草原气息,是生命的萌动和自然的平和以及难于言表的压抑,沉闷。这首诗,触及有限和无限。糙爷们写不出这样的诗,也难真正理解,女人把它写出来,女人无疑是感知和表达的天才。
创办石竹花女子诗社的迁安诗人碧青
碧青,本名张书琴,1962年10月出生。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世界汉诗协会会员、唐山市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诗歌散文创作。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诗刊》、《农民日报》、美国《常青藤诗刊》、香港《中国经济》、《诗选刊》、《散文百家》等几十家报刊发表诗歌和散文。1998年出版诗集《告别一个季节》,2003年出版散文集《谁会送我一双香草鞋》,2008年出版散文集《近处有多近》。诗歌、散文入选多种选集。以在长城边出生的人的视角,创作长城散文六十多篇。完成表现母亲从孩子孕育、诞生、哺育到养育的母爱史的诗歌七十多首。
主编冀东大型民刊《凤凰》的丰南诗人东篱
东篱,本名张玉成。1966年元月生于河北丰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等刊物发表过大量诗歌。有作品入选多种诗歌选本。出版有诗集《从午后抵达》、随笔集《低于生活》。主编《凤凰》(文学半年刊)。现居唐山。今年加入中国作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