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327|回复: 4

卤花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5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天津
六十年前,老北平的鼓楼后头热闹的很,仅次于天桥,我现在的一支秃笔尚难描摹,且留待以后再说。
乔居宝坻已近两年,而且还要在此继续生活下去,我就把宝坻看成是另一故乡。
我写的帖子全是性情之所在,随便道来。从不谋篇布局,有时写着写着另生感慨,不能自己。于是宝地有高人批评道:乱七八糟---。
真是中肯之言啊!老夫感谢了。
宝坻人是淳朴的,与天津市中区居民相比,古风犹存。这原来是听儿子的评说,现在则是我真实的感受,所以我不会轻易地说:再见了,宝地论坛。我愿长久地为新宝地论坛鼓掌。
卤花生,六十年前北平鼓楼后有卖的,是单粒的小花生,五香味道,卖家用一大盆盛之,卤水浸泡着。卖时并不论斤两,随手抓取,先用一张纸卷成锥状桶,卤花生就装入纸筒中,然后递给买家,多数买者是左手持纸桶,右手任意攫取一粒放入口中,边吃边行,不误左顾右盼欣赏四周的景致。小孩子见此,是无比的羡慕啊!
有一家卖卤花生的,是固定摊位,大木头案子上货色较多,还兼卖散酒,一个大酒坛子,用一红布包扎的圆东西盖着。此摊的旁边正是一个说书场,有人买来卤花生、沽一碗酒,坐在案旁,边吃边喝,眼虽然不见说书的人,可声音却清晰可闻,一钱两用,听书钱省了。
过去人老实,讲究字是门面,街上所见全是一笔的好字,字写得不好哪敢公开展示,不像现在的人,明明是墨蛇炭鸦,还登上了大雅之堂。
因此有的人家做买卖前,得先请人写招牌。写前,得先请写字秀才喝酒吃卤花生,但见秀才坐着喝酒、吃着卤花生,一边仰脸问求字者需写何字、大小、样式----。
秀才二两酒下了肚,卤花生也吃去了不少,精神头有了,遂站起身来,手持毛笔,刷刷的写成了。
那时我在旁边看着,煞是羡慕。羡慕的不是酒而是那盘卤花生。那时,我就想将来的某日,一定要吃一大盘卤花生。
六零年的前后几年,全国人都饿肚子,我对卢花生就想的更加厉害,想啊、想啊,一直想到八十年代,这个儿时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现在老夫毛病多了,学会了喝酒浇愁,茅台、五粮液并不在老夫的想念之中,最爱喝一口二锅头,老妻认为该酒度数过高,有损健康,对此大为不满。结果还是屡禁不止,我是照样得其所哉。
在塞外呼市时,卤花生也有,但不见单粒的,而且也不嫩,少新鲜感啊。
宝坻盛产花生,花生当然新鲜。从去年仲夏开始,每见成堆的新鲜花生出售,常心花怒放,买得一些归家,自做卤花生以享口福。
昨天又用银五两购得三斤鲜花生,一锅卤熟,以之下酒,真是上佳的酒肴啊!六十年前的儿童愿望,到今日方才算真正实现,时间是够长的了。
而有些美好的愿望,怕是永生难以见到了,不说也罢!
也奉劝真正的饮者,尝尝新鲜的卤花生吧!如嫌麻烦,宝坻街头,就有叫卖的小贩。
发表于 2009-9-8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描写得真好.
发表于 2009-9-8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em05][em46]
好文章!
发表于 2009-9-14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学习
发表于 2009-9-19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很有特色的文章,只是近几天工作上事太多,刚看到,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