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327|回复: 7

[原创]童年影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童年影趣





   闲来打开电视,看到《流金岁月》栏目里,几个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们正在回味着当年拍摄电影的趣事,禁不住被那些经典电影的拍摄过程和情节所绚染,思绪也飘飘悠悠的回到儿时看电影的那个年代……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于我们这些年过不惑之年的人来说,电影在我们的童年时代是很新鲜的事物,从四五岁记事时起,天一黑便跟着大人到外面看电影,那时什么也看不明白,只记得在一个很大的场院里有很多的人,有的坐着,有的站在四周,我却要被大人抱着,刚开始时看到从一个会转运有机器里发出一股很强的光亮,而且在它不远的前面的一片四四方方的白布上便会看到有真人出来,还能说话,但那上面的人在做什么,说的是什么却一点也不明白,当时就在心里想:他们是怎么走到上面去的?我为什么不能走上去呢?等醒来时,已经是睡在自家炕头上的第二天早上了。
    再稍大些,正是“七八岁的孩子鸡狗嫌”的时候,看电影便成了我们最大的乐趣了。那时只要一听说晚上有电影,下午的课也上不安生了,一放学背起书包疯了一样的往家里跑,草草吃几口饭,兜里装上点零食便跑出家门了,尽管天还没怎么黑,便搬上个小板凳或是找块砖石找那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小伙伴一起跑去为家里的老人们占个地方,有时为了能争上块好地方,还会与别的孩子“过过招”。如果占不着好座,就只好到背后看了,但只要一开演,房顶上、墙头上和大树上都会座满了大大小小的人。那场景至今也记忆犹新。


    在我的记忆中,都是在天快黑的时候,村里的几个大人便帮着放电影的人在空场上坚起两根又粗又高的桩子,再把那块很大很重的大片白布也就是电影银幕展开用绳子挂上去,放电影的人再用小细绳拉着突突作响的发电机,等人来的差不多了,便开始放电影了。那时的电影都是黑白片,但我们已经知道电影是用强光灯照着用胶片再才能放出来的了。

    “中国的新闻简报,阿尔巴尼亚的莫明其妙,罗马尼亚的搂搂抱抱”说的就是放映电影有时先要放一些《新闻简报》,大多都是些政治上的报道,有的是农村科学种田什么的片子。有时还要“跑片”,就是与邻近的放电影的一晚上同时放映一部或是两三部片子,这边放完了两卷子马上骑着“电驴子”(摩托车)给人家送过去,这边放那边也放,没片子放时只能在那里干等。但《南征北战》、《打击侵略者》、《英雄儿女》、《三进山城》、《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侦察兵》、《渡江侦察记》、《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闪闪的红星》、《红色娘子军》等精彩电影总会让我们看的乐不思蜀,到第二天,我们还能学着电影中的人物在电影里的台词在学校里相互对白。这个说:“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炮弹离炮位太远了吗,太麻痹大意了。”那个说:“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花钱,不用说吃你几个烂西瓜。”这个说:“他们是李向阳的部队吗?你家的地道与李向阳的地道挖通了吗?”那个说:“松井打仗也就是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那么两下子,没什么新鲜的。”这个说:“你这个情报处长是怎么当的?”那个说:“张庄,李庄,马家河子,高,高,实在是高!”那个会学着偷地雷的日本鬼子逃跑的样子说:“土八路的,厉害厉害的干活!”那个说:“张军长,为了党国的胜利,拉兄弟一把。”这个学不上来了,便会扯着嗓子大叫:“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引的大家哄堂大笑。而那些好听的电影音乐和歌曲也广为人们传唱着。

    记得那时有部朝鲜电影《看不见的战线》和《卖花姑娘》很是热播,学校还组织老师们到唐山市观看,又组织我们到丰润县城观看。后来外国电影也随之进入我们的视野《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勇敢的人民》、《脚印》等,尽管我看不明白那是怎么回来,但却看到了外国人的模样与我们不一样。

    记的公社放电影的人是我们隔壁村的,他每天上下班总要从我们村路过,于是我们几个孩子天天早上都要坐在路边等着他:“今天在哪个庄儿放电影?”如果有电影放,他便会笑着说告诉我们。要是没有片子放时他会幽默的说:“就在你们庄儿放吧,片名是打不响的枪声看不见的战线,还有白跑战斗磨鞋底。”一句话逗的大人孩子大笑不止。有时看到他的自行车横梁和竖梁上总是有电影胶片缠在上面,我们便向他要,他有时仍给我们一些,于是我们几个便找来家里的手电筒,也学着在后面照那些片子,可是怎么也照不出影来,也不明白是为什么。

    等我们再大些,彩色电影开始出现了。那时也正好到了“文革”后期,什么《红雨》、《春苗》、《决裂》等一些带着政治色彩的电影也进入我们的视线,所以,“同学们,现在我们讲马尾巴的功能”也成为我们相互取笑的话柄。但《霓红灯下的哨兵》等一些好影片却是我终生难忘的好影片,直到我在部队当了领导干部后,组织上也经常组织我们观看。

    唐山大地震后,我上初中,后来到丰润县城的城关中学读高中,那时的电影好象主要是以外国的为主了。什么南斯拉夫的《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日本的《望乡》、《追捕》,印度的《流流者》、《大蓬车》墨西哥的《叶塞尼亚》、《冷酷的心》,美国的《魂断蓝桥》等开始在中国播放,我们便开始积攒零钱,偷偷的跑到丰润县城的电影院观看,那时,能到县城的电影院看过一场电影,回去还是在同伴们吹虚的资本呢。随后,大批在“文革”中被禁放的影片开始解放,同时,一些反应“文革”带些伤感情怀的影片和《三笑》、《画皮》等香港影片也随之大批的出现在我的视野。

    现在回想起来,尽管那时农村的条件很艰苦,生活很艰难,但电影却给贫瘠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那时农村也不象现在有什么手机和电话的,连自行车都是家家户户的奢侈品,但邻村甚至是十几里远的村里有电影这个村也会知道,有的是亲属相互告知,借看电影之机相互走亲访友;有的是这个村里的大喇叭广播,那个村也接着广播,于是人们便徒步几里甚至是十几里去观看,要是赶雨天,那可惨了。说来也怪了,那个年代,不管是在村里和学生中,什么“鬼子”、“嘎子”、“翻译官”、“汤司令”、“座山雕”、“情报处长”、“胡汉三”等一些听起来不太雅的“绰号”往往都来自于人们对电影的欣赏后才相互“命名”的。前段时间我参加一次同学聚会,高兴之余仍然没有忘记三十多年前被我们称作“翻译官”和“画皮”的同学,话一出口,大家仍然笑的前仰后合。

    当然看电影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青年男女可以借看电影约会。借看电影之机,“媒婆”可以捎带着给人牵线搭桥,玉成百年之好。在那个人性被禁锢的年代里,青年男女想大胆的约会可是伤风败俗的事,因此,有些胆大的男女都是借看电影之机相互认识的。就是现在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人,有很多的夫妇都是通过不断的看电影增进了解,最后最成为夫妇的呢。

    现在条件好多了,电视进入千家万户,电视节目和频道多的让人目不暇接,人们再也不用到外面看电影了,许多电影院都改成家俱市场或是用做开网吧、歌厅的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啊。每当劳累了一天,回家打开电视,正在热播的那些个电视剧和电影没有一部能在我的记忆中留下记忆的。除了不断的调台到最后关机,什么也不想看。什么花费上亿精心打造、众多“明星”、“大腕”加盟的“大片”、“贺岁片”,不看则已,一看就烦,除了拼了命的炒作,就是按“潜规则”和“暗箱操作”,一看那些所谓的“明星”、“大腕”们矫揉做作拙劣不堪让人恶心的表演,什么都没有,是我们的电影制作者们的制作水平倒退了吗?还是我们的“艺术家”演技水平下降了呢?看看那些“女明星”和“帅哥影星们”,哪里是为了献身而艺术?分明是为了自己出名和金钱,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献身于“大官人”、“大款”、“富婆”、“导演”和“制片人”。什么韩国和日本连续剧,可能是咱的欣赏水平不高吧,宁可看服喝茶也不原把时光浪费在那上面。

    露天看电影,到邻村看电影,座在自己家的房顶上看电影的情景,真是让人难以忘怀啊,多么想回到童年,再坐在空旷的场院里尽情的看几场黑白片的电影啊。
     
发表于 2009-5-1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em115]
发表于 2009-5-1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em46]
发表于 2009-5-12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忆童年影趣,就是拾起曾经的美好。
发表于 2009-5-12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童年也曾看过几场露天电影,记忆里总抹不去那时的快乐!
发表于 2009-5-13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童年的影趣,是曾经淡忘的回忆,现在的孩子们,即使是八零后,也是无缘的,那是六零后,七零后的专利,是不尽的快乐的源泉。
曾经记得,小时候一次去外村看电影,因为是雨后,夜里散场之后,一大拨一大拨的人相继沿着一条被大家采光的小路走着,别的地方一片泥泞和积水,不知谁喊了一声,“往亮的地方走,这儿平顺”,话音刚落,就听到“通”的一声,真有人往亮的地方走,而且走进了水坑,这成了我们好长时间的说笑的话柄,一遇到类似的情形,就有人喊“往亮的地方走”............................
[em115] [em115]
发表于 2009-5-13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楼主年长我几岁,所以我只记得文革后的电影,准确地说是80后放映的电影了。[em31]
发表于 2009-5-16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喜欢你的文章!又回到了那个时代![em1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